新~小提琴盒 - Bam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小提琴盒 Bam - Panther款

小提琴盒 Bam - Panther款

小提琴盒 Bam - Panther款

小提琴盒 Bam - Panther款

...默默的就買了個新琴盒。舊的是買琴的時候一起送的,就是個低階款四方琴盒。以前背帶我都只用一條,用一種比較奇特的方式單肩直立背琴,還被維修師傅說很奇怪(哈)。因為平常都是跟先生一起開車去老師那邊上課,所以這樣背琴就夠了。另一條背帶一直扔在台北娘家,但某天娘家搬家,我媽問我那一條背帶還要不要留…。那時我還在小提琴中斷期,想說反正我都單肩背,當時也沒在拉琴,好像就說可以處裡掉,於是就被處裡掉了。

現在換了老師,上課的地方離家近,基本上都騎車去,於是騎車單肩背琴就變成一個有點困難的事情。舊琴盒試過最好的方式是單一條肩帶,在背後斜背。但是呢...方形琴盒太長、太寬,因為在背後是超斜的,我走路、進門、進電梯很容易左右去撞到。第一次上課一進門就撞、上完課出門也撞。

然後與其買個便宜的背袋,不知道扣環品質是否優良…於是就以此說服自己乾脆買個新的琴盒就好。

所以優先以小尺寸的小提琴形狀款,以及看起來比較漂亮又輕便的硬殼款為優先(就是想要個不一樣的啦)。在台灣的話,一般如果最基本常見品牌就是Toyo Gakki, Bam, Gewa。(我還有默默研究了一下Musafia,長得太高級了)

我現場看過Gewa、Toyo Gakki小提琴型款,肩墊幾乎都只能塞能折疊款。我現有的Kun/Pedi,都是腳不能摺疊的。於是剩下Bam的選擇。我從有限貨的幾款排除掉外觀和不防刮的,剩下Ice系列、l'opera列,跟Panther系列。Ice不防刮,只是他白色的很炫…所以想看一下。外型長的跟l'opera一樣。

最後剩下L'opera 和 Panther比較。

L'opera 因為形狀關係,上面的頂部比較細窄,整體比較狹長。
Panther頂部形狀就比較寬,整體比較矮胖。

實際上差異只有一點點。琴放進去的時候,Panther因為是矮胖款,所以上下棉墊卡的剛剛好。L'opera 則因為狹長,所以放下去的時候琴是鬆的。其實這倒是沒什麼關係。重點在於,肩墊(我很在乎肩墊放不放得下,不另外放袋子是因為習慣腳的高度是固定的,若是被旋轉了幾圈那個高度不一樣很討厭,又得重新調整)。

L'opera因為頂端寬度較窄,所以肩墊放下去後,要喬一下位置才不會戳到琴頸,覺得頗卡。Panther則是比較寬、放下去剛剛好。再加上現有兩款L'opera顏色配上外觀實在...不怎麼好看,最後還是選擇Panther黑色。整體感覺圓圓的,越看越可愛。只是沒有最上層的Cover布,自己拿了舊琴的布來墊。有墊有安心。

至於其他配備...最上放的拉鍊小袋子我只會放松香。之外再把隨時會用到的擦拭布,墊在琴頸和肩墊中間隔起來(到底多怕會相撞)。

剩下的鉛筆、橡皮擦、調音器,我都是另外會有裝樂譜的袋子扔在裡面,畢竟現在沒有時常要跑團(…),偶爾要上課時再另外裝袋就好。

另外被我排除掉又有現貨的:

  • 基本Contoured款,這好像有很多各種顏色和外觀,其中有款外觀看起來防刮,但是方格狀的防刮蜂巢紋路覺得好醜。
  • 其他有一款是家裡有同樣花紋的大提琴限量條紋款(各種綠條紋),有想過要不要配一對,後來想想還是算了。

    L'etoile款,他是皮外表啊。這完全不防刮吧這,刮到會心疼死。(紫色的話應該是Twoset Eddy 同款,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提琴生活
17會員
194內容數
從28歲開始學琴,中斷後又重拾小提琴,目前約有九年琴齡。
提琴生活的其他內容
2024/09/11
就是,琴拉不好沒關係,但是敗家最重要。看到又是一個可以凹的肩墊,一個不小心就給他買下去了。(影片在最下方) 我對korfkerrest有什麼意見嗎?其實都很好只是還差一點,我的左肩還是有出現肩胛擠壓的症狀,雖然比之前好六成。Korfkerrest因為是凹木頭(凹太過頭會斷),再加上腳各種螺絲腳度轉
Thumbnail
2024/09/11
就是,琴拉不好沒關係,但是敗家最重要。看到又是一個可以凹的肩墊,一個不小心就給他買下去了。(影片在最下方) 我對korfkerrest有什麼意見嗎?其實都很好只是還差一點,我的左肩還是有出現肩胛擠壓的症狀,雖然比之前好六成。Korfkerrest因為是凹木頭(凹太過頭會斷),再加上腳各種螺絲腳度轉
Thumbnail
2024/09/03
斷了就斷了,其實没什麼。只是過去弓毛斷掉,通常都是我不小心把弓勾到什麼東西。大部份是放在琴盒內拿起來時勾到魔鬼沾之類。 而這是拉琴快十年,第一次拉到斷掉的,記錄一下。 那時在練老柴,非常進入狀態,腦中想著這裡是漸強、漸強,不斷更用力,然後就斷了。弓毛要拉斷其實力量要不小耶。 註:如果太常弓毛垃
Thumbnail
2024/09/03
斷了就斷了,其實没什麼。只是過去弓毛斷掉,通常都是我不小心把弓勾到什麼東西。大部份是放在琴盒內拿起來時勾到魔鬼沾之類。 而這是拉琴快十年,第一次拉到斷掉的,記錄一下。 那時在練老柴,非常進入狀態,腦中想著這裡是漸強、漸強,不斷更用力,然後就斷了。弓毛要拉斷其實力量要不小耶。 註:如果太常弓毛垃
Thumbnail
2024/03/08
我的調音器兼節拍器是Seiko STH200(See Here),常態性的掛在譜架上。想要學拉小提琴這件事,只要提到不知道音準,需要看調音器,這時就會有很多人跟你說,不要用調音器,要用耳朵聽。 這件事我也知道,道理我都懂,可是我就聽不出來啊怎麼辦。所以我還是默默地偷偷開著調音器不敢給人知道。
2024/03/08
我的調音器兼節拍器是Seiko STH200(See Here),常態性的掛在譜架上。想要學拉小提琴這件事,只要提到不知道音準,需要看調音器,這時就會有很多人跟你說,不要用調音器,要用耳朵聽。 這件事我也知道,道理我都懂,可是我就聽不出來啊怎麼辦。所以我還是默默地偷偷開著調音器不敢給人知道。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選購提琴是一個需要謹慎的過程,許多人對品牌、老師推薦、價格與品質以及購琴地點存在迷思。本文解釋了這些迷思並提供了建議。此外,推薦了一家老店——海笛樂器,該店在提琴選購和售後服務方面都有著良好的信譽和口碑。
Thumbnail
選購提琴是一個需要謹慎的過程,許多人對品牌、老師推薦、價格與品質以及購琴地點存在迷思。本文解釋了這些迷思並提供了建議。此外,推薦了一家老店——海笛樂器,該店在提琴選購和售後服務方面都有著良好的信譽和口碑。
Thumbnail
小提琴的姿勢與放鬆技巧真是大難題…每隔一段時間拉琴姿勢總又會變得彆扭,每次會知道都是因為隔天起床肩頸又痛了。最近這次可能是因為左手肘變得好了,每天練琴時間拉長,以前可能無自覺的些微不良姿勢,直接變嚴重了。前一天可能左邊肩頸已經在痛了,隔天早上練琴、下午也練琴,不用睡到隔天,當天傍晚直接增加新的痛點。
Thumbnail
小提琴的姿勢與放鬆技巧真是大難題…每隔一段時間拉琴姿勢總又會變得彆扭,每次會知道都是因為隔天起床肩頸又痛了。最近這次可能是因為左手肘變得好了,每天練琴時間拉長,以前可能無自覺的些微不良姿勢,直接變嚴重了。前一天可能左邊肩頸已經在痛了,隔天早上練琴、下午也練琴,不用睡到隔天,當天傍晚直接增加新的痛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針對完全初學者,提供學習大提琴以前對於購買樂器的基本知識。有了這些認識,對於挑選大提琴會更有信心。而有些人會思考究竟買琴好還是租琴好,請看第一點「預算」,如果沒有辦法準備到最低預算,就先租琴。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針對完全初學者,提供學習大提琴以前對於購買樂器的基本知識。有了這些認識,對於挑選大提琴會更有信心。而有些人會思考究竟買琴好還是租琴好,請看第一點「預算」,如果沒有辦法準備到最低預算,就先租琴。
Thumbnail
B Major OK。但是不知道為何我有時有錯覺以為是拉小調,以至於老師翻g minor時,我愣了一下,以為跳過了一個大調。 *手腕要儘量直一點(之前有說過1+4指同時按時,小指易卡+無力,所以手腕會往下凹以將小指往下帶)
Thumbnail
B Major OK。但是不知道為何我有時有錯覺以為是拉小調,以至於老師翻g minor時,我愣了一下,以為跳過了一個大調。 *手腕要儘量直一點(之前有說過1+4指同時按時,小指易卡+無力,所以手腕會往下凹以將小指往下帶)
Thumbnail
就…這樣買了新琴(掩面)。之前還一直猶豫。其一的原因是,當初暫停學習時有決定,如果我還能再回來重新學琴,那就換琴。其二是,練F Major音階搞到我受不了。Flesh音階是從G弦第五把位開始,剛換上新弦的頭一兩周還勉強可以,但過了某天之後第五把位以上實在不能聽
Thumbnail
就…這樣買了新琴(掩面)。之前還一直猶豫。其一的原因是,當初暫停學習時有決定,如果我還能再回來重新學琴,那就換琴。其二是,練F Major音階搞到我受不了。Flesh音階是從G弦第五把位開始,剛換上新弦的頭一兩周還勉強可以,但過了某天之後第五把位以上實在不能聽
Thumbnail
腮托用Kreddle基本上算是沒問題了,接下來就得找配套肩墊。原本的Kun或Pedi,在我的靠肩膀那側,很不服貼,所以夾琴夾得有點辛苦,得靠頭和肩膀向上夾一下才能穩。所以想找肩膀彎的幅度大一點、還要可以傾斜(tilt)的,以及肩膀那側的腳要矮一點的。(就是Kun+更大彎度)
Thumbnail
腮托用Kreddle基本上算是沒問題了,接下來就得找配套肩墊。原本的Kun或Pedi,在我的靠肩膀那側,很不服貼,所以夾琴夾得有點辛苦,得靠頭和肩膀向上夾一下才能穩。所以想找肩膀彎的幅度大一點、還要可以傾斜(tilt)的,以及肩膀那側的腳要矮一點的。(就是Kun+更大彎度)
Thumbnail
新腮托到...很久了,為了確認是不是真的沒問題,這篇文章也擱置了一陣子。之前為了夾琴喬了很久,一開始以為得加高肩墊,後來才知道應該要先調整腮托到符合脖子的高度後,剩下的空間再加上肩墊。不然琴會太靠近臉,拉琴角度不符合人體工學
Thumbnail
新腮托到...很久了,為了確認是不是真的沒問題,這篇文章也擱置了一陣子。之前為了夾琴喬了很久,一開始以為得加高肩墊,後來才知道應該要先調整腮托到符合脖子的高度後,剩下的空間再加上肩墊。不然琴會太靠近臉,拉琴角度不符合人體工學
Thumbnail
開始拉琴又要各種買弦... 一剛開始先買了一套Dominant。那時才剛回來試水溫,隨便去了個實體提琴行買一套,居然要加一千三百多,Dominant什麼時候漲價那麼貴。在拉琴中斷前最常用的弦就是Wondertone Solo(好像…吧),感覺弦「死掉」的感覺沒那麼強烈,其他就忘了。
Thumbnail
開始拉琴又要各種買弦... 一剛開始先買了一套Dominant。那時才剛回來試水溫,隨便去了個實體提琴行買一套,居然要加一千三百多,Dominant什麼時候漲價那麼貴。在拉琴中斷前最常用的弦就是Wondertone Solo(好像…吧),感覺弦「死掉」的感覺沒那麼強烈,其他就忘了。
Thumbnail
Carl Flesch - C major 上次練到音階6音一弓,老師一聽完就說那來12音一弓,然後還加上了tempo 80-92 (三音一拍)。一開始從慢速突然加好快,手指拼命趕趕不上。上行還好一點(因為每次上行都練比較多),下行一加快音準差較多,還會變成三連音串在一起,聽起來像 LLI
Thumbnail
Carl Flesch - C major 上次練到音階6音一弓,老師一聽完就說那來12音一弓,然後還加上了tempo 80-92 (三音一拍)。一開始從慢速突然加好快,手指拼命趕趕不上。上行還好一點(因為每次上行都練比較多),下行一加快音準差較多,還會變成三連音串在一起,聽起來像 LLI
Thumbnail
...默默的就買了個新琴盒。舊的是買琴的時候一起送的,就是個低階款四方琴盒。以前背帶我都只用一條,用一種比較奇特的方式單肩直立背琴,還被維修師傅說很奇怪(哈)。因為平常都是跟先生一起開車去老師那邊上課,所以這樣背
Thumbnail
...默默的就買了個新琴盒。舊的是買琴的時候一起送的,就是個低階款四方琴盒。以前背帶我都只用一條,用一種比較奇特的方式單肩直立背琴,還被維修師傅說很奇怪(哈)。因為平常都是跟先生一起開車去老師那邊上課,所以這樣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