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盤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沒有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大家好,我是FC大叔,一個滿滿指數化投資魂+資產配置骨的職場打工蟻。
每一年甚至每一季都會有主動投資專家跳出來說:『股市要崩盤了,你們趕緊降低投資部位的比重吧』。如果你曾經參與過股市崩盤的過程,而且還是虧損的那一方。再次體驗崩盤確實會讓人很難受。尤其當你是一位擇時選股的投資人,可是大叔要跟你提醒一件事:
死亡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臨死之前;崩盤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沒有錢。
關於【崩盤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沒有錢】。其實有幾個不同層面的可怕。

第一種是:頻繁交易的散戶投資人。

這種散戶就算沒崩盤資產也會逐漸歸零,而且迷思於找尋【大賺小賠】的投資方法,他們喜歡稱它為【投資聖杯】。
他們極力的想要控制虧損,所以會通常會採用停損停利策略,可是他們的投資方法最容易虧錢,因為這種策略容易造成過度的買賣交易,而這就意味著更高的費用成本與投資失誤。
其實崩盤對於這類投資人沒有太大影響,因為他們可能早早就在虧損一定百分比後就認賠殺出。但是不管有沒有崩盤出現,這種投資方法的全體投資人都會因為交易費用的關係,導致平均資產會逐漸下降。
比起崩盤,這種慢慢放血的傷害更可怕難防,看似很少的傷害值,但是等到真正崩盤發生時,你的資產早就被交易費用給消耗光,沒錢你還擔心什麼?
所以說:崩盤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沒有錢。

第二種是:想要擇時選股的散戶。

你說你可以堅持到崩盤時再進場,這樣可以賺更多。嗯,你說的對,我也相信你。因為沒有一個投資人進行投資的初衷是:我想賠錢。
但是更多的散戶往往是這樣演出:每次只要創新高就會高喊現金為王,大盤修正了一些後就忘了要等崩盤才進場的設定。因為個股不一定會跟指數同漲同跌。
嘴巴說不要,可是手指還是下單了,最後這些散戶往往會變成套牢在高點的存股散戶,等到真正崩盤恐慌的時候他只會跟著一起恐慌,因為他不只沒錢加碼,股票都還都套牢了。
所以說:崩盤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沒有錢。

第三種是:存股ETF的散戶。

這些散戶把ETF當成個股存,但是沒有資產配置的觀念。大跌時就只會問:老師,請問這檔ETF還可以存嗎?等到崩盤真的發生時,公司宣布無薪假或裁員,每月的房貸、學貸、學費繳費通知單都來了。
所以說:崩盤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沒有錢。

那麼指數化投資人呢?

首先指數化投資是一種投資策略,我們主要透過【資產配置】觀念來使用它。什麼是資產配置?看一段從網路抄來的解釋:
資產配置(Asset Allocation)是指投資者根據個別情況、可承擔之風險程度,將資產按不同比例分配於股票、債券、衍生性金融商品等各類資產,以期達到降低風險、獲得預期報酬的一種規劃方式。資產配置的最主要目的,並不在追求資產的最大化,而是在降低整體投資組合的最大風險
風險是什麼?就是會造成虧損的可能性,而虧損只有在你賣出的那一刻兌現。訪間常有人說:『某些特定投資人不需要做資產配置,只要如何投資就夠了』。其實你也是在進行一種變型的資產配置,只是你可能把資產最大化放在最前面,但是無視可能的風險。
也有些人說自己不喜歡債券與海外ETF,只想用定存與台股投資,所以不需要考慮資產配置。這也是錯誤的想法,因為你對投資理財的所作所為都成為你的資產配置。一個考慮週全的資產配置,就像這段解釋:
資產配置的最主要目的,並不在追求資產的最大化,而是在降低整體投資組合的最大風險
股市投資在短期內最可怕的風險是什麼?當然就是崩盤。我們先來看看下圖好了,這是一張美國道瓊百年走勢圖,這些圖把比較有名的股市崩盤與危機都標示上去。
很可怕吧?紅色的線條是股市重挫,過去百年來大大小小的股市下跌次數有幾十次,如果把股市修正幅度較大的交易日也納入,統計結果說:股市修正頻率平均下來一年一次。
你能每次都躲過崩盤嗎?還是你真的打算從此保持25%投資部位,75%都放現金嗎?
首先,一個只考慮【追求資產的最大化】資產配置方法,必然是一種雙面刃。因為風險同時也會被放大。每一次崩盤或大漲的發生都會攻擊你配置上的弱點。
但是資產配置型投資人是在【資產的最大化與降低整體投資組合的風險】間取得一個平衡,最簡單的股債比重就是一種有效的降低風險手段,使用指數型ETF同樣也是一種控制風險手段,它讓資產配置型投資人能有效的降低非系統風險,讓投資人專心考慮【系統風險】即可。
而最大的系統風險來源是股市崩盤,可是更正確的問題描述應該是本篇文章的主題才對。
崩盤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沒有錢。
指數化投資的最大目標就是有效的獲取市場報酬。能讓指數化投資人拿不到市場報酬的原因只有兩個,一個是費用,另一個就是你自己離開股票市場。
所以資產配置型投資人除了思考投資部位的費用外,還要想辦法不能自己離開市場,因為取得股市長期報酬的最簡單方式,就是買進並持有並無視於崩盤當下。
在大叔這篇【包子企業:包子家的防護罩】與內文延伸出的多篇文章,詳細介紹了大叔自己是如何構建自己本身的投資護城河,從緊急備用金、資產負債表觀念、人壽保險..等等。
一個追求資產最大化的配置,萬一在股市崩盤的同時也失去工作收入,此時你可能沒有足夠的備用金頂替原本的收入,你也沒辦法先賣出低波動的債券來應急。怎麼辦?你只能斷尾求生在股市低點賣股變現。
但是資產配置型投資人沒有這種問題,我們當然知道股市會崩盤,但是我們也相信股市會【均值回歸】,你再回頭看那張可怕的崩盤紀錄,指數歸零了嗎?沒有吧,一直創新高。
只有擇時選股的主動投資人會整天害怕崩盤,但是資產配置型投資人清楚資產配置的最主要目的,並不在追求資產的最大化,而是在降低整體投資組合的最大風險。
只有這樣才能無視每次崩盤的發生,因為我們做好了準備。
avatar-img
589會員
285內容數
我是FC大叔,一個滿滿指數化投資魂加上資產配置骨的中年職場打工蟻,大叔只賣笑不賣身,大叔不彎腰撿肥皂$,大叔沒有財務自由,大叔只有言論自由!大叔不是裝瘋賣傻,大叔這是幽默好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C的碎碎念 的其他內容
今天看了椪柑她爸的訪問,大叔覺得主持人提出的一個問題應該可以碎碎念一下,那就是【為什麼指數化投資不需用停損停利?】。 很多主動投資人就算使用了指數型ETF,因為沒有搞懂市值加權型ETF的優勢,所以還是會被自己的【人性】給影響,他們甚至還會說:沒有人可以抱住股票那麼久的。並且認為投資就是要持續買賣,這
從這邊出發、過程、結束。 從這邊 —— 出發: 我會選擇被動式指數化投資,有以下幾點個人因素: 1、投資時間還有10年以上。 2、持續在工作,有穩定的主動收入與儲蓄。 3、沒有興趣研究個股,更不覺得這是一門可以輕鬆掌握的技術。 4、思考自己能力圈是有限的,不確定自己比別人優秀,尤其在短線投資是一場
股神巴菲特有句名言叫:閃電打下來時,你必須在場。 閃電通常只會發生在陰雨天,尤其是風雨交加的天氣。如果此時你正好站在一個不停雷鳴的草原上,你肯定會感到特別害怕。 在股市呢?單日大盤下跌5%以上算是夠大的雷鳴吧?於是大叔就想統計看看台股發生雷鳴後,如果你能堅持留在現場,在一段時間後會有怎樣的結果呢?
先前在這篇文章【精打細算手續費】的結尾有提到: 之前都是每月定期定額投資3000元,現在改成每季投資3000x3 = 9000元。 為了節省手續費的費用比,因此建議拉長交易的頻率。但是這邊並沒有例證來說明,這樣的改動是否有其他影響。例如:由每月改成每季交易是否對於報酬率會有影響? 為了讓這樣的對策更
在【給媽媽的投資五步驟】與【我真沒騙你!】兩篇文章中大叔都只強調買入並持有,股息再投入的重要性,並且說到每年的1月初、4月初、7月初、10月初(每一季的第一個月)不看股價直接買。 我想很多人看到不看股價直接買這一個步驟時,心裡一定會出現一個OS: 『他在唬爛嗎?』,是的,買股票怎麼能不注意股價呢?虧
你說:我有一筆錢想投資買某個標的,想問問大家的看法。 我想:這邊有幾個問題想先問問你。 問題一、請問你現在的投資與現金比例各是多少? 我想,這個問題取決在你對於資金控管的想法。譬如你認為兩者比例必須隨著某個技術指標變動,技術指標處在那個區間,就會有對應的比重。 當 N 介於 1.7 ~1.9之間,
今天看了椪柑她爸的訪問,大叔覺得主持人提出的一個問題應該可以碎碎念一下,那就是【為什麼指數化投資不需用停損停利?】。 很多主動投資人就算使用了指數型ETF,因為沒有搞懂市值加權型ETF的優勢,所以還是會被自己的【人性】給影響,他們甚至還會說:沒有人可以抱住股票那麼久的。並且認為投資就是要持續買賣,這
從這邊出發、過程、結束。 從這邊 —— 出發: 我會選擇被動式指數化投資,有以下幾點個人因素: 1、投資時間還有10年以上。 2、持續在工作,有穩定的主動收入與儲蓄。 3、沒有興趣研究個股,更不覺得這是一門可以輕鬆掌握的技術。 4、思考自己能力圈是有限的,不確定自己比別人優秀,尤其在短線投資是一場
股神巴菲特有句名言叫:閃電打下來時,你必須在場。 閃電通常只會發生在陰雨天,尤其是風雨交加的天氣。如果此時你正好站在一個不停雷鳴的草原上,你肯定會感到特別害怕。 在股市呢?單日大盤下跌5%以上算是夠大的雷鳴吧?於是大叔就想統計看看台股發生雷鳴後,如果你能堅持留在現場,在一段時間後會有怎樣的結果呢?
先前在這篇文章【精打細算手續費】的結尾有提到: 之前都是每月定期定額投資3000元,現在改成每季投資3000x3 = 9000元。 為了節省手續費的費用比,因此建議拉長交易的頻率。但是這邊並沒有例證來說明,這樣的改動是否有其他影響。例如:由每月改成每季交易是否對於報酬率會有影響? 為了讓這樣的對策更
在【給媽媽的投資五步驟】與【我真沒騙你!】兩篇文章中大叔都只強調買入並持有,股息再投入的重要性,並且說到每年的1月初、4月初、7月初、10月初(每一季的第一個月)不看股價直接買。 我想很多人看到不看股價直接買這一個步驟時,心裡一定會出現一個OS: 『他在唬爛嗎?』,是的,買股票怎麼能不注意股價呢?虧
你說:我有一筆錢想投資買某個標的,想問問大家的看法。 我想:這邊有幾個問題想先問問你。 問題一、請問你現在的投資與現金比例各是多少? 我想,這個問題取決在你對於資金控管的想法。譬如你認為兩者比例必須隨著某個技術指標變動,技術指標處在那個區間,就會有對應的比重。 當 N 介於 1.7 ~1.9之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幾天相信許多人雖然身在辦公室,但心可以能以隨著史上最大的大盤跌幅而死在股市裡,筆者早在數周前,早就已經對於整個市場一片樂觀向好的態度: 咖啡廳裡面隨處可聽的到高談闊論的股友... 目不識丁的媽媽滿口投資經,為帳上獲利沾沾自喜... 少年股神紛紛橫空出世... 最有印象的是在銀行辦貸款時,跟銀行承辦
Thumbnail
台股2024/8/5崩跌重挫1807.21點,台積電盤中甚至罕見觸及跌停,終場收盤指數19830.88點,跌幅8.35%,同創跌點和跌幅歷史最高,並跌破半年線。 不論是台股或美股,8月絕對是讓手中有持股的投資人不好睡覺的一個月。 有人會說:「打折好時機,要逢低買進!」,又有人會說:「不要抄底,不
Thumbnail
最近加上今日'20240805'臺股的大跌的恐慌,全球股市大幅下跌,引發了市場的恐慌。許多人擔心自己辛苦賺來的錢會在投資後遭受損失。在這樣的局勢下,究竟要如何投資才能比較安心與穩定呢?本文將探討生產性資產與非生產性資產的區別,並提供投資建議 "沒有名牌喔"。
Thumbnail
投資的關鍵在於人性
Thumbnail
人性指標來到接近極端恐慌邊緣,這次修正已經帶動全市場的情緒 外資昨天賣超966億創歷史新高,主要原因也是開始有輸家的贖回被動式交易 就跟投信一樣,有人積極買ETF他就只能一直買超,大多時間都是"小資族的節奏" 通常一個回檔就讓買很久的題材一次毀滅,這次也再度表演一次了 如何讓投資人開始懼
我在意的從來不是多頭行情誰比我多賺幾個%,我真正在意的是當修正結束之後我有滿手資金進場買進優質股票並長抱。 財富重新分配機會的產生從來不是在多頭時期而是在空頭時期。 所有的投資書籍所傳授的觀念最終只有兩個字: 價格。 投資人總喜歡聽故事,但卻怯於解讀冷冰冰的數字,殊不知冰冷數字的背後可以帶來的
【閱讀心得】致富心態第11-15章
Thumbnail
資產配置目的: 將你的資金依據能承受風險的程度,分配到不同的金融資產上,達到長期、穩健地賺取報酬,個人能夠專注於本業工作、享受生活,心情不隨著市場起起伏伏,同時保有預留的緊急預備現金。 資產配置的好處 降低投資風險: 將資金分配到不同(負相關)的資產,降低自己的虧損風險。例如當某檔個股表
Thumbnail
進行一項投資,最糟的狀況就是發生永久性的損失 而投資的過程中, 一定有不少機會會發生與潛在價值無關的暫時性波動 這個波動跟公司本身的經營績效無關 單純就是隨著市場情緒(如美股大跌、一場政治事件…)、 或參與其中的主力作價、誘多、誘空製造出來的假象 許多的投資者看到股價下跌 就會把這項投
Thumbnail
為何需要投資 普通人說:「我害怕風險、害怕失去本金,我不想投資。」 其實投資並不限於購買股票,房地產、債券等都是投資,買外幣也是投資,就算持有本國貨幣、現金也是投資,不過,通脹及現金持續貶值,現金這項產品長遠只會帶來負回報,並不是說一年就貶值 10%,但人的壽命實在太長,通脹會令到現金貶值,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幾天相信許多人雖然身在辦公室,但心可以能以隨著史上最大的大盤跌幅而死在股市裡,筆者早在數周前,早就已經對於整個市場一片樂觀向好的態度: 咖啡廳裡面隨處可聽的到高談闊論的股友... 目不識丁的媽媽滿口投資經,為帳上獲利沾沾自喜... 少年股神紛紛橫空出世... 最有印象的是在銀行辦貸款時,跟銀行承辦
Thumbnail
台股2024/8/5崩跌重挫1807.21點,台積電盤中甚至罕見觸及跌停,終場收盤指數19830.88點,跌幅8.35%,同創跌點和跌幅歷史最高,並跌破半年線。 不論是台股或美股,8月絕對是讓手中有持股的投資人不好睡覺的一個月。 有人會說:「打折好時機,要逢低買進!」,又有人會說:「不要抄底,不
Thumbnail
最近加上今日'20240805'臺股的大跌的恐慌,全球股市大幅下跌,引發了市場的恐慌。許多人擔心自己辛苦賺來的錢會在投資後遭受損失。在這樣的局勢下,究竟要如何投資才能比較安心與穩定呢?本文將探討生產性資產與非生產性資產的區別,並提供投資建議 "沒有名牌喔"。
Thumbnail
投資的關鍵在於人性
Thumbnail
人性指標來到接近極端恐慌邊緣,這次修正已經帶動全市場的情緒 外資昨天賣超966億創歷史新高,主要原因也是開始有輸家的贖回被動式交易 就跟投信一樣,有人積極買ETF他就只能一直買超,大多時間都是"小資族的節奏" 通常一個回檔就讓買很久的題材一次毀滅,這次也再度表演一次了 如何讓投資人開始懼
我在意的從來不是多頭行情誰比我多賺幾個%,我真正在意的是當修正結束之後我有滿手資金進場買進優質股票並長抱。 財富重新分配機會的產生從來不是在多頭時期而是在空頭時期。 所有的投資書籍所傳授的觀念最終只有兩個字: 價格。 投資人總喜歡聽故事,但卻怯於解讀冷冰冰的數字,殊不知冰冷數字的背後可以帶來的
【閱讀心得】致富心態第11-15章
Thumbnail
資產配置目的: 將你的資金依據能承受風險的程度,分配到不同的金融資產上,達到長期、穩健地賺取報酬,個人能夠專注於本業工作、享受生活,心情不隨著市場起起伏伏,同時保有預留的緊急預備現金。 資產配置的好處 降低投資風險: 將資金分配到不同(負相關)的資產,降低自己的虧損風險。例如當某檔個股表
Thumbnail
進行一項投資,最糟的狀況就是發生永久性的損失 而投資的過程中, 一定有不少機會會發生與潛在價值無關的暫時性波動 這個波動跟公司本身的經營績效無關 單純就是隨著市場情緒(如美股大跌、一場政治事件…)、 或參與其中的主力作價、誘多、誘空製造出來的假象 許多的投資者看到股價下跌 就會把這項投
Thumbnail
為何需要投資 普通人說:「我害怕風險、害怕失去本金,我不想投資。」 其實投資並不限於購買股票,房地產、債券等都是投資,買外幣也是投資,就算持有本國貨幣、現金也是投資,不過,通脹及現金持續貶值,現金這項產品長遠只會帶來負回報,並不是說一年就貶值 10%,但人的壽命實在太長,通脹會令到現金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