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給自己放一個禮拜的假之後,第一篇文章就獻給今年兩廳院秋天藝術節的首檔節目《暗黑珍妮》了╰(*°▽°*)╯。
筆者本身其實不常使用IG,直到前陣子筆者的帳號頭貼都還是預設的空白頭像,最近才決定新增照片,不然大家都不知道是誰(「這人我認識嗎?為什麼共同好友這麼多?」:-P)。
同理,筆者也很少看IG直播,不過這次為了更有臨場感的參與演出,筆者除了OPENTIX網站,仍然參考了觀看提醒,同步開啟IG直播,甚至留言刷存在感跟「珍妮」互動,不得不說是個新奇的體驗呢~
【以下有雷,慎入】
首先來看看預告(?)~
從這部短片中好像看不太出來《暗黑珍妮》的劇情在說些什麼,倒是音樂跟畫面合起來看真是聳動非常,有種遊走在犯罪邊緣的危險和神秘感。
事實上,回到今年秋天藝術節的主題--「眾聲平等」,「珍妮」不過是個壓抑太久,想為自己發聲的平凡(或許還有點保守)女孩。在天主教家庭成長,上要應對「愛女心切」的母親對女兒嚴密的掌控,下有學校裡的同學們憑空捏造關於她不實的流言,在現實生活中的處處碰壁,最終導致了一場社群網路上向陌生人控訴的直播。
在《暗黑珍妮》裡面,最顯而易見論及的問題就是「造謠」。筆者曾經以為類似的事件不會發生在自己身邊,由於本人非常怕麻煩,對於可能引發的爭端總是避之唯恐不及,所以一直以來生活過得也算風平浪靜。
沒想到去年年底接到一通友人的電話,開頭就詢問筆者該如何應對系上流傳的謠言,原來她最近桃花正旺,身邊多了幾個追求者,就被不曉得是不是眼紅的小人造謠,說她的感情關係一團亂麻(剛好和珍妮的情況有點像?)。
「我跟妳說...」「真的嗎?」(聲明:圖中的可愛小女孩是無辜的)
筆者即便訝異,此前也沒經歷過這種事件,還是努力幫助好友想方設法,我們一一排除分析過後不可行的方案,最後仍然決定--靜觀其變。
「謠言」之所以為「謠言」,就是因為內容是假的,經不起推敲。不說當時我們尚不清楚造謠者的身分,如果貿然反擊,氣急之下很可能被對方抓到把柄,到時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怕不是血流成河那麼簡單了(誤)。
而空洞不實的謠言就像看似洶湧的浪潮,遇不到攔阻的礁石就激不起浪花,總有平息的一天,所以「以不變應萬變」就是我們最終討論出的對策。
事實證明,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好友也沒再和筆者提起這件事情,因為已經沒有人聽信這些謠言了。
然而終結謠言後,另一個問題是對當事人來說,傷害已經造成了,要怎麼療傷呢?這邊就不再以友人為例,我們說回「珍妮」的遭遇,當現實找不到心情的出口,換到網路上對陌生人抒發,是出於什麼樣的想法而做出的選擇?
筆者覺得可以從《暗黑珍妮》演出當天的情況出發,當時在IG上有近百位或是購票觀眾,或是路過的「珍妮粉絲」,在留言處和珍妮打招呼(「媽!我上電視了!」)、安慰珍妮(融入劇情中也不失為一個共演的機會?),再來發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有人開始揪宵夜。
所以說收看直播的人,真的對發生在珍妮身上的事情有任何感覺嗎?他們是真的關心珍妮,抑或是來看一場免費的熱鬧?
但話又說回來,這很重要嗎?
社群軟體,這個大染缸一樣的地方讓相隔萬里、互不相識的兩個人,可以在同個維度上稀釋對方的情緒。往往不是真的要有人「傾聽」,而是只要有人在聽就可以了。
雖然這樣看來社群軟體似乎挺適合當負能量回收桶,但筆者還是不推薦在網路上找陌生人訴苦啦,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隔著螢幕連人長怎樣都看不到,更遑論猜測人家在想什麼,一百個觀眾裡面只要有一個揣懷惡意,真的可能遺臭萬年,比現實可怕多了。
只是這麼簡單的道理,究竟為什麼還是有人願意冒險,或許就是因為我們方才談到的種種原因,以及一種僥倖心態?
後記
據小道消息(?)稱IG的演算法要開始往短影音、短視頻友善的方向發展,不曉得會不會有更多類似《暗黑珍妮》,也是結合IG直播的演出呢?
另外秋天藝術節還有一檔筆者很期待的《神不在的小鎮》(有沒有發現筆者對跨裝置、跨平台的演出蠻感興趣的?發現了也沒有禮物( ͡° ͜ʖ ͡°)),沒意外的話預計月底就會寫一篇該劇的觀後感,在那之前大家可以先到前導遊戲網站玩玩看,說不定會抽到實體參與的資格喔!
場外插播
想當然一定要附上「珍妮」的
IG帳號啦,雖然經測試仍然和上次一樣沒辦法以「外站連結」的方式插入
(呼叫方格子工程師,修Bug囉),但是大家還是可以點擊文字連結前往。
小彩蛋👉附上筆者留言的截圖證明( •̀ ω •́ )✧
這次的觀後感到這邊結束,喜歡這篇文章的話歡迎追蹤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