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跡]作品分享:《逾淮之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17《逾淮之殤》

raw-image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raw-image
raw-image

這次要繼續介紹的是《逾淮之憶》的雙生故事長篇《逾淮之殤》,一樣使用同樣的原文段落作為故事主軸發想。運用同樣一組演員訴說看似與短篇相近的人物角色,透過彼此間不同的關係塑造,創造出不同的故事情節。

raw-image
raw-image

第二次和相同劇組合作便熟悉許多,知道導演的工作方式是如何進行。在等待拍攝現場準備好時,除了確認好自己妝髮與服裝等基本造型都是完整也正確的之後,我習慣在開機前先找個能讓自己安心的位置拉筋暖身,以及基本的發聲練習,調整好自己準備進入工作狀態,再來複習角色功課、台詞等,如果可以的話會在許可範圍和程度下熟悉環境空間,感受片場營造的氛圍。

當時比較著重在個人的工作準備,不過在經過比較多的工作經驗之後,我也會把認識對手演員加入開拍前的準備項目中,包括在前置作業的定裝和排練時,會視情況主動去互動交流,但因為這關係到每個人、每位演員的個性以及不同的工作模式,所以最重要的還是要尊重對方的意願和選擇,若能有相似的共識會是很棒的一件事!

raw-image
raw-image

這個角色有蠻多部份都是只有自己的戲份,所以當天拍攝是先把這些部份都拍攝完,再依次安排其他演員到場,所以在拍攝廚房場景的戲時已經是晚上,當時的我對於燈光師打出惟妙惟肖的夕陽光非常驚嘆,待在室內有宛如有時間被逆轉般的錯覺,感受到魔幻燈光的魅力與改造場景的巨大力量。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這應該是我第一次在拍攝中角色需要真的進食,後來發現在符合情緒、鏡位等要求之下,在鏡頭前同時要把東西吃得畫面好看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

raw-image
raw-image

2017《逾淮之殤》

製片|王麒
導演|魏王駿
攝影|澤鈿
攝助|陳佩瑩
演員|林志年、許雯鈞、鍾岳純
還有兩位燈光老師(由於拿到的影片檔最後沒有完整字卡,只能以此紀錄之)


//
閱讀主題|痕跡_作品分享


❍ 許雯鈞 ❍
hsuwenjiun2017@gmail.com
https://linktr.ee/hsuwenjiu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是演員許雯鈞的沙龍
25會員
72內容數
一些字句、零碎的詞彙、想到什麼寫什麼。
2022/07/16
2018 年底的最後一支作品,和台藝大廣電系角落派對劇組合作,這一年很有緣地和台藝大廣電系大三的班級劇組陸續合作,也認識許多來當他們助理的學弟妹,看到熟悉地面孔穿梭在劇組便不覺得陌生。
Thumbnail
2022/07/16
2018 年底的最後一支作品,和台藝大廣電系角落派對劇組合作,這一年很有緣地和台藝大廣電系大三的班級劇組陸續合作,也認識許多來當他們助理的學弟妹,看到熟悉地面孔穿梭在劇組便不覺得陌生。
Thumbnail
2022/07/04
2018 年十月由異角藝術舉辦,斯洛伐克攝影師 Maria Svarbova 的亞洲首展,在台灣花博,Maria Svarbova 以她的《Swimming Pool》系列超現實與極簡主義的風格廣為人知;2016 年為田馥甄拍攝專輯封面,也因此在台灣打開知名度。
Thumbnail
2022/07/04
2018 年十月由異角藝術舉辦,斯洛伐克攝影師 Maria Svarbova 的亞洲首展,在台灣花博,Maria Svarbova 以她的《Swimming Pool》系列超現實與極簡主義的風格廣為人知;2016 年為田馥甄拍攝專輯封面,也因此在台灣打開知名度。
Thumbnail
2022/06/27
隔了一年,再次和台藝大廣電系靛藍小孩劇組合作,和他們在 2017 年底一起拍攝了《寂靜的聲音》,能再次合作十分開心,熟悉的面孔再次相遇,合作上也更有默契。
Thumbnail
2022/06/27
隔了一年,再次和台藝大廣電系靛藍小孩劇組合作,和他們在 2017 年底一起拍攝了《寂靜的聲音》,能再次合作十分開心,熟悉的面孔再次相遇,合作上也更有默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王祐翔頭頂開始抽出橘子芽的那天,正是高中畢業後的暑假,他坐在客廳紙箱堆前面滑手機,等待爸約好的房仲帶人來看屋,那時他還沒意識到那麼小顆的籽,欲從多年前的吞食及匍匐中破殼而出,他即將徹底化為半植物。他只是把身體更靠向風扇,並百無聊賴地點入彭駿凱所傳來的照片,進而發現自己錯過了阿密斯的南瓜葬禮。
Thumbnail
  王祐翔頭頂開始抽出橘子芽的那天,正是高中畢業後的暑假,他坐在客廳紙箱堆前面滑手機,等待爸約好的房仲帶人來看屋,那時他還沒意識到那麼小顆的籽,欲從多年前的吞食及匍匐中破殼而出,他即將徹底化為半植物。他只是把身體更靠向風扇,並百無聊賴地點入彭駿凱所傳來的照片,進而發現自己錯過了阿密斯的南瓜葬禮。
Thumbnail
有些中國古詩裡的水果,其實跟我們現代吃的同名水果,是不一樣的東西。比方說「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裡的木瓜,根本不是現代的番木瓜,而是俗稱「寒梅」的貼梗海棠。古詩中的櫻桃,其實也不是現代的櫻桃,不過這兩種櫻桃的關係比兩種木瓜要近一點。
Thumbnail
有些中國古詩裡的水果,其實跟我們現代吃的同名水果,是不一樣的東西。比方說「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裡的木瓜,根本不是現代的番木瓜,而是俗稱「寒梅」的貼梗海棠。古詩中的櫻桃,其實也不是現代的櫻桃,不過這兩種櫻桃的關係比兩種木瓜要近一點。
Thumbnail
自從加入花博公園上的智慧農場,成為一位城市小農夫後,跟著這些蔬果不斷成長、茁壯的生命力學習好多,過去只看到最後的結果,從來沒有看到他們成長的過程,在眷養這些蔬果後,基本上每個週末都期待看到他們,為他們施肥。然後蹲在和他們一樣的高度。看看葉子與根部的紋路,摸摸不同品種的葉子,看看土上行走的螞蟻要去哪裡
Thumbnail
自從加入花博公園上的智慧農場,成為一位城市小農夫後,跟著這些蔬果不斷成長、茁壯的生命力學習好多,過去只看到最後的結果,從來沒有看到他們成長的過程,在眷養這些蔬果後,基本上每個週末都期待看到他們,為他們施肥。然後蹲在和他們一樣的高度。看看葉子與根部的紋路,摸摸不同品種的葉子,看看土上行走的螞蟻要去哪裡
Thumbnail
即便我出生的年代正屬於十大建設推廣時期,而我的幼年生活也在人口稠密區成長,頂多與同學去小溪玩水捉大肚魚,跑進別人家的池塘釣魚。此外,我的童年往事都在打彈珠、玩紙牌、橡皮筋,和自學滑輪溜冰與騎鐵馬中度過。田野奔足、偷摘水果的事,我倒是沒什麼機會參與。
Thumbnail
即便我出生的年代正屬於十大建設推廣時期,而我的幼年生活也在人口稠密區成長,頂多與同學去小溪玩水捉大肚魚,跑進別人家的池塘釣魚。此外,我的童年往事都在打彈珠、玩紙牌、橡皮筋,和自學滑輪溜冰與騎鐵馬中度過。田野奔足、偷摘水果的事,我倒是沒什麼機會參與。
Thumbnail
利用閒暇空閒體驗小農忙生活的假日農夫隨筆小記錄,為最後一年在宜蘭的建築生活增添多一點點扎實的生活經驗,立志希望有一天可以讓產地到餐桌,大豐收到自己吃不完。
Thumbnail
利用閒暇空閒體驗小農忙生活的假日農夫隨筆小記錄,為最後一年在宜蘭的建築生活增添多一點點扎實的生活經驗,立志希望有一天可以讓產地到餐桌,大豐收到自己吃不完。
Thumbnail
2017《逾淮之殤》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這次要繼續介紹的是《逾淮之憶》的雙生故事長篇《逾淮之殤》。
Thumbnail
2017《逾淮之殤》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這次要繼續介紹的是《逾淮之憶》的雙生故事長篇《逾淮之殤》。
Thumbnail
搬來台東四年半,種瓜一直不太成功,應該是之前沒住在農地上,疏於照顧的關係。今年已經搬來農場居住,但農舍剛入住,不但整理工作量驚人,還有大大小小各種工程仍陸續在進行,照顧植物實在心有餘力不足。
Thumbnail
搬來台東四年半,種瓜一直不太成功,應該是之前沒住在農地上,疏於照顧的關係。今年已經搬來農場居住,但農舍剛入住,不但整理工作量驚人,還有大大小小各種工程仍陸續在進行,照顧植物實在心有餘力不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