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智允作為英文系首位非白人男性的系主任,到底能不能成為扭轉美國白人至上、絕對權威的第一人呢?
這部電視劇的主軸圍繞在,英文系被校方要求重整以對抗逐年降低的選課率,整肅的刀口指向了三位選課人數最少、薪水最高的資深教授...
劇中用了一些大方面的說法,如「教授沒有教學熱忱了」、「三十年用一樣的教材」...來解釋資深教授被詬病的原因,但我覺得實際上並非那麼單純,就能把學生與教授之間的鴻溝用幾句話帶過。
代溝不只出現在師生之間,代溝也出現在學生與數百年前的文學作品之間。現代的學生喜歡表達自我、展現才華,相較之下不想花時間在老掉牙的文字上。
劇中也隱隱提出了類似的情況,在某位中生代教授「疑似納粹」的師生衝突上,學生充分的表現了自我主張,堅持族群平等的重要...但有時候,卻太容易將極為重要的內涵,以簡單的二元對立給對立掉了...
我個人覺得要突破這些盲點的方法,卻只有大量吸收文字、前人的經驗結晶,才有可能在紛亂的思緒與對立的說法之中,走出一條非二元對立的明路。(明路不代表真理,但好歹是個人在當下以有限的認知做出的最佳判斷)
總之,這是部輕鬆的美劇,但劇中提出的問題關關相扣,卻沒有辦法解答任何一題。
劇中提及的許多英語文學作品,我都正好在看翻譯版,真是非常巧合。
如中世紀英國詩人喬叟的《坎特伯里故事集》、《白鯨記》和美國詩人艾蜜莉・狄金生的詩。
我借到這套貓頭鷹出版社在2001年出版的《坎特伯里故事集》,這是目前我能從圖書館借到或買到最新的繁體版本了,書除了頁邊有點泛黃,還沒幾個人翻過的樣子,看來在台灣也是非常冷門。
艾蜜莉・狄金生的詩選,我選讀的是2017年木馬文化發行,譯者為賴傑威、董恆秀翻譯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