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劉芷妤(二)》熱愛寫奇幻的原因:「離作品愈遠,我就愈是安全。」

2021/10/1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劉芷妤在2011年出版奇幻小說《迷時回》後,沉潛多年,終於再度推出全新力作《女神自助餐》。自稱《女神自助餐》是復健之作的劉芷妤,在其中寫盡台灣女性的暗處,那些潛藏在靈魂內側、充斥恐懼魅影的真實心境。喧囂止息後,該把焦點放回創作之上,採訪者沈眠從劉芷妤的原生家庭起始,細密訪談,最終寫成四篇重量級專訪,深度解析小說家劉芷妤創作心路,歡迎與我們一起閱讀。
採訪日期:2020年3月7日
定稿時間:2020年3月20日
撰文:沈眠
攝影:達瑞
要講起啟蒙之書,劉芷妤說是C.S.路易斯(Clive Staples Lewis)的《納尼亞傳奇》,「應該是小一、小二時,媽媽為了培養我的英文能力,買了一大套美語叢書的樣子,其中附贈了五冊《納尼亞傳奇》,後來當然知道那不是完整版,而且也不是正式授權,但我感覺到自己像是整個撲上去一樣的讀,非常驚嘆世界上居然會有這麼好看的東西,飢渴到不行。」
不過,很長的時間裡,六年級出生的劉芷妤一直沒能再讀到好看的奇幻小說,要直到J.K.羅琳的《哈利波特》在全球掀起閱讀熱潮後,台灣才有較多的奇幻文學翻譯作品問世,在那之前她能夠接觸的,較接近的是中南美洲的魔幻寫實小說、阿保美代描繪自然與精靈故事的漫畫。進入二十一世紀,奇幻小說市場興盛,娥蘇拉.勒瑰恩(Ursula K. Le Guin)與尼爾.蓋曼(Neil Gaiman)都是讓劉芷妤深受撼動與備受影響的小說家,她也很喜歡伊坂幸太郎的作品,與及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的《盲眼刺客》、《使女的故事》等等。
劉芷妤動情地講述:「感覺看世界的路徑從此變得不一樣,像是透過三角稜鏡的折射,光的構成與呈現完全不同。我雖然也會接觸嚴肅文學,但還是更喜歡並不奠基於現實的作品。奇幻作品能夠反射現實,但又會讓人飄離地面,更致命地吸引我。」這也是她這些年來,包含本名創作的《迷時回》、《To:西子灣岸:我親愛的永無島》以及筆名Miss 11所寫的作品何以都偏向奇幻領域的緣故。
關於以Miss 11為名完成的口袋書《童話大逃殺》、《卵生少女》、《夜光馬戲團:幻心人》、《夜光馬戲團:吹笛人》等,與及應高雄市邀集所寫的《To:西子灣岸:我親愛的永無島》,劉芷妤直率地說:「雖然也是原創,但因為需要考慮到出版社的讀者屬性,或者發案單位的整體規劃,並依此調整故事方向,比起創作,更像是解任務。《To:西子灣岸:我親愛的永無島》也是高雄市主動找我,是一套出版計畫,跟徐嘉澤、鄭順聰、汪啟疆、郭漢辰、李志薔一起。雖是設定為要有所依據的地方叢書,但我還是將西子灣某間育幼院的院生訪談轉化為小說,因為兒少保護法其實也有規定,必須保護孩童隱私,所以很自然就寫成要確保不會有誰被清晰指認、虛實揉合的奇幻故事,最好是要寫到連你媽都認不出來的程度啦。」
隨後,劉芷妤表情認真,語氣嚴肅,一反方才的嬉笑怒罵:「寫奇幻一方面是我個人的品味喜好,但另一方面則是很私人因素的考量,我不想要作品跟私生活攪混在一起,它們應該是分開的。離作品愈遠,我就愈是安全,我也才擁有自我詮釋的空間與可能。我難以忍受有人把我的小說跟我的人生看成同一回事。我不希望作品會指涉回我自身或別人,導致任何人的真實生活受到影響。被作品指涉到這件事,是危險的。所以我沒辦法寫散文,因為它的前提是必須揭露自己。」
劉芷妤在大二時創作的〈睡美人〉,獲得當年全國學生文學獎小說組首獎,被視為女性覺醒、女性主義作品,但劉芷妤並沒有相關理論的基礎,她就只是寫出想說的故事,在那之後,有些讀者或評論聲音就會將她寫的角色認定為她,「我不可能直接把私生活寫進小說,那不是我的寫作風格,要寫自己的人生我就寫散文了啊幹嘛寫小說。雖然寫作當然不可避免要將更內在的東西給人看,但不要將小說情節與角色套用到現實、拿來認證我的人生──」劉芷妤聲色俱厲:「絕對不要把我代入我的小說中!」
☞文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篇繼續閱讀。
女神自助餐
作者:劉芷妤
出版:逗點文創結社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1會員
93內容數
閱讀是CP值最高的抒壓、充電方式,我們不要放棄它! 桃園市立圖書館與逗點文創結社共同規劃了一系列適合大人與高中生讀者的直播講座,由主持人朱家安帶領大家走進有趣的哲學生活。這一次,我們好好討論現代人的戀愛課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