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也說說「第一代大學生」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滑手機,看到一個名詞「第一代大學生」,覺得很有意思。其定義有:
第一代大學生,即父母沒有受過大學教育的大學生。或,第一代大學生是家庭中第一個上大學的人(通常適用於大家庭中的第一個人上大學)
.
研究這議題主要是來自美國,其含意是:如果家族中還沒有大學生,你要申請學校,可能會比較難。其實,早期臺灣並沒有這個問題,因為聯考一試定終生。後來的「申請制」、「繁星」開始有了這個問題。我覺得臺灣不是那麼明顯地看家長學歷來否決入學,而是「文化資本」的展現,家族裡是不是能掌握這套遊戲規則。
.
大家庭第一個上大學的人啊!我應該就算是。我是五年級,1990年代大學。進了大學,開創了新視野。我是我們家族第一個進大學,叔叔伯伯這一輩就不用說了,我們家族本來是佃農,每天為了三餐,努力在田裡工作,一直到「耕者有其田」才有自己農地。自耕農,好嗎?也只能為五斗米折腰,鎮日在田中。叔叔伯伯清一色「國小畢業或肄業」。連帶我們這一輩的比較大堂哥堂姐也不少是「國小畢業」。到了實行國民中學義務教育之後,學歷才有機會提升到「國中畢業」。
後來的堂兄堂姐就更好了,變成「高職畢業」。(家族很龐大,延續很長)那個年代不流行「讀高中」。如果讀專科(五專)算是~~非常非常好了。我就是讀五專的,後來才插班大學。當我考上台北的大學的消息傳開,家族算是與有榮焉。所以我算是「家族裡的『第一代大學生』」。在我們這一世代(堂兄弟姐妹)裡,大學生就兩個,另一個是最小的堂弟。
下一輩(世代),就不同了。想讀的話,應該都可以是「大學生」了。剛剛想了一下,跟我同輩的親友裡的孩子,都沒有上大學的,只有一個。我甚至想到了另一個朋友,小孩子的成績不是很好,大人寧可辛苦工作,也要讓大兒子讀大學。因為,他是他們家族裡「第一代大學生」,會起示範作用,後來的弟妹們就跟著往前走。(朋友的願望)
撇開「第一代大學生」在美國隱含的意義之外,加上臺灣目前大學普及到氾濫程度,「第一代大學生」已經不太重要了。也許,應該看看家族了「第一代碩士生」、「第一代博士生」、「第一代留學大學生」,或許更能看出每個家庭的「學歷資本」(文化資本)。
在台灣或許是要看「第一代頭家」會比較有意義。這算是「經濟資本」。我們家族已經產生了好幾個開工廠的「頭家」。不過話說回來,很多頭家還是會希望家裡累積「文化資本」。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7會員
    867內容數
    藍天白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藍天白雲 的其他內容
    讀書會持續進行中。本週六日,又開了兩個讀書會,分別是少年讀書會的「少年讀紅樓夢」,青少年讀書會的「我們的狗阿拉斯加」(小天下)。 讀到兩句話,覺得很有意思,在此分享。 一 帕可兒講述他們家的商店,曾經被搶匪搶劫,她的爸爸還因此受了槍傷。 「你爸爸還活著嗎?」斯文問。 「某個形式上是。」帕可兒回答
    戀風草青少年書房在八月辦了四場的視訊分享會。我透過GOOGLE表單請有意參與者報名,並請他們留下「從哪裡得知活動訊息」。得到了一些寶貴的資料。讓我可以看一下從哪一個管道比較可以激發群眾參與活動的動力。 必須先說明一下。這些活動本來就是書店讀書會的一環,這回只是開放讓更多朋友參與。戀風草自己讀書會
    戀風草青少年書房,八月分享會的主題有:三國、鄉土、音樂、繪本。 第三場是8/21(六),上午10-12點,吳家恆老師分享「古典音樂入門」。 由台中古典音樂台主持人吳家恆老師,陪大朋友小朋友聆聽音樂。 這場是「音樂」分享會。沒錯,是「音樂」!如何利用「視訊」來進行「音樂」的分享會呢?而且老師希望音
    讀書會持續進行中。本週六日,又開了兩個讀書會,分別是少年讀書會的「少年讀紅樓夢」,青少年讀書會的「我們的狗阿拉斯加」(小天下)。 讀到兩句話,覺得很有意思,在此分享。 一 帕可兒講述他們家的商店,曾經被搶匪搶劫,她的爸爸還因此受了槍傷。 「你爸爸還活著嗎?」斯文問。 「某個形式上是。」帕可兒回答
    戀風草青少年書房在八月辦了四場的視訊分享會。我透過GOOGLE表單請有意參與者報名,並請他們留下「從哪裡得知活動訊息」。得到了一些寶貴的資料。讓我可以看一下從哪一個管道比較可以激發群眾參與活動的動力。 必須先說明一下。這些活動本來就是書店讀書會的一環,這回只是開放讓更多朋友參與。戀風草自己讀書會
    戀風草青少年書房,八月分享會的主題有:三國、鄉土、音樂、繪本。 第三場是8/21(六),上午10-12點,吳家恆老師分享「古典音樂入門」。 由台中古典音樂台主持人吳家恆老師,陪大朋友小朋友聆聽音樂。 這場是「音樂」分享會。沒錯,是「音樂」!如何利用「視訊」來進行「音樂」的分享會呢?而且老師希望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教育 這幾天大學新生入學,看著小兒成了大學生,心中百感交集,世代在求知的路上,重覆著學院教育的薰習,學習專以就業為導向,對人格與思考的培養,卻付之闕如。 高尚優雅的人格教育,在制式的教學課程中是沒有的,獨立思索的養成,也是希缺的,學生在制式的教育下,只習了一身的匠器,離開學校,進入社會就隨波逐流
    「學姐,上大學的意義是什麼?」 這是一個我幾年前剛上大學時被學妹問的問題。的確,上大學是什麼,一直都是現在人在討論的一項人生課題。 到底……大學是什麼?
    小女兒讀小學時,我發現在那個時候,單親家庭已經快三分之一了。所以今天有很多人不願意註冊結婚,我並不認為那有什麼奇怪的!畢竟什麼樣的過程,會產生一定傾向的結果! 我好奇的是,當初為什麼選擇了父親或母親?有人給了一個我比較奇怪的理由,誰有錢就跟誰吧! 我該說父母的教育是成功的嗎?對啊!誰對小孩好,誰
    Thumbnail
    在美國社會學扛鼎著作《不平等的童年》後。針對台灣進行在地調整的研究《拚教養》在2019年問世,兩書與兩地有許多可以對照玩味之處。而父母的教養會決定孩子的未來嗎?無疑是肯定的。
    我就讀的是一所普通國中,裡面混雜著不同階層的同學,看似複雜但其實不然,只要深入探究就可以看出他們在班級的地位跟家中經濟息息相關。我所在的班級裡唯有五位同學家庭經濟較為小康,其他人則是普通跟困難,而我在哪一層,我很清楚,因為在電話裡帶著感情唸著媽媽寫的要錢文章給父親一定不是甚麼令人稱羨的家庭模式。
    到二條一,這可是我有們家族故事的。 本書背景是1991年,當年我剛考上大學,不過故事開始的時候,我還是個高三學生,等到我進學校,學運已經告一段落…… 有點可惜,其實我也明顯注意到,我的學長姐那一代的民主概念跟我同學這代以下是有落差的,簡單說,我同學這代以下的屆次,只是撿現成的民主果實在享受而已,
    Thumbnail
    二   對於父親,我是陌生的,因為生為幼子,童年時期幾乎都是繞著母親轉。真正有意識到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男人,是在我小學時代。原來在他落魄的當口,他留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我跟他的接觸也慢慢地頻繁。可是,這樣一位父親,仍然對我不多聞問。有時候,我會跟母兄抱怨父親好像不怎麼關心我,反而把他的專注力傾注
    很多人說大學是社會的縮影,但國小才是。 之前為了申請計畫稍作了解,近五年my系畢業的系友,有36~58%,皆從事教職或教育相關工作,我就活在6成教育業:4成其他產業的世界,往來多為各類教職員,在同溫層的厚厚油脂中游太久,學校的圍牆原來這麼寬這麼遠。 所以參加國小同學會,曾能看見社會,如果積極一點
    Thumbnail
    臺灣日治初等教育受政策和殖民地政策影響,當中出現了現代教育系統無法想像的課程,如農業、手工和商業等科目。想知道老一輩上學都學了些什麼?歡迎閱讀本文了解更多。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教育 這幾天大學新生入學,看著小兒成了大學生,心中百感交集,世代在求知的路上,重覆著學院教育的薰習,學習專以就業為導向,對人格與思考的培養,卻付之闕如。 高尚優雅的人格教育,在制式的教學課程中是沒有的,獨立思索的養成,也是希缺的,學生在制式的教育下,只習了一身的匠器,離開學校,進入社會就隨波逐流
    「學姐,上大學的意義是什麼?」 這是一個我幾年前剛上大學時被學妹問的問題。的確,上大學是什麼,一直都是現在人在討論的一項人生課題。 到底……大學是什麼?
    小女兒讀小學時,我發現在那個時候,單親家庭已經快三分之一了。所以今天有很多人不願意註冊結婚,我並不認為那有什麼奇怪的!畢竟什麼樣的過程,會產生一定傾向的結果! 我好奇的是,當初為什麼選擇了父親或母親?有人給了一個我比較奇怪的理由,誰有錢就跟誰吧! 我該說父母的教育是成功的嗎?對啊!誰對小孩好,誰
    Thumbnail
    在美國社會學扛鼎著作《不平等的童年》後。針對台灣進行在地調整的研究《拚教養》在2019年問世,兩書與兩地有許多可以對照玩味之處。而父母的教養會決定孩子的未來嗎?無疑是肯定的。
    我就讀的是一所普通國中,裡面混雜著不同階層的同學,看似複雜但其實不然,只要深入探究就可以看出他們在班級的地位跟家中經濟息息相關。我所在的班級裡唯有五位同學家庭經濟較為小康,其他人則是普通跟困難,而我在哪一層,我很清楚,因為在電話裡帶著感情唸著媽媽寫的要錢文章給父親一定不是甚麼令人稱羨的家庭模式。
    到二條一,這可是我有們家族故事的。 本書背景是1991年,當年我剛考上大學,不過故事開始的時候,我還是個高三學生,等到我進學校,學運已經告一段落…… 有點可惜,其實我也明顯注意到,我的學長姐那一代的民主概念跟我同學這代以下是有落差的,簡單說,我同學這代以下的屆次,只是撿現成的民主果實在享受而已,
    Thumbnail
    二   對於父親,我是陌生的,因為生為幼子,童年時期幾乎都是繞著母親轉。真正有意識到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男人,是在我小學時代。原來在他落魄的當口,他留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我跟他的接觸也慢慢地頻繁。可是,這樣一位父親,仍然對我不多聞問。有時候,我會跟母兄抱怨父親好像不怎麼關心我,反而把他的專注力傾注
    很多人說大學是社會的縮影,但國小才是。 之前為了申請計畫稍作了解,近五年my系畢業的系友,有36~58%,皆從事教職或教育相關工作,我就活在6成教育業:4成其他產業的世界,往來多為各類教職員,在同溫層的厚厚油脂中游太久,學校的圍牆原來這麼寬這麼遠。 所以參加國小同學會,曾能看見社會,如果積極一點
    Thumbnail
    臺灣日治初等教育受政策和殖民地政策影響,當中出現了現代教育系統無法想像的課程,如農業、手工和商業等科目。想知道老一輩上學都學了些什麼?歡迎閱讀本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