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交通攻略:學生通勤指南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如果你像我一樣,是沒有機車或汽車的中央大學學生,那交通一定是生活中很常需要煩惱的事。不管是週末回家、平日下山買東西、還是假日出門玩,每次都會面臨「要怎麼下山?」的靈魂拷問。

好消息是,雖然中央位於山坡上、離市區有段距離,但只要掌握好資訊,就能讓通勤變得輕鬆又有彈性!

這篇文章就來分享幾種我自己常用、也推薦給大家的交通工具,希望能幫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代步方式~

🚗 共乘&Uber:快速又舒適的選擇

如果你想要快速、舒適地下山,Uber是首選,而共乘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加入 Line 中央共乘群組,如果週五或連假前提早在群組發文,通常很容易湊到四個人一起分擔車資。這對於有大行李箱或趕車回家的同學來說特別方便!

小建議:

  • 提前預約 Uber 或在群組詢問誰願意當司機,可以更好掌握時間。

🚌 公車:往返車站的基本選擇

這是我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公車分為132 與 133 往中壢火車站,172、173 則是往高鐵站。

要前往台北的同學也可以搭乘 9025,它類似客運,會直達行天宮、松山機場等。但要注意,只有 9025A 才會繞進中央大學,其他班次需到佑民醫院上車。

搭公車的缺點為:晚上及週末班次少、週五人潮很多,尤其連假更嚴重,可能要等到三班才能搭上、133有時會是客運車型,走道很窄不適合拖行李箱的同學……

小建議:

  • 若已訂好火車/高鐵車票,建議預留充裕時間,避免因公車延誤而趕不上車。
  • 推薦下載公車動態 App: Bus+ ,隨時掌握到站時間。

🛵 GoShare:自由度高的機動選擇

拿到機車駕照後,我發現 GoShare 是一個相當方便的交通選擇。我通常會先搭火車到中壢車站,再騎 GoShare 回學校,因為校園附近相對比較好找車位。相較之下,騎車進中壢市區則比較麻煩,不僅常常一位難求,還得花時間找停車位,而這段時間系統也會持續計費,須納入考量。

我也常使用 GoShare 前往一些公車不易抵達的地點,確實提升了機動性。不過,這項服務也有幾個限制需要留意,尤其在連假或熱門時段,常常會遇到無車可借的情況。此外,GoShare 的服務範圍有限,若目的地超出範圍,就得臨時想辦法轉換交通工具。

小建議:

  • 出發前務必先確認目的地是否在 GoShare 的服務範圍內!例如桃園大江購物中心就不在範圍內。我曾遇過只能臨時在邊界還車,改成步行或騎 Ubike,非常臨時也比較麻煩。

🚲 Ubike:省錢又環保的選擇

天氣好的時候,我常選擇騎 Ubike 下山,不僅快速、機動性高,還車也很方便。學校正門與後門松苑餐廳設有站點,而高鐵站與火車站也皆有腳踏車停放處,基本上停好車就能直接進月台,不像 GoShare 還得花時間找停車位。

更吸引人的是價格:目前桃園市 Ubike 前 30 分鐘免費,電動輔助的半小時也只要 20 元。根據我的經驗,從學校騎到中壢市區約半小時內可抵達,塞車時甚至比公車還快,是很值得考慮的選項。

小建議:

  • 回學校時會遇到中央正門的大上坡,建議選擇電動 Ubike,會省力許多。不然一路踩上來,真的會有種在比鐵人三項的感覺!

以上是我依照自己的經驗整理出的交通心得,分享給中央的學弟妹,以及想要前往中央的大家。如果有說錯遺漏的地方,或有更方便的方式,也都歡迎留言分享~

如果你對中央的生活還有其他想知道的主題,也可以留言告訴我,我之後會再整理更多實用資訊跟大家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圓在路上
13會員
30內容數
我是小圓,過去為華德福實驗教育學生,現就讀中央大學。
小圓在路上的其他內容
2023/05/18
  熱騰騰的機車考照分享!今天這篇文章主要是分享2023年5月我去考機車駕照的一些注意事項與心路歷程,內容主要分為三部份:事前準備、考照流程與心得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Thumbnail
2023/05/18
  熱騰騰的機車考照分享!今天這篇文章主要是分享2023年5月我去考機車駕照的一些注意事項與心路歷程,內容主要分為三部份:事前準備、考照流程與心得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Thumbnail
2021/10/21
  當年日本撤退台灣,他的爺爺被指派來台接收燈塔,民國三十八年,爺爺帶著父親從廣東省汕頭市渡海來台,不曾想,同年政局改變,這一待便是一輩子。   爺爺是燈塔管理員,父親也是。母親是客家人,父親與母親在花蓮相遇,小時候隨著父親輪調,曾搬過許多次家,他是花蓮出生,也住過北方澳、台北等地,如今落腳宜蘭,今
Thumbnail
2021/10/21
  當年日本撤退台灣,他的爺爺被指派來台接收燈塔,民國三十八年,爺爺帶著父親從廣東省汕頭市渡海來台,不曾想,同年政局改變,這一待便是一輩子。   爺爺是燈塔管理員,父親也是。母親是客家人,父親與母親在花蓮相遇,小時候隨著父親輪調,曾搬過許多次家,他是花蓮出生,也住過北方澳、台北等地,如今落腳宜蘭,今
Thumbnail
2021/10/21
  現年四十八歲,認為自己屬於土生土長的台灣人,但單就童年飲食來看,外省料理居多,因此暫且歸類為外省族群。父親是中國四川人,五歲隨父母來台並就此定居。母親則是澎湖出生台南長大的閩南人,外祖父是漁夫,因此母親小時候餐桌上少不了魚料理。而受訪者出生於台北板橋,六歲搬到新莊,家裡在那兒開工廠,一樓商用二樓
Thumbnail
2021/10/21
  現年四十八歲,認為自己屬於土生土長的台灣人,但單就童年飲食來看,外省料理居多,因此暫且歸類為外省族群。父親是中國四川人,五歲隨父母來台並就此定居。母親則是澎湖出生台南長大的閩南人,外祖父是漁夫,因此母親小時候餐桌上少不了魚料理。而受訪者出生於台北板橋,六歲搬到新莊,家裡在那兒開工廠,一樓商用二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選擇提早準備路程 2.選擇公車代替捷運 在台北市移動,幾乎都選擇捷運,再走路到達目的地。
Thumbnail
1.選擇提早準備路程 2.選擇公車代替捷運 在台北市移動,幾乎都選擇捷運,再走路到達目的地。
Thumbnail
大概在20多年前吧,那時還是大學生,也有一次印象深刻的搭車經驗。
Thumbnail
大概在20多年前吧,那時還是大學生,也有一次印象深刻的搭車經驗。
Thumbnail
大概在20多年前吧,那時還是大學生,也有一次印象深刻的搭車經驗。
Thumbnail
大概在20多年前吧,那時還是大學生,也有一次印象深刻的搭車經驗。
Thumbnail
在沒有太多跟人接觸的機會下,我決定趁這幾天就隨意逛逛。早上十點,短暫用完早點後,前往音別站前的公車站,搭公車前往白糠。發車前十分鐘,司機一開始停在公車站,不確定是否能上車,但車門還沒開。尋問了一下司機後,他開後門讓我上車。日本的公車原則上是後上前下,把上車的人流跟下車的錯開,跟普通車的編排比較不一樣
Thumbnail
在沒有太多跟人接觸的機會下,我決定趁這幾天就隨意逛逛。早上十點,短暫用完早點後,前往音別站前的公車站,搭公車前往白糠。發車前十分鐘,司機一開始停在公車站,不確定是否能上車,但車門還沒開。尋問了一下司機後,他開後門讓我上車。日本的公車原則上是後上前下,把上車的人流跟下車的錯開,跟普通車的編排比較不一樣
Thumbnail
城市可以「是」怎樣?可以「變成」怎樣? 騎車、開車、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各有不同風景,這也是現代性所帶來的視覺景觀變化。但在此之前,我們都是步行者。尤其當我們閒散漫步時,將看到生活日常習焉未察的驚喜。也就是尋求『再魅』......
Thumbnail
城市可以「是」怎樣?可以「變成」怎樣? 騎車、開車、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各有不同風景,這也是現代性所帶來的視覺景觀變化。但在此之前,我們都是步行者。尤其當我們閒散漫步時,將看到生活日常習焉未察的驚喜。也就是尋求『再魅』......
Thumbnail
MaaS平臺旨在提供無縫的出行體驗,整合多種交通工具,透過單一應用程式查詢、預訂和支付多種交通工具的服務,例如捷運、公車、共享單車、計程車等。 透過MaaS平臺可以降低交通擁堵,減少碳排放,促進永續發展。 未來交通發展的重要趨勢。
Thumbnail
MaaS平臺旨在提供無縫的出行體驗,整合多種交通工具,透過單一應用程式查詢、預訂和支付多種交通工具的服務,例如捷運、公車、共享單車、計程車等。 透過MaaS平臺可以降低交通擁堵,減少碳排放,促進永續發展。 未來交通發展的重要趨勢。
Thumbnail
關注外縣市的大學聽眾們,都會有印象深刻,大部分都要做火車,或者是巴士回到家吧,在那個距離高鐵開通的前一年,那時候手機還不是無線上網吃到飽,大家在火車上都在做什麼呢? 在大學的時候我搭車都是從永康火車站搭,這個火車站很神奇,因為通常火車站周圍都有可能是熱鬧非凡的市場,或者是有各樣的便利商店咖啡店的地
Thumbnail
關注外縣市的大學聽眾們,都會有印象深刻,大部分都要做火車,或者是巴士回到家吧,在那個距離高鐵開通的前一年,那時候手機還不是無線上網吃到飽,大家在火車上都在做什麼呢? 在大學的時候我搭車都是從永康火車站搭,這個火車站很神奇,因為通常火車站周圍都有可能是熱鬧非凡的市場,或者是有各樣的便利商店咖啡店的地
Thumbnail
坐公車比開車、騎機車,更能節能減碳,可是很多人寧可開車、騎機車,卻不願意坐這便利的大眾運輸工具。等我坐了一次公車之後,才知道除非迫不得已,一般人不願意坐公車的原因。 最近,腳還是一直發麻,有人推薦榮總醫師,建議我去榮總檢查。星期五請了假,去榮總看醫生,老婆陪我去。
Thumbnail
坐公車比開車、騎機車,更能節能減碳,可是很多人寧可開車、騎機車,卻不願意坐這便利的大眾運輸工具。等我坐了一次公車之後,才知道除非迫不得已,一般人不願意坐公車的原因。 最近,腳還是一直發麻,有人推薦榮總醫師,建議我去榮總檢查。星期五請了假,去榮總看醫生,老婆陪我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