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涉世未深的我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沒有人會喜歡做自己不擅長的事」
這句話一進去聽進去我的耳裡之後
心裡的那個執著的結就化掉了
在我24年的人生經歷裡
所有在我低潮的時候語重心長跟我說的長輩和上司
都跟我說一個同樣的話「因為妳太固執了」
這一次心裡撩起一波震驚感
但同時我感受到了,在我每一次進入固執模式的時候
就代表我很想改變、我很想做好、我很想怎麼樣
所以我一直想、一直鑽、同時也一直想不開、然後情緒就會來干擾我
所以這是我的人生功課,因為我已經遇到第3次或第4次了
每一個我要改變的階段我都會經歷一次
只是執著的點不一樣、遇到要解決的事情層次不同
但那個心境是一樣的、難過、生自己的氣、崩潰都是一樣的
我固執到不行、固執到沒朋友、甚至旁人會拒我的時候
我就更封閉、更北爛、更握緊拳頭
每個階段我身邊都有一個人會給我機會告訴我
我會認為那是機會、是要心存感恩的
因為我很清楚那種狀態的我,沒有人會想要鳥我
要有耐性、不要急、打開自己的感官去接收一切
最重要的是打從心裡面接受

“沒有人會喜歡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所以如果你不喜歡的事情你做好了,你才有可能喜歡它”
可能一直以來我都認為 忍耐,就是我接受
因為我接受所以我才願意忍耐
不過在現在看來,忍耐的層次太低了
如果我還是用忍耐的方式當作接受,我就是一直在輪迴練習那份固執狀態的考驗
如果我打從心裡接受,碰壁的每份執著,也許就變一種值得
所有的缺漏才會被我看作平常心的問題解決
這份心得是我打從心裡學習到的
這份紀錄真的很寶貴。
比起單純講述個人成長的心得故事與觀點,不如讓她和他的相愛來襯托, 都是90年代的我們,在我們涉世未深的時候,那些戀愛的過程還伴隨著個人初入社會的思維模樣 什麼事情都是那麼的新鮮、未知、恐懼又徬徨 如果我們能夠早點懂得世故,早點了解自己,會不會就能懂得溝通和解決問題並且一起成長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時的我,這時的你 「因為當時的他就是我現在的年紀,我後來才經歷了他當時面臨的困境,某天赫然發現,我們真的太年輕 我們在我22歲時分手,當時他24歲,現在我24歲,這是「我在你和我相愛的年紀裡成長的故事」。 我們在人生剛開始的年紀用最單純的心思與對方戀愛 回頭想,那是一段多麼無憂無慮的交往過
當時的我,這時的你 「因為當時的他就是我現在的年紀,我後來才經歷了他當時面臨的困境,某天赫然發現,我們真的太年輕 我們在我22歲時分手,當時他24歲,現在我24歲,這是「我在你和我相愛的年紀裡成長的故事」。 我們在人生剛開始的年紀用最單純的心思與對方戀愛 回頭想,那是一段多麼無憂無慮的交往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當我們處於壓力狀態時,堅持不放棄可能是一種固執和執念。但如果我們能靜心接受現狀,離開固有的想法和信念,生命將自然帶領我們走向新的可能性。接受是相信內在智慧和宇宙,使我們看見更多不同的可能。這是轉變信念、情緒和事件的重要一步。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對自己的天賦和特質的思考,並透過一次靈性學習機會,澄清了對固執的誤解,發現固執不只是一種弱點,反而是一種個性和天賦。
改變他人需要戰勝固執與自負,唯有放下身段,聆聽他人的忠告,方能真正進步成長。
Thumbnail
年紀越長我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心理狀態、狀態,整體上可不可以接受現在的生活步調,我在不斷的去探索自己的「想要」跟「不想要」,釐清後再慢慢放開這社會對這「工作的定義」、「女人得職則」、「應該不應該」的枷鎖,其實不少人,包括我發現我有個問題,就是會因為別人看似成功、符合社會期待的樣子,給自己不切實際的期待。
從以前就認為自己不是一個擅長紀錄的人,沒有養成習慣,很多事情做過就遺忘掉了,活到了三字頭,才驚覺似乎要記錄一些事情。 不過思考要記錄什麼,好像又有困難,畢竟自己有著完美主義強迫症的性格:想要做的完美,卻中途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進而半途而廢,或者,從有這念頭時猶豫太久,過了就覺得不新鮮。 這其中也
Thumbnail
過去我堅持要自己完成所有事情,卻使自己筋疲力盡。慢慢地,我開始放下對自己的苛刻要求,請人協助,讓自己有更多時間休息。事情仍然能順利完成,我感到輕鬆自在。放下執念,是鬆綁自己的開始。
Thumbnail
從小到大有過自己與自己對話嗎?這個對話有時可能會變成自己的自言自語,或者當緊張時或對某事感到擔心時會對自己說的一些心理話,「冷靜,我可以的。」、「完蛋了,我這次一定會搞砸!」,有時是鼓勵的話有時是讓人有些卻步的話。
Thumbnail
這本書買了之後一直放著,雖然無意常撇見它,但我一邊好奇著,一邊逃避著。
Thumbnail
「放棄」是最容易的選擇! 「堅持」才是成功者最難達成的目標 對於「目標」的「埾持」,並非一成不變的「固執」 而是:當執行上「遇到困難」時,你可以改變達成目標的「方法」 但「不要改變」你達成目標的「決心」
Thumbnail
當我們處於壓力狀態時,堅持不放棄可能是一種固執和執念。但如果我們能靜心接受現狀,離開固有的想法和信念,生命將自然帶領我們走向新的可能性。接受是相信內在智慧和宇宙,使我們看見更多不同的可能。這是轉變信念、情緒和事件的重要一步。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對自己的天賦和特質的思考,並透過一次靈性學習機會,澄清了對固執的誤解,發現固執不只是一種弱點,反而是一種個性和天賦。
改變他人需要戰勝固執與自負,唯有放下身段,聆聽他人的忠告,方能真正進步成長。
Thumbnail
年紀越長我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心理狀態、狀態,整體上可不可以接受現在的生活步調,我在不斷的去探索自己的「想要」跟「不想要」,釐清後再慢慢放開這社會對這「工作的定義」、「女人得職則」、「應該不應該」的枷鎖,其實不少人,包括我發現我有個問題,就是會因為別人看似成功、符合社會期待的樣子,給自己不切實際的期待。
從以前就認為自己不是一個擅長紀錄的人,沒有養成習慣,很多事情做過就遺忘掉了,活到了三字頭,才驚覺似乎要記錄一些事情。 不過思考要記錄什麼,好像又有困難,畢竟自己有著完美主義強迫症的性格:想要做的完美,卻中途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進而半途而廢,或者,從有這念頭時猶豫太久,過了就覺得不新鮮。 這其中也
Thumbnail
過去我堅持要自己完成所有事情,卻使自己筋疲力盡。慢慢地,我開始放下對自己的苛刻要求,請人協助,讓自己有更多時間休息。事情仍然能順利完成,我感到輕鬆自在。放下執念,是鬆綁自己的開始。
Thumbnail
從小到大有過自己與自己對話嗎?這個對話有時可能會變成自己的自言自語,或者當緊張時或對某事感到擔心時會對自己說的一些心理話,「冷靜,我可以的。」、「完蛋了,我這次一定會搞砸!」,有時是鼓勵的話有時是讓人有些卻步的話。
Thumbnail
這本書買了之後一直放著,雖然無意常撇見它,但我一邊好奇著,一邊逃避著。
Thumbnail
「放棄」是最容易的選擇! 「堅持」才是成功者最難達成的目標 對於「目標」的「埾持」,並非一成不變的「固執」 而是:當執行上「遇到困難」時,你可以改變達成目標的「方法」 但「不要改變」你達成目標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