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政治∥沸沸揚揚的公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圖/TVBS

圖/TVBS

聽說決戰公投不到兩個月了,但有人真的知道題目是甚麼嗎 ?



  • 您是否同意核四啟封商轉發電?
  • 你是否同意政府應全面禁止進口含有萊克多巴胺之乙型受體素豬隻之肉品、內臟及其相關產製品?
  • 你是否同意公民投票案公告成立後半年內,若該期間內遇有全國性選舉時,在符合公民投票法規定之情形下,公民投票應與該選舉同日舉行?
  • 您是否同意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即北起觀音溪出海口,南至新屋溪出海口之海岸,及由上述海岸最低潮線往外平行延伸五公里之海域)


第一題終究還是核四重啟問題,那就得回歸到台灣整體的能源政策,對於近來各國提倡永續並限制碳排放量,減少溫室效應的產生,歐洲許多國家又開始思考核能發電的情況下,台灣卻是逆向要將火力發電最大化,這當然也關係到最後一個題目,大潭藻礁,在台灣要對企業徵收炭費或碳稅的同時,是否更該檢討台灣的能源政策是否有極大的問題。

圖/國泰金控提供

圖/國泰金控提供

所謂的綠能,還有蔡政府積極發展的太陽能,效率又是如何,能否代替核能,我想是完全不可能的,再加上之後要退役的核電廠,我想對於台灣護國神山群半導體公司們,缺電問題一直都會是台灣的隱憂,缺水也是一大問題,如果之後要啟動滾動式調漲電價對人民更加苛刻的話。

那我會同意重啟核四



萊克多巴胺一直以來都是吵不停的話題,從萊牛開始就是不斷推陳出新,但當初民進黨是反對萊牛的,現在同意萊豬的理由卻是時空背景不同或是背後可以換取更多利益,但我要說的是「台灣人的飲食習慣」

豬並非全身都是「寶」,以下7個部位,還是少吃為妙!

全身都有在食用甚至血也能成為豬血糕的生物,自然內臟器官最容易積累像萊克多巴胺這種藥劑,現下先無關所謂的劑量問題或殘留量,要針對應該是這些內臟,因為國外是不會去食用豬的內臟,所以不會有這方面的煩惱,但台灣有,所以我認為要進口是可以,至少人民多個選擇無論是貴還是便宜,但只要標示清楚就行或者是更加嚴格把關,剩下的就是人民的決定。

同意禁止輸入內臟然後嚴格管制標示清楚有含萊克多巴胺之肉品



第三點我想是有不同的觀點,其一我是人民投票者的情況下,我認為不該再同一天舉辦,因為到時投票所場區動線會很凌亂,不可能每個地方的投票所跟當地的投票人數都有一樣的乘載量,再來就是在紛亂中是否會出現更多廢票、棄票或是投錯票的情況發生,這就是所謂的公投綁大選

但再從另一個方面想,這樣一起舉辦,不但節省經費也節省時間,一舉兩得之下,雖然人民會覺得麻煩,但一次過後就能解決並得到結果,到也好像不是壞事。

所以我還是覺得分開,因為場面才會簡單不亂。



至於最後一個藻礁,這是蔡英文總統曾經留下永存字樣的地方,但現在卻要破壞這個地方,因為時空背景的關係必須一定要這樣,但我認為說過的話與理念必須要貫徹才行,做不到好歹也要裝一下,就如同結婚不是兒戲,難道可以因為時空背景不同就離婚換別人愛嗎 ?


我想承諾就是一種約定,也是一種個人信用的問題。

但就目前看來是不得不為之的情況,顯示出了台灣的缺電危機,但政府卻沒有公開說明,所以缺電不要核能反倒傾向天然氣與燃煤,這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不過倒也不是很意外就是了。


基於缺電的原因,我會希望是繞開保護區,其他都可以。



四公投攸關國家整體發展 蘇貞昌:盼國人投下不同意

積極的國家發展,就連個高鐵往南延伸屏東或是往東延伸宜蘭,自己黨內意見就如此多且複雜,我想是不是為人民好大家都看的到也明白,只是這種意識形態綁架會慢慢失效,如果一直使用的話。


(連結是我的個人網站,喜歡的也能走走看看)

CarefreeSu 2021.10.2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蘇 遇的沙龍
41會員
549內容數
太多不同的意見,光怪陸離的事件, 卻不能視而不見,理解討論便了解, 繼續找尋著真理空間進入不同淵源。
蘇 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09
你們是台灣人嗎? 還是中國台灣。
Thumbnail
2022/08/09
你們是台灣人嗎? 還是中國台灣。
Thumbnail
2022/08/08
神仙打架, 身為一般的人民又能做些什麼。
Thumbnail
2022/08/08
神仙打架, 身為一般的人民又能做些什麼。
Thumbnail
2022/06/16
你的認知不是他人的認知便讓他人認同你的認知。 韓粉 總統大選
Thumbnail
2022/06/16
你的認知不是他人的認知便讓他人認同你的認知。 韓粉 總統大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公投結束了,這次的公投雖然四案皆是不同意大於同意,這個現象總體來說對台灣的能源轉型、國際地位是件好消息,但對於此次公投的過程中筆者依舊有一些觀察想要跟各位分享。
Thumbnail
公投結束了,這次的公投雖然四案皆是不同意大於同意,這個現象總體來說對台灣的能源轉型、國際地位是件好消息,但對於此次公投的過程中筆者依舊有一些觀察想要跟各位分享。
Thumbnail
公投在即,先不管同意或不同意, 要看的是這段期間政治人物的言行。
Thumbnail
公投在即,先不管同意或不同意, 要看的是這段期間政治人物的言行。
Thumbnail
美豬公投: 美牛萊劑使用更普遍,我都已經吃那麼多年,說美豬是食安問題根本假議題,反倒是傷害台灣貿易,其目的就是為了破壞台灣經濟好藉此圖利中國,國民黨提這個本來就是包藏禍心,有良心都該投不同意。 核四公投: 核四還沒運轉就已經被批評為全球最危險核電廠,根本是弊案,何況核能是目前最貴污染最嚴重、碳排放也
Thumbnail
美豬公投: 美牛萊劑使用更普遍,我都已經吃那麼多年,說美豬是食安問題根本假議題,反倒是傷害台灣貿易,其目的就是為了破壞台灣經濟好藉此圖利中國,國民黨提這個本來就是包藏禍心,有良心都該投不同意。 核四公投: 核四還沒運轉就已經被批評為全球最危險核電廠,根本是弊案,何況核能是目前最貴污染最嚴重、碳排放也
Thumbnail
您完整看過這次四個公投的理由書了嗎?投票前務必完整看過,才不會被政黨惡鬥所綁架
Thumbnail
您完整看過這次四個公投的理由書了嗎?投票前務必完整看過,才不會被政黨惡鬥所綁架
Thumbnail
改變並不容易,改變也不總是滿足每個人,但改變卻是從零到一、然後慢慢紮起基礎,從務實的過程堆疊起來的成果。這點拿歷經六、七年,才終於獲得活絡生機的中興新村來說,最為鮮明;公投四案也是如此。這是段轉型、並且將邁入國際,讓臺灣能立足更寬闊舞臺的機會。 因此四個公投,我選擇四個不同意。
Thumbnail
改變並不容易,改變也不總是滿足每個人,但改變卻是從零到一、然後慢慢紮起基礎,從務實的過程堆疊起來的成果。這點拿歷經六、七年,才終於獲得活絡生機的中興新村來說,最為鮮明;公投四案也是如此。這是段轉型、並且將邁入國際,讓臺灣能立足更寬闊舞臺的機會。 因此四個公投,我選擇四個不同意。
Thumbnail
蔡英文不斷對選民強調:「公投沒有政黨勝負,四大公投關係台灣的未來,我們要用最理性的態度思考。」朱立倫則是呼籲:「大家不用再宣傳公投的內容,就叫做倒閣公投,全部投同意票。」
Thumbnail
蔡英文不斷對選民強調:「公投沒有政黨勝負,四大公投關係台灣的未來,我們要用最理性的態度思考。」朱立倫則是呼籲:「大家不用再宣傳公投的內容,就叫做倒閣公投,全部投同意票。」
Thumbnail
聽說決戰公投不到兩個月了,但有人真的知道題目是甚麼嗎 ?
Thumbnail
聽說決戰公投不到兩個月了,但有人真的知道題目是甚麼嗎 ?
Thumbnail
人總是如此,但有些人口是心非的實在讓我難以直視,修身齊家治國不是件簡單的事,但堅持自己的理念,往往在換了個位置之後,理想也變成歷史。
Thumbnail
人總是如此,但有些人口是心非的實在讓我難以直視,修身齊家治國不是件簡單的事,但堅持自己的理念,往往在換了個位置之後,理想也變成歷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