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

含有「國際貿易」共 8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美國新任總統川普計劃大幅鬆綁政府監管,目標是每增加一項新規定就砍掉十項舊規定,以促進經濟增長。這項政策將由新設的「政府效率部」推動,並面臨國會和法律挑戰。
美國對AI晶片實施出口管制,將全球劃分三類,對中國影響甚鉅。台灣半導體產業短期受惠,但長期需關注供應鏈風險。此舉引發國際關注,各國可能加速本土發展,加劇科技競爭。
中國太陽能產業因供應過剩、價格下跌及國際貿易壁壘陷入危機,企業虧損嚴重。行業通過減產與自律協議應對,未來需技術創新與政策支持以恢復競爭力。
美國將騰訊、寧德時代列入「中國軍事企業清單」,引發市場震盪。儘管實際業務影響有限,但此舉加劇美中科技競爭擔憂,兩公司股價下跌。文章分析事件背景、市場反應、企業應對及未來趨勢,並探討其對全球供應鏈的潛在影響。
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展開反補貼調查,指控中國政府補貼導致不公平競爭。中國強烈反對,認為此舉為貿易保護主義,可能引發中歐貿易摩擦,並影響全球汽車供應鏈。
韓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在2023年創新高,成為韓國最大逆差來源。中國經濟政策、製造業升級及RCEP實施是主要原因。韓國需調整策略,以應對貿易結構變化與市場競爭。
文章探討英國於2024年加入《全面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並分析其對英國貿易政策及全球貿易格局的影響,尤其是在亞太地區的經濟合作機會及與中國的競爭關係。
俄羅斯對中國進口家具滑軌配件加徵55.65%關稅,引發中國網民不滿和雙邊貿易摩擦,凸顯中俄經濟合作的脆弱性,並對全球家具供應鏈造成衝擊。
中國因未能達到CPTPP高標準條件,四度申請加入均遭拒,反映全球貿易體系分裂趨勢。WTO影響力下降,CPTPP成新規範,中國面臨外部圍堵與內部改革挑戰,正尋求RCEP深化合作與內需發展以應對困境。
中國計劃放寬對巴西白蝦的進口限制,首批產品將於2025年進入市場。此舉深化了中巴貿易關係,促進全球蝦類市場格局重塑,同時為巴西帶來商機,也增加其他供應國的競爭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