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 消費習慣的改變
在經過6-12個月的記帳紀錄後,我們大致上就能夠掌握自己的儲蓄率與消費習慣了!在審視自己的財務狀況時,我們需要誠實且不帶批評的了解現況,反思目前的消費習慣與儲蓄率是否能夠在未來10、20、30、40年滿足自己財務穩定性的需求。如果不行,我們就需要改變以前的消費習慣。
消費習慣的調整可以透過自我覺察清楚區分需要(need)和想要(greed)並且紀錄每一次消費時的感受,持之以恆的練習能夠有助於我們減少衝動性消費、增加儲蓄率、提升財務穩定性,最後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
021 存多少才夠?
在實務上,如果活期存款的金額能夠涵蓋至少6個月(理想是12個月)的生活開銷,我們才會說是足夠的。但是足夠的存款並不是一個銀行帳戶中的數字,而是依據不同的生活方式、人生階段,動態增減存款帳戶中的金額。
舉例來說,突尼是25歲的單身外居的上班族,每年的開銷大約是32萬,如果想提升財務穩定度的話,突尼的活期銀行帳戶需要至少累積16萬以上的存款才足夠(理想是32萬)。五年後,突尼結婚並且開始買房子了,每年的開銷加上房貸大約是100萬。此時,活期存款的金額就需至少50萬才能維持25歲時所感受到的財務穩定度(理想是100萬)。因此,活期存款的金額是需要動態調整的。
022 如果沒有存款可以借錢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需要從借錢後想解決什麼問題來區分。我們可以簡單用下面的2*2表格說明:
- 未來收入的變化:當初借的錢能否幫助我未來的收入增加,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質?如果收入不會增加會不會影響我未來還錢的能力?
- 財務影響力:這個指標衡量的是金錢在解決問題上的效果。金錢只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許多時候,解決問題需要的不是錢,而是自由、空間、時間、信任和道德。這些條件對於創新的科技、流程、法規和人才非常重要,甚至遠大於金錢能夠產生的財務影響力。
舉例來說,羅佩達斯正在考慮是否申請車貸,她可以這麼思考問題:
我目前的工作是業務性質,時常需要到處拜訪不同的客戶,如果申請貸款買到交通工具,我可以提升自己的業務機動性並且增加我未來的收入。在這個情況下,羅佩達斯應該借錢並更好的管理自己的財務狀況。
這裡再舉另一個複雜的例子:柔絲卡正在考慮是否辭職並且創立社會企業解決問題
我如果開始創業後,最初幾個月的生活開銷是需要自己想辦法的。如果在創業中期募集到資金就有機會嘗試開發最小可行性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和建立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如果最後證實這個方式可行,那麼就可以推廣這樣的創業方法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創業領域中,用商業模式解決社會上的問題。只不過在創業的過程中有太多變動因素會影響成功與否,如果最後失敗,我應該怎麼規劃後面的生活?在這個情況下,柔絲卡就需要謹慎考慮並且準備失敗後的職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