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朴子樸雅吟社
·May 5
2021年瀛社第三屆【雪漁盃】先賢詩選競詠自拍比賽
嘉義朴子樸雅吟社社友參賽入選作品欣賞
樸雅吟社得獎名單以及作品如下
(一)特優1人 (第一名) 樸雅吟社李玉璽社友
李玉璽吟唱 三重埔即景
(二)優選2人 (第二名有兩位,本社佔一位) 樸雅吟社徐大年社友
徐大年吟唱 秋風嘆
(三)佳作11人(不分名次11位,本社佔5位)
001 樸雅吟社林世崇社友
林世崇吟唱 感懷 用方巨山原韻十首之一
002 樸雅吟社康秀琴社友
康秀琴吟唱 將航呂宋留別諸吟朋
003 樸雅吟社李奕璇社友
李奕璇吟唱 題東寧擊缽吟集
004 樸雅吟社蔡忠憲社友
蔡忠憲吟唱 題江山樓
005 樸雅吟社盧春霖社友
盧春霖吟唱 雨意
第三屆雪漁杯主辦單位說明(節錄自瀛社網站)
第三屆「雪漁盃瀛社先賢詩選吟詠自拍比賽」,參賽流程及評審重點,循第二屆〈簡章〉規定辦理,詩選即以故社長謝雪漁先生七律十首為主題,訂109年12月31日24時前截稿,聘請洪澤南老師,及許賽妍老師評審。
原預定110年1月31日公告成績,因為覘視疫情,以決定召開本會第六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日期,作業疏於催辦,晚數日公布。於確定於3月28日召開大會,並發出通知。今將〈簡章〉〈詩選〉〈評審感言〉、得獎人及吟詩影片之幽菟(youtube)網址聯結,並載如次,以記一時盛事。
本屆獲特優者為樸雅吟社李玉璽詞長(附圖:本會第六屆第一次會員大會頒獎),玉璽詞長是政治大學法律系碩士,日本北海道大學法學博士,現任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東海大學法律系兼任教授、中國法制史學會理事,日本岳風會吟道初段。民國一百五年,從樸雅吟社黃哲永老師、邱素綢師母,習臺語漢文、漢詩及文人調吟唱,並取得教育部臺語教師、對外華語教師資格,近年獲獎卿詩學獎、臺南文學獎、磺溪文學獎、天籟詩獎及各擊缽詩會獎項,吟唱方面,一百八年曾獲第一屆嘉義尋鷗吟詩獎文人調組第二名,2本會雪漁盃前兩屆佳作,本屆獲特優。學有淵源,實至名歸,以法學學者獲漢詩吟唱特優,尤為異數
參、評審
洪澤南老師,南投草屯人,民國42年生,67年以《上古散佚歌謠研究》,獲政大中研所碩士,諳上古、中古音讀及閩南方言。益從李騰嶽之子伯臻先生學,可謂劍樓趙一山三傳弟子,參松社,畢生探研劍樓書房及天籟吟社文人調。嘗為臺北市高中國文輔導團教師,於國父紀念館、臺北市立社教館、北投社大、淡水社大等開詩詞吟唱講座。
許賽妍老師,亦草屯人,為草屯鎮炎峰國小「詩詞吟唱社」老師,99年膺草屯登瀛書院附設「草屯登瀛詩社」社長,擅古箏,能度曲,以所編詩詞教授吟詠。100年,獲臺灣省政府年度績優詩社,頒贈「雅教流行」額。108年以《草屯登瀛詩社研究》獲中正大學臺文所碩士。
評審感言(一) 洪澤南老師
吟唱或可如此定義:「在正確朗讀的基礎上,所作的擴大、延長與美化。」本屆詩篇競詠指定題材皆為七律,其黏對分明,格律森嚴,每一位參賽者皆先行朗讀,然後再吟唱,於評審過程自可增加一些鑑別度,更有助於聆聽者同步作賞析與學習,這是很好的規劃。
惟作朗讀時,如果輕忽格律,急促著念,搶拍、加速的結果,不自覺難免會犯「孤平」、犯「三平、三仄腳」等弊病,或因口語習慣,作了連讀轉調,反而導致出律。以「萬里西風序白秋」來說,如果我們將「西」字急讀而過,在聽覺上,失掉了平聲相伴的角色,「風」字不是會很孤單嗎?此犯孤平也。再以「拚把新詞譜管絃」為例,將「把」字聲調二轉一,固然符合連讀原理,但卻成了「平起」式,出律也!又例如「著鞭悔讓祖生先」,如果我們作了不當的連讀轉調,將「祖」字二轉一,上聲成了平聲,則「祖生先」,聽起來成三平腳矣。再如「休將格調論高低」,「論」字在此為仄讀,若一時輕忽讀成陽平,也將犯律。又再如「漫將學派分唐宋」,若「唐」字急讀不從容,如同仄聲,則亦違反了「二六平聲須對應」(二六仄聲亦然)的美學設計(「將」、「唐」兩字平聲遙相呼應,吟起來從容,妙不可言)。總而言之,「朗讀」與「吟唱」應該是一體的,不是兩套東西。吟唱,只是進一步將朗讀擴大、延長與美化。我們可以理解,古人「聯吟」的重點是在「作詩」,不是在「哈」辦卡拉OK歌友大會。詩的格律,本身就是音樂,是「美學」,是千古以來詩世界先賢的「一滴骨血」,非是淺人眼中的「荊天棘地」。朗讀,就是在這個美學的基礎上進行,其格律、節奏,理應與作詩、吟唱無異,而單就學習進程而言,也應優先於吟唱。桐城姚鼐云:「凡讀書必須快讀又徐讀,若不開口,則終身為外行也。」猗歟善哉!非於漢詩文真有識見者,不能作此言也。
能諳格律、勤賦作,並沉潛涵詠於詩文者,當能體會王闓運「四言如琴,五言如笙簫,歌行七言如羌笛琵琶」之說也。七言詩淵源早,發達晚,句子較長,節奏多起伏變化,最富音樂性。則高詠七律足以悅耳怡情,可以期待矣。但是有的吟調很動聽,音樂性高,能一調到底,有的則不然,四聯割裂不成章,何以故?
誠然,求「正確朗讀」,須先學詩、懂詩。而思將朗讀進一步擴大、延長成「咿唔吟呻」時,卻也未必就能好聽,堪曰「元音丕振」,悅耳怡情,風行壇坫也。美化之功,就好比要釀一壺好酒,亦需漫長歲月來催化。所以習吟唱者除了多讀詩多創作、多習聲韻學之餘,無妨也能多親炙於詩壇前輩的吟唱,謙卑領受那高古典奧的、源遠流長的、四聲八調分明的、已自成一家的,格律有條不紊的文人聲嗽,期能賡續優美的吟風與吟調,得窺漢詩文大美之堂奧,不作桐城派三祖之一姚鼐所說的「外行人」。廣欽師父每囑人以「老實念佛」,在吟調傳承一端,我們也當以「老實吟讀」互勉,以「照起工行」為上,不胡亂「套調寄調」,也不應盲從而盡作「鸚鵡學舌」。「側身天地更懷古,獨立蒼茫自詠詩」(集杜甫句),這真是吟唱詩人最優美的身影!文人吟唱原屬散板,自然得如同在說話,說話是不必打拍子的,吟唱與彈古琴亦皆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也。自然最好。
以是故,忝列評審,感恩能有機會,點開網址,就能再三欣賞二十七位詩友的傳統吟風,感佩他們能參贊這個活動,分享他們對吟詩投入的熱情與學養。腹有詩書氣自華,在網路上,他們也因此展現了優美的身影與聲嗽。而先賢謝雪漁的十篇七律,揮灑詩人情性,文字頗有奇氣,感謝吾人亦有幸能經由他們的競詠,作了更深度的領略。
至於其他問題,如文白讀,韻讀(例如六魚讀如四支五微),入聲之收、p、t、k,韻尾之收m,四聲八調,連讀轉調,送氣不送氣,漳泉腔口,勾破音,古今方音之取捨(例如「圳」須讀江楚間方言「市流切」 siu5?或宜讀閩粵方言 tsun3?),古今音變(如《詩‧豳風‧鴟鴞》:「徹彼桑土」,土,音杜,濁上歸去,今讀第七調)等等,凡是發音有訛誤或待斟酌調整者,依規定,我們會在每位詩友的表格上作一些註記,旨在相互切磋。而特別是在聲韻方面,歷來學者與詩家看法未必盡同,容存討論空間也。
評審感言(二) 許賽妍老師
詩詞吟唱,不外乎讀、誦、吟、唱、吟唱合而為一。
讀:帶有情感,不失正確而自然清晰的朗讀。
誦:突顯關鍵字詞或句子大聲誦讀,結合手勢、眼神、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將朗讀藝術化。
吟:揣摩詩意、詩情而隨文字的聲調,發展出平聲長、仄聲短哼哼唱唱的聲音旋律,節奏、旋律較不固定。
唱:有腔有調,依譜演唱,節奏、旋律固定。
吟唱:揣摩詩意、詩情而隨文字的聲調,結合平仄格律,編寫符合節奏、旋律的固定曲譜(又稱度曲),再依此曲譜而唱稱之。
此次先賢詩選競詠自拍比賽,評分項目與比例分為音讀50%、韻律40%、畫面10%。
一、音讀(咬字)方面
因慮及南腔北調各有所宗,如《唐韻》《正韻》博古切,《集韻》《韻會》彼五切,音補。皆認可。
但當閉唇而未閉唇者,如:「豈為催詩亦有心」的「心」。或讀音不同,其義亦不同者,不免質疑?如:「遙天隱隱雷聲急」,「隱」讀上聲,《唐韻》《正韻》於謹切,《集韻》《韻會》倚謹切,音櫽。《爾雅‧釋詁》隱,微也。「隱」讀去聲,《集韻》於刃切,駰去聲。《禮‧檀弓》:「旣葬而封,廣輪揜坎,其高可隱也。」註:「隱,據也。」
二、韻律方面
著重抑揚頓挫的聲韻美。明朝僧人釋真空《玉鑰匙歌訣》云:「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漢語有它的音樂屬性,每發出一個字音就已包含了長短、高低、強弱、平仄等四個因素。再加上每首詩詞所包含的意境,或慷慨激昂,或沉鬱纏綿,構成旋律的多變音形,故而,每首作品應有其自有的吟唱風格。
三、畫面(臺風)方面
則以自然呈現不做作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