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認知和理解他人,真的是理解自己最好的途徑嗎?封閉心靈已久的男子,或許就像在工作中的我一樣,讓我像追劇一般的想要往下看,許多打中我心靈的片段,也讓我想套用到自己的生活經驗裡,再來好好地檢視自己。
「epiphany」 — 規律生活中的頓悟
大多數人總認為在決定轉變生活的那個時刻,是驚天動地的。但其實那一刻就是在規律生活中的一個小插曲,像是村上春樹決定開始寫小說的「epiphany」,發生在他常常觀看的棒球場上,跟著打擊出去的飛球那刻,就這麼出現了;也像是里斯本夜車裡,生活規律的教授古文的老師,在每日七點四十五分踏上陸橋的那一刻,就這麼突然轉變了。
在我每天帶著小孩上學的路上,早上七點半後的路上,總看到許多同樣時間出門的熟悉面孔,來接孫子回自己家的年輕阿嬤、牽著小孩上學的爸爸、帶著兩位高年級女兒、三個人一起戴著防疫面具的媽媽,小孩到了校門口分別時還會靠著媽媽的臉還有抱抱才進校門。
同樣的幼兒園娃娃車彎進小巷子裡等待小朋友上車、同樣的暫停營運的公車停在路邊等待發車時刻的到來。同個警察、導護媽媽阿嬤阿公站在同個路口幫忙協助行人過馬路。
我也一樣,同個時間牽著腳踏車帶孩子上學後,再騎到公司上班。
決定生活轉變的那一刻,會出現在這些平淡無奇的場景裡嗎?我不禁想幫每個人編寫他自己的故事。
「就這樣跳上往里斯本的列車,讓自己包圍著不熟悉但又有莫名吸引力的葡萄牙語,追尋能夠寫出喚醒靈魂文字的作者足跡。」
我還沒有過這樣的經驗 — 買上一張單程票,就這樣啟程出發去旅行,竟是因為一個路人的舉動、一本書上發人深省的句子。身為工程師、受過多年理智分析訓練的我,還沒有辦法想像,孤注一擲地拋開過往,只為了要追尋讓人悸動的句子。
或者說是老話一句,做自己。
小時候夢想環遊世界、學習許多語言、跟各國人交朋友的我,而現在的我自己已經藏在每個通勤騎腳踏車的路上、發現風景遼闊的橋上佈滿了國旗,才驚覺十月到了,或是臨時起意約了好久不見的同事吃飯、細心地記住每次對談對方的狀態,過陣子再問候同個主題進展如何。
這些不起眼的小舉動,已成為了我自己。
「為什麼我沒有早點寫作呢?人若不寫作,就不可能真正清醒,也無法了解自己,更不用說認清自己"不是"誰。」
在我閱讀小說的過程,會在腦海裡一邊跟著文字想像場景、人物,或是看其他書籍也會跟著思考,產生疑問再自我解答。這樣的過程反向來說,就是將腦海裡想像的場景透過文字描繪出來、或是將我的疑問跟解答過程也逐一寫下,在整理思緒的過程中,可能產生了更多的疑問,再詢問、再解答。
但有時候我也沒有解答。
只是將自己的想法、感受再整理過。像是畫家在畫布上揮灑一樣,我也試著藉由文字化的過程,更理解自己。寫下來的澎湃情緒,不論是開心的、難過的、難以描述的,就像是情緒跟我抽離了,我重新歸零。
直到下次又有了新的想法。
閱讀時慢慢地思考、旅行時慢慢地看,不急著回應,允許自己去質疑,去寫下對這個世界的理解,或許也就是更進一步對自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