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乘涼的香蕉,築起中寮小丘的一片天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地青農田懷生與有限責任南投縣蔬果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劉晃賓
常逛家樂福的朋友,近年一定有發現他們十分積極進行體質改造計畫,除了引進許多精美的各國食品與啤酒外,最明顯的改變,莫過於從2018年開始推動的食物轉型計畫。不知不覺中,小份量真空包裝肉品、履歷蔬果,乃至於有機農產品到「友善石虎」的認證作物,已悄悄鋪滿生鮮區的貨架;它們可能也在不知不覺間坐進了你的購物車,隨著咕嚕一聲下肚,無意間用日常生活撐起了那片住著石虎的天空。
「不過是吃個香蕉,真的能保育石虎?」好奇的我,便走了一趟南投那片長滿香蕉,石虎不時來作客的小丘陵。
2020年7月10日,家樂福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楊嘉棟主任、林務局林華慶局長與在地小農見證下共同簽署「支持石虎友善農作宣言」,開始推出「石虎山蕉」,為保育與在地農民盡一份心力。
有石虎作客的香蕉園
「我們小時候,中寮的香蕉跟旗山一樣外銷日本,那時候香蕉的價錢非常的好,你知道一百公斤,不用幾串喔,最好的時候價錢是400-600元。但是當時公務人員一個月的薪水差不多300元,所以那時候的香蕉叫『金蕉』。」中寮,一個都市人相當陌生的地名,卻有著滿山黃色月牙的輝煌歷史,就連在地的萊爾富都以「中寮香蕉店」當作店名。這天,有限責任南投縣蔬果生產合作社的新任理事主席劉晃賓帶著我認識他們與家樂福合作的「石虎山蕉」。
劉晃賓主席
2010年開始種植有機香蕉的劉晃賓,45歲軍職退休「解甲歸田」,回到故鄉中寮以父親留下的農地嘗試兼顧生態與生產功能的有機農業,因為對自然的熱愛,一做就是十來年。中寮為緩坡丘陵,海拔約200~1300公尺,日夜溫差較大,種出來的香蕉口感較紮實,也曾是提供日本天皇食用的「天皇蕉」。不過這片香蕉園,除了香蕉,還同時種著別的東西。
掛在樹上的石虎山蕉
透過與特有生物保育中心合作架設的自動攝影機的紀錄結果,可以發現劉晃賓的草生栽培香蕉園裡,就有石虎出沒。雖然平時看不到石虎,卻能看見地表長滿超過30公分高的草叢,那是為了讓小動物與石虎能有棲息、隱蔽的空間所做的棲地營造,在乾燥的山坡地上也有保濕的效果,可謂一舉兩得。
「這也是有機柳丁,中寮柳丁很有名喔!」劉晃賓隨手在田邊摘下一顆同是中寮名產的柳丁,在這片不灑農藥、兼顧生態功能的果園裡,我放心大口吸著空氣、觸摸葉子的紋理,甚至過過水就可以把剛摘的水果吃掉,享受參與生態系運作的感覺。不只是健康或食安,這種「石虎就算躲在某片葉子後面看你也不意外」、與大自然連結的歸屬感,是慣行農法的產品所無法比擬的;尤其噴藥季節,田裡瀰漫的化肥、農藥味,更會讓人感到疏遠與不安,遑論野生動物賴以為家了。
草生栽培香蕉
然而,若香蕉園能養活石虎,卻養不活農友,那也是白搭。「其實剛開始產量不高,但是後來覺得運氣不錯,選擇了這個作物。一般水果都有季節性,比如說柑橘大概兩三個月,那香蕉假設沒有碰到颱風,理論上他一年四季都可以生產。」香蕉一年成熟且四季都能生產的特性,對於剛起步的劉晃賓而言是件好事,然而卻也因為這樣,所以對於市場價格非常敏感,和高麗菜並列為指標性農產品。
「有機農產品過去常用的小農市集,並不是一個穩定且長久的販售通路,因為量和穩定性都不夠,且平日農忙假日還要擺攤,對農友來說實在太過辛苦。」同樣出身在地的田懷生,畢業於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因為做農業史研究而深入田野,最後在而立之年回到故鄉,成為石虎山蕉的契作青農。他認為不管是什麼形式,小農有穩定的銷售管道,銷售端達到能撐起經濟規模的量,才能走得長久。而本身就是大通路的家樂福,與中寮蕉農從2019年8月開始合作的「石虎山蕉」,就是在為環境友善的在地農業,搭起一座直達市場的橋樑,解決小農苦無通路、難以銷售的困境。
石虎山蕉的生產合作社
「目前合作社成員有31個,真正供貨給家樂福石虎山蕉的有12位,其他的可能是新加入,或還在調整生產計畫。」劉晃賓是中寮最早開始種有機香蕉的農友之一,對環境友善農業也很有號召力。他說,現在農友供給家樂福的石虎山蕉,量還不太穩定,尤其今年受到氣候影響,整個生產的時間都往後延,因此有點供不應求。田懷生補充,中寮目前香蕉園大概1400公頃,仍有很大的推廣潛力,吸引更多農友加入「石虎山蕉」的種植行列,期待能讓這個產銷鏈能更加穩定。
與特生中心、林務局合作的「友善石虎農作」認證。
催熟室裡拿出的石虎山蕉
「如果我們在地農民是靠香蕉生活的話,只要把它照顧好,搭配穩定的通路,是可以每個星期都有收成的。」劉晃賓指出,中寮在過去香蕉黃葉病等因素重創外銷量能後,人口急速外流,他們希望「石虎山蕉」的模式如果成功,之後會再找回年輕人,讓年輕人真正可以返鄉定居生活,有穩定的出路,延續中寮的農業香火。
相對於過去刻板印象「種有機可能會餓肚子」,中寮蓬勃發展的各類有機農業,讓我們看見了兼顧生態的里山產業的可能性;而家樂福對友善石虎農業的支持,不僅能提供農友一個穩定的通路,解決有機農業的後顧之憂,也逐漸改變人們的價值觀,讓更多的人得以接觸、了解何謂「環境友善農業」,刺激顧客對於「食安」與「生態」的反思。
劉晃賓雇用在地青年一起在丘陵地照顧香蕉
對於里山而言,最好的保育方式並不是劃設保護區排除人類,而是讓在地農民以兼顧生態系的耕作型態,世代在自己的土地上永續經營下去。催熟室裡的果籃
家樂福自從食物轉型計畫後,更加重視食安、品質與環境保育。他們嘗試將農產品的產線多元化,除了做到最基礎可溯源的「履歷」以外,也努力朝有機、環境友善的方向轉型。在店裡已經買不到一般香蕉,取而代之的是「履歷」、「有機」、「金蕉伯」(大型契作環境友善香蕉園)、「石虎山蕉」等代表著不同理念的香蕉,供消費者參考選購。
催熟室裡的家樂福果籃
消費決策是一種光譜,每個人都在為自己支持的價值投票,無論是為了自己的健康、為了土地的永續、又或是為了石虎的家園。而因為消費者們的支持,中寮的小丘上,一根根細長的竹竿不僅撐起了柔軟的香蕉樹幹,更是一根根的,搭起了以石虎為名的保護傘,以蕉葉守護著那片豐饒里山的芸芸眾生。
保育不難,只是一種選擇。吃過石虎山蕉,那麼,何不也走一趟中寮,去感受一下美味水果的故鄉、親自看看自己的佳餚長在田裡的樣子呢?
石虎山蕉與戶外廚具
avatar-img
1.6K會員
283內容數
跟著雪羊的腳步,悠遊山林隨影隨筆,在《共享視界》裡,一起看見山的萬千樣貌,加入以影像與文字探索世界的行列。在文影交流間結識同樣熱愛大自然的同好,輕鬆分享彼此的影像記憶與山林故事,建立山與人最深刻的連結。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疫情趨緩,人潮即將湧入山林,在享受戶外的同時,我們更要保護好自己,才能迎接真正的解封喔! 微解封登山,一起努力: 1. 躲人潮,避開熱門時區 2. 不停留,尊重在地居民 3. 拉距離,愛護野生動物 4. 出外全程戴口罩
從清代關門古道,一窺清朝與日本的原住民治理、中央山脈的百年歷史,與布農族丹社群的古往今來。 《重返關門》,一本以古道為主軸,建構出橫跨百年歲月、堆疊數千呎高的台灣史話;讓我們透過作者的雙腳雙眼,了解國家力量是如何深入山區,看見過去的環境樣貌,並挖掘歷史的真實,認識真正的Taki Vatan。
中央山脈深處,唯一的隊友就這樣從我眼前消失,彷彿過了一年,我才被巨大的「碰」驚醒,懸崖下方等待著我的,可能是血肉模糊的肉塊。 幸好不是,但也岌岌可危——開放性骨折。那天,整個山區只有我們兩人,我必須扛下急救、求援與維生的全責,在零下結冰的夜裡,陪他一起撐過去、等待外援,誓言一起平安回家...
以36歲的年紀而言,藝人小鬼真的走得太早、太令人惋惜,但大限之日無論早晚,終究是我們得面對的課題。 人生就是不斷的冒險,我們永遠不曉得終點在哪裡,但我們可以把每一步都走的精彩、走的踏實,並帶著那些提早離開這條路的朋友們的份,堅定而勇敢的走下去
「中之線」,是布農族巒社群與郡社群的離家之路,1940年日本人的集團移住政策,讓郡大溪流域徹底淨空,成為無人之境,相關資料也付之闕如。 80年後的今天,中之線猶在,這一次,它成為了布農族人們回家的路。《消逝的中之線:探尋布農巒郡舊社》一書揭開了此地神秘的面紗,補足了這段空白的古道,指引了回家的路。
關於長榮空服員罷工,這次有不少人高喊「支持資方!」「不爽不要做!」但是,如果這個社會文化真的變成了沒有人想爭取權益,大家不滿意勞動條件都只會默默地「不爽不要做」,那麼,這些來自各科系條件不差的人們,離職之後會去哪裡呢?
疫情趨緩,人潮即將湧入山林,在享受戶外的同時,我們更要保護好自己,才能迎接真正的解封喔! 微解封登山,一起努力: 1. 躲人潮,避開熱門時區 2. 不停留,尊重在地居民 3. 拉距離,愛護野生動物 4. 出外全程戴口罩
從清代關門古道,一窺清朝與日本的原住民治理、中央山脈的百年歷史,與布農族丹社群的古往今來。 《重返關門》,一本以古道為主軸,建構出橫跨百年歲月、堆疊數千呎高的台灣史話;讓我們透過作者的雙腳雙眼,了解國家力量是如何深入山區,看見過去的環境樣貌,並挖掘歷史的真實,認識真正的Taki Vatan。
中央山脈深處,唯一的隊友就這樣從我眼前消失,彷彿過了一年,我才被巨大的「碰」驚醒,懸崖下方等待著我的,可能是血肉模糊的肉塊。 幸好不是,但也岌岌可危——開放性骨折。那天,整個山區只有我們兩人,我必須扛下急救、求援與維生的全責,在零下結冰的夜裡,陪他一起撐過去、等待外援,誓言一起平安回家...
以36歲的年紀而言,藝人小鬼真的走得太早、太令人惋惜,但大限之日無論早晚,終究是我們得面對的課題。 人生就是不斷的冒險,我們永遠不曉得終點在哪裡,但我們可以把每一步都走的精彩、走的踏實,並帶著那些提早離開這條路的朋友們的份,堅定而勇敢的走下去
「中之線」,是布農族巒社群與郡社群的離家之路,1940年日本人的集團移住政策,讓郡大溪流域徹底淨空,成為無人之境,相關資料也付之闕如。 80年後的今天,中之線猶在,這一次,它成為了布農族人們回家的路。《消逝的中之線:探尋布農巒郡舊社》一書揭開了此地神秘的面紗,補足了這段空白的古道,指引了回家的路。
關於長榮空服員罷工,這次有不少人高喊「支持資方!」「不爽不要做!」但是,如果這個社會文化真的變成了沒有人想爭取權益,大家不滿意勞動條件都只會默默地「不爽不要做」,那麼,這些來自各科系條件不差的人們,離職之後會去哪裡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位於南投魚池鄉,海拔700公尺的山區,孕育了一款獨特的台灣原生茶。這款茶屬於紅茶種,由當地的原生山茶樹精心培育而成,夏季是其採集的黃金時期。透過傳統的工法,這些茶葉被細心揉製成黑色帶褐色的細長條索狀,每一片茶葉都承載著山林的精粹。
Thumbnail
峨眉鄉,這個位於新竹縣的美麗小鎮,以其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而聞名。在這裡,地方創生不僅是一個口號,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行動。 113年8月8日,峨眉鄉峨眉聚貳代的青創年舉辦了一場「客家梅干菜披薩工作坊vs彩橘樂」活動,這是一次集合創意、文化、社區學生與"青聚點"輔導團互動的平台活動。 第
Thumbnail
來到池上不到天堂路、伯朗大道,就像沒來過池上,所以一早就拉著學長先到這二個地方遊覽。但今天的主要旅遊目標是知本天山農場的金針花海,所以我們走台9線到知本後接南迴公路欣賞南迴的美麗山海,到金崙折返。回程再到台東市吃好吃的津芳鹹冰棒,去台東美術館當小野人爬樹。
Thumbnail
以前住都市時,只認識香蕉。後來開始到有機店採買蔬果,偶爾會看到芭蕉。2015年移居台東長濱,有了自己的農地可以種植之後,發現長濱家家戶戶都種蕉,而且大多是芭蕉。吃了長濱出產的芭蕉,才知道芭蕉如此美味,更勝於香蕉,相較之下,香蕉的濃厚香味,倒有些膩了。
Thumbnail
林口位於台灣新北市,有些地方還保留一些農家。他們種植各種蔬菜、水果和穀物。林口農家以其勤勞和生產力而聞名。林口農家面臨著許多挑戰,包括氣候變化、土地開發和農產品價格波動。然而,他們仍然致力於為社區提供新鮮、健康的食品。 用粗硬蠟筆畫出的線條粗細不一,有種自然的流動感。加上淡淡的 watercolo
【記者許家源/新北報導】 翠鳥又稱為魚狗,是台灣早期各種水域環境周邊常見的水鳥之一,其亮麗的羽色令人一見就難以忘懷。位於新北市的大漢溪人工濕地,提供了廣大的水域與自然棲地,已成為新北都會區周邊翠鳥活動、覓食及繁衍的最佳場所。
Thumbnail
回到山居經過松鶴部落,在這個充滿泰雅族文化和休閒產業的地方,發現小農市集,買了許多便宜的草花。回家享受整理花圃的過程,重拾了種花的樂趣,同時在心靈上得到了療癒。意外的種花日不僅享受了植栽的快樂,也為未來的文學創作播下了種子,期待能開出一片花海。
Thumbnail
2/26在桃園跟小農買的青香蕉,放了幾天都沒辦法催熟,嘗試了蘋果、報紙的各種方法後,實在很困擾。丟掉,很浪費。不丟掉,吃了半根剝皮青香蕉實在難以下嚥,…. 不放棄的我,今晨四點很認真的上網研究了一下,決定來個「海地水煮香蕉」。仿照網路的做法下去處理,煮出來的成品讓我驚喜,吃起來的口感真的很好吃,就
Thumbnail
為了推廣香菇產業觀光旅遊,埔里鎮一家觀光香菇農場規劃假日採菇體驗套裝行程,尤其農場裡面有國內唯一鮮採鹿角靈芝,及多元的鹿角靈芝商品,除了讓親子體驗採菇樂趣,還有菇類火鍋美食套餐,另外配合農曆春節,農場推出消費滿千抽紅包活動,內容豐富多元又有趣。栽培自埔里麒麟山麓,以純淨山泉水灌溉,孕育出品質優良
Thumbnail
本文由好好玩授權提供,原文出處在此 「惠蓀實驗林場」也就是惠蓀國家森林遊樂區。本篇帶大家一起來認識惠蓀林場的歷史及特色,惠蓀實驗林場到底在那裡?林場特色是什麼、林場園區裡又有哪些景點、步道呢?一起看下去吧 簡介 「惠蓀實驗林場」位於南投縣仁愛鄉靠近國姓鄉交界,即使這麼介紹應該很多人還是一頭霧水吧!其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位於南投魚池鄉,海拔700公尺的山區,孕育了一款獨特的台灣原生茶。這款茶屬於紅茶種,由當地的原生山茶樹精心培育而成,夏季是其採集的黃金時期。透過傳統的工法,這些茶葉被細心揉製成黑色帶褐色的細長條索狀,每一片茶葉都承載著山林的精粹。
Thumbnail
峨眉鄉,這個位於新竹縣的美麗小鎮,以其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而聞名。在這裡,地方創生不僅是一個口號,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行動。 113年8月8日,峨眉鄉峨眉聚貳代的青創年舉辦了一場「客家梅干菜披薩工作坊vs彩橘樂」活動,這是一次集合創意、文化、社區學生與"青聚點"輔導團互動的平台活動。 第
Thumbnail
來到池上不到天堂路、伯朗大道,就像沒來過池上,所以一早就拉著學長先到這二個地方遊覽。但今天的主要旅遊目標是知本天山農場的金針花海,所以我們走台9線到知本後接南迴公路欣賞南迴的美麗山海,到金崙折返。回程再到台東市吃好吃的津芳鹹冰棒,去台東美術館當小野人爬樹。
Thumbnail
以前住都市時,只認識香蕉。後來開始到有機店採買蔬果,偶爾會看到芭蕉。2015年移居台東長濱,有了自己的農地可以種植之後,發現長濱家家戶戶都種蕉,而且大多是芭蕉。吃了長濱出產的芭蕉,才知道芭蕉如此美味,更勝於香蕉,相較之下,香蕉的濃厚香味,倒有些膩了。
Thumbnail
林口位於台灣新北市,有些地方還保留一些農家。他們種植各種蔬菜、水果和穀物。林口農家以其勤勞和生產力而聞名。林口農家面臨著許多挑戰,包括氣候變化、土地開發和農產品價格波動。然而,他們仍然致力於為社區提供新鮮、健康的食品。 用粗硬蠟筆畫出的線條粗細不一,有種自然的流動感。加上淡淡的 watercolo
【記者許家源/新北報導】 翠鳥又稱為魚狗,是台灣早期各種水域環境周邊常見的水鳥之一,其亮麗的羽色令人一見就難以忘懷。位於新北市的大漢溪人工濕地,提供了廣大的水域與自然棲地,已成為新北都會區周邊翠鳥活動、覓食及繁衍的最佳場所。
Thumbnail
回到山居經過松鶴部落,在這個充滿泰雅族文化和休閒產業的地方,發現小農市集,買了許多便宜的草花。回家享受整理花圃的過程,重拾了種花的樂趣,同時在心靈上得到了療癒。意外的種花日不僅享受了植栽的快樂,也為未來的文學創作播下了種子,期待能開出一片花海。
Thumbnail
2/26在桃園跟小農買的青香蕉,放了幾天都沒辦法催熟,嘗試了蘋果、報紙的各種方法後,實在很困擾。丟掉,很浪費。不丟掉,吃了半根剝皮青香蕉實在難以下嚥,…. 不放棄的我,今晨四點很認真的上網研究了一下,決定來個「海地水煮香蕉」。仿照網路的做法下去處理,煮出來的成品讓我驚喜,吃起來的口感真的很好吃,就
Thumbnail
為了推廣香菇產業觀光旅遊,埔里鎮一家觀光香菇農場規劃假日採菇體驗套裝行程,尤其農場裡面有國內唯一鮮採鹿角靈芝,及多元的鹿角靈芝商品,除了讓親子體驗採菇樂趣,還有菇類火鍋美食套餐,另外配合農曆春節,農場推出消費滿千抽紅包活動,內容豐富多元又有趣。栽培自埔里麒麟山麓,以純淨山泉水灌溉,孕育出品質優良
Thumbnail
本文由好好玩授權提供,原文出處在此 「惠蓀實驗林場」也就是惠蓀國家森林遊樂區。本篇帶大家一起來認識惠蓀林場的歷史及特色,惠蓀實驗林場到底在那裡?林場特色是什麼、林場園區裡又有哪些景點、步道呢?一起看下去吧 簡介 「惠蓀實驗林場」位於南投縣仁愛鄉靠近國姓鄉交界,即使這麼介紹應該很多人還是一頭霧水吧!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