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樹21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1/10/30
總統府
今天目的是移除一顆山黃麻,山黃麻真的是長得很快死得很快質地又很脆的物種,目前我知道最老的是林口跟板橋的山黃麻受保護樹,約六十歲了。
不清楚目前最老的山黃麻有多老,但六十年樹木生涯在動輒百年、千年的神木中算是短命的。
今天最大的挑戰是複雜地形清運困難,但夥伴們集思廣益想到利用拖拉系統,將枝條都移動到隔壁建築,從頂樓運下可以省了走那條狹窄障礙很多的通道。
看著攀樹師的高效率工作,著實讓人佩服,僅僅只是在旁邊看就能受益良多。
成長滿滿的一天。
這是入口超狹窄
要移除的山黃麻
樹冠狀態
斜上的枝條
樹冠移除中
手鋸優點是輕巧特別好操控
持續移除中
使用1:1拖拉到對面頂樓
樹上加油師
使用rigging系統
電鋸的滑降體驗
avatar-img
31會員
543內容數
樹與生活的交織 Tree climbing Lif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木拉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1/10/29 新店-七張福德宮 繼續在大榕樹的肚子上工作,樹木的包容不分你我,不管是誰只要在他的樹蔭下都能享受他的庇蔭,大大的臂膀讓我們在上面踏步工作,沈穩的安全感。 延續昨天的進度,繼續推進,旁邊就是學校,體育老師不停歇的怒吼聽著都有點累,偶爾會有幼稚園小朋友出來散步,覺得超可愛。 今天發
2021/10/28 新店-七張福德宮 當了一人負責人才發現要分身顧好每個地方這麼難,要拍照還要看修剪量還要做地面(確定不是人不夠嗎疑?)還有一堆公用裝備多到我的金牌載不下。 今天使用聖甲蟲做rigging,是個小巧可愛方便的小東西,使用起來還沒有很熟但覺得下放的順暢度不是很夠,我還是喜歡碼頭那圓潤
2021/10/19 新店-竹林禪寺 繼續埋在藤蔓中做修剪,今天遇到最大的問題是切斷枝條後連在樹冠頂層的藤蔓鋪天蓋地壓下來我身上,或許要先拿採果夾把一些樹冠頂層的剪斷減輕比較好,但其實那也不是很好作業,藤蔓縱橫交錯又雜又高,真的要處理大概會耗掉半小時以上。 非常精實的兩天,和藤蔓奮戰的日子實在不想再
2021/10/18 新店-竹林禪寺 這是一個看著就讓人發愁的場地,長在斜坡的樹,樹冠上滿滿滿滿的藤蔓,地下都是屋頂,在藤蔓海中要先清出工作的路線,切好的枝條又會被藤蔓卡在半空中變成懸掛枝,拿起採果夾,一支一支藤蔓切斷讓枝條可以下降。 今天大概在樹上待了快七個小時,這個天氣穿著鏈鋸褲非常舒服,終於熬
2021/10/10 陽明山 雙十夥伴一起爬大樹,高聳直立的大楓香,非常多的轉枝點和廣闊的枝條,是個適合練習的好地方。 但因為旁邊是寺廟,寺廟方表示這是有在拜的樹,所以我們還是被趕走了。
2021/10/09 萬華西園路一段220巷 外牆榕樹處理要盡早,長越大越難處理,費用也越高。 使用天然樓梯塔當作固定點,忽然有種安心百分百的感覺,根系深入牆縫難以處理,電鋸手鋸也因為太靠近牆面不好操作,這次有帶物理學聖劍來撬開根系,特別好用。 前後照 斷根 注入農藥的方式為在根系以纖維方向縱切後
2021/10/29 新店-七張福德宮 繼續在大榕樹的肚子上工作,樹木的包容不分你我,不管是誰只要在他的樹蔭下都能享受他的庇蔭,大大的臂膀讓我們在上面踏步工作,沈穩的安全感。 延續昨天的進度,繼續推進,旁邊就是學校,體育老師不停歇的怒吼聽著都有點累,偶爾會有幼稚園小朋友出來散步,覺得超可愛。 今天發
2021/10/28 新店-七張福德宮 當了一人負責人才發現要分身顧好每個地方這麼難,要拍照還要看修剪量還要做地面(確定不是人不夠嗎疑?)還有一堆公用裝備多到我的金牌載不下。 今天使用聖甲蟲做rigging,是個小巧可愛方便的小東西,使用起來還沒有很熟但覺得下放的順暢度不是很夠,我還是喜歡碼頭那圓潤
2021/10/19 新店-竹林禪寺 繼續埋在藤蔓中做修剪,今天遇到最大的問題是切斷枝條後連在樹冠頂層的藤蔓鋪天蓋地壓下來我身上,或許要先拿採果夾把一些樹冠頂層的剪斷減輕比較好,但其實那也不是很好作業,藤蔓縱橫交錯又雜又高,真的要處理大概會耗掉半小時以上。 非常精實的兩天,和藤蔓奮戰的日子實在不想再
2021/10/18 新店-竹林禪寺 這是一個看著就讓人發愁的場地,長在斜坡的樹,樹冠上滿滿滿滿的藤蔓,地下都是屋頂,在藤蔓海中要先清出工作的路線,切好的枝條又會被藤蔓卡在半空中變成懸掛枝,拿起採果夾,一支一支藤蔓切斷讓枝條可以下降。 今天大概在樹上待了快七個小時,這個天氣穿著鏈鋸褲非常舒服,終於熬
2021/10/10 陽明山 雙十夥伴一起爬大樹,高聳直立的大楓香,非常多的轉枝點和廣闊的枝條,是個適合練習的好地方。 但因為旁邊是寺廟,寺廟方表示這是有在拜的樹,所以我們還是被趕走了。
2021/10/09 萬華西園路一段220巷 外牆榕樹處理要盡早,長越大越難處理,費用也越高。 使用天然樓梯塔當作固定點,忽然有種安心百分百的感覺,根系深入牆縫難以處理,電鋸手鋸也因為太靠近牆面不好操作,這次有帶物理學聖劍來撬開根系,特別好用。 前後照 斷根 注入農藥的方式為在根系以纖維方向縱切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言 趁著假日好天氣上自家後院砍柴,把上個月倒下截斷山路的大樹用鏈鋸給分解了,載回家燒柴,順便叫小孩一起上山撿一袋松果回家當火引子。忙活了一整個早上打完收工後,下午躲在家研讀投行報告,看看投行給咱們護國神山在2025年的預估盈餘,用來推算合理的本益比與股價時,無意間發現了一件有趣的小事情,忍不住丟
Thumbnail
筆者自2018年開始深山探勘神木調查,台灣前十大樹圍的神木至今所得知的資訊,已和林務署所公布資料有很大出入,故整理出此篇文章記錄,這版面未來會作為個人深山神木調查紀實。 台灣十大神木排行是西元1994年開始林務署(當時為林務局)所推動的活動,也帶動了民間尋訪神木的熱潮,排榜依據神木胸高樹圍大小
Thumbnail
巒安堂-台灣早期伐木林業場的信仰中心。位在人倫林道37km處的人倫工作站,曾為巒大山的林業中心,是當時林務局所設的最高伐木工作站,同時也有著當時唯一的牡丹種植園,隨著紅檜、扁柏等珍貴木材砍伐殆盡而於民國72年沒落。 從巒安堂上西巒大山,徜徉在濃厚的人文氛圍之中,感受時間暫停的早年林業遺跡。
Thumbnail
台灣全面禁伐的政策已經實行了30年,但「山老鼠」卻始終存在,為什麼盜伐案難以遏止?非營利網路媒體《報導者》從高山森林一路追蹤到木材加工廠、地下交易市場、在地原住民家庭,深入調查「福爾摩沙珍貴林木盜伐」議題。以被聖化的「神木」為中心,沿著死去木頭的蹤跡,探索一條關於生存與暴利。
  約翰把智能除草機打開,讓它們自動運行,然後脫掉鞋襪,直接化出四只虎掌,徒手攀爬庭院中的大樹,一爪子揮過去,碗口粗的樹枝直接抓斷,唰唰唰的掉了一地樹枝,用不到十分鐘,一顆樹修好了。
Thumbnail
20231104-07 南橫通車之後默默的被放進待爬名單的一段縱走正是南一段,岳界擁有「小關難纏,雲水無水,卑南不死,藤枝必亡」之稱,因路程沿途箭竹刺柏密布,加上水源匱乏,可見難度非同小可,也確實是非常不容易。
Thumbnail
走到產業道盡頭改走原始小徑,經過好漢坡中間站,奇妙谷外面小徑,再往木玫瑰方向,來到大峽谷。 老師邊走邊找稀有植物,找到後會向大家說明
Thumbnail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臺東「解碼山林」~林木精油"的標題報導,讓我好奇點進去看。原來是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東分署,為了促進國產林產並倡導全材利用,積極開發非木質林產物。利用臺東卑南美農地區及錦屏人工林疏伐地,將過去難以運用的疏伐剩餘後的莖葉、枝梢殘材加以運用。媒合在地精油業者與山村部落農場合作研發,
Thumbnail
距離第一次上山,已從癸卯年跨到了甲辰年,迎向了龍年新的開始。有了第一次百廢待興加上還沒工作走山路就消耗不少體力的的經驗,眾人此次做足了準備進行酪梨樹的修枝工作,強大的後勤小隊也更使用了農場的多年生薑黃與新鮮桂花準備了農夫湯與好喝的飲料。
Thumbnail
攀樹的應用有哪些?首先它可以是一種休閒活動,也可以是工作上的選擇,還能夠是變成競賽項目。 然而在攀樹的世界裡,有更多值得探討人跟大自然之間的互動。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言 趁著假日好天氣上自家後院砍柴,把上個月倒下截斷山路的大樹用鏈鋸給分解了,載回家燒柴,順便叫小孩一起上山撿一袋松果回家當火引子。忙活了一整個早上打完收工後,下午躲在家研讀投行報告,看看投行給咱們護國神山在2025年的預估盈餘,用來推算合理的本益比與股價時,無意間發現了一件有趣的小事情,忍不住丟
Thumbnail
筆者自2018年開始深山探勘神木調查,台灣前十大樹圍的神木至今所得知的資訊,已和林務署所公布資料有很大出入,故整理出此篇文章記錄,這版面未來會作為個人深山神木調查紀實。 台灣十大神木排行是西元1994年開始林務署(當時為林務局)所推動的活動,也帶動了民間尋訪神木的熱潮,排榜依據神木胸高樹圍大小
Thumbnail
巒安堂-台灣早期伐木林業場的信仰中心。位在人倫林道37km處的人倫工作站,曾為巒大山的林業中心,是當時林務局所設的最高伐木工作站,同時也有著當時唯一的牡丹種植園,隨著紅檜、扁柏等珍貴木材砍伐殆盡而於民國72年沒落。 從巒安堂上西巒大山,徜徉在濃厚的人文氛圍之中,感受時間暫停的早年林業遺跡。
Thumbnail
台灣全面禁伐的政策已經實行了30年,但「山老鼠」卻始終存在,為什麼盜伐案難以遏止?非營利網路媒體《報導者》從高山森林一路追蹤到木材加工廠、地下交易市場、在地原住民家庭,深入調查「福爾摩沙珍貴林木盜伐」議題。以被聖化的「神木」為中心,沿著死去木頭的蹤跡,探索一條關於生存與暴利。
  約翰把智能除草機打開,讓它們自動運行,然後脫掉鞋襪,直接化出四只虎掌,徒手攀爬庭院中的大樹,一爪子揮過去,碗口粗的樹枝直接抓斷,唰唰唰的掉了一地樹枝,用不到十分鐘,一顆樹修好了。
Thumbnail
20231104-07 南橫通車之後默默的被放進待爬名單的一段縱走正是南一段,岳界擁有「小關難纏,雲水無水,卑南不死,藤枝必亡」之稱,因路程沿途箭竹刺柏密布,加上水源匱乏,可見難度非同小可,也確實是非常不容易。
Thumbnail
走到產業道盡頭改走原始小徑,經過好漢坡中間站,奇妙谷外面小徑,再往木玫瑰方向,來到大峽谷。 老師邊走邊找稀有植物,找到後會向大家說明
Thumbnail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臺東「解碼山林」~林木精油"的標題報導,讓我好奇點進去看。原來是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東分署,為了促進國產林產並倡導全材利用,積極開發非木質林產物。利用臺東卑南美農地區及錦屏人工林疏伐地,將過去難以運用的疏伐剩餘後的莖葉、枝梢殘材加以運用。媒合在地精油業者與山村部落農場合作研發,
Thumbnail
距離第一次上山,已從癸卯年跨到了甲辰年,迎向了龍年新的開始。有了第一次百廢待興加上還沒工作走山路就消耗不少體力的的經驗,眾人此次做足了準備進行酪梨樹的修枝工作,強大的後勤小隊也更使用了農場的多年生薑黃與新鮮桂花準備了農夫湯與好喝的飲料。
Thumbnail
攀樹的應用有哪些?首先它可以是一種休閒活動,也可以是工作上的選擇,還能夠是變成競賽項目。 然而在攀樹的世界裡,有更多值得探討人跟大自然之間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