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版怪醫黑傑克:《神經外科的黑色喜劇》

現實版怪醫黑傑克:《神經外科的黑色喜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神經外科的黑色喜劇》

《神經外科的黑色喜劇》

當初之所以買這本書看,完全是因為多位讀墨電子書網友的推薦。本書作者是一位現已退休的神經外科醫生,他不是很喜歡外界以腦外科醫生稱呼他們,我想是因為他們的工作範圍是包括人的整個神經系統,例如脊髓神經,但是對大眾來說,把他們與開腦手術聯想起來的確是比較直觀一點。

作者以風趣之餘又總能夠使人心生感慨的文筆,將他從初出茅廬到能夠獨當一面的過程之中所遇過的一些病例寫成這本書。這些病例包括深夜發生車禍的青春少艾、一出生便診斷出腦腫瘤的初生嬰兒、懷上孩子後確診癌症的母親等等,雖然資深的醫生多番提醒他「會在葬禮上哭泣的人不應從事殯儀行業」,但作者還是一邊要求自己做好醫生的本份,一邊記下他所看到的,人類最脆弱和最堅強的一面。

除了病人與家屬面對突如其來的不幸時的種種表現,作者也記錄了他與其中一些病人的互動,有令人忍俊不禁的,有令人心痛的,也有令人感動不已的。作者也寫出他第一次經歷徹底失敗的手術之後,如夢魘般揮之不去的矛盾和掙扎。他質疑自己有沒有資格繼續行醫,並打電話給一位正身在其他城市工作的前輩傾訴,前輩的一番話給了他重新振作的勇氣。

掩卷之後我不禁慨歎,這本書簡直就像手塚治虫老師名作《怪醫黑傑克》的現實兼文字版本,它所描寫的時空也像《怪醫》一樣處於數十年前。雖然醫學技術會隨科技進步,當年的治療方法今天也被新的方式取代,但醫學所牽涉的生與死的大哉問,是只要世上仍有人類存在,也絕對不會過時的題目。

作者:Frank T. Vertosick Jr.
譯者:吳程遠
審訂:魏志鵬醫師
出版: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
原著初版年份:1996年
電子書:讀墨KoboBookwalkerHyreadKindleGoogle Play

avatar-img
翼雙飛的沙龍
6會員
21內容數
專題名稱的靈感來自求學時期要寫的「閱讀報告」。有些人勉為其難地完成這類功課後,餘生便不再閱讀,非常可惜。 傳播思想的媒介百花齊放,但文字仍然是效率相對高、門檻相對低的媒介,很多思想仍然只能用文字讀到。不讀書,錯失的東西太多了。 本專題並不嚴謹,只是分享一下看書的感受,希望令多一個人多讀一本書,推廣閱讀順便留個記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翼雙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者更直接點明,設立二戰紀念碑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將二戰化為神話。在神話裏,如果沒有令人聞風喪膽、夜不能寐的怪物,就沒有萬世景仰的英雄豪傑;沒有吞噬一切的人間煉獄,就沒有浴火重生的光明與希望。
這本書有時被歸類為推理小說,誠然內容是連環殺手虐殺多名年輕女子的轟動案件,但它的重點不在解謎,而是使用多數篇幅去描寫真兇、嫌犯、受害人、報導者及他們各自的家人朋友在事件發生後,他們在社會上必須經歷的一切及心底的想法。相比起殺人及藏屍的手法本身,涉事人物還有普羅大眾間的情緒變化和互動,都寫得非常細膩。
此書的紙本書已經絕版,電子書也快將下架,之後會推出的新版還未知道何時上市。我也是因為看到這則消息才趕快買來看,看了之後覺得這本書真的很有意義。一例《聖誕頌歌》,二例《湯姆叔叔的小屋》,世上千千萬萬個寫書人和愛書人都相信,好故事能夠改變世界。
你可能會諗,做咗殭屍就唔可以日頭出嚟,又要遵從殭屍頭目嘅命令,點會有人想做?但喺呢本小說裏面,的確有唔少人自願成為殭屍,有啲為咗錢,有啲係想脫離老病死之苦,有啲係諗反正人類咁弱小,睇嚟遲早都不敵殭屍,諗住「識時務者為俊傑」,早啲埋堆有著數。
改編童話故事其實都唔係罕見嘅創作形式,連荷里活拍戲都會咁玩。究其原因係流傳到今日既童話故事往往都好短,又因為好多時都被編寫成兒童故事出版,有啲甚至濃縮到幾百字就可以講完,變相騰出大量空間畀創作人腦內補完,加啲副線劇情又得,幫啲角色之間增加啲恩怨愛恨又得。
喺學校階級嘅框架之下,兩人嘅矛盾無法解開,直到佢哋喺荒島被逼合作求生,洪偉康老師就同時成為學生,喺呢個「孤島教室」裏面重新學習做一個老師。
作者更直接點明,設立二戰紀念碑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將二戰化為神話。在神話裏,如果沒有令人聞風喪膽、夜不能寐的怪物,就沒有萬世景仰的英雄豪傑;沒有吞噬一切的人間煉獄,就沒有浴火重生的光明與希望。
這本書有時被歸類為推理小說,誠然內容是連環殺手虐殺多名年輕女子的轟動案件,但它的重點不在解謎,而是使用多數篇幅去描寫真兇、嫌犯、受害人、報導者及他們各自的家人朋友在事件發生後,他們在社會上必須經歷的一切及心底的想法。相比起殺人及藏屍的手法本身,涉事人物還有普羅大眾間的情緒變化和互動,都寫得非常細膩。
此書的紙本書已經絕版,電子書也快將下架,之後會推出的新版還未知道何時上市。我也是因為看到這則消息才趕快買來看,看了之後覺得這本書真的很有意義。一例《聖誕頌歌》,二例《湯姆叔叔的小屋》,世上千千萬萬個寫書人和愛書人都相信,好故事能夠改變世界。
你可能會諗,做咗殭屍就唔可以日頭出嚟,又要遵從殭屍頭目嘅命令,點會有人想做?但喺呢本小說裏面,的確有唔少人自願成為殭屍,有啲為咗錢,有啲係想脫離老病死之苦,有啲係諗反正人類咁弱小,睇嚟遲早都不敵殭屍,諗住「識時務者為俊傑」,早啲埋堆有著數。
改編童話故事其實都唔係罕見嘅創作形式,連荷里活拍戲都會咁玩。究其原因係流傳到今日既童話故事往往都好短,又因為好多時都被編寫成兒童故事出版,有啲甚至濃縮到幾百字就可以講完,變相騰出大量空間畀創作人腦內補完,加啲副線劇情又得,幫啲角色之間增加啲恩怨愛恨又得。
喺學校階級嘅框架之下,兩人嘅矛盾無法解開,直到佢哋喺荒島被逼合作求生,洪偉康老師就同時成為學生,喺呢個「孤島教室」裏面重新學習做一個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