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電影|重新成為一個新人。願你,願我。《瀑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因疫情而築起的社交距離,如同建築外牆拉皮所掛上的藍色帆布。

這看得見的距離,也讓彼此的陌生感顯得鮮明,甚至惡化,內心的孤獨、想念、迷惘及恐懼,一切一切更無所遁形。

就像是瞬間漲潮的河水,來得無可預期,也無力招架,在小靜這般的年齡,獨自面對一切,實在太沉重。我很喜歡王淨所演出的小靜,因母親生病而被迫早熟的她,其實,仍藏有同齡般的可愛、單純的心靈。

生活,對小靜而言,就像是站在因滅火而濕透也燒黑的房子裡,看著無助,卻仍得想辦法處理,無論是房子、貸款,甚至是媽媽留在前公司的物品,皆是如此。

因為,發病的媽媽,只剩下她了。


raw-image


「你還好嗎?」好像正提醒著自己,你很不好。字字刺痛自己。


小靜:「妳還好嗎?」 

品文:「小靜,妳可不可以答應我一件事?」

小靜:「什麼事?」  

品文:「不要再問我妳還好嗎,我會想辦法好起來,跟妳一起過下去。」

「你還好嗎?」這句再尋常不過的問語,對當事人而言,卻是如此赤裸、難堪,好似在提醒著他--你看起來很不好,你糟透了,你是有瑕疵的。


raw-image
是假的,也是真的,我們都只能併肩同行。

小靜隻身前往品文的前公司,幫忙辦離職手續。主管走向前來,對著她說:「小靜,對於妳媽媽的事情,我感到非常遺憾。」並把手中同事們合買的花束遞給她。

小靜不假思索地問:「你遺憾什麼?」

相較之下,長年幫忙家裡打掃的家事幫傭,數月未收到品文應支付的費用,只得道別離去,卻又在聽聞小靜家失火後,溫柔地關心她,並主動幫忙打掃混亂不堪的住家。


raw-image
我們聽聽病患在想什麼,說什麼,就如同他也正學習著,分辨現實與幻覺的差異,嘗試重新生活一樣。


出院後的品文,還在現實與幻想中感到困惑,她告訴小靜,自家門外有人在監視著他們。小靜問是什麼樣的人,長相穿著如何,便走出門外,大喊著要「對方」離去,並偷偷地大步走向電梯,彷彿真的有個「人」離開了。

是假的,也是真的。

幻覺是假的,品文和小靜對彼此的愛都是真的。

對品文而言,出院後,因小靜的陪伴,而有了復歸社會的可能性。


raw-image

這《瀑布》裡,始終沒有賈靜雯的演出,只有完整的羅品文。品文的無助、恐懼、憂傷、疑惑,每種情緒、每份情感,都是如此立體、真實。

一抹微笑、一聲呼喊,都聽得見其背後更深厚的情感。

尤其電影最後的片段,她的眼睛,直盯著面前的電視螢幕,眼皮眨都不敢眨,一滴眼淚也未流,直至電視上出現熟悉的身影,她的眼神才柔軟些,卻依然未滴下任一滴淚水,是片刻都不敢鬆懈的母愛。這樣的情感鋪陳,更深層,也更讓人難以忘懷。


raw-image

品文:「悠遊卡錢包帶了嗎?」

小靜:「帶了。」

品文:「口罩呢?。」

小靜:「在口袋裡。」

品文:「手機帶了嗎?。」

小靜:「都在包包裡了。」

走到公車站前,品文不放心地再度問道:「悠遊卡帶了嗎?。」

小靜微笑地回答:「帶了。手機、錢包也都在包包裡了。」


這是很尋常的片段,是品文對小靜的關愛,也是小靜對媽媽的貼心。

因為疫情以及品文的病情,讓她們母女兩人更生疏、更顯得破碎。然後,她們面對傷痛,接受疾病的模樣,漸漸地更靠近彼此,也更貼近自己的心了。


raw-image
我很想念,但不想再看到他了。

看完電影後,我反覆聽著電影主題曲,陳珊妮所唱的《抉擇》,想起了電影裡的如昀。

巧遇之前在醫院住院時認識的如昀,那個在醫院裡的夜晚,獨自走在走廊,反覆唱著《抉擇》的她。如昀告訴品文,她唱歌是因為太想念了。

品文問:「那妳還會想見到他嗎?」

如昀回道:「不會了,不想再見到他了。」


品文和小靜,也是如此。

在品文發病期間,在生活被藍色布幕籠罩的期間,她們赤裸裸地面對三年前離開的他,很心痛、很難受,而當親自走過這深長的想念路程後,也許,往後的她們,偶爾還是會想念,但已經可以往前邁進,可以重新開始了。


raw-image

如同遭遇大火而燒黑的房子,清潔、整理,重新歸位,與之共生共存,然後,再好好道別。曾經深愛的人,狠心地轉身離開,只留下破碎的自己,讓品文如此難堪,後來意識到,失去所愛,仍有所愛。

離開乘載著過往情感的大房子,品文和小靜,終於能繼續走向未來。


raw-image

無論是病患本人,或其親屬,復歸社會是一條極為漫長的過程,必須放慢腳步,一點一滴地重新認識自己,用合適的步伐再與社會連結。

就如同《成為一個新人:我們與精神疾病的距離》這本書的書名。

重新成為一個「新人」。

但我們每個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在生命的旅程,會經歷無數次的創傷、挫敗,也許未曾察覺,自己的心卻漸漸出現裂痕,只有親近自己,接受正在受傷的自己,才會是療傷的開始。


我們受傷,失去,也同時想念,卻依然可以繼續生活。

於是,比起昨天,我們重新成為一個「新人」。


  • 電影名稱:瀑布The Falls
  • 導演:鍾孟宏
  • 演員:賈靜雯(飾演羅品文)、王淨(飾演王靜;小靜)
  • 圖片來源:取自網路(電影劇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聽見。遇見
12會員
4內容數
書籍、電影及舞台劇,即是生活的借鏡,也是世界的部分樣貌,是我們得以窺視及學習的媒介。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窗外,不時滂沱的雨勢,身體的黏膩感,讓人渾身不暢快。 貼心懂事的女兒小靜,因忍不住擔心, 而跟蹤打扮合宜、幹練,還微笑地假裝去上班的媽媽, 這個孩子,選擇快步逃離母親,還不時回頭張望, 像個不知所措, 被遺棄的貓咪。
Thumbnail
窗外,不時滂沱的雨勢,身體的黏膩感,讓人渾身不暢快。 貼心懂事的女兒小靜,因忍不住擔心, 而跟蹤打扮合宜、幹練,還微笑地假裝去上班的媽媽, 這個孩子,選擇快步逃離母親,還不時回頭張望, 像個不知所措, 被遺棄的貓咪。
Thumbnail
接著僅是我的個人看法:我認為這個事件並非錯覺,是真實發生的,原因有二。 一、小靜身歷其境體會到媽媽的感受。 二、暗示故事並未完結,未來仍充滿變數。
Thumbnail
接著僅是我的個人看法:我認為這個事件並非錯覺,是真實發生的,原因有二。 一、小靜身歷其境體會到媽媽的感受。 二、暗示故事並未完結,未來仍充滿變數。
Thumbnail
「絢麗的美景背後,藏著惡夢般的危機」  瀑布,是眾多涓涓細流所匯聚而成,就如同品文被感情、工作、經濟、女兒等因素所困住,隨著時間,越滾越大造成如瀑布般的巨大衝擊,品文也因此患上思覺失調症,但也隨著治療及旁人的幫忙,讓巨大的瀑布壓力,又變回涓涓細流的景緻。  如同片中,魏如萱與賈靜雯的對談,魏如萱所
Thumbnail
「絢麗的美景背後,藏著惡夢般的危機」  瀑布,是眾多涓涓細流所匯聚而成,就如同品文被感情、工作、經濟、女兒等因素所困住,隨著時間,越滾越大造成如瀑布般的巨大衝擊,品文也因此患上思覺失調症,但也隨著治療及旁人的幫忙,讓巨大的瀑布壓力,又變回涓涓細流的景緻。  如同片中,魏如萱與賈靜雯的對談,魏如萱所
Thumbnail
這天是一日雙國片的行程,早上看《詭扯》,傍晚看《瀑布》。也許是期待太高、個人偏好的關係,前者雖說角色眾多、劇情豐富;後者聚焦母女兩角,步調較緩,加上受《陽光普照》的洗禮,確實《瀑布》較走進我的心,也想推薦給大家。
Thumbnail
這天是一日雙國片的行程,早上看《詭扯》,傍晚看《瀑布》。也許是期待太高、個人偏好的關係,前者雖說角色眾多、劇情豐富;後者聚焦母女兩角,步調較緩,加上受《陽光普照》的洗禮,確實《瀑布》較走進我的心,也想推薦給大家。
Thumbnail
「不要再問我妳還好嗎,我會想辦法好起來,好好跟妳一起活下去。」- 羅品文(賈靜雯飾演) 這樣的疏離與冷漠之下,我們得更努力去相信、理解,以及陪伴,才不會留下遺憾。 那張在都市叢林裡阻擋著陽光的藍色帆布、竇加的畫作《風景中的賽馬》
Thumbnail
「不要再問我妳還好嗎,我會想辦法好起來,好好跟妳一起活下去。」- 羅品文(賈靜雯飾演) 這樣的疏離與冷漠之下,我們得更努力去相信、理解,以及陪伴,才不會留下遺憾。 那張在都市叢林裡阻擋著陽光的藍色帆布、竇加的畫作《風景中的賽馬》
Thumbnail
鍾孟宏在《瀑布》裡,首度以女性角色發聲,著眼一對母女的遭遇,呈現疫情下人人無以遁逃的精神危機。 賈靜雯飾演的品文,以女強人的姿態拉開劇幕。無論在家庭或公司,她冷峻而嚴厲的姿態,往往讓人感到窒息的壓迫。而王淨飾演的小靜,則不斷以叛逆的青春姿態回應。如此的母女相處方式,一遇到疫情壓力,不得不全然崩解。
Thumbnail
鍾孟宏在《瀑布》裡,首度以女性角色發聲,著眼一對母女的遭遇,呈現疫情下人人無以遁逃的精神危機。 賈靜雯飾演的品文,以女強人的姿態拉開劇幕。無論在家庭或公司,她冷峻而嚴厲的姿態,往往讓人感到窒息的壓迫。而王淨飾演的小靜,則不斷以叛逆的青春姿態回應。如此的母女相處方式,一遇到疫情壓力,不得不全然崩解。
Thumbnail
因疫情而築起的社交距離,如同建築外牆拉皮所掛上的藍色帆布。這看得見的距離,也讓彼此的陌生感顯得鮮明,甚至惡化,內心的孤獨、想念、迷惘及恐懼,一切一切更無所遁形。 就像是瞬間漲潮的河水,來得無可預期,也無力招架,在小靜這般的年齡,獨自面對一切,實在太沉重。
Thumbnail
因疫情而築起的社交距離,如同建築外牆拉皮所掛上的藍色帆布。這看得見的距離,也讓彼此的陌生感顯得鮮明,甚至惡化,內心的孤獨、想念、迷惘及恐懼,一切一切更無所遁形。 就像是瞬間漲潮的河水,來得無可預期,也無力招架,在小靜這般的年齡,獨自面對一切,實在太沉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