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毫不差的現世報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上週從老家搬了幾盆盆栽回來,隔天在陽台整理時發現其中一盆有螞蟻的蹤跡。剛開始看到幾隻螞蟻還覺得無所謂,等太陽大點,幾乎整窩螞蟻出動時我就毛了,除了先用水把牠們隔離在盆栽內,腦袋開始想著該如何處理。「水淹!」是第一個蹦出來的想法。記得家父曾因無意間誤殺一群螞蟻,開示需誠心懺悔與唸誦《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各36部來迴向,無心之過都需這麼多唸經功德來彌補,有意為之的應該罪加一等吧!
後來雖然是將整盆盆栽拿到樓下花園倒土換盆,但念念相續,第一時間我已先用意念將整窩螞蟻淹死了。事後省思,發現自己的慈悲心是有選擇性的,比方說在晨跑的步道上,看到蝸牛或蚯蚓等對我無害的小動物,我會幫牠們移到安全的地方以免有人踩到。但像螞蟻、蟑螂等整窩成群出現,看了心裡會「阿雜」的,慈悲心就沒那麼直接,總會下意識在腦袋先轉幾輪如何滅掉牠們的念頭後,才會以不殺生的方式處理。
這種不經意顯露的殺戮習氣,可能因為過去世殺業太重,加上嚴重修偏入外道而引起。希望藉由誦經,將業障一筆一筆的還清,外道業力一點一滴的消除,時時提醒自己要心平與行直,能慢慢消弭這帶有分別的慈悲心。
分享二
看了上述師兄對動物分別心的文章,勾起小時候我對許多動物傷害的記憶,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以下是我的懺悔文:
從小住在鄉下,家中常常有蛇出沒,吃了不少蛇肉湯,因為常常看大人如何殺蛇,看久也就會了。記得某日鄰居拿條蛇來賣我們,鄰居將蛇的頸部綁起來,當時我看到蛇的嘴巴張得開開的,眼睛睜得大大的。我學大人如法炮製地把那條蛇從頸部用刀畫一圈,將蛇皮從上面脫下來,將蛇膽拿出來,當時的記憶到現在我都無法忘記。我不知當時為什麼那麼狠心,那麼沒有慈悲與憐憫心,竟然下得了手!
有時也會利用午睡時間,到果樹林找鳥窩,看見幼鳥黃色的小嘴張得好大,有的還沒羽毛,好可愛,會伸手去摸摸牠們、驚擾牠們,母鳥警覺性很高,知道有人動過鳥巢就會搬家。有時鳥巢裡有鳥蛋,便順手將鳥蛋帶回家,想必當時母鳥回來找孩子,一定慌亂失措,傷心得不得了。爸爸會架設鳥網捕小鳥,每當傍晚時,會載我們去看網了多少隻鳥,因為時間久了,部分的鳥因太陽曝曬而熱死,即使有活的,我們也沒能像惠能大師那樣把牠放生,而是成了我們餐桌上的佳餚。
每當下雨過後,我們會到處去撿蝸牛、抓青蛙,為了我們的口腹之欲和好玩,讓許多動物失去生命,家破離散,現在想想,真是罪孽啊!其實動物跟我們一樣有家親眷屬,有情緒,會哭、會笑、會生氣、會痛、也會生病哀嚎,只是形體與我們不同而已。淨空師父在開示中提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可別輕視,說不定成佛在我之前。佛菩薩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我們要將眾生看作如來、看作佛、看作菩薩,不能輕慢,培養我們謙卑禮讓的心態。對蚊蟲都要恭敬,何況對一切眾生,何況對一切人類,真誠恭敬心就生起來了,否則對一切眾生來講,生恭敬很難。對人都不容易生起,何況對一切生物,都沒有看在眼裡,這是我們的過失,怎麼會變成這樣?由於被自己虛妄,顛倒的妄想、分別、執著,而不能證得。」(引用完畢)
現在身體不好,我知道與今世的殺業太多脫不了關係,人家說「因果通三世」,我不用三世,今生就已受報了。記得身體全身水腫,到醫院時體內的水分已滿到整個肺部,幾乎快無法呼吸,這時我多麼渴望能吸一口氣,能吸一口氣我都覺得好幸福。但彷彿就有一條無形業力的繩子,將我的頸部緊緊綁著,讓我無法呼吸。就如同那條蛇,被綁住頸部無法呼吸一樣,我現在可以體會牠當時的感受,是那麼的痛苦、無助,如同當時的我是多麼渴望能吸到一口氣,即使不能吸一大口氣,能吸到一小口就好。
蛇昏迷,我也昏迷,蛇嘴開開,插管時,我嘴也開開;蛇眼睛張得大大的,插管時的驚恐無助,讓我眼睛也張得大大的。我將蛇的膽拿掉,醫生也將我的膽拿掉,這不是現世報是什麼?我害小鳥家庭破散、傷心難過,我自己也家庭破碎、傷心難過,這不是現世報是什麼?
《地藏經》說:「若欲殺生者,說宿殃短命報。若遇網捕生雛者,說骨肉分離報。」我犯了《太上感應篇》中:「射飛逐走,發蟄驚棲。填穴覆巢,傷胎破卵……。如是等罪,司命隨其輕重,奪其紀算。算盡則死,死有餘責,乃殃及子孫。」阿伯說:「對動物要有慈悲心,對動物好就是對眾生好。」果報不是天地鬼神主宰的,果報是我自作自受感招的。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以上懺悔分享!
(分享完畢)
北宋時期的大文豪黃庭堅,曾寫過一首著名的戒殺詩:「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性,只是別形軀。苦惱從他受,肥甘為我須。莫教閻老斷,自揣看何如。」意思是說:「我們自己是個肉身,動物也是個肉身,人跟禽獸名稱不一樣,肉體、靈性是一樣的。我們殺眾生、吃眾生肉,讓牠們受到痛苦,成為我想要的美食,不需要等閻羅王來斷案,下場自己想想就知道。」因果,不是世人所認知的迷信,不只是在佛門中所弘示的道理,而是每個人在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中,信手可拈、隨處可證的真理。最簡單的例子如:天氣冷了要多穿衣物保暖,天氣冷是「因」,穿衣物保暖是「果」;肚子餓了要吃東西填飽肚子,有了食物果腹的「因」,才有肚子飽的「果」。
將「因果」擴大範圍來說,有些人一出生就錦衣玉食,一輩子不愁吃、不愁穿,不知道為錢煩惱是什麼滋味;有些人卻終其一生悲苦貧賤,即使拚盡全身氣力,也吃不飽、穿不暖,這不是上天不公平、不是上天對誰大小眼,是因緣果報不同。有些人生來就住豪宅別墅、睡高廣大床,不受嚴寒酷暑的侵襲,有些人卻窮居陋巷、家徒四壁,受著屋外下大雨、屋內下小雨、淒風苦雨之苦,這不是世事不公平、不是誰運氣好或不好,而是因緣果報差異。
再者,同樣是人,為什麼有人富貴?有人貧苦?為什麼有人錦衣玉食似王侯?有人三餐不繼如餓殍?這都是個人自作自受的因緣果報,並不是上天和命運對他們不公平。過去世在因地的所做所為,決定未來世在果地的果證福報,因果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因果是相生相成的。
許多人不明白動物是應機隨報,動物的前身也是人來投胎轉世的,認為動物就是生來被人所殺、所食,於是為了滿足個人的口腹之欲,不但拆散動物的天倫之愛,許多珍禽異獸更因人類的新奇嚐鮮,面臨族群滅絕的浩劫,間接造成地球生態的破壞。人類只為享受一時的口中肥甘,卻為自己種下殺業惡因,更為後代子子孫孫留下災厄。殺戮太多,共業所感的後果,便是如今世界各地風不調、雨不順,自然災禍不斷。
分享一的有緣人的父親因無心之過誤殺一群螞蟻,被開示需誠心懺悔與唸誦《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各36部迴向。分享二的有緣人則是被佛菩薩開示,應誠心懺悔與唸誦《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各210部,迴向「今生殺生業力」。210部的經文,還僅僅是今生未學佛前犯的殺生業力,如果再認真計算上過去世、或今生無緣學佛持續造的殺業,那身上所背負的殺生害命罪過,光是用想的,就讓人頭皮發麻、膽戰心驚!世間的一切,都在因緣果報中輪迴,因果報應歷歷不爽,分享二的有緣人未學佛前的起惑造業,加諸於動物身上的痛苦,不用等到未來世受報,如今都在有緣人的身上一一看到。由此可知,一個人富貴或貧賤,幸福或不幸福,都是「自造善惡,自受因果」,一切都是有因有果,並非憑空編撰而來。
《安士全書》云:「信因果者,其心常畏,畏則不敢為惡;不信因果者,其心常蕩,蕩則無所忌憚。一人畏而行一善,萬人即增萬善;一人蕩而造一惡,萬人即增萬惡。故曰人人知因果,大治之道也;人人不信因果,大亂之道也。」維繫人類社會秩序的基本條件有禮俗、道德、法律,但是最大的力量還是「因果」;法律的制裁是有形的,道德、禮俗的約束是有限的,都不如將「因果」觀念深植在每個人心裡來的有力道。如果世人都能記取因果的教誨,都能明瞭人生的幸或不幸,完全由自身所作所為而來,是由「因果」作裁決,由「因果」作公正、嚴明的審判,那麼便會隨時隨地約束自己的行為,規範自我的意念,如此,社會國家就能邁向祥和與安康。
生活中與我們共同生活的小動物太多了,隨手保持乾淨,隨時「高抬貴手」,莫因善小而不為,時時手下留情,饒牠們一命,都是在為自己積存善因與福報。要知道,造什麼業,受什麼報,因果是分毫不差的!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記得很多年前有次坐在大巴士上,睡意朦朧間,聽到兩位大嬸在輕聲聊天。一位說:「好朋友啊,我想不到妳去學佛了,學佛的人被洗腦了,右臉被人甩一巴掌,左臉還會自覺地湊上前挨另一個巴掌,妳說冤不冤?怎麼會有你們這樣愚蠢的人呢?像我這樣無神論者,什麼都不信,只信自己,妳看多自在!」我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每個人都一樣,不可能什麼都會,如某企業家,也是在國外求學時,接觸課外的事物,進而培養國際觀,凡事都需要多學習,下苦功,才會有成就。」   「能夠靠唸經來解決事情,需要很大的福報。因世間的塵沙和貪嗔癡不停攪和,人若不修行,則執心易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幾週前大姑姑在美國病逝了,留下了億萬身家和鉅額保險金。她得到了這輩子努力爭取的榮華富貴,卻失去了自身的健康與法身慧命。可嘆的是,家財萬貫的她,臨命終時卻還來抽我福報。   數十年前,大姑姑嫁入豪門,隨夫家移居美國紐約,少奶奶應該是過著好日子,但實際上是婆家不給權
    以下兩篇文章為同一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最近閒來無事,與昔日幾位工作夥伴聯繫話家常,雖然現在各處不同工作場合,各為其主,但基本上,工作專業上相差不遠,各人的際遇卻相差甚遠,總的來說,好像都是隨波逐流。有的人任職一年多,不出兩年就換新東家,我問:「為何?」總是常聽到那句:「公司制度福利不好、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今年中開始,我的干擾不斷,先是胯下兩邊長紅疹,令我寸步難行,佛菩薩開示為「黑氣釋出和自己的魔靈干擾」。阿伯說:「貪嗔痴念太重,念念成形後會產生魔靈;魔靈發作時,會干擾自己和家人,要誦《金剛經》或《六祖壇經》將心性矯正過來,將魔靈銷除。」   那一陣子我的身體一直不舒服,唸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的父親現已年邁,近幾年衰老的速度是肉眼可見。不知不覺間,父親已拄起拐杖,想想不免令人感傷。父親一生勤勞,一刻都閒不住,年老了還是拿起鋤頭種一些瓜果蔬菜,田地打理得方方正正,沒有一絲雜草。後輩常勸父親不要再種地了,好好休養幾年,但父親一直不聽。   有後輩到父親的田地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記得很多年前有次坐在大巴士上,睡意朦朧間,聽到兩位大嬸在輕聲聊天。一位說:「好朋友啊,我想不到妳去學佛了,學佛的人被洗腦了,右臉被人甩一巴掌,左臉還會自覺地湊上前挨另一個巴掌,妳說冤不冤?怎麼會有你們這樣愚蠢的人呢?像我這樣無神論者,什麼都不信,只信自己,妳看多自在!」我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每個人都一樣,不可能什麼都會,如某企業家,也是在國外求學時,接觸課外的事物,進而培養國際觀,凡事都需要多學習,下苦功,才會有成就。」   「能夠靠唸經來解決事情,需要很大的福報。因世間的塵沙和貪嗔癡不停攪和,人若不修行,則執心易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幾週前大姑姑在美國病逝了,留下了億萬身家和鉅額保險金。她得到了這輩子努力爭取的榮華富貴,卻失去了自身的健康與法身慧命。可嘆的是,家財萬貫的她,臨命終時卻還來抽我福報。   數十年前,大姑姑嫁入豪門,隨夫家移居美國紐約,少奶奶應該是過著好日子,但實際上是婆家不給權
    以下兩篇文章為同一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最近閒來無事,與昔日幾位工作夥伴聯繫話家常,雖然現在各處不同工作場合,各為其主,但基本上,工作專業上相差不遠,各人的際遇卻相差甚遠,總的來說,好像都是隨波逐流。有的人任職一年多,不出兩年就換新東家,我問:「為何?」總是常聽到那句:「公司制度福利不好、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今年中開始,我的干擾不斷,先是胯下兩邊長紅疹,令我寸步難行,佛菩薩開示為「黑氣釋出和自己的魔靈干擾」。阿伯說:「貪嗔痴念太重,念念成形後會產生魔靈;魔靈發作時,會干擾自己和家人,要誦《金剛經》或《六祖壇經》將心性矯正過來,將魔靈銷除。」   那一陣子我的身體一直不舒服,唸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的父親現已年邁,近幾年衰老的速度是肉眼可見。不知不覺間,父親已拄起拐杖,想想不免令人感傷。父親一生勤勞,一刻都閒不住,年老了還是拿起鋤頭種一些瓜果蔬菜,田地打理得方方正正,沒有一絲雜草。後輩常勸父親不要再種地了,好好休養幾年,但父親一直不聽。   有後輩到父親的田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多數人對待蚊蠅蟲蟻的方式無非趕盡殺絕,雖然聽聞高僧大德能勸離這些微小的物命,心底想得多是高僧有著高強的法力,豈是區區凡夫所能比擬;或者今天我不殺蟲蟻,蟲蟻就會造成生活的困擾,因而形成一面高談放生護命,一面痛殺蚊蠅蟲蟻的矛盾。 蚊蠅蟲蟻為生活帶來不少麻煩,能夠順利........
    上一篇提到隨便一隻小工蟻,玉米立刻跟我說,牠不是隨便一隻小工蟻。 每次晚上打字的時候,想不到可以運用的字詞,就隨便挑一個詞塞進去。隨便真不是個好詞,看上去一點都不在意,好像不那麼認真的對待。不過文章的建造,一定都是生活中、思考中的事情,一隻小工蟻,大概還是有跡可循。
    Thumbnail
    幾十年前我家裡有條蛇,在我家院裡北房窗台下住著。 爺爺覺得家裡住著條蛇總不合適,於是他就把它送出去了好幾次,但這條蛇都自己跑回來了,後來我爺爺一怒之下,就把它給燒死了。 這樣過來二十多年,家裡一直不太平,陸續出事:我爸爸殘了,走路不方便,我媽媽有慢性病,懷的幾個孩子都沒保住.........
    Thumbnail
    不出我所料,蚊子、蟑螂、蒼蠅、螞蟻、蛆、蜘蛛、壁虎這些好殺的,我都來了一回…… 蛆的時候最辛苦,要引起她的注意不容易,客廳地板來來回回蠕動爬行了好幾回,才被她用衛生紙捏死。 其他的,附身後,我都懶得躲,大大方方地現身,乖乖地讓她殺。
    Thumbnail
    我的體會與感悟 第一次看著鳥類在我手中死去的時候,很難過。當時祂滿嘴都是螞蟻,身體從有溫度到冰冷。 後來看多了,數量一多,就漸漸麻木了,因爲不可能看到一隻就哭一次,這樣很快就會沒有力氣,還是把那些力氣花在可以做出更多改變的地方可能比較有希望。 對人類中心主義的反思 很多人可能會説人都吃不飽了
    Thumbnail
    移居台東後,自家農地上總是雜草叢生,因為就算砍了草,沒多久就會長高,砍草速度永遠趕不上草長高的速度。因為怕草叢裡藏著蛇,我們在農地上走動時,一定都要穿著長雨鞋。說到蛇,連看到毛毛蟲都會淒厲尖叫的我,想到毒蛇更是忍不住顫抖,偏偏我們所定居的台東鄉間,充斥著野生動物,這裡當然也是毒蛇的棲息地
    Thumbnail
    今天我們來聊聊「伊索寓言」中,農夫與蛇的故事~ 內容大概是這麼說的: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有一位農夫在路邊發現一條凍僵的蛇,他心生憐憫的把蛇放到自己懷中,想用身體的熱氣來溫暖牠,但是這條蛇甦醒之後,非但沒有感恩,反咬了農夫一口,農夫臨死前後悔的說:「我憐憫惡人,我該死,應該受報應。」 上述的故事
    Thumbnail
    小一點的時候好像更注重「體會」,對於萬事萬物要有所感,要愛這個世界甚過自己、要恨這個世界以證明投入;現在倒是比較在意「體驗」,放空整副身心的去吸收和承接,讓自己有所智識和話語權以做選擇,讓自己掙脫來自「我」、父母甚或社會的控制枷鎖,當然很難、很難,但仍是相信我已在其中試著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Thumbnail
    ……回想起自小所受的教育總是在教導我們建立分別心,告訴我們人類為尊,動物畜生為卑;教我們區分什麼是害蟲、什麼是益蟲,而害蟲會傷害我們的安全利益,一定要將牠撲殺消滅。因此,以前的我,蚊子叮我也打,螞蟻咬我也殺,看到蟑螂絕不放過,自私的只為維護保障自身的安全利益,殘忍的不顧眾生痛苦與安危。……
    Thumbnail
    多數人對待蚊蠅蟲蟻的方式無非趕盡殺絕,雖然聽聞高僧大德能勸離這些微小的物命,心底想得多是高僧有著高強的法力,豈是區區凡夫所能比擬;或者今天我不殺蟲蟻,蟲蟻就會造成生活的困擾,因而形成一面高談放生護命,一面痛殺蚊蠅蟲蟻的矛盾。 蚊蠅蟲蟻為生活帶來不少麻煩,能夠順利........
    上一篇提到隨便一隻小工蟻,玉米立刻跟我說,牠不是隨便一隻小工蟻。 每次晚上打字的時候,想不到可以運用的字詞,就隨便挑一個詞塞進去。隨便真不是個好詞,看上去一點都不在意,好像不那麼認真的對待。不過文章的建造,一定都是生活中、思考中的事情,一隻小工蟻,大概還是有跡可循。
    Thumbnail
    幾十年前我家裡有條蛇,在我家院裡北房窗台下住著。 爺爺覺得家裡住著條蛇總不合適,於是他就把它送出去了好幾次,但這條蛇都自己跑回來了,後來我爺爺一怒之下,就把它給燒死了。 這樣過來二十多年,家裡一直不太平,陸續出事:我爸爸殘了,走路不方便,我媽媽有慢性病,懷的幾個孩子都沒保住.........
    Thumbnail
    不出我所料,蚊子、蟑螂、蒼蠅、螞蟻、蛆、蜘蛛、壁虎這些好殺的,我都來了一回…… 蛆的時候最辛苦,要引起她的注意不容易,客廳地板來來回回蠕動爬行了好幾回,才被她用衛生紙捏死。 其他的,附身後,我都懶得躲,大大方方地現身,乖乖地讓她殺。
    Thumbnail
    我的體會與感悟 第一次看著鳥類在我手中死去的時候,很難過。當時祂滿嘴都是螞蟻,身體從有溫度到冰冷。 後來看多了,數量一多,就漸漸麻木了,因爲不可能看到一隻就哭一次,這樣很快就會沒有力氣,還是把那些力氣花在可以做出更多改變的地方可能比較有希望。 對人類中心主義的反思 很多人可能會説人都吃不飽了
    Thumbnail
    移居台東後,自家農地上總是雜草叢生,因為就算砍了草,沒多久就會長高,砍草速度永遠趕不上草長高的速度。因為怕草叢裡藏著蛇,我們在農地上走動時,一定都要穿著長雨鞋。說到蛇,連看到毛毛蟲都會淒厲尖叫的我,想到毒蛇更是忍不住顫抖,偏偏我們所定居的台東鄉間,充斥著野生動物,這裡當然也是毒蛇的棲息地
    Thumbnail
    今天我們來聊聊「伊索寓言」中,農夫與蛇的故事~ 內容大概是這麼說的: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有一位農夫在路邊發現一條凍僵的蛇,他心生憐憫的把蛇放到自己懷中,想用身體的熱氣來溫暖牠,但是這條蛇甦醒之後,非但沒有感恩,反咬了農夫一口,農夫臨死前後悔的說:「我憐憫惡人,我該死,應該受報應。」 上述的故事
    Thumbnail
    小一點的時候好像更注重「體會」,對於萬事萬物要有所感,要愛這個世界甚過自己、要恨這個世界以證明投入;現在倒是比較在意「體驗」,放空整副身心的去吸收和承接,讓自己有所智識和話語權以做選擇,讓自己掙脫來自「我」、父母甚或社會的控制枷鎖,當然很難、很難,但仍是相信我已在其中試著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Thumbnail
    ……回想起自小所受的教育總是在教導我們建立分別心,告訴我們人類為尊,動物畜生為卑;教我們區分什麼是害蟲、什麼是益蟲,而害蟲會傷害我們的安全利益,一定要將牠撲殺消滅。因此,以前的我,蚊子叮我也打,螞蟻咬我也殺,看到蟑螂絕不放過,自私的只為維護保障自身的安全利益,殘忍的不顧眾生痛苦與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