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慢慢失去書籍、情書、相片、外帶菜單、唱片封套、日記的世界,是我逐漸接受了的世界。
A在寫作治療時這麼寫下。
A病了,病得不能說出心想的每一句話。今天,她難得清晰的大腦迴路,憶起D時常叮嚀她的話語:
我透過閱讀與A談話,這也是一種語言復健。她說,她太晚停用Meme,那是人人難以割捨這迷人的機器,一臺足以「取代」你的機器……
自動為你在餐廳點餐,
陳列你感興趣的商品,
推薦符合心境的音樂,
讓你馬上入睡或清醒,
把腦中想像變成藝品,
在悲傷時播放好回憶,
提供你交談時的建議,把你要的都傳送至你的視線內,你想說的、想寫的每個字也能經由下載購買,不需要記誦,不需要再學習,聽起來很棒,是嗎?她談論的日常讓人熟悉。
但是A為什麼失語呢?
我應該繼續讀下去,聽聽他們怎麼說…..
B說:
十年前,其他學校的教授就已逐漸被電腦和機器所取代。…….靠著Meme,學生直接下載每一樣東西。
我想,也許這句是不久的將來。
M說:
你們永遠再也不會遇到一個不懂的概念,甚至不懂的想法。每樣東西都將哫唅唾手可得。
人心渴望成為全知,甚至是「先知」,一直以來意圖明確。
D說:
當我們的互動越來越多經由機器傳遞……我們傳送所有知覺與溝通——很難預料將會發生什麼事。
我不意外地得知,人們其實被科技、機器慣養著,地球有衰退的森林、衰退的物種、衰退的道德,卻沒人發現我們的記憶也在衰退。
A告訴我,她世界裡的書籍、字典被大量收購,出版社一間間倒閉,文字交易所崛起,他們為文字標價,文字變成線上的商品,隨時能被創造、被刪除、被熱賣、被促銷。
無限貶低語言的價值,時間就久了,人們對文字的態度變了。
眼睛讀著A的世界——那四百多頁的文字,目擊病毒攪亂機器與電腦構築的社會。是的,機器的善解人意,令人卸下隱私的防備,科技殘留災難的引線,在數個先進國家引燃病毒感染,人們出現各種語焉不詳的語言障礙,像A,還有B……有人思想混亂、有人情緒失控、有人頭疼灼熱、有人說不出痛苦,有人陷入永恆的靜默。
以上斜線文字引自《文字交易所》。
|說實話,病毒教人勤洗手,虛擬病毒同樣棘手
2021年10月臉書的公司以metaverse為典故,正式改名為Meta, metaverse一詞出自1992年的科幻小說《潰雪》(大陸譯《雪崩》),代表一個超越現實與網際的虛擬空間。近日媒體接連洗刷刷介紹metaverse,馬克順利地炒熱股票市場。事實上,在臉書還沒掀起metaverse輿論浪潮時,《潰雪》就是一本絕版且可能被競標到兩、三倍的書。
►潰雪具體是指類比電視無訊息時螢幕出現如雪花般的雜訊,的確是令人崩潰的東西。
(Photo by Zach Vessels on Unsplash.)
《潰雪》的世界觀是民主、經濟及社會規範已崩壞,人們渴望逃進虛擬空間的世界,但程式漏洞卻迎來致命的危險,這本出產1992年的小說,似有似無地印證目前的資安問題,程式漏洞或說程序漏洞,簡單說是某些應用程式的Bug,在《零時差攻擊》一書裡提到,有心人(駭客)能利用程式漏洞讓某個遙遠國度的電腦系統癱瘓,系統癱瘓後可能發生什麼事呢?都有可能:城市停電、銀行凍結、工廠停擺、企業虧損、股市XX(自己想)。這是新時代的戰爭模式——「病毒攻防戰」,也是隨時隨地都能發生的零時差攻擊。
你可能從迪士尼動畫片《無敵破壞王2網路大暴走》裡知道蠕蟲病毒的危險,你也可以從2018年台積電發生的資安災難,看看
1隻病毒如何影響台積電78億的營收。或許,比起以metaverse(元宇宙)作科技的風向儀,《潰雪》寓言般的科技反思更有啟發性,你要知道,現實中的病毒教我們勤洗手,虛擬的病毒和真的病毒同樣棘手。
|說實話,你是不是總是忘了某些字怎麼寫?
出版於2016年的《文字交易所》,同樣寫科技與病毒,感覺卻是更貼近現在的未來,如果《潰雪》是科技能淋漓盡致地完成大腦想像的結果,那《文字交易所》算是科技與人文思想矛盾的曖昧時期。在《文字交易所》,人手一臺meme,翻譯為「模因機」,與大腦連結能模仿、收集人的行為思想、個性喜好,給用戶生活(搭訕)建議或商品服務,這很像網路的演算法、線上購物的再行銷,或是
那些會收集用戶資料的App,連你躺著、趴著都瞭若指掌。就連傳達想法的載體——文字也能賣,但是有了商機,也有人沒有想到的危機。
你是不是總是忘了某個字怎麼寫、怎麼念?當人類不需要記憶,文字是一種消耗品,溝通、思考、創作一切仰賴科技,科技的附屬品——病毒便有機會直接攻佔人類的記憶,大腦如斷訊的電視螢幕一樣,布滿灰白雪花。
文字的結束意味記憶與思想的結束。換言之,我們的過去與未來。
——《文字交易所》
註1:meme最近被稱為「迷因」。
註2:《零時差攻擊》在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有介紹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