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smart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台灣在今年三月上檔,但其實是去年的片,獲得了歐巴馬推薦,最近上架各大平台,於是想來寫寫這部青春片與其他YA片的不同,所謂的YA片,就是Young Adult片,美國每年大量量產,通常偏向娛樂性,但青春成長片不一定是YA片,也有著重在憂鬱的青春成長電影,不過YA片必定是屬於年輕時代發生的故事。

Olvia Wilde指導的"booksmart"算是取中間路線,不免俗的出現了美國年輕人電影中必定出現的題材,毒品/派對/性,甚至惡搞了一番,維他命般的毒品,不停出現的奇怪派對,還有用小熊鼻子自慰的性,青春無非是對自我的探索,但booksmart的特殊是在視角是從兩名從不與其他同學為伍的高材生出發,不是一般普通的搞笑輕鬆片,只是用喜劇包裝了一些想法及成長痛楚。

為何談到女性? 看完兩次後,其實隱隱約約感覺到這是一部有認真談論女性主義的片,從主角都是女生開始就告訴了觀眾這部電影的視角,而young就是無所畏懼,不同於成人的複雜及深思熟慮與穩重。

主角由kaitlyn dever飾演的Amy以及beanie feldstein飾演的Molly搭配,兩個其實不熱衷交際及派對的老成高中生,她們一心想快點離開學校上大學,而且是好大學,徹底鄙視周遭的一切不成熟及低能,跟老師與同學的交流都只在乎管理事務,她們相信自己的聰明才智能隔開周遭一切,不過聰明的小孩與普通的小孩本質上都是孩子,她們還是有喜歡的對象,有想親近的人,Amy羞於開口,而Molly則是擺出武裝姿態,拒絕承認自己也想要跟其他同學一起玩耍,這一切的改變都在畢業的前一天Molly無意間在廁所聽到三名同學評論她的書呆,同學之間的低能對話無非提到"性",想上誰,想像跟誰做愛,Molly選擇出廁所間反擊,卻意外地知道這三名她覺得未來會在路邊撿垃圾的同學都有了大好前程,平常幫學長打手槍的Triple A竟然跟她一起上了耶魯,另外兩名同學也是上了好大學及直接畢業去了google工作。

這帶給Molly不小的打擊,幾經詢問,幾乎所有她瞧不起的人都去了好學校,這讓Molly的世界開始天旋地轉,原來這些人邊玩邊讀書也得到了跟她一樣的成就,那她算什麼?她拉了長期好友Amy要一起去畢業前的派對,打算在最後一次補回青春。

Amy起初安慰Molly,又在尋找派對失敗的過程中一再退縮,她勸Molly放棄吧,我們有來派對了,但Molly使出了馬拉拉,是一種一年只有一次機會的咒語,無條件得聽對方的話,於是她們又繼續尋找派對,這過程中去錯了兩次派對,還在路上遇到兼差Uber的校長,在Pizza店打工的殺人魔,最後順利在老師的護送下到了派對。

然而到了派對後,又是一次心碎的開始,原來她們各自喜歡的對象跟彼此在一起了,兩個不善交際及交心的人為了掩飾心碎互相大罵對方,原因在於Amy認為Molly總是強勢主導,而Molly以為Amy又要逃跑放棄,殊不知Amy已經看到了結果,想要避免Molly心碎。其實從這就可以看出,兩人的友情中,Molly是屬於強勢的一方,她活潑的表達,想要做什麼就要做到,她喜歡的男孩太過搶眼,她鄙視周遭的一切以及他去掩蓋自己的不安,而Amy則是隱藏自己。

後來就在警察的盤查中,Amy衝出去自首結束了派對,平時Molly是一個很愛面子及抓緊任何可以展現自己聰明才智的人,但在最後發表感言的時刻,衝到了監獄救出朋友,飛車趕上了畢典。

開頭提及的女性人權鬥士,還有中間說女人已經道過太多的歉了,都顯示出女性視角,還有討論到自慰及Amy的出櫃,把女性的性探索描寫得輕鬆可愛,最喜歡Molly在Amy家兩人猜測Amy是用哪個玩偶自慰的橋段,還有其實父母都知道兩人是要去玩樂,要Amy不用講得太過細節,因為她只要說謊就會說太多細節,父母雖然精心準備了畢業的餐點,但還是讓女兒去飛,成長的必經之路。

而這部電影的缺點其實也顯而易見,想討論太多,顯得有點零碎及倉促, 以及主軸還是符合輕鬆喜劇 ,沒有太過深入,輕鬆的成份在,電影的高潮大概就是兩人滿懷希望地覺得一切青春正美好展開始得知了喜歡的人有對象,還有Amy跟漂亮的女生正在親吻時,吐了她滿身,而笑點頗多,個人最愛在車上放A片還被藍芽播出來那段-"Is that Cardi B?' 其實所有的一切事後看來也沒什麼大不了,就像朋友去了一年的GAP YEAR無法相見與一起畢業,但對高中生來說,或許已經是心中的天翻地覆及尷尬到天邊去了,這就是青春。

最後的結局就是難過分離之餘,朋友還是衝出來說,嘿我們一起去吃個鬆餅吧,想最後還是表達出,分離其實不用過於感傷,成長是必然。

(寫於2020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tzu的沙龍
1會員
38內容數
Atz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4/13
老實說在香港,不會說粵語是很難融入的,所謂的融入並不指的是成為一個香港人,而是在香港做事以及被認同的困難度。在雨傘期間,許多人曾經試圖想做些什麼,但沒有成功,而亂世備忘做到了,他記錄了當下,79天中的香港與雨傘運動。
2022/04/13
老實說在香港,不會說粵語是很難融入的,所謂的融入並不指的是成為一個香港人,而是在香港做事以及被認同的困難度。在雨傘期間,許多人曾經試圖想做些什麼,但沒有成功,而亂世備忘做到了,他記錄了當下,79天中的香港與雨傘運動。
2022/02/01
J是我住進新公寓以來認識最多的人,一開始就是她負責聯繫我,她時常穿著睡衣類的服裝在工作的場合,一個人吃著飯,畢竟她工作的地點就是公寓,常常我回來就遇到她,於是我們就開啟了一些話題。 而J,屬於有自己步調的人。
2022/02/01
J是我住進新公寓以來認識最多的人,一開始就是她負責聯繫我,她時常穿著睡衣類的服裝在工作的場合,一個人吃著飯,畢竟她工作的地點就是公寓,常常我回來就遇到她,於是我們就開啟了一些話題。 而J,屬於有自己步調的人。
2022/01/26
開始我搬到萬隆的新生活。 我得到了人生第一個過年禮盒,在工作場所。 我在2021年12月的告白,1月底了,沒有回應。但想想,沒有成為情人也可以當朋友啊。 我又買了兩本來自法國的筆記本,開始啟用新的紀錄我的治療筆記,舊的那本已經寫滿了,是我2021年下半的足跡。
2022/01/26
開始我搬到萬隆的新生活。 我得到了人生第一個過年禮盒,在工作場所。 我在2021年12月的告白,1月底了,沒有回應。但想想,沒有成為情人也可以當朋友啊。 我又買了兩本來自法國的筆記本,開始啟用新的紀錄我的治療筆記,舊的那本已經寫滿了,是我2021年下半的足跡。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艾比看電影又來了~~~~ 這種校園青春電影,不管幾歲都很適合看啊!😄 / 專情的校花 / 送早餐 是浪漫? / 可是我不喜歡你 / 謝謝15年前的你
Thumbnail
艾比看電影又來了~~~~ 這種校園青春電影,不管幾歲都很適合看啊!😄 / 專情的校花 / 送早餐 是浪漫? / 可是我不喜歡你 / 謝謝15年前的你
Thumbnail
青春是一本極其私密的日記,在心愛的筆記本上以稚嫩、歪斜的字跡寫下所有困惑與快樂、悲傷與歡愉,甚至是不可告人的秘密,《當女孩戀愛時》就像是忠實還原這本名為「青春」的記事,讓纖細善感的少女情懷一覽無遺。
Thumbnail
青春是一本極其私密的日記,在心愛的筆記本上以稚嫩、歪斜的字跡寫下所有困惑與快樂、悲傷與歡愉,甚至是不可告人的秘密,《當女孩戀愛時》就像是忠實還原這本名為「青春」的記事,讓纖細善感的少女情懷一覽無遺。
Thumbnail
如果以為這是一部可以輕鬆刷過當作假日娛樂的動畫片, 那你可能會被可樂跟爆米花嗆到,然後不小心掉了幾滴眼淚。 而且,那眼淚掉的是真心真意的,對於心有戚戚焉的華人來說。 皮克斯第一位華裔女導演石之予,要你知道一件事。 那就是長大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Thumbnail
如果以為這是一部可以輕鬆刷過當作假日娛樂的動畫片, 那你可能會被可樂跟爆米花嗆到,然後不小心掉了幾滴眼淚。 而且,那眼淚掉的是真心真意的,對於心有戚戚焉的華人來說。 皮克斯第一位華裔女導演石之予,要你知道一件事。 那就是長大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Thumbnail
台北電影節短評 這次想討論的電影,都收錄於今年台北電影節【當代精選】單元,真的是太幸運能在一天內看到兩部皆以極為細膩的視角來傳達意念的優秀作品,如果之後台灣片商有望買進的話,各位實在是不容錯過。 《青春請閉眼》 《青春請閉眼》 劇情大綱 性格安靜的高中女孩瑪莎,在班上有兩個最好的朋友,幾個人湊在一
Thumbnail
台北電影節短評 這次想討論的電影,都收錄於今年台北電影節【當代精選】單元,真的是太幸運能在一天內看到兩部皆以極為細膩的視角來傳達意念的優秀作品,如果之後台灣片商有望買進的話,各位實在是不容錯過。 《青春請閉眼》 《青春請閉眼》 劇情大綱 性格安靜的高中女孩瑪莎,在班上有兩個最好的朋友,幾個人湊在一
Thumbnail
久等了!隨著疫情趨緩,台北電影節要回來了!就在9月23日,滿載各種議題的最新電影以及各地影迷將在電影院等你,而Lizard的海底影院很榮幸能搶先欣賞到幾部北影的電影,接下來就帶大家看看這幾部片,提供大家參加這年度盛會時的選片參考,當然也會附上個人打分,當然Lizard的口味符不符合你口味就請自行斟酌
Thumbnail
久等了!隨著疫情趨緩,台北電影節要回來了!就在9月23日,滿載各種議題的最新電影以及各地影迷將在電影院等你,而Lizard的海底影院很榮幸能搶先欣賞到幾部北影的電影,接下來就帶大家看看這幾部片,提供大家參加這年度盛會時的選片參考,當然也會附上個人打分,當然Lizard的口味符不符合你口味就請自行斟酌
Thumbnail
白駒過隙、日月如梭一年又過去了一半,雖然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被迫過一個不一樣的暑假,待在家防疫也別忘記趁著暑假多讀點書或者做些平時沒法做的休閒活動,還要多多運動喔! 今天介紹五部花花童年時的又青春又熱血的英美校園電影,排序不分先後,都是花花會一看再看的電影。
Thumbnail
白駒過隙、日月如梭一年又過去了一半,雖然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被迫過一個不一樣的暑假,待在家防疫也別忘記趁著暑假多讀點書或者做些平時沒法做的休閒活動,還要多多運動喔! 今天介紹五部花花童年時的又青春又熱血的英美校園電影,排序不分先後,都是花花會一看再看的電影。
Thumbnail
演員出身的奧莉薇亞魏爾德,執導的《A+瞎妹》可說是一部相當有「魔力」的校園喜劇;故事聚焦在高中畢業前一天的生活,兩位生活白痴的女高材生,為了找到不知道地點的狂歡派對,而引發一連串混亂又瘋狂的過程,將人物成長濃縮在一夜,劇本雖然簡單,劇情雖然胡鬧,但卻貼近你我的成長記憶,令人喜愛。
Thumbnail
演員出身的奧莉薇亞魏爾德,執導的《A+瞎妹》可說是一部相當有「魔力」的校園喜劇;故事聚焦在高中畢業前一天的生活,兩位生活白痴的女高材生,為了找到不知道地點的狂歡派對,而引發一連串混亂又瘋狂的過程,將人物成長濃縮在一夜,劇本雖然簡單,劇情雖然胡鬧,但卻貼近你我的成長記憶,令人喜愛。
Thumbnail
衝出青春的煩惱|每一部YA片都隱含一個人的成長,克服了某些衝突過程,化解某些危機,他/她逐漸學習如何和解、認識並擁抱接納自己,大概是擺脫掉對他人尷尬的必經過程吧。這或許也是《獨領風騷》為何歷久二十餘年,而始終不曾褪色的原因。自己只有一次的青春,卻能在電影中無止盡回味,再活一次不可能重來的尷尬與無敵。
Thumbnail
衝出青春的煩惱|每一部YA片都隱含一個人的成長,克服了某些衝突過程,化解某些危機,他/她逐漸學習如何和解、認識並擁抱接納自己,大概是擺脫掉對他人尷尬的必經過程吧。這或許也是《獨領風騷》為何歷久二十餘年,而始終不曾褪色的原因。自己只有一次的青春,卻能在電影中無止盡回味,再活一次不可能重來的尷尬與無敵。
Thumbnail
《A+瞎妹》不同於一般青少年電影的找尋自我,電影中的各個角色是一開始就已經有相當強烈的自我認同,但當自己認同的自我遭到挑戰時,在這樣的衝突下還能不能讓自己繼續認同原本的自己呢?
Thumbnail
《A+瞎妹》不同於一般青少年電影的找尋自我,電影中的各個角色是一開始就已經有相當強烈的自我認同,但當自己認同的自我遭到挑戰時,在這樣的衝突下還能不能讓自己繼續認同原本的自己呢?
Thumbnail
過得太用力、總是故步自封、時常覺得「別人一定/都怎麼樣」……突然在即將分別的前一天「認識」大爆炸:最矬最普通最跩最死對頭的都有柔軟有趣又酷的一面。再認識多一點點也好,就算十二點鐘會變回原形、我們仍會依然故我,但「我」和「你」本來就豐富得超乎你我想像。只要願意,就沒有太遲這件事吧?
Thumbnail
過得太用力、總是故步自封、時常覺得「別人一定/都怎麼樣」……突然在即將分別的前一天「認識」大爆炸:最矬最普通最跩最死對頭的都有柔軟有趣又酷的一面。再認識多一點點也好,就算十二點鐘會變回原形、我們仍會依然故我,但「我」和「你」本來就豐富得超乎你我想像。只要願意,就沒有太遲這件事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