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樂目的

2021/11/2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電影裡的音樂主要目的通常都是為了加強戲劇的效果。
例如美國導演米洛斯•福曼(Milos Forman)在1984年所導的《阿瑪迪斯》,一開頭為了呈現男主角薩里耶瑞瘋狂的場景,而用了莫札特所作的《G小調第25號交響曲,K183,第一樂章》,不但音樂充滿著戲劇性的傷感和激烈的情懷,也增強了場面的力量。

音樂可以為電影呈現區域感,就像西班牙的音樂,如阿莫多瓦(Almodovar)所導的《我的母親》,或者王家衛的《春光乍洩》,它所呈現的就是阿根廷的探戈(Tango)。
音樂也可以表現出一部電影想要述說的時代、地點、文化狀態等等。如在《新天堂樂園》中,因膠捲起火而釀成大災,那裡面的緊張氣氛,其實就是由小提琴尖銳的和弦帶出。

由高音代表天堂或好的景象,如俄國導演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 的作品《鄉愁》,一開始就是一幅詩情畫意的田園美景,所配的音樂則是帶點高音的民謠風。低音則代表地獄或不好的情景,如英國導演伊恩蘇佛利(Ian Softley)的《慾望之翼》,刻意壓低的和弦預示著一場葬禮即將舉行。

懷舊的主題或是回憶的主題用來指出一個特定的人物或者場景,顯著的例子就是王家衛的《阿飛正傳》或是《花樣年華》。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在柯波拉的《現代啟示錄》當中的戰爭場景,用到了華格納的《女武神》以達到一種反諷之效。

其他電影的語言所無法鋪陳的情緒,音樂可以帶來這樣的效果。
如日本導演市川準(Ichikawa Jun)的《東尼瀧谷》,悠悠的鋼琴聲帶著淡淡的哀愁。用來作為轉換場景用,有時是場景A結束時音樂出現貫穿場景B到C。
如《愛我就搭火車》的最後一段,男主角方斯華坐車到墓地,鏡頭不斷地插入他遇見故事其他的主角,然後方斯華則在走入那全世界最大的墓園中,影子逐漸縮小,導演用得則是馬勒的第十號交響曲第一樂章。

支援夢境情緒的音樂,如法國導演盧貝松(Luc Besson)的《碧海藍天》,在男主角回到大海中,和一群海豚游泳,而海豚也發出聲音與他對話,那其實是呈現夢裡的一個狀態。

音樂在電影中的功用除了有烘托氣氛,還可以作為直接的敘事線索。可以具象呈現,亦可以抽象表達。可以是客觀的表徵,也可以是主觀的投射。音樂放在不同的故事情節,配合不同的畫面,藉以期待觀眾的接收與想像加以發揮,造就的喻意與效果也會強化。
    墨依
    墨依
    秋水成墨,依人故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