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廣場投書》青年時評:交通問題就是南北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本文於2020/08/30同步刊登於《自由廣場
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再度失言,表示「在南部搭乘公車的人是厭桃(台語發音,指傻瓜),還不知道公車何時會來!」先不論柯市長連最基本的資料查證都沒做到,因為事實上公車app在南部早已行之多年,但這番帶有「天龍」視角的言論,卻也點出了一個歷久彌新的議題 — 南北差距。
從國內經濟發展的脈絡來看,自一九八○年代以降,台灣確定以貿易為主的經濟發展路線後,政府開始強力輔導高科技產業的轉型,並以台北、桃園與新竹作為產業中心,此時政府便開始將大量的經費、人力與租稅優惠投注在北部區域;加上台灣長期以來藍綠在南北政治版圖的分割,形成了一種以台北政治中心為主的發展模式,造成資源分配的不平衡。早期的統籌經費高雄與台北便相差數百億元,導致南部有許多城市淪落為無法轉型的工業之都,徒留污染卻難以得到合理的資源分配。
而我也理解,高雄的公車問題並非是第一天被詬病。但筆者必須提醒柯市長,高雄的公車問題不能也不該被單獨檢視,而是必須被放置在整個南北資源分配不均的結構性因素下討論。
早在一九八九年,高雄規劃建造四條捷運線時,就被中央以沒有必要為由砍到剩兩條線,甚至近年來要規劃黃線時又被國民黨立委給凍結預算,導致高雄在經費不足的狀況下,勉強只蓋了兩條捷運線,並加蓋輕軌去完善整個交通路網,而公車作為串聯各個節點的工具,在經費不足的狀況下自然無法如台北一樣密集完整。
所以我們不禁得問,台北之所以有如此便利的交通,是因為行政中心坐擁大量資源,能夠架設密集的大眾運輸系統,而對於其他經費仍捉襟見肘的城市而言,發展初期以虧損的方式來支撐大眾運輸系統是必然的過程,但如果卻因此被一味地指責交通系統的疲軟無力,不僅不公平,更凸顯了「台北中心」思維的傲慢。
南北發展的不平衡,身為首都市長的柯文哲不僅不該置身事外,更應該收起天龍式的傲慢,學會謙卑地理解台北的資源豐厚並非理所當然。
avatar-img
1會員
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蘇俊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筆者所擔心的,正是政黨將選舉化約成「意識形態」與「道德口號」的對立,若是不能針對市民的民主質量做出進一步的培力,去強化在判斷候選人質量間的差異能力,市民們終究在幾年後會再次落入「換人做看看」或是「藍綠一樣爛」之流的二元對立邏輯,而無法真正的對於候選人有更強的監督與批判,誕生下一個「韓國瑜」。
即便是自由如美國也對於種族歧視的言論格外敏感,被視為禁忌話題,原因無他:當價值倡議的本身是反自由時,就應當被我們唾棄,而如果我們相信民主多元的討論是奠基在理性溝通的基石上,那我們更就不該縱容像張安樂這樣,以暴力之名行反自由之實的人。
筆者所擔心的,正是政黨將選舉化約成「意識形態」與「道德口號」的對立,若是不能針對市民的民主質量做出進一步的培力,去強化在判斷候選人質量間的差異能力,市民們終究在幾年後會再次落入「換人做看看」或是「藍綠一樣爛」之流的二元對立邏輯,而無法真正的對於候選人有更強的監督與批判,誕生下一個「韓國瑜」。
即便是自由如美國也對於種族歧視的言論格外敏感,被視為禁忌話題,原因無他:當價值倡議的本身是反自由時,就應當被我們唾棄,而如果我們相信民主多元的討論是奠基在理性溝通的基石上,那我們更就不該縱容像張安樂這樣,以暴力之名行反自由之實的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跟朋友在台南市東區鬧區聚會,聊著發現,六都只有台南沒有捷運、沒有輕軌,大眾運輸只有公車,還很少,我們一下午都沒看到幾台公車經過。 根據維基百科, 台北捷運1996啟用,年運量71018.5萬人次(2023), 高雄捷運2008啟用,年運量6482.6萬人次(2023) 台南:可能2026動工。
2024.07.16. 竹北市公所 持續改善竹北道路,竹北市公所提案爭取中央經費,規劃縣政二路之路面及人行道空間,獲核定600萬設計費補助,提升安全無礙的通行環境。 竹北市長鄭朝方指出,竹北居住及就業人口不斷攀升,成為13鄉鎮市裡最年輕的城市,但他發現舊有建設多有老化損壞,與城市特性並不相符,尤
Thumbnail
Commuting in Taiwan's North and South: Taipei vs. Kaohsiung While both Taipei and Kaohsiung are major urban centers in Taiwan, their commuting landsc
Thumbnail
翻開台北捷運進出站統計資料,如果把2019年跟2023年作對比,會發現成長率最高的車站,是位於台北市的南港,甚至用上帝視角來看,會發現南港有許多正在興建中的建築。究竟南港是怎麼從以前工業黑鄉的稱號,變成現在台北另一個重要交通樞紐、A級商辦的聚集地?附近又有哪些正在興建中的開發案呢?
Thumbnail
「你做司機的人態度這麼差!我一定要投訴! #我一定要投訴給韓市長!叫韓市長來看你怎麼欺負我!欺負乘客!」
Thumbnail
本篇你應該學會…… ■台南房地產未來的四大潛力區塊:包含台南在地傳統生活圈東區及北區。 □台南市是台灣都會區罕見沒有「都心轉移」現象之城市,在地人始終執迷「東區」。 ●台南捷運藍線的規劃,符合在地人口及生活需求,也更鞏固「東區」都心地位。 ○未來「平實重劃區」及「巴克禮公園」仍有發展腹地。
自臺北市長蔣萬安市長上任以來,市府團隊的執政行政能力持續受到市民的密切關注。他的領導風格和政策方向,無疑對臺北市的未來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然而,市內交通安全問題不斷升溫,引起了市民的擔憂和不滿。特別是臺北市議員徐立信多次向市府反映市內交通號誌混亂的問題,但市府尚未即時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竹科交通問題的改善可能性,包括園區巡迴巴士的路線問題,通勤公車路線的概念,竹科巡迴巴士的紅線、綠線問題,橘線、綠能線的改善方法,以及其他公車路線設立和提升公車硬體層面的建議等。
Thumbnail
從台灣目前人口聚集的核心區域—六大直轄市來看,每座重量級車站,現在也非常多針對車站本身、甚至周遭區域的工程正在進行。所以今天我們就打破先前一集只談一個縣市的空間限制,一次看完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以及高雄各自的超級車站,目前在進行那些工程,以及最新進度到哪裡 !
Thumbnail
最近臺北市大學里的「交通友善區示範點」完工,受到一些交通粉專的關注與肯定,《中國時報》地方版也加以報導。但是對臺北市政比較熟悉的人,看在眼裡大概是五味雜陳,要說這工程不對也不是,可是大概也很難像這些交通粉專一樣,簡單地肯定這個「交通友善區」的「進步」。 怎麼說呢?首先,大學里其實是柯文哲任內施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跟朋友在台南市東區鬧區聚會,聊著發現,六都只有台南沒有捷運、沒有輕軌,大眾運輸只有公車,還很少,我們一下午都沒看到幾台公車經過。 根據維基百科, 台北捷運1996啟用,年運量71018.5萬人次(2023), 高雄捷運2008啟用,年運量6482.6萬人次(2023) 台南:可能2026動工。
2024.07.16. 竹北市公所 持續改善竹北道路,竹北市公所提案爭取中央經費,規劃縣政二路之路面及人行道空間,獲核定600萬設計費補助,提升安全無礙的通行環境。 竹北市長鄭朝方指出,竹北居住及就業人口不斷攀升,成為13鄉鎮市裡最年輕的城市,但他發現舊有建設多有老化損壞,與城市特性並不相符,尤
Thumbnail
Commuting in Taiwan's North and South: Taipei vs. Kaohsiung While both Taipei and Kaohsiung are major urban centers in Taiwan, their commuting landsc
Thumbnail
翻開台北捷運進出站統計資料,如果把2019年跟2023年作對比,會發現成長率最高的車站,是位於台北市的南港,甚至用上帝視角來看,會發現南港有許多正在興建中的建築。究竟南港是怎麼從以前工業黑鄉的稱號,變成現在台北另一個重要交通樞紐、A級商辦的聚集地?附近又有哪些正在興建中的開發案呢?
Thumbnail
「你做司機的人態度這麼差!我一定要投訴! #我一定要投訴給韓市長!叫韓市長來看你怎麼欺負我!欺負乘客!」
Thumbnail
本篇你應該學會…… ■台南房地產未來的四大潛力區塊:包含台南在地傳統生活圈東區及北區。 □台南市是台灣都會區罕見沒有「都心轉移」現象之城市,在地人始終執迷「東區」。 ●台南捷運藍線的規劃,符合在地人口及生活需求,也更鞏固「東區」都心地位。 ○未來「平實重劃區」及「巴克禮公園」仍有發展腹地。
自臺北市長蔣萬安市長上任以來,市府團隊的執政行政能力持續受到市民的密切關注。他的領導風格和政策方向,無疑對臺北市的未來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然而,市內交通安全問題不斷升溫,引起了市民的擔憂和不滿。特別是臺北市議員徐立信多次向市府反映市內交通號誌混亂的問題,但市府尚未即時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竹科交通問題的改善可能性,包括園區巡迴巴士的路線問題,通勤公車路線的概念,竹科巡迴巴士的紅線、綠線問題,橘線、綠能線的改善方法,以及其他公車路線設立和提升公車硬體層面的建議等。
Thumbnail
從台灣目前人口聚集的核心區域—六大直轄市來看,每座重量級車站,現在也非常多針對車站本身、甚至周遭區域的工程正在進行。所以今天我們就打破先前一集只談一個縣市的空間限制,一次看完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以及高雄各自的超級車站,目前在進行那些工程,以及最新進度到哪裡 !
Thumbnail
最近臺北市大學里的「交通友善區示範點」完工,受到一些交通粉專的關注與肯定,《中國時報》地方版也加以報導。但是對臺北市政比較熟悉的人,看在眼裡大概是五味雜陳,要說這工程不對也不是,可是大概也很難像這些交通粉專一樣,簡單地肯定這個「交通友善區」的「進步」。 怎麼說呢?首先,大學里其實是柯文哲任內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