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湖交通問題 三市長候選人論點整理: 一個內湖市民的觀察與建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內湖交通問題過去十幾二十年來,一直是歷任台北市長想解決卻解決不了的問題。今年適逢台北市長選舉,這個議題又被拿出來討論。而在昨天(8月7日)陳時中提出交通改善的政見後,又再次引起三組候選人的論戰。那麼,我身為一個自幼在內湖成長的市民,會怎麼看這幾個候選人的政見呢?這邊我想提一點我的觀察。

內湖交通的三個主要癥結點

在討論陳時中與蔣萬安的政見前,先來看內湖地理位置的限制、以及交通問題的癥結所在。
首先,內湖的交通問題主要是出在內湖科學園區,在上下班時刻總會引發大塞車。有時短短兩三公里的路程,塞個一小時都是有可能的。而會造成這樣的局面是許多因素造成的:

1、龐大的車流 僅有少數橋樑可進出

首先,就地理位置來說,基隆河將內湖區與台北市市區分隔開來,而內湖科學園區(圖一中紅色區塊)要出入台北市的橋樑卻只有兩座,分別是大直橋與民權大橋(圖中藍色箭頭)。再不然就是得上高速公路或環東大道來進出市區(圖中黃色線條,紅圈圈為高速公路交流道處)。然而這聯外道路與橋樑剛好都在科學園區的兩端,於是上下班時間,車輛就會瞬間壅積在這幾個節點上,並造成回堵,癱瘓交通。這是地理上造成的限制。

2、道路交通管理不足?

而在內湖區內的交通線道上來說,本身亦有很多問題。圖二為科學園區外的內湖路,表面上看起來有三線車道,但內車道有左轉道、外車道有公車停靠與右轉道,所以巔峰時刻,內外兩車道常常被轉彎車與公車佔據,幾乎變成只有一條車道能前行。而內外兩車道又會因此變換到中線車道,於是交通就會混亂大打結。
於是這內湖路就很難紓解通往高速公路的堤頂大道的車輛。然後更悲劇的是,在內湖科學園區內的車道更只有、二線道,無比狹小。於是造成了科學園區內外都壅塞不已的慘狀。

3、捷運與都市規劃問題

而捷運文湖線是許多在內科工作的人選擇的出路工具。文湖線在上下班時間其實都是壅擠不已,堪比東京上下班電車的壅擠程度。然而由於運量設計的不足,所以即便上下班班次密集,整體來說仍無法真正疏散內湖的車流。這些交通的狀況,最終引起了人們的質疑,人們開始想,會不會是當初在設計內湖科學園區時,都市規劃就出了問題?是不是在規劃園區時,沒想過交通的問題?抑或是,在內湖這樣的區域根本不該塞那麼多的公司組織?

柯文哲市府做了哪些努力?

其實柯文哲政府早期也的確為了內湖交通試著做了很多努力。
例如捷運班次的加密、公車、專車的開設等等都嘗試過了,只是成效不彰。捷運的努力就像前文講的,其實班次已經很密集了,巔峰時間三分鐘內都可以等到捷運的車次,而且每個車廂都是塞滿滿的,但還是沒辦法解決問題。
至於公車、專車的開設,這些公車往往都塞在車陣中,並沒有辦法快速疏導上下班人群,反而還替壅擠的內湖的車道添加混亂。
而許多內湖的里長曾建議可以在內湖科學園區增加聯外的橋樑,但卡在那些橋樑開設後會衝擊松山機場,在機場可能有國安考量短期內無法遷移的情況下,這個方向的努力似乎也宣告不可能。
至於興建新捷運路線的部分,環東線接道文湖線的劍南路站、捷運民生汐止線、乃至捷運東環段(經過內科,連結板南線、松山線、文湖線的捷運)則經過多年的辯論、討價還價與環評後,部分路段現在才開始有眉目而已。
大抵來說,柯文哲市府對於內湖交通的努力多以失敗做結,畢竟連柯市長都已說內湖的交通沒救了。內湖交通有很大的先天不良,一是地理位置的關係,二是都市計畫的問題,這都很難以短期做出立竿見影的改變,所以某方面來說,柯市長的無救論也不是完全的錯誤。
只是,當一個市長說了沒救,難免會給人擺爛的感受。關於這點,恐怕還有待黃珊珊提出更多積極的解決方案。

陳時中的解方:增加聯外交通路線

陳時中、及其民進黨團隊,他們對於內湖交通的解方,我認為主要是兩個大方向,一是捷運工程的加速進行,二是增加內湖聯外的節點。
關於捷運的建設,我想現在三個主要競選的陣營應該沒有太多不一樣的想法吧(?),重點是施工的效率,這是陳時中與蔣萬安陣營都提出要加強的部分。
對我而言,陳時中對於內湖交通議題的主要解方,是在增加內湖聯外交通路線。以圖一來說,陳時中陣營設計了兩段環東高架與高速公路的連結處(右邊兩條路色線段),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內湖間接多了聯外的動線。
另外一個比較大的亮點,則是在內科與機場旁的塔悠路開設地下隧道(最左邊的路色線段),避開機場與限高的問題。當然,這些聯外道路的設計,可不可行,有沒有效,我想勢必還會有很多討論。

蔣萬安的解方:都市計畫分散內科壓力

在陳時中提出了內湖交通改善計畫後,國民黨蔣萬安的陣營也隨即提出了他們的主張。
蔣萬安也提出了捷運的加速動工的想法,這點某方面來說也算是共識了(?)。另外他也提了在運具方面的加強,例如捷運的班次的加密、便捷公車的設立等等,不過這一點我想過去柯市府也有努力過,但效果並不好,不知道蔣萬安陣營是否有更多不一樣的設計或想法?
另外,蔣萬安突出了發展北投士林與南港的科技園區的發展,希望能藉此分散內科的壓力。這個從結構上解決內科交通的想法,我認為是有想法的。當然,這樣的思考其實蠻大的,需要更多細節的說明,才不會流於空泛。

三陣營政策其實沒有太多的相悖 好想法新市長都可以參考

看看三陣營的政策(其實黃珊珊還沒提政策?),即使彼此陣營相異,但並沒有太多相悖的政策。雖然基於選舉,彼此陣營都會有誰抄誰政策、誰說的可行不可行的爭執,彷彿非得辯個輸贏不可,但其實我想內湖的交通、其限制就是那樣,他不是一個政策路線的選擇問題,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問題,只要是好的意見,只要是能解決問題的方案,希望將來的新市長都能夠參考。
另外,當彼此的政策意見沒有太強烈的差異時,其實就是看那個陣營提的政策更細膩,而非空泛之論。同時,政策的執行力也是選民可以考量的點。
總之,我認為民主選舉的好處就在這裡,表面上看他們競選陣營是吵吵鬧鬧,但其實這也是彼此政策提出比較的過程,我們選民就像買貨的,可以迫使彼此陣營提出更好的想法與願景,也防止執政者施政的僵化。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7會員
87內容數
洪七 隨意系部落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洪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些人選擇生存,是因為畏懼死亡;然而有些人選擇死亡,是因為他們恐懼生命。
們必須時時謹記,若要讓寫筆記變成一個可以長久實踐下去的習慣,我們必須讓這件事能簡單、方便的進行下去,千萬別讓完美主義阻斷了心流。
很高興有一位年紀很輕、卻很敏感的作家,藉著小說幫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青春,處理年少時曾隱隱作痛的傷痕。很多人說,只有度過青春期才能邁向成人。但大部分的人並不知道,我們的青春期也許在我們大人的表面下不斷被拉長,等待著我們真真正正去面對他。
你有寫過傳記或報導性文章的經驗嗎?你是否遇過下列這些問題? 你的敘述觀點要怎麼建立? 如何重建記憶中的場景? 過去的記憶要如何揀擇? 要如何面對記憶真偽的問題? 要怎麼面對傳記人物內心的脆弱與掙扎? 書寫到爭議事件,且可能涉及到他人要怎麼辦? 如果你有這些疑惑,可以參考這本《寫作的起點》。
心理類型的測驗可以幫助釐清自己的性格傾向,瞭解自己為什麼會受某類型的傷、或總是在某些地方鬼打牆。 然而要注意的是,在做這類測驗時,人們往往錯把嚮往的脾性當成自己的性格。同時,心理類型的目的不是要標籤化自己,而是藉此更加理解自己的心理傾向,避免不必要的耗神,讓自己有機會變成更不一樣的自己。
書寫,並非有一張紙、一隻筆就能完成。 我們很容易在心裡替事情設限,例如覺得寫作是一件需要「努力」的事,或是不自覺地起了比較的心情,覺得文字非得寫成怎樣才可以。總總因素,讓我們在書寫上卻步,無法讓內心的情緒自然而然的流淌於紙上。 這時,我們需要一套「自由書寫術」。
有些人選擇生存,是因為畏懼死亡;然而有些人選擇死亡,是因為他們恐懼生命。
們必須時時謹記,若要讓寫筆記變成一個可以長久實踐下去的習慣,我們必須讓這件事能簡單、方便的進行下去,千萬別讓完美主義阻斷了心流。
很高興有一位年紀很輕、卻很敏感的作家,藉著小說幫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青春,處理年少時曾隱隱作痛的傷痕。很多人說,只有度過青春期才能邁向成人。但大部分的人並不知道,我們的青春期也許在我們大人的表面下不斷被拉長,等待著我們真真正正去面對他。
你有寫過傳記或報導性文章的經驗嗎?你是否遇過下列這些問題? 你的敘述觀點要怎麼建立? 如何重建記憶中的場景? 過去的記憶要如何揀擇? 要如何面對記憶真偽的問題? 要怎麼面對傳記人物內心的脆弱與掙扎? 書寫到爭議事件,且可能涉及到他人要怎麼辦? 如果你有這些疑惑,可以參考這本《寫作的起點》。
心理類型的測驗可以幫助釐清自己的性格傾向,瞭解自己為什麼會受某類型的傷、或總是在某些地方鬼打牆。 然而要注意的是,在做這類測驗時,人們往往錯把嚮往的脾性當成自己的性格。同時,心理類型的目的不是要標籤化自己,而是藉此更加理解自己的心理傾向,避免不必要的耗神,讓自己有機會變成更不一樣的自己。
書寫,並非有一張紙、一隻筆就能完成。 我們很容易在心裡替事情設限,例如覺得寫作是一件需要「努力」的事,或是不自覺地起了比較的心情,覺得文字非得寫成怎樣才可以。總總因素,讓我們在書寫上卻步,無法讓內心的情緒自然而然的流淌於紙上。 這時,我們需要一套「自由書寫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新北第一環的行政區,像是板橋、三重、永和、新店,看起來預售屋新案應該都會有機會成交單價站上100萬。幾年前,這真的是很令人難以想像和接受。不過由於重劃區嶄新的街廓,真的很受年輕一輩買方的青睞。如果要追求比較舒適的大環境,越來越多人偏好重劃區而非舊市區,在新案釋出有限的情況下,重劃區一案接一案把房價給
Thumbnail
🍀內湖永續社造通訊2024🍀 我的美好生活,是健走,還是釣魚,還是騎單車,讓想望倘佯在內湖森川里湖之美中。就在「碧湖公園」、「內湖運動公園」、基隆河連結捷運站之「自行車步道」新工程啟動前,採錄不永續所在,體驗用 AI 書寫永續願景,一起寫下公園及步道新風貌的美好生活想望,進而育成 AI 融
🍀內湖永續社造通訊2024🍀 內湖社大特別呼籲政府重視連結河廊與捷運的安全步道系統,尊重單車與行人路權,提案「內湖區安全自行車專用路網」,此外大會中也提案「東湖市場管制優化」,皆是內湖永續生活的想望。 —————投票網址 【參與式預算】投票網站 今年內湖區參與式提案提出「內湖區安全自
2024.05.13 行政院 行政院長陳建仁今(13)日前往臺中市出席「國1大雅系統交流道通車典禮」時表示,交通部高速公路局施工團隊在施工期間克服COVID-19嚴峻疫情、營造人力短缺及物料價格飆漲等各種挑戰,採取施工與用地取得併行的作業方式,大幅縮短施工所需期程,使大雅系統交流道得以提早於今日通
Thumbnail
翻開台北捷運進出站統計資料,如果把2019年跟2023年作對比,會發現成長率最高的車站,是位於台北市的南港,甚至用上帝視角來看,會發現南港有許多正在興建中的建築。究竟南港是怎麼從以前工業黑鄉的稱號,變成現在台北另一個重要交通樞紐、A級商辦的聚集地?附近又有哪些正在興建中的開發案呢?
自臺北市長蔣萬安市長上任以來,市府團隊的執政行政能力持續受到市民的密切關注。他的領導風格和政策方向,無疑對臺北市的未來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然而,市內交通安全問題不斷升溫,引起了市民的擔憂和不滿。特別是臺北市議員徐立信多次向市府反映市內交通號誌混亂的問題,但市府尚未即時
Thumbnail
瞭解臺灣交通問題的根源,指出良好的道路設計和設施、交通教育和執法的重要性。討論選定草屯鎮的原因以及小鎮的規劃發展策略和目標。提出改善步行空間、重新劃分標線及停車位盤點等改善方案。邀請有興趣的人參與實施與夥伴招募。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竹科交通問題的改善可能性,包括園區巡迴巴士的路線問題,通勤公車路線的概念,竹科巡迴巴士的紅線、綠線問題,橘線、綠能線的改善方法,以及其他公車路線設立和提升公車硬體層面的建議等。
Thumbnail
從台灣目前人口聚集的核心區域—六大直轄市來看,每座重量級車站,現在也非常多針對車站本身、甚至周遭區域的工程正在進行。所以今天我們就打破先前一集只談一個縣市的空間限制,一次看完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以及高雄各自的超級車站,目前在進行那些工程,以及最新進度到哪裡 !
Thumbnail
最近臺北市大學里的「交通友善區示範點」完工,受到一些交通粉專的關注與肯定,《中國時報》地方版也加以報導。但是對臺北市政比較熟悉的人,看在眼裡大概是五味雜陳,要說這工程不對也不是,可是大概也很難像這些交通粉專一樣,簡單地肯定這個「交通友善區」的「進步」。 怎麼說呢?首先,大學里其實是柯文哲任內施
Thumbnail
新北第一環的行政區,像是板橋、三重、永和、新店,看起來預售屋新案應該都會有機會成交單價站上100萬。幾年前,這真的是很令人難以想像和接受。不過由於重劃區嶄新的街廓,真的很受年輕一輩買方的青睞。如果要追求比較舒適的大環境,越來越多人偏好重劃區而非舊市區,在新案釋出有限的情況下,重劃區一案接一案把房價給
Thumbnail
🍀內湖永續社造通訊2024🍀 我的美好生活,是健走,還是釣魚,還是騎單車,讓想望倘佯在內湖森川里湖之美中。就在「碧湖公園」、「內湖運動公園」、基隆河連結捷運站之「自行車步道」新工程啟動前,採錄不永續所在,體驗用 AI 書寫永續願景,一起寫下公園及步道新風貌的美好生活想望,進而育成 AI 融
🍀內湖永續社造通訊2024🍀 內湖社大特別呼籲政府重視連結河廊與捷運的安全步道系統,尊重單車與行人路權,提案「內湖區安全自行車專用路網」,此外大會中也提案「東湖市場管制優化」,皆是內湖永續生活的想望。 —————投票網址 【參與式預算】投票網站 今年內湖區參與式提案提出「內湖區安全自
2024.05.13 行政院 行政院長陳建仁今(13)日前往臺中市出席「國1大雅系統交流道通車典禮」時表示,交通部高速公路局施工團隊在施工期間克服COVID-19嚴峻疫情、營造人力短缺及物料價格飆漲等各種挑戰,採取施工與用地取得併行的作業方式,大幅縮短施工所需期程,使大雅系統交流道得以提早於今日通
Thumbnail
翻開台北捷運進出站統計資料,如果把2019年跟2023年作對比,會發現成長率最高的車站,是位於台北市的南港,甚至用上帝視角來看,會發現南港有許多正在興建中的建築。究竟南港是怎麼從以前工業黑鄉的稱號,變成現在台北另一個重要交通樞紐、A級商辦的聚集地?附近又有哪些正在興建中的開發案呢?
自臺北市長蔣萬安市長上任以來,市府團隊的執政行政能力持續受到市民的密切關注。他的領導風格和政策方向,無疑對臺北市的未來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然而,市內交通安全問題不斷升溫,引起了市民的擔憂和不滿。特別是臺北市議員徐立信多次向市府反映市內交通號誌混亂的問題,但市府尚未即時
Thumbnail
瞭解臺灣交通問題的根源,指出良好的道路設計和設施、交通教育和執法的重要性。討論選定草屯鎮的原因以及小鎮的規劃發展策略和目標。提出改善步行空間、重新劃分標線及停車位盤點等改善方案。邀請有興趣的人參與實施與夥伴招募。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竹科交通問題的改善可能性,包括園區巡迴巴士的路線問題,通勤公車路線的概念,竹科巡迴巴士的紅線、綠線問題,橘線、綠能線的改善方法,以及其他公車路線設立和提升公車硬體層面的建議等。
Thumbnail
從台灣目前人口聚集的核心區域—六大直轄市來看,每座重量級車站,現在也非常多針對車站本身、甚至周遭區域的工程正在進行。所以今天我們就打破先前一集只談一個縣市的空間限制,一次看完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以及高雄各自的超級車站,目前在進行那些工程,以及最新進度到哪裡 !
Thumbnail
最近臺北市大學里的「交通友善區示範點」完工,受到一些交通粉專的關注與肯定,《中國時報》地方版也加以報導。但是對臺北市政比較熟悉的人,看在眼裡大概是五味雜陳,要說這工程不對也不是,可是大概也很難像這些交通粉專一樣,簡單地肯定這個「交通友善區」的「進步」。 怎麼說呢?首先,大學里其實是柯文哲任內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