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心理諮商的過程,發覺的自己對自己的不滿意,來自與一個期望自己應該成為的樣子在比較。
最近買了一本書《
告別菜尾時代》,好像找到了我那個期望中的模樣是什麼。作者1990生(大我一歲),醫學系畢業,到哈佛大學交換時拓展了自己的視野,感受到文化衝擊,進一步在思索自己究竟想要成為怎樣的人,想要以什麼當作志業,現在的她選擇留在美國哈佛做研究,而不是回到台灣追求安穩、地位高的醫生。我才翻了幾頁的序,她說她很猶豫接到初版社的邀請要不要寫,有種擔心自己處於還在摸索中的人生,非典型人生勝利組,到底有沒有資格寫書啟發別人,但她最後決定寫一本誠實的書,儘管多年後回想或許會覺得當初的自己太過青澀。
做為八年級生的前段,我自己一直很佩服那種到國外闖蕩過的同輩,不論是交換學生、留學,或者是去壯遊,我都很羨慕她們的勇氣還有獨立,都會覺得經歷過那些人生才會比較完整。但其實我知道,這些真的要趁年輕。我曾讀過曲家瑞寫的書(忘記書名了),她提到,有些年輕人在出社會一段時間後選擇辭職,去打工度假,想去看看世界,但是也許某些人的機會成本可能是職涯的大好前程,而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之後,回到台灣,你面對的還是你原生的那個體制,面對的也許還是自己還沒解開和克服的問題。
而我自己近幾年其實已經漸漸釋懷自己生病的事,漸漸原諒自己的天真、不經世事,原諒自己沒辦法跟闖蕩世界的同輩一樣。在臉書厭世動物園中曾看到一張插畫,青蛙在井裡面,外頭的烏龜激牠出來,別再當一隻井底之蛙,然後牠跳出來(說了:Hello, world!世界,我來了!)外頭守候的水鳥一開口立馬把張口把牠吞下肚。看了這張圖,心理一震,這不就是無知的盲目跳出去之後可能遭遇到的下場嗎?只是不曉得,選擇留在井底的我,老了會不會怨嘆自己的軟弱。但是還是可以好好來讀這本《
告別菜尾時代》,從作者的眼中看看這世界和我們這一代的樣貌(奇怪,人家是看完書再寫心得,我翻完序就寫了,請原諒我的敷衍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