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是一本又厚又相對艱澀的書,但讀了它之後,不僅是一本對投資思考相當有幫助的書,我認為也能幫助我們面臨人生的各種挫折與巨變。
「反脆弱」的觀念是由尼可拉斯.塔雷伯(Nicholas Taleb)所提出,他是知名思想家、風險工程學教授以及操盤人,同時,他也是《黑天鵝效應》的作者。
何謂反脆弱?簡單來說,反脆弱的定義是:「在面對隨機、混亂、未知的狀況下,能夠自我修復並持續發展的系統。」
比如玻璃杯一摔就破為「脆弱」,不鏽鋼杯摔不破叫「堅固」,那人體摔了受傷會復原、甚至讓原本受傷的組織更強壯就叫做「反脆弱」。
可惜的是,人體雖有反脆弱機制,但「人性」天生喜歡安逸及穩定,這和反脆弱的觀念互相衝突。
舉例來說,當我還是投資界韭菜時,每每遇到投資虧損,就會想轉買的波動低的股票,而不是視它為低檔加碼的機會,相當「脆弱」。或當初我選擇僅投資「美元」而不是個股,大概就像「堅固」的概念一樣,2015中國股市崩盤雖然沒受傷,可是也沒有學到任何東西。
所以,「脆弱」或「堅固」的投資人均無法在市場中賺大錢,因為他們無法與波動成為好朋友。但是,即便人性使然,筆者認為「反脆弱性」絕對是可以學習的,而剛好,這次疫情提供了非常多的學習機會。重點是,我們該如何建立反脆弱性呢?
書中舉了相當多例子佐證反脆弱性的重要,但筆者就先整理三個思考點:(剩下的會留在下篇文章)
厭惡波動 VS. 喜歡波動
「脆弱」的人,不喜歡波動的東西,而不喜歡波動的東西,也不喜歡隨機、不確定、混亂、錯誤、壓力因子等等。
不妨想像客廳裡的物品,例如玻璃相框、電視機,你可能希望他們安安靜靜、井然有序且可預測的待在原處。而這些脆弱的物品,不可能因為地震、或者好動的姪兒來訪而受益。
反過來說,任何「喜歡波動」的東西,就是反脆弱。你不會希望它們安安靜靜,反而希望它能每天給你新的挑戰,而每次的挑戰都會是你受破壞後再成長的機會。就像練肌肉的道理一樣,沒有肌肉組織的事先破壞,花再多時間訓練都沒有辦法長出肥大的肌肉。
回到投資市場,如果波動能帶來機會,各位應該要厭惡波動還是喜歡波動呢?
過度反應等同於「脆弱」
有時候,「什麼事都不做」,無法讓自己和別人滿意。
書中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一九三零年代曾經有389個兒童在紐約市給醫生看過後,建議其中174人接受扁桃腺切除手術。剩下的215個兒童再給醫生看,其中99人經過診斷需要接受手術。其餘116個兒童再給第三組醫生看,他們建議其中52人做這種手術。
但是,令人驚訝的是,這種疾病的發病率約2-4%,結果卻有超過八成的孩子需要接受手術,而且當時的手術風險極高。甚至,接受不必要手術的孩子,預期壽命都會縮短。
這故事告訴我們過度反應及干預的高風險,比起什麼都不做,給出醫療建議常常是醫生不得已的選擇,結果卻造成無法挽回的「脆弱性」。
所以,回到投資市場上,投資人往往也有尋求太多建議的傾向,而這常引發過度反應及操作,可能墊高成本或讓情緒失控,最後導致脆弱性。而這也是筆者推薦買進並長期持有策略的重要理由,因為它能帶來「反脆弱」,每次的修正都能帶來下一個績效創新高的機會。
心理上調整到「最糟狀況」
只要不曾擁有,就不會失去。這樣的觀念有助建立反脆弱性,而這也是筆者最常做的心理練習之一。舉例來說,即便「未實現獲利」再高,筆者會每天告訴自己「沒賣都沒賺」,甚至告訴自己一塊錢都沒賺,而且很有可能倒賠。
反過來說,當未實現虧損發生,停損也更能當機立斷,因為早已做好準備。
讓自己心裡不曾擁有,面對下跌時就更能冷靜以對。
作者塔雷伯也曾將此觀念應用到工作中,他曾在大公司工作,而每一次還未開始上班,他就會先寫好一封辭職信,鎖在抽屜裡。這樣是先預備最糕狀況的作法讓他每天上班都感到自由自在。
甚至,塔雷伯做過交易員,每天早上他會利用心理練習,假設最糟糕的事情已經發生,所以當天下來的每一件事,對他來說都是賺到的。
所以為什麼很多投資大師即便部位愈來愈大,也能時常做出理性的投資決策,原因就在於透過這樣的心理建設,對他們來說「下檔損失」變得非常有限,但「上檔利益」仍存在巨大想像空間。
經由心裡練習,拋除擁有的財物,如此當損失發生時,便不會覺得痛。
還有下集...未完待續。
如果妳/你喜歡這篇文章,麻煩幫我點愛心,妳/你的一顆心是我持續分享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