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廬從來就不會讓我失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紫藤廬從來就不會讓我失望,也是我一再樂意帶親朋好友來的地方。

一家店可以不花大錢裝潢,也不需要頂級的用料,偏偏有一些細節讓我很在意。比如一家店的菜單,我認為菜單幾乎就是第二門面,會給客人留下非常直接、鮮明的印象。比起菜單上的選擇,我更注意菜單呈現的邏輯、版面設計,還有最重要的──菜單的紙質。

前陣子對某家從大學時代就光顧的店(姑且稱之為V店)感到很失望,就是從菜單開始大大扣分的;那家咖啡店的菜單沒有照片供參考就算了,居然只是草草地黑白影印餐點的名字,毫無排版設計,而且最讓我汗顏的是,菜單裝在小學生用的學習檔案塑膠資料夾裡面,和咖啡店復古的格調差距甚遠!

我翻閱起來都很尷尬,不知道怎麼選擇。菜單都不過如此,讓我怎麼期待端上來的飲料和點心呢?

而紫藤廬完全不是這樣。一般店家較少講究菜單紙質,於紫藤廬完全可以感受其用心;雖然對紙張不甚了解,但很明顯是精挑細選過的,並非書局裡隨處可見的紙。


raw-image

還有,我會在意一家店裡播放的音樂,跟該店的風格和餐點是否搭配得宜。

我認為音樂也是用餐環境的一部分,哪怕它是無形的。一般來說,爵士樂或是古典樂,應該是任何講究情調的店家之最大公約數;雖然不會有明顯的加分,但至少錯不了,而且音樂的音量不可太大,亦不可太小,必須可以模糊鄰桌的交談,但得讓人聽得清同桌的說話聲。紫藤廬在這點上,一樣做得讓人滿意。

要是這樣的店裡,播放著流行音樂,我恐怕難以坐久。這不是說流行音樂不好,而是不搭調,流行音樂要是在服飾店裡放,倒是挺好的。


再來,一家店怎麼處理外帶,也是不容小覷的細節。

前面哪怕做得再周到,往往可能在客人離開之際露出馬腳,外帶就是這麼回事。在外帶喝不完的茶葉時,紫藤廬讓人驚喜,因為它不光是幫我將茶葉收納在夾鏈袋裡,外袋還貼上一張具有質感的貼紙,讓我從頭到尾都有賓至如歸之感──體貼賓客以及「一期一會」之心,我認為是茶藝或者任何喫茶店的核心。


除了上述細節,我其實也會留意一家店是否懂得「藏拙」。

沒有人是完美的,店家也是。不過,有些本該只有店員有機會看見的地方,就該藏好,不要讓客人看見。紫藤廬在這點上做得沒有縫隙,其服務也讓人感受很舒服,不會過分熱情得讓人有壓力,也不會制式得讓人覺得冷漠,而是自然而真摯的。反觀V店在這兩點上都不過關,不只讓我看見收納免洗餐具的櫃子大開,店員之間的交談也大聲得足以讓我聽見,該店的失序無章無所遁形,讓人難以放鬆。


然後,要讓客人覺得錢花得值得。

論消費,V店的確遠低於在紫藤廬,但是前者讓我感到很小氣,提供的糖包感覺很廉價,咖啡的口感甚至遜於便利商店,覺得老闆對成本的掌握斤斤計較得喪失品質。我覺得特別在於免費的東西,或者飯後甜點那類非主要的事物,最能看清一家店是否「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人也是一樣的。


外表固然重要,其重要性卻往往被放大得超乎實質了。

我的結論是,無論店家、企業或人也好,沒有一定的內在去支撐外在,總有一天,那一朝一夕建築起來的外在會崩塌,真面目最終都會顯露出來的。


寫於2021.10.2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鴿白妮的沙龍
45會員
103內容數
鴿白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20
《馬克的完美計畫》(The Honest Truth)無論從小說情節,或其精神意涵而言,都是一部「絕處逢生」的故事。馬克,一名年僅十二歲的少年,大半人生都在抵禦病魔,生命對他而言如此脆弱,人們彷彿生來就大步邁向死亡……
Thumbnail
2024/03/20
《馬克的完美計畫》(The Honest Truth)無論從小說情節,或其精神意涵而言,都是一部「絕處逢生」的故事。馬克,一名年僅十二歲的少年,大半人生都在抵禦病魔,生命對他而言如此脆弱,人們彷彿生來就大步邁向死亡……
Thumbnail
2024/03/20
兒童離家的冒險故事,不難聯想到童書著名的「情節公式」之一:「在家/離家/返家」(home/away/home)。不過,離家主題儘管普遍,隨著細節的不同,依然可見每部作品的特殊之處:小主人公來自哪裡?何故出走?目的地是何處?與誰同行?途經哪些困難,又如何克服?還有,作家怎麼著筆,又怎麼詮釋這趟歷程?
Thumbnail
2024/03/20
兒童離家的冒險故事,不難聯想到童書著名的「情節公式」之一:「在家/離家/返家」(home/away/home)。不過,離家主題儘管普遍,隨著細節的不同,依然可見每部作品的特殊之處:小主人公來自哪裡?何故出走?目的地是何處?與誰同行?途經哪些困難,又如何克服?還有,作家怎麼著筆,又怎麼詮釋這趟歷程?
Thumbnail
2024/03/19
這個故事與羅德.達爾收錄於成人短篇小說集《啊,美妙神秘的生命》一書中的〈世界冠軍〉基本上是同一個故事,只是一個面向小孩,一個取悅的是大人。而作家預設並期望的讀者,是文本呈現而經作者建構的讀者形象,稱為「隱含讀者」(implied reade)。那麼,同一個故事作為兒童版與成人版,它們有何異同呢?
Thumbnail
2024/03/19
這個故事與羅德.達爾收錄於成人短篇小說集《啊,美妙神秘的生命》一書中的〈世界冠軍〉基本上是同一個故事,只是一個面向小孩,一個取悅的是大人。而作家預設並期望的讀者,是文本呈現而經作者建構的讀者形象,稱為「隱含讀者」(implied reade)。那麼,同一個故事作為兒童版與成人版,它們有何異同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捷運國父紀念館附近的咖啡、餐酒館、週末兼具小型Livehouse。 氣質獨特,餐點好吃,是個能讓人極度放鬆的好去處。
Thumbnail
捷運國父紀念館附近的咖啡、餐酒館、週末兼具小型Livehouse。 氣質獨特,餐點好吃,是個能讓人極度放鬆的好去處。
Thumbnail
下了折磨人的健身課,路上買了精緻的甜點,為了安慰自己即將耗費一晚在咖啡店和不想面對的論文奮戰。 到了沈穩的house以後,被問了訂位,就被順利地帶到了前一天就指定好的角落座位。倒上了一杯開水,然後問我喝奶茶嗎?這次訂位沒有特別預定保留,想說那麼早一定還有,果然像是久利生公平的愛店一樣什麼都有讓人心安
Thumbnail
下了折磨人的健身課,路上買了精緻的甜點,為了安慰自己即將耗費一晚在咖啡店和不想面對的論文奮戰。 到了沈穩的house以後,被問了訂位,就被順利地帶到了前一天就指定好的角落座位。倒上了一杯開水,然後問我喝奶茶嗎?這次訂位沒有特別預定保留,想說那麼早一定還有,果然像是久利生公平的愛店一樣什麼都有讓人心安
Thumbnail
一家店可以不花大錢裝潢,也不需要頂級的用料,偏偏有一些細節讓我很在意。比如一家店的菜單,我認為菜單幾乎就是第二門面,會給客人留下非常直接、鮮明的印象。比起菜單上的選擇,我更注意菜單呈現的邏輯、版面設計,還有最重要的──菜單的紙質。
Thumbnail
一家店可以不花大錢裝潢,也不需要頂級的用料,偏偏有一些細節讓我很在意。比如一家店的菜單,我認為菜單幾乎就是第二門面,會給客人留下非常直接、鮮明的印象。比起菜單上的選擇,我更注意菜單呈現的邏輯、版面設計,還有最重要的──菜單的紙質。
Thumbnail
這裡的咖啡廳介紹, 基本上都是我個人喜愛,以及願意重複消費。 但是,我喜歡的你不一定喜歡。
Thumbnail
這裡的咖啡廳介紹, 基本上都是我個人喜愛,以及願意重複消費。 但是,我喜歡的你不一定喜歡。
Thumbnail
今天想要跟大家介紹一家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的一家小店,叫做「生活在他方」(Elsewhere Cafe)。當我人還在台灣實習的時候去過數次,特別喜歡它在內巷的寧靜,於晴朗天拜訪,光是前往咖啡店的路上就足以讓我心曠神怡,忘掉日常的瑣碎和煩惱,名字改得正好!
Thumbnail
今天想要跟大家介紹一家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的一家小店,叫做「生活在他方」(Elsewhere Cafe)。當我人還在台灣實習的時候去過數次,特別喜歡它在內巷的寧靜,於晴朗天拜訪,光是前往咖啡店的路上就足以讓我心曠神怡,忘掉日常的瑣碎和煩惱,名字改得正好!
Thumbnail
如果要分享的話,我當然可以條列「我喜歡的咖啡廳清單」,也可以把跟每個咖啡廳的故事寫下來、一一細數感受與魔幻時刻。我也相信那些朋友們一定會立刻舉雙手雙腳贊成,甚至迫不及待知道我的清單。 不過第三集,講的是「如何挑選自己喜歡的」咖啡廳: E 咖啡廳只是一個媒介,從小到大到我一直都非常嚮往咖啡廳的氛圍與生
Thumbnail
如果要分享的話,我當然可以條列「我喜歡的咖啡廳清單」,也可以把跟每個咖啡廳的故事寫下來、一一細數感受與魔幻時刻。我也相信那些朋友們一定會立刻舉雙手雙腳贊成,甚至迫不及待知道我的清單。 不過第三集,講的是「如何挑選自己喜歡的」咖啡廳: E 咖啡廳只是一個媒介,從小到大到我一直都非常嚮往咖啡廳的氛圍與生
Thumbnail
最近無菜單料理餐廳很夯,但你去過無菜單咖啡店嗎? 這家金華街的店,上回在門口徘徊再三沒進去,這次終於有勇氣踏進門。
Thumbnail
最近無菜單料理餐廳很夯,但你去過無菜單咖啡店嗎? 這家金華街的店,上回在門口徘徊再三沒進去,這次終於有勇氣踏進門。
Thumbnail
咖啡廳有很多種用途,與朋友聚會、工作及讀書場所、放鬆等。我很喜歡去咖啡廳,對我而言咖啡廳的環境遠比咖啡還吸引,我喜歡探索不同的地方,欣賞特色的裝潢,沉靜在氛圍裡。 有科學報導指出「人之所以喜愛在咖啡廳工作是因為咖啡廳的環境會讓你感受到是享受生活而不是工作;儘管咖啡廳裡的人,你誰都不認識,但是他們的
Thumbnail
咖啡廳有很多種用途,與朋友聚會、工作及讀書場所、放鬆等。我很喜歡去咖啡廳,對我而言咖啡廳的環境遠比咖啡還吸引,我喜歡探索不同的地方,欣賞特色的裝潢,沉靜在氛圍裡。 有科學報導指出「人之所以喜愛在咖啡廳工作是因為咖啡廳的環境會讓你感受到是享受生活而不是工作;儘管咖啡廳裡的人,你誰都不認識,但是他們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