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如果你感到生無可戀,那就看看《爺爺的死亡排練》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人出生的方式,不外乎自然產或剖腹產;人死亡的方式,撇開自盡與睡夢中辭世,不外乎是意外或病故。

意外身亡,由於來得快,不須歷經折磨,但猝不及防難免有無盡的遺憾。

生病而終,由於有了心理準備,可以好好道別,但病者所面臨的疾痛,與家人照護的疲累,都是同樣的苦。

那麼,如果可以選擇,你要意外死,還是生病亡?

raw-image

Netflix 出品的紀錄片《爺爺的死亡排練》英文片名為《Dick Johnson Is Dead》,Dick Johnson(迪克強森)即是那位爺爺,高齡 80 多歲的他是退休的精神科醫師,本片的導演、攝影師則是他的女兒 Kirsten Johnson(克絲汀強森),拍攝超過 50 部紀錄片,決定為年邁的父親拍下無可避免的大限之日,而他的爸爸也欣然同意了。

於是他們父女一起模擬各種千奇百怪的死法,大多是意外身亡:在路上被從天而降的冷氣機砸到、從家裡樓梯滾落、在街頭轉角被工人肩上的鋼筋刺穿…等等,他在女兒所設計好的劇本裡,不斷的被殺死、復活,又被殺死、又復活。

克絲汀甚至讓爸爸躺進棺材裡,並舉辦生前告別式,更深刻的體驗撒手人寰後的模樣,完全的落實《爺爺的死亡排練》。

臺灣近幾年也開始有了生前告別體驗,相信在所有流程中最能真實感受到自己死去的無非就是躺棺。當克絲汀看著父親躺在棺木裡也忍不住脫口而出一句「好殘酷」,同樣年事已高的摯友則是說:「看著你躺在棺材裡感覺好怪,我感覺不太好」,儘管他們都知道這只是拍電影。

俗話說「不見棺材不掉淚」,指的是非得到臨死一刻才知悔改,這除了是頑劣的人性,也透露了人類與生俱來對死亡的恐懼與忌諱,古今中外皆有對難逃一死的焦慮,那是一種對於生而後滅的抗拒,但我們可以透過練習來接受「一切皆無常」

幽默的直視殘酷的變故

《爺爺的死亡排練》在 2020 年日舞影展拿下評審團特別獎,當我們以為這部紀錄片只是這對父女協助彼此面對他因為年老終將來臨的死亡排練,繼續往下看才恍然大悟:觸發拍片的原始動機竟是源於迪克罹患了阿茲海默症。

克絲汀那句「好殘酷」在接下來的情節裡,不斷的在我心裡響起,身為精神科醫師,他開始重複替患者預約、開錯處方;高速開車駛進工地,爆胎未覺的繼續開回到家。而身為紀錄片工作者的克絲汀,決定用自己的專業紀錄這段漫長的告別。

raw-image

雖然是精神科醫師,也難避免逐日喪失記憶的阿茲海默症,這是殘酷的事實,然而想不到還有更殘酷的是:克絲汀的母親在 2007 年因阿茲海默症離世。

克絲汀發現,自己拍了近 30 年紀錄片,給母親留下的影像卻僅有她罹病後的一小段畫面,而他們要再次經歷遺忘與被遺忘的過程。他在片中曾問女兒為什麼會拍紀錄片?為什麼不拍能賺大錢的故事電影?克絲汀回答父親:「真實人生通常比編造的故事更精彩。

raw-image

有時我們看電視劇都會覺得劇情太誇張了,但其實生活更誇張,那是即使排練過都不會照著進行的腳本,即使母親罹患阿茲海默症,也沒預料到父親會步上後塵的殘酷結果,雖然要面對這個結果很艱難,熱愛生命的迪克卻不會感到生無可戀。

周杰倫唱著愛情就像龍捲風,我想,變故來時也是像陣龍捲風,暴風過後人們要一點點收拾殘瓦碎片,一點點忘記傷害。我們在接踵而來的變故中前行,哭著會慢一點,笑著會快一些,關於復原的時間。

所以在《爺爺的死亡排練》裡,我們看見這對父女選擇以幽默卻深刻的態度直視這場變故,迪克甚至揭露這輩子都讓他覺得好丟臉的腳趾頭,從不敢光著腳的他,勇敢的攤在鏡頭前。

raw-image

往前走吧,別讓我惦記

只是再堅強的人不免還是會有脆弱的時刻,當孩子賣掉他的汽車,要將他從西雅圖接到紐約同住時,要有車才能獨立的他,在那一刻體會到當年將孩子的媽送進療養院時,妻子是什麼感受了。當克絲汀要出遠門,他叮嚀女兒要注意安全,因為還得回來照顧他這個小老弟,他眼眶泛淚的說:「我不再是妳父親,我是妳的小老弟。」

生命的盡頭,往往是離開的人捨不得,留著的人放不下,但彼此最終都只希望「別惦記我」。

別惦記我,好好繼續過生活。
別惦記我,前往彼岸去遨遊。
raw-image

喪親是人生至痛,沒有意外的話,我們每個人終將成為孤兒,當迪克心跳停止在救護車上接受電擊搶救時,心不免揪成一團,雖然最後明白這也是弒父的其中一個橋段,卻也清楚那一刻會在某一天成為事實。

就像迪克的摯友瑞依照承諾在他的葬禮上用號角吹奏〈離開〉,明知這一切不是真的,他仍控制不住的泣不成聲,一曲〈離開〉吹得五音不全,令人看了忍不住又哭又笑。

人活得越久,送走的人越是多,眼看著身邊的親人、朋友一個個逝去,或許瑞的傷心裡不單單僅是迪克會早他一步離開,還包裹著一層「說不定屆時是我先走,到時候迪克,你還會認得我嗎?還會不會記得這場死亡排練,我曾為你吹奏的哀樂?」

raw-image

有你的地方是天堂

克絲汀在片頭說過迪克是「開明大度之人,是人人都想擁有的父親類型」,這句話一點都不為過,透過《爺爺的死亡排練》也讓我們看見有其父必有其女,在死亡面前,他們用喜劇的方式來應對,讓父親在生前體驗各種死法,也體驗置身天堂的喜悅,一起懷念母親,也不忘和大學時暗戀的對象相聚,期間讓觀者感受到的都是對彼此深厚的愛,老父親即便軟弱的哭泣,他也描述所流下的「是喜悅和愛的眼淚」,我想,這就是家風。

如果要我把屬於強森家族的家風化作一句話,那麼就是那位活在當下的父親對孩子們說:「跟你們一起在人間就是我的天堂。

如果要你在臨終前留下一句話成為你的家風,你會寫下的是什麼?

「如果愛的回饋都是美好的,人生會輕鬆許多。但愛所要求的是,我們要面對失去彼此的恐懼。當人生一團亂時,我們彼此會更親近。」這是即將成為孤兒的克絲汀的生命體悟。

如果你正遭遇人生亂流而感到生無可戀,那就看看《爺爺的死亡排練》。

喜歡這篇文章嗎?給柳繪雨鼓勵”吧!
  1. 登入會員按❤️(以精神支持我繼續創作)
  2. 以實質鼓勵斗內 Me(唸起來好像 Do Re Mi )
我有五個房間:

給電影人的情書
給音樂人的情歌
給戲劇人的情話
給文字人的情詩
給旅行人的情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影 音 文學 夢
13.3K會員
208內容數
影劇、音樂、創作、旅行、自我療癒、心靈成長、語錄金句,如果這些讓你感到怦然心動,那就別和我萍水相逢。
影 音 文學 夢的其他內容
2024/11/18
我們能有幸看到《一部未完成的電影》,首先就代表了疫情下倖存者的身份,我們共同走過將近五年了。 新冠肺炎疫情壟罩全世界的人類,我們身在其中所經歷的是一個時代的重大事件,它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影響了思維模式,甚至造成了無數家庭的生離死別。 我想,人類善忘,所以需要《一部未完成的電影》來銘記。
Thumbnail
2024/11/18
我們能有幸看到《一部未完成的電影》,首先就代表了疫情下倖存者的身份,我們共同走過將近五年了。 新冠肺炎疫情壟罩全世界的人類,我們身在其中所經歷的是一個時代的重大事件,它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影響了思維模式,甚至造成了無數家庭的生離死別。 我想,人類善忘,所以需要《一部未完成的電影》來銘記。
Thumbnail
2024/11/12
繼 2019 年的《返校》在金馬獎獲得最多提名(12 項),五年後,徐漢強的《鬼才之道》再次成為當屆入圍最多獎項的電影(11 項)。 如果說《返校》是用一座校園包裹白色恐怖議題,那麼《鬼才之道》便是藉鬼界演藝圈來闡述成敗論。
Thumbnail
2024/11/12
繼 2019 年的《返校》在金馬獎獲得最多提名(12 項),五年後,徐漢強的《鬼才之道》再次成為當屆入圍最多獎項的電影(11 項)。 如果說《返校》是用一座校園包裹白色恐怖議題,那麼《鬼才之道》便是藉鬼界演藝圈來闡述成敗論。
Thumbnail
2024/11/11
2019 年以《叔.叔》一片帶觀眾窺見男同志長者困境的香港導演楊曜愷,相隔五年推出以女同志長者為背景的《從今以後》,從中也讓人思考了婚姻制度。
Thumbnail
2024/11/11
2019 年以《叔.叔》一片帶觀眾窺見男同志長者困境的香港導演楊曜愷,相隔五年推出以女同志長者為背景的《從今以後》,從中也讓人思考了婚姻制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訴說關於父親去世的感受,充滿了對人生矛盾的思考,以及對父親的情感細膩描繪。文章內容豐富,情感濃烈。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訴說關於父親去世的感受,充滿了對人生矛盾的思考,以及對父親的情感細膩描繪。文章內容豐富,情感濃烈。
Thumbnail
未能盡興的歡笑聲、沒能繼續說下去的對話,熱鬧的家族聚會之中隱約飄散著不尋常的氣息,《最後一次的生日派對》像是一部私密的家庭影像,以真摯的眼神與飽含情感的鏡頭,將一切沒被言說的私密情感,盡數收束在角色的舉手投足之間,而以「最後一次」及「生日」為題的片名,似乎也毫不避諱地直指著生與死的輪迴......
Thumbnail
未能盡興的歡笑聲、沒能繼續說下去的對話,熱鬧的家族聚會之中隱約飄散著不尋常的氣息,《最後一次的生日派對》像是一部私密的家庭影像,以真摯的眼神與飽含情感的鏡頭,將一切沒被言說的私密情感,盡數收束在角色的舉手投足之間,而以「最後一次」及「生日」為題的片名,似乎也毫不避諱地直指著生與死的輪迴......
Thumbnail
父親成為天使後,家庭成員陸續回家鄉參加葬禮從而意外發現父親生前的特殊喜好???
Thumbnail
父親成為天使後,家庭成員陸續回家鄉參加葬禮從而意外發現父親生前的特殊喜好???
Thumbnail
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中必定會經歷的事,它代表著人生的終點、同時也代表著一條生命的逝去,這些逝去的人,也許是你最愛的家人、最好的朋友、或者是一些默默無名的人,當人們面對這些生死離別之時,總會感到十分地傷心和悲痛
Thumbnail
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中必定會經歷的事,它代表著人生的終點、同時也代表著一條生命的逝去,這些逝去的人,也許是你最愛的家人、最好的朋友、或者是一些默默無名的人,當人們面對這些生死離別之時,總會感到十分地傷心和悲痛
Thumbnail
女兒決定為年邁的父親拍下無可避免的大限之日,而他的爸爸也欣然同意了,透過此片也讓我們看見有其父必有其女。這對父女選擇以幽默卻深刻的態度直視死亡,於是他們一起模擬各種千奇百怪的死法,去體驗種種撒手人寰後的模樣,完全的落實《爺爺的死亡排練》,並在 2020 年日舞影展拿下評審團特別獎。
Thumbnail
女兒決定為年邁的父親拍下無可避免的大限之日,而他的爸爸也欣然同意了,透過此片也讓我們看見有其父必有其女。這對父女選擇以幽默卻深刻的態度直視死亡,於是他們一起模擬各種千奇百怪的死法,去體驗種種撒手人寰後的模樣,完全的落實《爺爺的死亡排練》,並在 2020 年日舞影展拿下評審團特別獎。
Thumbnail
「死亡」看似離我們很遙遠,但它來臨時總是令人措手不及 ,與生命告別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也是必修的課題。
Thumbnail
「死亡」看似離我們很遙遠,但它來臨時總是令人措手不及 ,與生命告別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也是必修的課題。
Thumbnail
今天 過凌晨12點了 應該說昨天 完成我爸告別式及花葬儀式 人生正式走入‘’孤兒‘’階段 都知道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過程。 孤單寂寞是沒有的, 莫名空虛倒是在黑夜襲來。 我的父母來到世上走一遭花了七十餘年, 得到了什麼? 失去了什麼? 開心與否? 痛苦與否? 在蓋棺論定時
Thumbnail
今天 過凌晨12點了 應該說昨天 完成我爸告別式及花葬儀式 人生正式走入‘’孤兒‘’階段 都知道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過程。 孤單寂寞是沒有的, 莫名空虛倒是在黑夜襲來。 我的父母來到世上走一遭花了七十餘年, 得到了什麼? 失去了什麼? 開心與否? 痛苦與否? 在蓋棺論定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