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查核」不會百分之百可信,但先別急著貼人標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擷取自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擷取自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幾天前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以下簡稱TFC)發佈的一篇查核報告「【錯誤】網傳圖卡「中國央視 表態4個同意」?」,討論了一則網路傳散的圖卡「中國央視 表態四個同意」內容的可信與否,事後遭人質疑「為中共擦脂抹粉」,成為社群上「炎上」的話題之一。但有趣的是,其中還是有一些需要釐清,而且討論的事。


「事實查核」到底是什麼概念?
假訊息(disinformation)、假新聞(fake news)不是新鮮事,但在五年前的美國大選以來,對此的討論才逐漸成為顯學。而事實查核(fact check)的目的,便在於透過一定的過程,檢視訊息究竟從何而來、可信與否。從選題的考量、議題牽涉的公共性與影響性,查核過程的方法、能否檢驗、可信與否等等,都可以是影響所謂的「查核」有無效用,或者反而誤導更多人的因素。


「事實查核」單位講的,我就要信嗎?
當然未必。不過要成為有影響力的查核單位,甚至查核報告得以被引用、被分享的消息來源,沒那麼容易。以國際事實查核聯盟(IFCN)的認證原則來說,執行「事實查核」的機構,在中立公正、消息來源的透明度、資金與組織的透明可檢驗、查證方法的標準及透明性、公開開放的更正機制等五大面向上,有一定的審查門檻,去認證一個單位有無公信力。同時,也有申訴管道作為檢驗、調查,甚至最終撤銷一個組織被認證的把關機制。


所以這次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為什麼被罵這麼兇?
在此次查核報告中,TFC提到圖卡取材的影片內容中,中國學者陳桂清談的是他對「國民黨」在公投提出「四個同意」論述的評論。而近日社群上常見的批評,便在於「幫中共洗白」、「選題根本不中立」,或是直接將TFC指為「中共打手」,甚至指控查核中心才是「假消息」的來源。
不過,事情真的有這麼簡單嗎?還是可先回到TFC本身「查核」議題的原則去看。我們可以從網站上的「查核準則」找到以下標準:


1、這個題目是不是符合本中心設定的優先查核對象:重要公共事務相關之爭議或疑似錯誤訊息?
2、這個題目是否屬於可以查核的事實?中心不查核意見,僅查核預期可以被驗證為正確或錯誤的事實。
3、這個題目對社會的意義為何?愈具意義的題目將是優先查核的對象。
4、這個題目對社會的影響為何?影響愈大的題目將是優先查核的對象。
5、這個題目傳播的狀況如何?傳播愈廣的題目將是優先查核的對象 。
6、這個題目是否為中心查核能力所及?若題目有其查核價值,但中心並無足夠查核能力,將先納入關注對象。
7、這個題目是否已被中心查核過?若以往曾經查核,除非有其特殊的意義或重要性,將不列為優先查核對象,以確保查核題目的多元與平衡。


也就是說,TFC的查核過程與成果,確實不是完美,也未必可以涵蓋所有議題面向,而會有優先順序、能力所及等變因。正因為常人能力、觀點都有侷限(應該也不會覺得TFC裡的人都是超人吧),所以TFC在查核會以三人以上的核稿、校對過程作為把關,也保留申訴、提供更多資料來源的被檢討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前述也提到「不查核意見」的原則,這裡也凸顯了「事實」和「意見」並不相同,但未必容易區分的一大挑戰。簡單地說,「OOO是國民黨的」這是「事實」,但「因為OOO是國民黨的,所以他一定……」則是「意見」。具體來說,「事實」是可以經歷檢驗,得知「有沒有這件事」,但「意見」則有更多的模糊空間。如果任何公眾人物、政壇上的誰說了什麼,所謂的查核組織都要一一「查核」,恐怕還是不切實際,而且造成的爭議會更多吧。


所以,去討論、檢視事實查核中心「選擇了哪些議題」,以及「查核的標準可信與否」還說得過去,並不會說「不能去質疑」。但直接推演到「幫中共洗白」,或是更加二元對立地把TFC指為「同路人」,恐怕車速還是太快了,並無助釐清真相,而且還會離事實更加遙遠。而且一下把TFC貼上「塔綠班」的標籤,一下子又說他們「在幫中共說話」,或者「拿了中共好處」,搞得我好亂啊。


而更深一層的是,在有點搞錯重點的情況下,去指控TFC這類查核單位「背骨」,在幫「敵國」說話的同時,或許導致的只是自己人之間的內鬥、吵成一團,讓真正有目的的人,在看不見的暗處竊喜,甚至從中得利。


最後,哏圖、圖卡,或者「迷因」依然是把雙面刃,並不會因為我們所見的圖卡來自於自己「比較信任」、立場相近的來源,就代表圖卡說的「是真的」。在批評其他人是「網軍」、「帶風向」的同時,透過「迷因」這類文本乘載的訊息,依然可能在過於片面、斷章取義、作者有意凸顯、放大「部分真實」的同時,影響到我們自己。

(不知道會不會被討厭,但就是想說點什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o-Hong Tsai的沙龍
10會員
10內容數
Po-Hong Tsa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24
短短26個英文字,翻成中文頂多40多字,幾乎改變整個網路生態;更實際地說,如果美國當時沒有這一條法律,今日的Google、Meta未必會有目前規模。  
2024/07/24
短短26個英文字,翻成中文頂多40多字,幾乎改變整個網路生態;更實際地說,如果美國當時沒有這一條法律,今日的Google、Meta未必會有目前規模。  
2023/10/21
目前中國帶來的影響,並不只是「臺灣問題」,而是「中國問題」,尤其中國在試圖重建「中華帝國」的框架下,臺灣被視為「有待收復」的領土,凸顯當今民主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現況下,這個「帝國」的存在,對東亞及世界局勢的潛在影響著實巨大。
Thumbnail
2023/10/21
目前中國帶來的影響,並不只是「臺灣問題」,而是「中國問題」,尤其中國在試圖重建「中華帝國」的框架下,臺灣被視為「有待收復」的領土,凸顯當今民主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現況下,這個「帝國」的存在,對東亞及世界局勢的潛在影響著實巨大。
Thumbnail
2023/05/05
「人選之人:造浪者」可能是近期最喜歡的台劇了,尤其是在看完「模仿犯」,對結局有點失望的狀態下看完這齣(笑)。對於地方大選結束,不久又要總統大選,三天兩頭都在選舉的台灣人來說,這齣戲果然只有台灣人拍得出來,而且非常有趣,話題也必然會持續延燒一陣子。 (!!!!!劇透警告!
Thumbnail
2023/05/05
「人選之人:造浪者」可能是近期最喜歡的台劇了,尤其是在看完「模仿犯」,對結局有點失望的狀態下看完這齣(笑)。對於地方大選結束,不久又要總統大選,三天兩頭都在選舉的台灣人來說,這齣戲果然只有台灣人拍得出來,而且非常有趣,話題也必然會持續延燒一陣子。 (!!!!!劇透警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最近跟認識2~3年的一個支持中華民國的臺灣人聊天,他的立場是一很堅定討厭民進黨的。 在群裡聊天的時候,他指出很多人總把支持中華民國派的人說成舔中賣國,他用了很多親中舔共的媒體來說反駁說,臺灣就是側翼的媒體太多,才把民進黨講得多好,他們才是賣國賊。
Thumbnail
最近跟認識2~3年的一個支持中華民國的臺灣人聊天,他的立場是一很堅定討厭民進黨的。 在群裡聊天的時候,他指出很多人總把支持中華民國派的人說成舔中賣國,他用了很多親中舔共的媒體來說反駁說,臺灣就是側翼的媒體太多,才把民進黨講得多好,他們才是賣國賊。
Thumbnail
#王志安慘遭台封殺系民進黨策劃 近期,臺灣信民協會發布的“觀選團”引發網民熱議,特別是涉及到成員入境方式的問題。網民們紛紛指責信民協會存在雙標行為,以及對入境方式的曲解法規,要求對此進行深入調查。 推特用戶周子愉 Fausto Chou@FaustoChou在推文中提到,信民協會承認“觀選團”成
Thumbnail
#王志安慘遭台封殺系民進黨策劃 近期,臺灣信民協會發布的“觀選團”引發網民熱議,特別是涉及到成員入境方式的問題。網民們紛紛指責信民協會存在雙標行為,以及對入境方式的曲解法規,要求對此進行深入調查。 推特用戶周子愉 Fausto Chou@FaustoChou在推文中提到,信民協會承認“觀選團”成
Thumbnail
隨著中華民國總統大選臨近,網路上出現了一則令人震驚的爆料,指稱情治單位對多名政治人物進行監聽,涉及人物包括國民黨的高層領導和多名地方政治人物。這份被指為由調查局和廉政署執行的監聽名單,涵蓋了從前國民黨副主席到立法委員、退役將領以及地方議員等各界人士,不分藍綠。
Thumbnail
隨著中華民國總統大選臨近,網路上出現了一則令人震驚的爆料,指稱情治單位對多名政治人物進行監聽,涉及人物包括國民黨的高層領導和多名地方政治人物。這份被指為由調查局和廉政署執行的監聽名單,涵蓋了從前國民黨副主席到立法委員、退役將領以及地方議員等各界人士,不分藍綠。
Thumbnail
儘管從我能投票以來,沒有一次不投綠,但我懷疑我現在還可以被稱之為綠營支持者嗎?死忠的可能要親驗DNA看有沒有流出綠色的血液才會相信,不然現在可能都要抓去吊路燈
Thumbnail
儘管從我能投票以來,沒有一次不投綠,但我懷疑我現在還可以被稱之為綠營支持者嗎?死忠的可能要親驗DNA看有沒有流出綠色的血液才會相信,不然現在可能都要抓去吊路燈
Thumbnail
幾天前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以下簡稱TFC)發佈的一篇查核報告「【錯誤】網傳圖卡「中國央視 表態4個同意」?」,討論了一則網路傳散的圖卡「中國央視 表態四個同意」內容的可信與否,事後遭人質疑「為中共擦脂抹粉」,成為社群上「炎上」的話題之一。但有趣的是,其中還是有一些需要釐清,而且討論的事。
Thumbnail
幾天前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以下簡稱TFC)發佈的一篇查核報告「【錯誤】網傳圖卡「中國央視 表態4個同意」?」,討論了一則網路傳散的圖卡「中國央視 表態四個同意」內容的可信與否,事後遭人質疑「為中共擦脂抹粉」,成為社群上「炎上」的話題之一。但有趣的是,其中還是有一些需要釐清,而且討論的事。
Thumbnail
情緒勒索與價值綁架甚至用二分法讓人妥協忍痛認同投降。
Thumbnail
情緒勒索與價值綁架甚至用二分法讓人妥協忍痛認同投降。
Thumbnail
2019/12/17記錄。距明年的總統、副總統、立法委員選舉只剩最後三十餘天。許多原本表面看不出來的佈局,隨著時間的逼進一一開始浮出水面。有的事情直接明朗化,如「阿扁就是挺英」。有的事情雖然脈絡已逐漸清晰,但可能直到投票前都難以蓋棺論定。
Thumbnail
2019/12/17記錄。距明年的總統、副總統、立法委員選舉只剩最後三十餘天。許多原本表面看不出來的佈局,隨著時間的逼進一一開始浮出水面。有的事情直接明朗化,如「阿扁就是挺英」。有的事情雖然脈絡已逐漸清晰,但可能直到投票前都難以蓋棺論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