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鳥給我的啟示 老鷹想飛之後梁皆得「尋找神話之鳥」|紀錄片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天氣愈來愈寒冷,許多人家裡開起暖爐,受到疫情影響,我們無法出國飛到東南亞、南半球去避冬,但候鳥們並沒有停止南來北往的遷徙,西伯利亞的黑面琵鷺已為長途飛行做好準備,蓄勢待發要前往台灣,而數量約僅百隻、相當神祕的「黑嘴端鳳頭燕鷗」今年會帶著雛鳥們飛往哪裡度冬則尚未可知。
鳥類生態紀錄片導演梁皆得在2015年完成《老鷹想飛》,感動數十萬觀眾及總統,透過屏東黑鳶的生存危機,發掘台灣農業過量使用農藥的問題,對於推動環境友善農法產生莫大助益,不只讓黑鳶得以存活繁衍,更改善了我們的食安問題。這次讓我們跟著他一同前往離島馬祖《尋找神話之鳥》,看見黑嘴端鳳頭燕鷗的生態風險,也看看人類長期過度捕撈、大量海洋廢棄物,對我們以及下一代產生多大的殘害。

比黑面琵鷺還稀少 黑嘴端鳳頭燕鷗絕跡重現

四面環海的台灣,有著豐富的獨特自然生態,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讓我們享有寒帶到熱帶多元棲息地,濕潤的丘陵種茶、炎熱的平原種甘蔗製糖、高山的森林取樟樹製樟腦,造就台灣人的故事,高度的生物多樣性也是世界的瑰寶,台灣有超過30種特有種鳥類,千元紙鈔上的帝雉、市區公園也能輕易見到的藍鵲,還有每年冬季春季來台灣度冬的候鳥,自然生態與我們的生活緊密地靠在一起。
候鳥是會隨季節遷徙的鳥類,人類對於諸多後鳥的遷徙路徑、起停時間都尚無很精準的理解,牠們用一種跨越國界、海洋、洲際的方式生活在地球上數千年,是不同島嶼、大陸與大陸之間生物訊息交換的媒介,象徵季節、氣候,在一處的消失代表著另一處的再現,而會不會再回到這裡則是未知數。
多數台灣人最熟悉的候鳥當屬黑面琵鷺,牠們會從西伯利亞飛到台灣及東南亞等地度冬,1980年代統計數量只剩不到300隻,但經過跨國通力合作保育下,2021年統計的數量已突破5000隻,且逐年穩定成長,台灣更是全球黑面琵鷺最大的度冬地區,顯見保育有成。
由於候鳥的棲息範圍很大,保育往往不是一個保護區、一個國家或一個城市能完成,涉及跨縣市、跨國的合作,鳥類的保育,必須要讓整個棲地生態環境受到保護,包含是中游的溪流環境改善、上游山林保育及鄰近的城市規畫都有關係,黑面琵鷺保育有成,也代表著背後整體環境生態價值的提升。

看見神話之鳥的落難 過度捕撈、海洋垃圾、自然棲地縮小

其實黑面琵鷺之外,會經過台灣的候鳥高達500種,但不是每一種候鳥都會在台灣多作停留,其中有一種鳥牠不會每年都到台灣來,就算有來也只會停留1、2天,這種鳥類因為長達60年沒有被觀測紀錄到,曾經被生態學界認為早已滅絕,關於牠有多傳說,幾乎像是神話一樣,而「神話之鳥」在2000年被導演梁皆得在馬祖拍攝燕鷗時意外紀錄,讓關於「黑嘴端鳳頭燕鷗」的神話成真,而梁皆得就是親眼見證神話的辣個男人。
《尋找神話之鳥》跨越了20年、6個國家,梁皆得從女兒剛出生,拍到已經是個亭亭玉立的女大生,以前為了就近照顧,父親帶著女兒到各地拍鳥,現在換她跟著白髮蒼蒼的爸爸到各國去幫忙拍攝工作。
有別於《老鷹想飛》禮聘台灣最會說故事的吳念真來擔任旁白,這次《尋找神話之鳥》由梁導親自現聲說法,娓娓道來他如何在一大群的大鳳頭燕鷗中,看見那對嘴巴像是吃了巧克力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如何在馬祖的無人島上,隔海觀察對岸另一座島上繁殖育雛中的黑嘴端;又是如何緊跟著黑嘴端一起飛去菲律賓、韓國、中國尋找神話。

耗資千萬、耗時20年 梁皆得頭破血流也堅持拍下去

過程中他在無水無電的無人島上生活兩周,在馬來西亞的泥灘地上摔得頭破血流,差點被漲潮的海水淹沒,在馬祖搭乘小船跳島追尋都未必能看到神話之鳥;他如何跟不同國家的學者合作,繫放追蹤黑嘴端鳳頭燕鷗,在這部紀錄片裡面,我們不只看到了黑嘴端的神話,也看到了追鳥的他兩個都是稀有動物。黑嘴端鳳頭燕鷗只剩百隻瀕臨絕種,而梁導這樣勇敢追夢、持之以恆拍鳥的導演,也只剩下這麼一位,需要觀眾多多支持。
黑嘴端鳳頭燕鷗雖然從20年前約50隻到現在約100隻,但他在不同國家都面臨許多棲息問題,棲息地因為城市擴張而逐漸縮小、破碎化,濕地一年一年的縮小竟無處為家;覓食的海洋因為人類過度捕撈造成漁業資源枯竭,食物不足讓牠們存活面臨危機;大量的海洋垃圾纏在腳上、卡在鳥喙,那是牠數千年來不曾見過的陷阱;人類活動造成的極端氣候導致氣候變遷,牠們繁殖的成功率急遽下降,隨時都可能會真的滅絕……
這些事情不只發生在黑嘴端鳳頭燕鷗身上,也發生在其他鳥類、其他動物身上,不只是自然環境問題,也是人類自身的困境,當海洋漁業枯竭,海鮮愈來愈貴,甚至在下一代消失不件,塑膠垃圾布滿海洋,進入食物鏈被我們自進去,氣候變遷不只造成物種滅絕,每年極端氣候災害也帶走成千上萬人的生命財產。
這是神話之鳥給我的啟示,也是梁導用自己的生命拍攝紀錄片,希望能傳遞給這個世界的事。在紀錄片《尋找神話之鳥》中我們看鳥也看人,凝視牠們也凝視自己,當有一天我們願意開始著手改善黑嘴端鳳頭驗的棲息環境時,我們不只是為了自然環境,也是為了拯救我們自己以及下一代的環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07會員
115內容數
只不過是一頭愛看電影的鹿🦌 不是影評人,是電影導覽員。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詩 02 |一隻鳥類的OS: 頭 部裡存在著一種委屈 和 世界的龜裂多少有些婚外情 你 往我來的厲風與黑雲,字跡都在生病 搖 晃是一種真摰的抒情,其實是 在 抵抗人類充滿寫意的天打雷劈 不 美麗它開始充滿著各種的表演欲 大 地與新語言有了相處上的並不容易 若 我來選,只要乾淨又誠實的雨滴 自 此後,每扇窗邁開
Thumbnail
avatar
一字橘
2024-04-09
鳥的感官─當一隻鳥是什麼感覺? 哲學家內格爾(Thomas Nagel)於1974年發表了一篇論文《當蝙蝠是什麼滋味》,他主張我們無從了解當另一種生物是什麼感覺。感覺和意識都是「主體的」經驗,因此無法分享,其他人也無從想像。 這是我在台北書展逛了兩個小時最後只買了這本書的理由,因為我很想知道;人真的有可能感知當一個鳥的感
Thumbnail
avatar
Kuan Ju Lee
2024-03-11
開幕誌慶~一隻小鳥與買房的啟事!這是部落格第一篇的文章,說真的!我也不曉得要從何寫起,想一想,可以寫今天早上出門遇到的第一件事,這件事讓我很有體會。 我在想,之後除了基本的常識、經驗分享外,可能可以將隨機遇到的事,寫出來抒發對自己的體驗,及這體驗對應在不動產上的心得~因生活心得體驗與不動產經驗、投資是息息相關,有時不必然是一體二
Thumbnail
avatar
阿沛的價值屋-房地生活筆記
2023-10-21
【時間管理】(16)一隻鳥接著一隻鳥 透過砌磚成牆的方式,再搭配上時間的規劃,如此這般地將事件任務安排妥當之後,通常可以大量消除掉因為模糊不清而產生的過度樂觀或是焦慮感.....
Thumbnail
avatar
時淵
2023-10-06
新北|鶯歌石步道|鶯歌這個地名其實是從一隻鳥來的,爬上山你就知道|28# 2023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但假若今天的你並無雄心壯志,卻又想讓心胸開懷一些,那可以考慮看看「登鶯歌石步道而小新北」,藉由不到二十分鐘的路程,登上一座小山,近看鶯歌市區、遠眺三峽鳶山,拍幾張網美照片,頓時間許多煩惱都可以暫時拋諸腦後,好好的享受大自然帶來的美好。
Thumbnail
avatar
茶壺風暴
2023-09-08
我想當菜鳥中的老薑條常常在面對首次嘗試的事情時,心情總是很緊張很怕出錯,或者很期待很興奮嗎?以前我最討厭面對這種事,因為我會緊張到掉淚,事情就會因此搞砸。
Thumbnail
avatar
V小姐
2021-07-24
那隻蒼蠅飛呀飛——One Minute Fly 的教育啟示One Minute Fly 影片分享。 因為只貼影片太奇怪了。而寫下這些文字除了不讓只有影片這件事看起來奇怪外,真的沒其他用處了... 當然,如果有懂哲學的人,能指點一下關於存在主義的部分,那最好不過,也拜託了~
avatar
德國的臉貓日常
2021-04-13
在林強向前走之前、伍佰刷下和弦之後──培訓一代樂壇傳奇,只願音樂人衷於自我的「大熊老師」劉長灝 1988 年進入真言社擔任企劃,老闆突然指著林強說,「欸,長灝,你把這個人訓練訓練,他半年後要開始做唱片」。後來,在他的特殊訓練下,林強竟一炮而紅……
Thumbnail
avatar
故事StoryStudio
2021-02-02
你想和我談一場老派的戀愛嗎?你想和我談一場老派的戀愛嗎? 我不要和你在網絡聊天,儘管我們在一座城市的兩端,世界不同的角落。我不要你傳早晚安,不要問我吃飯了嗎,不要問我現在在幹嘛。想我的時候打給我,跟我說你今天一天做了什麼,掛電話前問我有沒有想你,我會說沒有很想,你要知道這不是真的。我會問你想我嗎,你要回答想我,因為即便知道那是
avatar
蟲蟲日記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