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明有罪,卻不能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刑事訴訟法第 253 條(相對不起訴處分—微罪不舉)

第三百七十六條第一項各款所規定之案件,檢察官參酌刑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事項,認為以不起訴為適當者,得為不起訴處分

刑事處罰基於微罪不舉之考量,亦採取職權不起訴,宥恕輕微犯罪行為(行政函釋—法律決字第10203506500號)。

微罪不舉與無罪除罪化)的意義不同,前者是犯了小錯不予懲處,後者為刑法條文不會對這樣的行為科刑(本身就沒有犯罪)。

接下來,我們就將上述條文中提到的法條拿出來討論,讓大家一起看看究竟是怎樣的案件才可以「微罪不舉」!

刑事訴訟法第376條(上訴三審之限制—案件性質之限制)

  1. 下列各罪之案件,經第二審判決者,不得上訴於第三審法院。但第一審法院所為無罪、免訴、不受理或管轄錯誤之判決,經第二審法院撤銷並諭知有罪之判決者,被告或得為被告利益上訴之人得提起上訴:
    一、最重本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專科罰金之罪。
    二、刑法第三百二十條、第三百二十一條之竊盜罪。
    三、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條、第三百三十六條第二項之侵占罪。
    四、刑法第三百三十九條、第三百四十一條之詐欺罪。
    五、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條之背信罪。
    六、刑法第三百四十六條之恐嚇罪。
    七、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條第一項之贓物罪。
  2. 依前項但書規定上訴,經第三審法院撤銷並發回原審法院判決者,不得上訴於第三審法院。

刑法第 57 條

科刑時應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審酌一切情狀,尤應注意下列事項,為科刑輕重之標準:
一、犯罪動機目的
二、犯罪時所受之刺激
三、犯罪手段
四、犯罪行為人之生活狀況
五、犯罪行為人之品行
六、犯罪行為人之智識程度
七、犯罪行為人與被害人關係
八、犯罪行為人違反義務程度
九、犯罪所生之危險損害
十、犯罪後之態度

直接讀法條可能很難懂,筆者在這邊舉個比較偏激的例子:

A和B是緊鄰而坐的同事。某天,A吃午餐不慎將湯汁滴到桌上的文件,自己的衛生紙剛好用完來不及補充,為了避免湯汁滲透,順手抽了B放在桌上的一張衛生紙來使用。B早已看A不順眼很久了,便藉由這次「機會」對A提告刑法第320條竊盜罪

沒錯,A拿了B一張衛生紙,這的確是竊盜行為。但一般人不會為了這種事就提告檢察官遇到這種案件也會覺得很煩,平常處理重大案件都忙得焦頭爛額,這時候居然還拿個小事來「找碴」?(法官:我們寫判決書也是很累的)

雖然我們人民提起刑事訴訟不用花半毛錢,但不代表沒有成本,這種看起來很簡單的案件花費至少也要四位數起跳。於是特別立法規定遇到這種小到沒懲處必要的刑事案件,如果犯嫌又是初犯且態度良好,檢察官可以自行決定不起訴

一般民眾不太會碰上「訴訟」這種東西,常常覺得只要有人違反法律規定侵害自己的權益都能告贏。理論上是這麼沒錯(因為不太會有人把小事拿來),但筆者還是要建議各位,能私下解決的事就別提告了,因為打官司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除了要跑法院之外,還要撰寫狀紙。訴狀這種東西也不是每個學過法律的人都能寫得出來,何況是一般人?
訴狀寫不好會怎樣嗎?筆者曾經在庭上看過法官直接對當事人開罵。雖然法官要中立客觀,但對當事人觀感不佳,很難說完全不會影響判決結果。如果為了一個不到100元的竊盜罪花1000元(這算是比較便宜的價格)找律師代為寫狀,對原告來說也不划算啊!
所以,為了保住自己的錢包,也為了國家資源考量。太小的事就別計較太多了吧!

如果看完這篇文章後,還是不太明白怎樣的案件叫「小事」,可以撥打免費諮詢專線與我們聯繫,讓專業律師直接為您解答。也能一起評估如果真的要提告,要怎麼做才能提高勝訴的可能性。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律師咖啡廳的沙龍
55會員
302內容數
有婚姻方面的煩惱嗎? 想寫離婚協議書卻無從下手? 老公外遇不知道該怎麼用侵害配偶權來對付小三? 被監護權、探視權、扶養費弄得焦頭爛額? 孝親費到底要給多少才算合理? 不想為了遺產問題和家人兄弟姊妹撕破臉? 您所關心的問題,就由我們來一一為您解答!
2024/06/17
本文介紹了在交往中有人被愛沖昏頭,對方拿著私密照片進行恐嚇的情況。內容涵蓋法律諮詢推薦、散播私密照片可能觸犯的罪責,以及相關專業律師建議。文章提供了免費法律諮詢的連結,讀者可以點擊進行諮詢。是否能提告,怎麼保護自己,以及面臨這種情況的解決方法都在本文中有所提及。
Thumbnail
2024/06/17
本文介紹了在交往中有人被愛沖昏頭,對方拿著私密照片進行恐嚇的情況。內容涵蓋法律諮詢推薦、散播私密照片可能觸犯的罪責,以及相關專業律師建議。文章提供了免費法律諮詢的連結,讀者可以點擊進行諮詢。是否能提告,怎麼保護自己,以及面臨這種情況的解決方法都在本文中有所提及。
Thumbnail
2024/06/12
電話上的辱罵行為大多無法提告,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可以成立公然侮辱罪。此外,即使無法成立公然侮辱罪,仍可能觸犯強制罪、跟騷法或家庭暴力防治法。然而,建議除非是很頻繁被罵或很嚴重的羞辱,否則不建議浪費時間糾結。
Thumbnail
2024/06/12
電話上的辱罵行為大多無法提告,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可以成立公然侮辱罪。此外,即使無法成立公然侮辱罪,仍可能觸犯強制罪、跟騷法或家庭暴力防治法。然而,建議除非是很頻繁被罵或很嚴重的羞辱,否則不建議浪費時間糾結。
Thumbnail
2024/06/12
本文提供了保人的角色定義以及與連帶保證人的差異,同時解釋了保人需要承擔的債務清償責任。透過法律諮詢,作者建議擔任保人者應該小心瞭解自己的法律責任,以及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
Thumbnail
2024/06/12
本文提供了保人的角色定義以及與連帶保證人的差異,同時解釋了保人需要承擔的債務清償責任。透過法律諮詢,作者建議擔任保人者應該小心瞭解自己的法律責任,以及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上一話結束第二審的介紹後,接著在本話開始介紹第三審的制度與法理。作為第三審介紹的第一話,我們先從基本的概說暸解起,接著再去介紹「判決違背法令」、「第三審的程序與審理」、「對於原審判決的處理及第三審的判決」等內容,另外我們也在介紹法律內容及制度的同時,將相關的判例見解提供給讀者們研讀參考,希
Thumbnail
在上一話結束第二審的介紹後,接著在本話開始介紹第三審的制度與法理。作為第三審介紹的第一話,我們先從基本的概說暸解起,接著再去介紹「判決違背法令」、「第三審的程序與審理」、「對於原審判決的處理及第三審的判決」等內容,另外我們也在介紹法律內容及制度的同時,將相關的判例見解提供給讀者們研讀參考,希
Thumbnail
法律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是陌生領域,這也導致一般人聽到有人要告自己就非常害怕,覺得好像被告了就一定會有罪一樣,開始到處詢問有沒有什麼不被告的辦法。但很可惜提告是憲法保障我們每個人的權利,縱使是無中生有到一個離譜程度的誣告罪,也都是會先受理案件,不會因為看起來告不成就拒絕審理。
Thumbnail
法律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是陌生領域,這也導致一般人聽到有人要告自己就非常害怕,覺得好像被告了就一定會有罪一樣,開始到處詢問有沒有什麼不被告的辦法。但很可惜提告是憲法保障我們每個人的權利,縱使是無中生有到一個離譜程度的誣告罪,也都是會先受理案件,不會因為看起來告不成就拒絕審理。
Thumbnail
上一話,我們介紹了「自訴」的基礎知識,也就是從「自訴的提起」開始到「自訴的審判」,在這一話中接續介紹「自訴的裁判」、「自訴人在訴訟程序進行中喪失行為能力或死亡時,承受訴訟及擔當訴訟」、「自訴提起後,其效力與撤回」及「對於自訴人,被告提起反訴」等內容,往下滑進入本話的內容吧! 伍、對於自訴之裁判
Thumbnail
上一話,我們介紹了「自訴」的基礎知識,也就是從「自訴的提起」開始到「自訴的審判」,在這一話中接續介紹「自訴的裁判」、「自訴人在訴訟程序進行中喪失行為能力或死亡時,承受訴訟及擔當訴訟」、「自訴提起後,其效力與撤回」及「對於自訴人,被告提起反訴」等內容,往下滑進入本話的內容吧! 伍、對於自訴之裁判
Thumbnail
很多民眾在犯罪後來諮詢,都會丟一張司法文書問說「我這樣是不是就沒事了?」,不管上面所寫的是「無罪」、「緩起訴」或「緩刑」,雖然看起來有點像,好像也都不用進去關,對於法官和檢察官都搞不太懂的民眾而言,感覺這三種應該都是一樣的東西。但其實其間差得可大了 二、意義 結語
Thumbnail
很多民眾在犯罪後來諮詢,都會丟一張司法文書問說「我這樣是不是就沒事了?」,不管上面所寫的是「無罪」、「緩起訴」或「緩刑」,雖然看起來有點像,好像也都不用進去關,對於法官和檢察官都搞不太懂的民眾而言,感覺這三種應該都是一樣的東西。但其實其間差得可大了 二、意義 結語
Thumbnail
本話所要介紹的是「枉法裁判或仲裁罪及濫權追訴處罰罪」,內容一點都不難!法院時常會收到民眾的抗議函(或在門口舉牌抗議的),或是對法官或檢察官提告的案件(例如瀆職、枉法裁判或濫權追訴處罰等),大多時候都是因為民眾對於案件在訴訟的進行不甚了解,只要是因為訴訟結果對於自己不利,就認為法官或檢察官不公平、濫權
Thumbnail
本話所要介紹的是「枉法裁判或仲裁罪及濫權追訴處罰罪」,內容一點都不難!法院時常會收到民眾的抗議函(或在門口舉牌抗議的),或是對法官或檢察官提告的案件(例如瀆職、枉法裁判或濫權追訴處罰等),大多時候都是因為民眾對於案件在訴訟的進行不甚了解,只要是因為訴訟結果對於自己不利,就認為法官或檢察官不公平、濫權
Thumbnail
一般民眾不太會碰上「訴訟」這種東西,常常覺得只要有人違反法律規定侵害自己的權益都能告贏。理論上是這麼沒錯(因為不太會有人把小事拿來告),但筆者還是要建議各位,能私下解決的事就別提告了,因為打官司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除了要跑法院之外,還要撰寫狀紙。
Thumbnail
一般民眾不太會碰上「訴訟」這種東西,常常覺得只要有人違反法律規定侵害自己的權益都能告贏。理論上是這麼沒錯(因為不太會有人把小事拿來告),但筆者還是要建議各位,能私下解決的事就別提告了,因為打官司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除了要跑法院之外,還要撰寫狀紙。
Thumbnail
分為行政法上的便宜主義和刑法上的便宜主義,但不管是哪種便宜主義,主要都是不想為了一點小錯誤就懲罰民眾。但這不代表民眾沒有犯錯,只是覺得如果因為犯微小錯誤(例如:罰鍰不到100元)不但會讓人覺得一點處罰的感覺也沒有,甚至還會覺得公務機關是「來亂的」,這也失去了處罰的意義。
Thumbnail
分為行政法上的便宜主義和刑法上的便宜主義,但不管是哪種便宜主義,主要都是不想為了一點小錯誤就懲罰民眾。但這不代表民眾沒有犯錯,只是覺得如果因為犯微小錯誤(例如:罰鍰不到100元)不但會讓人覺得一點處罰的感覺也沒有,甚至還會覺得公務機關是「來亂的」,這也失去了處罰的意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