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側聽損求職大作戰(一)誠實做自己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我想許多單側聽損的朋友都有個困惑!!!
那就是求職過程中要不要說出自己是單側聽損的事實!?

說不說感覺都是非常尷尬的......

說了,單側聽損沒有身障手冊或正式證件可證明,
又不算政府規範企業該納用的身心障礙。
不說,進去發生狀況別人難以理解似乎也不太好,
被發現後是不是又要重找工作了!?

這樣看下來單側聽損在求職中,要面對的問題真的非常多,
所以我就來寫一系列的文章。

以我自身的經驗來說明,希望能幫助更多單側聽損的朋友求職更順利。

第一篇的主旨是『誠實做自己』

面對該不該說出單側聽損這個事實,我想這是大多數單側聽損朋友們的一大障礙,自己那一關就先過不去了。

一路走來,以前的我也跟許多單側聽損的人們一樣,
一直有一個巨大的困惑擋在前面,那就是面試的時候要不要說出聽障的事實。
不說,之後被發現也許只會更難堪,說了,可能就此跟這工作無緣了。

我在聽損初期,始終不敢面對自我,只要求職去面試我一律不告知聽損這件事情,我的心態是這樣的反正衛福部說我們是正常人,說不說有差嗎!?就正常人啊!!!

結果就是遭遇到別人叫我沒聽到,或是上面交代事情聽不清楚!!!
造成大家的不諒解與誤會,導致表現被打了大XX可以說黑到極致,
一年換了快十個工作。

這樣就變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愈是害怕會受到傷害;愈是恐懼別人的目光,
就把自己防衛的更緊密森嚴,抵抗跟外界的接觸,
也更否定承認聽損這個事實,自信什麼的更是蕩然無存。

後來會坦承單側聽損這件事情,其實是內心已經崩潰到極限了。
去求助衛福部只會得到很官腔的回答;去求助就業中心人員也不懂什麼是單側聽損,找了一堆會讓聽損者崩潰的工作,總之政府機關完全無法給予協助跟幫助。
那時我的心態變成我就單側聽損我就爛,這樣的一個心態。

raw-image

之後我求職去面試都直接表明我就是聽障,阿不過沒有身障手冊喔!
說出來後我覺得心裡舒坦多了。

原來承認這一點沒有想像中的難,面試官的反應也沒有我想像中的激烈。

我知道有人會有一個疑問,會不會對方聽到是聽障就不錄用!?
我得說兩點。
第一點確實有可能聽到就不用,因為那份工作對聽損有工安上的危險或是影響,導致真的不適任。
第二點也確實有可能純粹看到聽損就不用,但這樣的公司去了幹嘛!?
如果只是看了表象,沒去了解個人特質與能力,我跟您們說這樣的公司也不會多好。

之後我總算明白沒什麼好害怕的,聽損雖然是一種缺陷,
可是坦然去面對正視它,就會發現自己重新接納了自己。

現在的我一定會說出聽障的事實,我認為這沒什麼好避諱的,
人本就是不完美的,活著就是為了完整自己。

聽障確實是一個難關!!!
不過只要活著,哪一個人沒有難關呢!?

但我自己也是過來人,我知道坦承這一點真的有難度。
尤其很多時候自己感到無能為力,這社會跟政府也無法給予協助跟幫忙,
真的正向樂觀不起來。

這邊我想引用"我是誰我是誰我是誰"的歌詞:
誠實做自己有時候很難
但是請你勇敢的試一次看看

這是單側聽損求職大作戰的第一篇,也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
先去了解並面對自己,去找回屬於自己的自信,
當然這是非常漫長且艱辛的,千萬別懷疑自己,很多事沒試過還不知道的。

會害怕是因為不知道接下去會發生什麼事,
要對自己有自信,因為沒人可以替你勇敢。

活出更真實的自我,只要敢誠實面對內心的殘缺,
就能夠去拼湊建築起屬於自己的強大。

raw-image
  1. 下一篇預告:
    單側聽損不算身障,自然也不是政府規定的企業身障名額,面對面試官對此點的疑惑與不解,該如何表達以及說明,替面試加分呢!?

    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38條第1項規定,各級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及公營事業機構員工總人數34人以上者,進用具有就業能力之身心障礙者人數,不得低於員工總人數3%。

    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38條第2項規定,私立學校、團體及民營事業機構員工總人數67人以上者,進用具有就業能力之身心障礙者人數,不得低於員工總人數1%,且不得少於1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ank的沙龍
36會員
34內容數
我的初衷一直都很簡單...... 單側聽損的人其實比想像中多很多, 但不是每個人都敢說出來都敢面對, 也不知道從何得到協助, 所以我站出來,就是想幫助大家回到生活的軌道上, 不求太多,只求大家都可以好好的生活, 能夠安定下來有份工作就夠了。
Hank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5/20
022年11月, 我們開始一場所有人的聽力行動,「聽覺友善,我願意」 依循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3) 健康與福祉與目標 (10) 減少不平等,希望透過這場聽力行動,邀請社會上有影響力的創作者和公眾人物,體驗微聽損的日常或針對聽力困難進行創作,讓更多人同理聽力困難者,促進聽覺友善台灣。
Thumbnail
2023/05/20
022年11月, 我們開始一場所有人的聽力行動,「聽覺友善,我願意」 依循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3) 健康與福祉與目標 (10) 減少不平等,希望透過這場聽力行動,邀請社會上有影響力的創作者和公眾人物,體驗微聽損的日常或針對聽力困難進行創作,讓更多人同理聽力困難者,促進聽覺友善台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自大學畢業後,對未來充滿茫然,不知道要做什麼,再加上工作經驗不夠,最後決定先去報名政府辦「身障就業培訓」計畫,上美工與網頁設計課,培訓有2個月。除了上課以外,也充實自己的知識和培養能力,同時準備唸教育行政科,報考身障特考。
Thumbnail
自大學畢業後,對未來充滿茫然,不知道要做什麼,再加上工作經驗不夠,最後決定先去報名政府辦「身障就業培訓」計畫,上美工與網頁設計課,培訓有2個月。除了上課以外,也充實自己的知識和培養能力,同時準備唸教育行政科,報考身障特考。
Thumbnail
單側聽損在面試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題這樣的問題。 「您有嘗試使用輔具或是改善聽損的狀況嗎!?」
Thumbnail
單側聽損在面試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題這樣的問題。 「您有嘗試使用輔具或是改善聽損的狀況嗎!?」
Thumbnail
我想許多單側聽損的朋友都有個困惑, 那就是求職過程中要不要說出自己是單側聽損的事實!? 說不說感覺都是非常尷尬的, 說了,單側聽損沒有身障手冊或正式證件可證明, 又不算政府規範企業該納用的身心障礙。 不說,進去發生狀況別人難以理解似乎也不太好, 被發現後是不是又要重找工作了!?
Thumbnail
我想許多單側聽損的朋友都有個困惑, 那就是求職過程中要不要說出自己是單側聽損的事實!? 說不說感覺都是非常尷尬的, 說了,單側聽損沒有身障手冊或正式證件可證明, 又不算政府規範企業該納用的身心障礙。 不說,進去發生狀況別人難以理解似乎也不太好, 被發現後是不是又要重找工作了!?
Thumbnail
聽損的人最害怕的就是反應變慢,進而導致成生活中的恐懼與害怕,使原本可以做的也做得不太好了,變得憂鬱、沒自信、開始負面。 我自己對於聽力障礙也是很恐慌,耳鳴方面我是出去走走減輕壓力,不過反應跟聽力方面一直是死穴。 有次去耳鼻喉科回診做聽力測驗,我就想到測驗戴上耳機按下按鈕,這跟玩音樂遊戲不是很像嗎?
Thumbnail
聽損的人最害怕的就是反應變慢,進而導致成生活中的恐懼與害怕,使原本可以做的也做得不太好了,變得憂鬱、沒自信、開始負面。 我自己對於聽力障礙也是很恐慌,耳鳴方面我是出去走走減輕壓力,不過反應跟聽力方面一直是死穴。 有次去耳鼻喉科回診做聽力測驗,我就想到測驗戴上耳機按下按鈕,這跟玩音樂遊戲不是很像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