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等生沒辦法成為優秀的政治家,唯有評價兩極的政治家,才能真正推動政策。 P.82
政治型態的小說
2021年秋季日劇『日本沉沒』在上映前就備受期待,但隨著劇集的走向,越來越多人因得不到壯觀的特效而大肆批評,事實上,它從第一集就非常清楚是一部政治劇而非災難片。創作者在碰觸政治議題時,往往不能直白的陳述,特別是批評當下的政府,文字獄是不分古今中外,隱喻式的寫法反而使作品與讀者閱讀的層次,必須向上提升才能產生共鳴。
回到伊坂這本書上,同樣是包裝下的政治小說,角色設定也一如往昔的風格。岸 是食品公司的公關客服,專門處理相關的客訴事件,由於公司產品被指控混入圖釘,在危機處理時遇上偶像藝人(小澤聖)與民意代表(池野內征爾),沒想到一連串巧合竟讓彼此成了若即若離的盟友。
夢境與SNS的隱喻
筆者個人的夢境常會把人生各階段的友人混湊在一起,情節更如小說般有著各式荒謬,因此在閱讀《鯨頭鸛之王》的夢境時心有戚戚焉!
主人公 岸 對於池野內所提出『夢境獲勝就能改變現實』一事,始終保持懷疑的觀點,即便幾次人生重大關頭總能化險為夷,也難以佐證彼此的關連性。
小說中,三人在夢境中時而合作、時而單軍作戰,在馬戲團之役所引發的危機,緊要關頭來自直升機的援助,被池野內議員視為是在夢境中戰勝的結果。做為讀者,你可以把伊坂的夢境視為『網路作戰』,當社群媒體的與論造成政府單位的壓力下,軍方才派遣人力前往救援,故事初期的棉花糖事件亦是如此,媒體風向的倒轉,迅速讓一個企業危機化為轉機。
夢境中的大鳥-鯨頭鸛,則是影射近期所稱的網軍頭或背後金主,先是獲取網民信任,再充分利用網軍來除掉政敵。
最終役與COVID反思
日系創作喜歡將當代『代表性事件』融入作品當中,無論是以往的阪神大地震、311大海嘯,還是近年的COVID-19。但由於疫情仍呈現進行式,為避免有預言實現的風險,創作者在『日本沉沒』與《鯨頭鸛之王》裡都以別名做為象徵。
自中世紀黑死病起,鼠疫、西班牙大流感到新型冠狀病毒,經過時間的沖刷,不管要歸功於醫學的進步亦或物種的進化,人類終將戰勝。然而,存活下來的人們還需要面對『經濟體的重組』與『社會結構的快速流動』。
問題在於處理這些棘手問題的政府,最終是將人民帶往何方? 是飢荒還是戰爭?
就算在短時間內遭受批評也沒關係,只要從大局來看,能讓更多人得到幫助, 一切就值得了。 P.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