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作為一個支持也喜愛國片的人,近年的國片實在令人驚豔,以我自己有看也很喜歡的,例如《孤味》、《親愛的房客》、《誰先愛上他的》、《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血觀音》、《同學麥娜絲》、《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等;還有雖然看了但沒那麼喜愛的《當男人戀愛時》、《消失的情人節》;還有幾天前突然在Netflix發現而驚喜重溫的《藍色大門》和《不能說的秘密》等,都是讓人感覺台灣電影即將「超韓趕日」、與國際接軌的好片,真心感謝所有在電影圈努力耕耘的從業人員。

  身為一個一般大眾,進入電影院跟翻開一本書的理由都是一樣的「希望從中得到收穫」,不論這個收穫是知識上的滿足或是情感上的共鳴,我覺得上述的國片都有達到這個目的,《瀑布》也不例外。

  《瀑布》的故事背景設定在去年(2020)疫情籠罩全世界的時候,單親家庭母女倆人住在外觀拉皮中、已經被藍色施工帆布覆蓋好幾個月的舊大樓裡。故事情節就不多說了,想分享的是喜歡這部片的原因。

  其一、《瀑布》以新冠肺炎的疫情作為故事背景,新冠肺炎作為一種「病」,主角品文罹患的思覺失調症無庸置疑也是一種「病」,不論是新冠肺炎或思覺失調症,都是沒有人樂意感染,卻在特定情境下無法逃脫被傳染的疾病。新冠肺炎是呼吸系統的傳染病,基本上只要是會呼吸的人都有可能被傳染;品文的思覺失調症成因尚未能確定,但多數患者是在壓力下發病,因此「心理壓力」極有可能是此疾病的誘因。生活在都市的現代人很難逃離各種各樣的壓力,以品文的狀況而言,試列舉如下:

  1. 失敗的婚姻:從品文因憂慮小靜的叛逆而連絡前夫的互動看起來,原以為是單純個性不合的協議離婚,在品文因病發住院,奇文帶小靜回新成立的家庭時,小靜一見到Frank就從其年齡推斷出父親早在婚姻破裂前就開始有外遇。
  2. 工作及經濟壓力:身為外商公司主管,競爭與壓力不言可喻,碰到疫情,公司又有營運上的困難,主管不只要「共體時艱」還要比一般員工更早面臨裁員減薪的壓力。品文身為家中唯一的經濟來源,還有房貸、車貸、住家大樓修繕費、管理費以及所有日常開銷的壓力。
  3. 子女教養問題:青春期子女古怪叛逆的脾氣就不用多說了,就算家裡沒小孩,但每個人都經歷過青春期,(應該)都知道那是個可以如何狂飆且制止不了的階段。品文身為一個理智的「大人」,要賺錢又要伺候小靜上學吃飯,在職場承受高壓,回到家又老是拿熱臉面對緊閉的房門(就像孩子的爸一樣),每天都有那麼多壓力,不生病才奇怪。
  4. 情感上的需求:從品文和奇文的互動可以看出品文對奇文仍餘情未了。四十多歲的年紀,雖說老到夠當一個青春期孩子的媽,但也年輕到可以吸引陳主任。人只要活著,無論年輕或年老,都會有情感上的需求,只要有需求就會有期待,但是期待落空後,中年人的調適不見得有年輕人好(有些事情是無法隨著年齡增加而變得熟練的)。

  種種的成因,緊扣著現代人的煩惱,最終造成品文的情緒崩潰。

  生活在都市的現代人各自有太多壓力,十幾歲青春期的孩子可能可以為了少年維特的煩惱就任性尋死,但是承擔了各種責任和壓力的成年人可不是一死就真的可以一了百了的。電影中沒有提到的壓力還很多:婆媳問題、高齡父母的健康照護問題、自己的工作發展和未來的退休規劃等等,無不是壓力。

  其二、除了現代人的煩惱之外,全片充滿了反映現實社會問題的時事情節,例如進出公共場所就要配戴口罩,或家有疑似感染者就必須頻繁以酒精消毒環境等等疫情下的日常、不肖房仲業者賺黑心錢的兩面手法、水庫無預警洩洪造成民眾生命財損害的真實事件等等,都讓民眾觀賞《瀑布》時有強烈的代入感。

  其三、也是最令我驚豔的一點:台詞和演員的口條。記得曾經看過一些文章討論台灣演員唸台詞時總令人有種尷尬易出戲的感覺,無法像日韓劇甚至陸劇一樣自然發揮情感,原因不外乎「演員演技不到位」和「劇本台詞脫離現實」兩種。對此我深有同感,但因為自己不是語言學家也不是專業的戲劇評審,只能就個人感受分享想法。

  總覺得台灣不乏好的戲劇人才(幕前幕後都是,否則就不會出現這麼多優秀作品),但有時候,很多大受歡迎的戲劇,甚至演技備受讚賞的演員,總是讓我抓不到那令人激賞或好笑的點,包括今年推出第二季,聽說被觀眾敲碗成功第三季的台劇也是。我喜歡該劇的第一季,但第二季從第一集就讓我感到疲倦和精神崩潰,例如演員們誇大、鐵獅玉玲瓏式插科打諢的表演方式、用大聲講話蓋過對方的刻意熱鬧、千篇一律的肢體動作、怎麼玩都玩不膩的國、台、英語諧音梗,還有舞台劇演員出身的女主角唸台詞的方式和表演方式,讓人(我)感覺這群人真的是在「演」戲,而不是「演戲」,是在表「演」,而不是「表演」。

  相較於該劇,在觀賞《瀑布》時所感受到的情緒(插播講一下,本片的音效也是成功帶動觀眾情緒的一大功臣,尤其最後母女對坐吃飯聊天的場景,品文差點又掉落病發邊緣時的瀑布聲,讓觀眾的心臟跟著從山洪爆發到歸於平靜),這些無奈、恐懼、驚悚、希望等等(必須說賈靜雯的最佳女主角當之無愧),都是強烈且真實的精彩演出。除了這些螢幕上的出色表現之外,螢幕下編劇沒有讓演員們咬牙切齒講一些文謅謅聽了讓人尷尬癌發作的台詞也有助於觀眾的情緒跟著劇情和演員流動,因為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就是這樣講話和講這樣的話,因為真實所以自然,因為自然所以入戲,因為入戲所以好看。

  最後,《瀑布》真的很好看,趕快買票進戲院,一起支持國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三願的沙龍
2會員
15內容數
陳三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25
這篇文章討論了一位工程師因工作壓力而疑似自盡的事件,從員工、主管、同事、家屬等角度探討當事人自盡的原因以及責任歸屬。這是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探討了職場壓力以及彼此之間的關懷和支持的重要性,人生中面對困難時需要的勇氣和能力。
Thumbnail
2024/07/25
這篇文章討論了一位工程師因工作壓力而疑似自盡的事件,從員工、主管、同事、家屬等角度探討當事人自盡的原因以及責任歸屬。這是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探討了職場壓力以及彼此之間的關懷和支持的重要性,人生中面對困難時需要的勇氣和能力。
Thumbnail
2024/07/14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是一本有趣的書,而且某種程度上可以激勵讀者活在當下。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這本書,那就是:快去花錢吧!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這本書的作者用很多的例子和很大的篇幅反覆論證自己的觀點,其中讓我覺得最有趣的是他點出一個事實:大部份的人都是為了老年生活存錢,很多人害怕老了後可能需要應付
Thumbnail
2024/07/14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是一本有趣的書,而且某種程度上可以激勵讀者活在當下。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這本書,那就是:快去花錢吧!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這本書的作者用很多的例子和很大的篇幅反覆論證自己的觀點,其中讓我覺得最有趣的是他點出一個事實:大部份的人都是為了老年生活存錢,很多人害怕老了後可能需要應付
Thumbnail
2024/05/12
每個人充電的方式都不一樣,最著名的區分應該就是內向型和外向型人的差異。外向型的人透過聚會和大量的人際互動抒發自己的壓力,不講出來可能會得內傷。但內向型的人則完全相反,受到挫折或感覺疲倦的時候,多講一句話都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那根稻草,但事實上,要讓他們復原的方法很簡單,只要放他們自己一個人獨處以消化所
Thumbnail
2024/05/12
每個人充電的方式都不一樣,最著名的區分應該就是內向型和外向型人的差異。外向型的人透過聚會和大量的人際互動抒發自己的壓力,不講出來可能會得內傷。但內向型的人則完全相反,受到挫折或感覺疲倦的時候,多講一句話都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那根稻草,但事實上,要讓他們復原的方法很簡單,只要放他們自己一個人獨處以消化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雖然利用連假看了這部沉重的作品,但仍是值得推薦的一部。精神議題能因此有人能多關注或更理解,都值得慶幸。但願我們能透過這些作品,在這些議題上獲得更多勇氣,不害怕討論與面對,或許更多人的壓力就更有機會被釋放。
Thumbnail
雖然利用連假看了這部沉重的作品,但仍是值得推薦的一部。精神議題能因此有人能多關注或更理解,都值得慶幸。但願我們能透過這些作品,在這些議題上獲得更多勇氣,不害怕討論與面對,或許更多人的壓力就更有機會被釋放。
Thumbnail
  身為一個一般大眾,進入電影院跟翻開一本書的理由都是一樣的「希望從中得到收穫」,不論這個收穫是知識上的滿足或是情感上的共鳴,我覺得上述的國片都有達到這個目的,《瀑布》也不例外。   種種的成因,緊扣著現代人的煩惱,最終造成品文的情緒崩潰。
Thumbnail
  身為一個一般大眾,進入電影院跟翻開一本書的理由都是一樣的「希望從中得到收穫」,不論這個收穫是知識上的滿足或是情感上的共鳴,我覺得上述的國片都有達到這個目的,《瀑布》也不例外。   種種的成因,緊扣著現代人的煩惱,最終造成品文的情緒崩潰。
Thumbnail
總之結論是我不喜歡這部電影。 當然我還是可以理解這部拿金馬的理由,只是我不認為這部能和《陽光普照》相比。不管是哪個層面都沒辦法,並且我個人也不算是《陽光普照》的忠實粉絲。
Thumbnail
總之結論是我不喜歡這部電影。 當然我還是可以理解這部拿金馬的理由,只是我不認為這部能和《陽光普照》相比。不管是哪個層面都沒辦法,並且我個人也不算是《陽光普照》的忠實粉絲。
Thumbnail
這次的瀑布,讓我意外的覺得,很貼切當代人的生活。但我覺得並不是故事背景是在covid-19的緣顧,而是他對於精神病的同理,那種不敢與人相處、想太多、注意力不集中、自我否定、每分每秒都活在恐慌的迂迴裡。這種活在恐慌中的感覺,猶如當代人的寫照,似乎也不用思覺失調,也能感受到被生活壓力追趕的那種恐慌。
Thumbnail
這次的瀑布,讓我意外的覺得,很貼切當代人的生活。但我覺得並不是故事背景是在covid-19的緣顧,而是他對於精神病的同理,那種不敢與人相處、想太多、注意力不集中、自我否定、每分每秒都活在恐慌的迂迴裡。這種活在恐慌中的感覺,猶如當代人的寫照,似乎也不用思覺失調,也能感受到被生活壓力追趕的那種恐慌。
Thumbnail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Thumbnail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Thumbnail
「絢麗的美景背後,藏著惡夢般的危機」  瀑布,是眾多涓涓細流所匯聚而成,就如同品文被感情、工作、經濟、女兒等因素所困住,隨著時間,越滾越大造成如瀑布般的巨大衝擊,品文也因此患上思覺失調症,但也隨著治療及旁人的幫忙,讓巨大的瀑布壓力,又變回涓涓細流的景緻。  如同片中,魏如萱與賈靜雯的對談,魏如萱所
Thumbnail
「絢麗的美景背後,藏著惡夢般的危機」  瀑布,是眾多涓涓細流所匯聚而成,就如同品文被感情、工作、經濟、女兒等因素所困住,隨著時間,越滾越大造成如瀑布般的巨大衝擊,品文也因此患上思覺失調症,但也隨著治療及旁人的幫忙,讓巨大的瀑布壓力,又變回涓涓細流的景緻。  如同片中,魏如萱與賈靜雯的對談,魏如萱所
Thumbnail
這天是一日雙國片的行程,早上看《詭扯》,傍晚看《瀑布》。也許是期待太高、個人偏好的關係,前者雖說角色眾多、劇情豐富;後者聚焦母女兩角,步調較緩,加上受《陽光普照》的洗禮,確實《瀑布》較走進我的心,也想推薦給大家。
Thumbnail
這天是一日雙國片的行程,早上看《詭扯》,傍晚看《瀑布》。也許是期待太高、個人偏好的關係,前者雖說角色眾多、劇情豐富;後者聚焦母女兩角,步調較緩,加上受《陽光普照》的洗禮,確實《瀑布》較走進我的心,也想推薦給大家。
Thumbnail
鍾孟宏在《瀑布》裡,首度以女性角色發聲,著眼一對母女的遭遇,呈現疫情下人人無以遁逃的精神危機。 賈靜雯飾演的品文,以女強人的姿態拉開劇幕。無論在家庭或公司,她冷峻而嚴厲的姿態,往往讓人感到窒息的壓迫。而王淨飾演的小靜,則不斷以叛逆的青春姿態回應。如此的母女相處方式,一遇到疫情壓力,不得不全然崩解。
Thumbnail
鍾孟宏在《瀑布》裡,首度以女性角色發聲,著眼一對母女的遭遇,呈現疫情下人人無以遁逃的精神危機。 賈靜雯飾演的品文,以女強人的姿態拉開劇幕。無論在家庭或公司,她冷峻而嚴厲的姿態,往往讓人感到窒息的壓迫。而王淨飾演的小靜,則不斷以叛逆的青春姿態回應。如此的母女相處方式,一遇到疫情壓力,不得不全然崩解。
Thumbnail
託系辦明純姊的福,有幸能夠跟《瀑布》的電影配樂製作人盧律銘一家人來觀影,不得不說,這部片再次堆疊我心中對國片的尊敬與愛意。雖然是超過兩小時的劇情長片,但整部片沒有冷場,劇情走向不拖泥帶水,每個情緒展現都拿捏的恰到好處
Thumbnail
託系辦明純姊的福,有幸能夠跟《瀑布》的電影配樂製作人盧律銘一家人來觀影,不得不說,這部片再次堆疊我心中對國片的尊敬與愛意。雖然是超過兩小時的劇情長片,但整部片沒有冷場,劇情走向不拖泥帶水,每個情緒展現都拿捏的恰到好處
Thumbnail
    本文會提及劇情,建議觀賞過電影後再行閱讀。    
Thumbnail
    本文會提及劇情,建議觀賞過電影後再行閱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