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造反:全球非典型都市規劃術》與
《反造城市:台灣非典型都市規劃術》是於2013年一同出版的系列,書中分別介紹了國內外許多不同於傳統都市計畫的案例,也許是一些行動,也可能是介紹一個區域發展下偏離軌道的發展狀況,更多的是社區或社群的生存故事,而這些與計畫框架相悖的行為、行動、或現況,我都認為是一種違抗既有權力的社會運動,它不一定激烈高亢,卻足以讓社會多元的聲音受到更多關注。
而
《反造再起:城市共生ING》於2019年出版,同時帶了《反造城市:台灣非典型都市規劃術》增訂,在過了六年之後回顧當時的變革是否有了後續。我從第三本出版的《反造再起:城市共生ING》開始看,其實前後沒有關聯,每個案例都是獨立介紹。但相較於反造城市多採用學者的研究,案例的選擇較依附社會發展,作者在背景與脈絡上的交代也都十分細膩,但其中引用了許多社會學理論,比較難讀;這本反造再起則採用許多實務案例,作者也多是第一線社會實踐的人員,讀起來比較輕鬆、易上手,除了同樣感到心酸,還會對故事中偶爾流露的溫暖感到一些欣慰。
推薦這兩本書給誰
正在修習都市計畫的學生:都市計畫的發展有其嚴謹的脈絡,它是一套實踐在你我生活中的空間理論與技術,但因為它與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很難以一套通用的理論涵括所有的規劃,比起上位的思考,逆向的、草根的、由下而上的觀點反而容易在既定而呆板的發展中找到屬於某個地區的特色,也才有機會突破以經濟繁榮論述城市的勝利,橫跨不同領域以創新的思維為城市創造豐富、活力、有機的空間。
對溫柔而長期的社會運動感興趣的人:其實社會運動不一定是上街抗爭,那些脫離規範的行為,無論是出自於無奈與被迫的選擇,或是在面對巨大體制的失落而想拾起反抗與創造,都能算的是一種公民不服從。這些寄生在空間使用上的作為,或許不像街頭抗爭那樣轟轟烈烈,卻也可能帶來改變。
想當個社會亂源的人:恭喜你正邁入偏離體制的第一步。
也推薦有興趣的人,可以先從《反造再起:城市共生ING》入門,案例比較親民,文字也比較易讀。上篇先分享《反造再起:城市共生ING》中幾個有感的案例,覺得也適合推薦給建築系的學生思考如何創造空間的使用。
以歷史建築保存修復翻轉學習方式,掀起長期公民運動——高雄哈瑪星的街區保存
這個案例位在高雄的
哈瑪星,這是個旅遊必經的地點,去了許多次卻一直不知道哈瑪星指的是哪個位置,這個系列的優點之一是不論撰寫的人背景來自學界或實務界,在介紹案例時多會先簡易介紹地區的發展然後帶到對案例的影響:哈瑪星指的是高雄港地區,日治初期在柴山腳下填築了一塊海埔新生地,當時為了連結進出口運輸興建了連結商港、漁港和漁市場的濱海鐵路,而濱線的日文はません(hamasen)後來轉化為閩南語發音的哈瑪星(hámásing)也成為此區的非正式名稱。
後來因為工業轉型,臨港線一段段停駛後來也為了配合捷運與港區開發,土地被重新分區重劃,港邊的鐵道設施包含許多原本作為眷舍的建築逐漸被拆除,其中年廣三用地上,因為土地與建物分別屬於不同所有權人,屋主大多不會大幅翻修房子,保存了許多日本時代的建築群,而在2012高雄市政府(土地所有權人)打算拆除老屋改建成停車廠或公園,使得在地文化團體以及居住在老屋的居民、顧客相互串連發起
抗議。在抗爭之後,當時參與的部份民眾自發性的組成「
打狗文史再興會社」,也是這個案例的主角。
為了論述保存的重要並且尋找更多同路人,抗爭者在最初發起的不服從運動是建立在調查基礎上的繪製老建築地圖、舉辦導覽活動等,加深民眾的認識與認可,後來在政府允諾保存廣三時,他們也開始思考除了短期活動之外,是否有具更長遠影響的事情可以做?
在長期保存與修復思維下,會社逐步發起了幾個很有趣的作為(我不確定是否可以稱為計畫,我覺得很多內容是基於當下事件的回應行為,不一定有完整的計畫)
- 回收已拆除建物的舊木料修復老房子。
- 以廣三的老房子做為學習與施作的現場——木工班的計畫,與一般體驗以小木作(家具、生活零件)不同,會社的木作工班皆是實際修復建築所需的大木作(建築結構)體驗與教學:期望藉由學習木作技術、體驗修復工作培養修復所需的技術人員,讓保存更為容易,進而提高保存意願。
- 木工班後來演化出了「城市考古」的課程,目的是將木工技術與都市保存理念結合:建築保存不應只是懷舊情懷,而必須以調查為本,才能決定是否保存、如何保存,也希望累積學員對高雄建築和都市空間變革的瞭解、培養辨識建築的眼光與對周遭環境的關心。
- 未來這些修復後的空間,除了作為文青小店的商業使用外,也可以引進不同性質的非政府組織,而當空間量達到具有某些群聚效益時,也許能適時也可能為地區發展老年照護、搭配不同的居住形式發展青銀共居,甚至作為威政府管理的社會住宅(或應稱為合作住宅)。
這些讓修復建築教育成為社區營造一部分的作為引發的效應也很有趣:
- 將歷史建築群中屬於民居街屋等非公共、非地標建築,轉化為都市居民的共同資產,進而將保存運動擴展為公民運動
- 在非正規的修復中延續建築保存
- 在既有的匠師訓練與校園教學體制中,找尋另一種學習的可能:
對於在學校教育底下成長的學員,這種「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的傳承方式有時難以領會,因為學校教學有清楚範圍和進度,可以預期會有什麼考驗、要怎麼回答,但學藝過程必須遇到考驗才知道答案,而且往往沒有標準答案。
但匠師的養成需要長期的經驗養成,我覺得其中缺乏的是將技術方法拆解成容易理解的知識理論,當學習方法更接近現代人的學習經驗,搭配反覆的課程練習,能使技術養成更具有彈性,傳承也更為容易。
題外話——建築設計中的論述
第一次知道高雄港的發展是去年參與舉辦在田園城市參加台灣女建築家學會舉辦的夏季曬書節系列活動,當時林宛蓁老師到現場分享新書
《時速五公里之前的城市:由高雄老屋開啟地域性空間論述》,分享的內容著重的在於交通的轉變對高雄港地區的城市空間造成什麼影響,雖然至今尚未讀過,但書中有許多歷史建築的調查,蠻適合作為地區研究或計畫發想的參考書之一。
這個案例讓我有感觸是因為大學時的畢業設計是藉由「木工學校」去探索另類教育的可能性。
我覺得建築系的教育中對既有的空間處理傾向研究空間形式的脈絡,並在既有的硬體上置入新的空間,我認為這種教學方式是技術大於理論,對實務操作的養成很有幫助,但容易造成設計成果與前期計畫的關聯與邏輯論述不足的問題:從畢業設計的評圖場上看到很多設計的得很好——並非指圖面與模型好而是空間設計有品質與使用邏輯——但卻回答不出「議題是什麼」、「為什麼認為這個設計足以回應議題?」的挫敗感。
覺得若要以這本書作為參考資料,建議第二章的部分可以細讀。只是有時也會覺得疑惑,這類的論述能力是否真的應該成為建築人的專業?或是否須成為建築學士生應具備的專業?
給你一個足夠的空間,你會如何與社區連結?——古風小白屋:工具分享,加倍奉還
知道這個案例是來自
2020 open Taipei 活動。位於師大商圈外周的小白屋前身為軍方的閒置鐵皮屋,在 2012 年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曾推動「
雲和小客廳」專案,原始資料不太容易找到,但計劃產生的過程大致是:商圈與居民的衝突在那幾年間越加激烈,而當時的里長孔憲娟期望藉由社區營造團隊集思廣益重新凝聚居民的情感與共識,這些活動非常需要一個社區中的公共空間作為載體,所以藉由政府提供空間,讓許多有意向社區發展的團體或個人申請短期空間使用,活動的面向廣泛包括社區廚藝交換、學習種菜、堆肥培養、手作技藝傳承等。在計畫告一段落後,這些社區經營的團隊與居民為了延續已經建立起的社區情誼與發展動力,而催生了「
古風小白屋」。
位於小白屋附近的芒果香草園的後巷,是另一個由植物作為媒介的社區營造場所,書中也有短短的介紹
小白屋的發展過程歷經了幾次轉變,皆環繞著人與人之間的互助網絡,最後發展另類的交換模式,你可以在這裡尋找你想要的幫助,空間中陳列了各式各樣的工具,每個週末早上會有從各地前來的志工協助老物件重新,當你取得了幫助也要「加倍奉還」——捐出自己多餘的工具、零件、材料;協助維護環境, 或以自己的經驗、能力、或勞力來助人,這樣翻轉既有的、以金錢作為衡量價值媒介的交易模式總是超乎我們的想像,書中也回答了我一開始一直很困惑的經營問題:真的每個人都會加倍奉還嗎?
答案是並沒有,但是只要十個人中間有一個人這麼做,就已經很足夠,小白屋就是這麼長大的。
對經營團隊來說,沒有固定的價值(金錢)反而使人的行為簡單許多,我想這裡的簡單指的並非將事情拆解、標準化後的簡單,而是當我們無法用數字衡量人與人的關係,產生的行為更偏向彼此之間的互惠、交情,想要他人的技術、工具協助,就必須單純的與之交朋友,或以更深厚的行為作為回饋——加倍奉還的概念——而非付錢打發、結清這段機緣。
小白屋的根發展自雲和小客廳,雲和小客廳是主根,從主根發展出雲和堆(堆肥)、雲和皂(手工肥皂)、屋頂私菜園之旅、錦安頂(屋頂菜園)。小白屋工具分享之後,發出兩條大枝,第一枝長出街角創意、南機拌飯,第二枝長出芒果香草園、社區廚房共餐,開支散葉,都是依循著植物生長的規律,敘述於下。
在2020 open Taipei 的活動中知道的小白屋只是個充滿工具的頂蓋式開放空間,它並不具建築設計上的經典「美學」,對空間形式執著的建築人來說它並不是一個「優秀」的案例,在建築師的考試中(我覺得考試的題目往往代表出題者對未來建築師的期待)時常出現與社區連結的關鍵字,但在地區長時間的培養下發芽、成長的「小白屋」很難複製到其他地方,更難「憑空」設計出一個建築單純將設備與活動置入其中,在缺少長時間相處下的一群「人」時,為了補足管理上的界線——防止盜竊,或避免新手壞了機器工具——反而直覺得設置許多小心翼翼的管理者。不論是社區營造或地方創生,究其最終目的都不是單純建設屬於地區的公共空間,而是為了建立起社會關係。
建築系的教育常讓我習慣將活動「置入」空間中,在閱讀案例時也傾向解析量體與空間,我覺得扎實的技術養成很重要(學校教育也已經很成熟),但試著理解空間發展的脈絡與原因,能使我們發現,許多空間中的活動其實並非建築師的設計,或許更細緻地理解社會運作與關係,才能更踏實地看待、擬定建築計畫。
在行動中探索在地——南機拌飯:社群共享的實驗基地
在閱讀這本書時「
南機拌飯」已經結束,原地扎根而起的是地下異托邦「
一碼村」。這篇筆記在撰寫時,一碼村還在募資營運經費,本想趁機廣告一下,但寫文拖沓如我,不小心就拖過了募資期間。
「南機拌飯」源自於2016年創辦人因友人牽線,開啟南機場公寓中的廢棄空間改造計畫,雖然短短一句話交代了前生,但在空間改造計畫前,還無法稱為「團隊」的一群人也經歷了許多摸索,從哪裡開始?做些什麼?要在哪裡?誰來參與?當時都還只是個模糊不清的影子,而現在的「一碼村」未必成長為一個目標明確的團體,但有一個充滿彈性的空間,便可以在城市中吸取地區的養分,發芽成為屬於地方的樣子。
想在一座城市裡實驗一些社會改造的理念並不容易,通常行動者會需要找一群夥伴,找一個基地,串聯幾圈社群感,交織幾種在地性,支持彼此,創造改變。
「南機拌飯」也就是現在的「一碼村」 位在台北市南機場忠恕社區地下室,忠恕社區是五十年前為了安置因都市發展工程而被拆遷的違建戶而興建的第二期整宅。外表看起來是較為單調簡陋的步登公寓,但走進社區可以發現建築四周圍起的是下凹中庭空間,除了讓地下一樓能獲得自然採光,充滿透視感的地下室公共空間也可與居民的生活更為靠近。
將近400坪的地下室空間原始設計為傳統市場,隨著時代變遷多數空間已經閒置,在「一碼村」進駐前政府也曾承租給其他業者做商業使用,在業者也離開之後又荒廢了一陣子,此時正好位於另一側的「南機拌飯」早已藉由一場又一場的社會行動——可能是蒐集剩食加上送餐關懷,也可能是與社區居民共享資源,一起練習修繕二手物等等;有時依照社區需求產生,有時只是成員們的突發奇想——與社區發展出了緊密的連結。歷經幾次洽談之後與「南機拌飯」有許多往來的社群們決定共同承租、經營這片空間,「一碼村」便誕生了。
從以上組成大概可以想像「一碼村」儲藏了許多具有實驗性地行動。
「一碼村」是個開放的地下室空間,經營者會用屏風、植栽、小櫃子劃分出不同空間的「邊界」
在閱讀「南機拌飯」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到很多的掙扎與反思,其中我覺得最有趣的部分在探討「目標族群」的段落,通常辦在社區的活動會習慣性地將參與者二分為「社區居民」與「外部社群」是兩種目標對象討論行動策略。南機拌飯的團隊也曾花費許多時間與心思分辨參加者,糾結檢討活動是否「不夠在地」。但「在地」是否真的可以「社區」為連結的中心嗎?同在社區中生活(或者說活動)的人並不一定都是住戶,而某些住戶反而比常訪的客人、商家對社區感到陌生。
曾在
苑裡掀海風的地方創生系列講座中,聽聞「關係人口」的概念,這是一群介於觀光與定居的人們:不是只接收單一介紹資訊觀光客,或許不是土生土長的在地人,但願意與地方交流互動,承諾與地方共同生活或成長的一群人。南機拌飯或一碼村就如社區一樓的某小店與宮廟一樣的存在,平時忙於自家生意也擔任社區營造的一分子,是「社區的共同生活者」,而以是否來自社區區分「不夠在地」似乎也不具意義,比起探討地區發展,更重要的是和大家在一起可以做些什麼。
《反造再起》中還有很多來自草根的案例,有幾個也還想分享,但篇幅有點過長,決定再拆一篇。
未完的後記
一邊在看這些以文字描述的案例書籍,也一邊在檢討自己過去在做case study時解讀案例的方式,在當學生時很容易遇到什麼課題就直覺地去找尋與課題相關的「建築分析」,但近期卻漸漸發現,案例分析不應只是解讀「空間」(而且當時其實根本不知道怎麼讀空間),而是應該探討計畫(program)的可能性以及計畫與空間的關係。
本來只想要分上、下兩篇,但第一篇才寫了一半就超過4,000字,覺得再寫下去真的就沒人看了。我一直在思考要不要每一篇的主標題都不一樣,感覺比較呼應分享的案例,但也不知道最後全部寫完會長什麼樣子,決定最後寫完在思考這個問題。 案例的分享之前會加頁碼方便閱讀,換了電子書後還在想要怎麼標記位置。
雖然連假我比較喜歡放星期一,不過31號放假讓我可以在今年的最後一日趕稿發文,也算是給今年未完成的目標彌補一些安慰(?),希望明年可以維持一個月一篇文。
另外,最近花了一些時間用
Notion整理了近幾年的閱讀清單,可能會陸續寫分享,也歡迎看到有興趣的書可以一起討論。
題外話:
經營一個空間最辛苦的應該還是經濟來源,自去年開始我在自己的固定支出中增加了「捐款」項,有很多事情的倡議或是推動無法以商品的形式呈現,卻也是多元社會中很重要的元素之一,去年固定小額捐款「OURs都市改革組織」與「左轉有書」,今年增加了「一碼村」,在看完這本書後更加地覺得自己的選擇是好的,也許金額不多,也相信還有很多值得以「消費行動」支持的組織,但我覺得在有限的資源(時間、心力、金錢等等等)中最簡易的參與方式大概就是消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