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訂閱制之路(5)-裏物語的軌跡與社群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續前文)
就在2021/12/30號那天,我跟魚漿編討論完,前面的問題大概有個粗略的答案之後,就開始著手把文章搬到方格子。一路回顧下來,東京裏物語是從2017年初開始寫,大概有分成幾個階段。
發跡的2017
最開始的4的人變成兩個人,又變3個人(我、魚漿、kiko)。
從接業配到不接業配
一開始在幾千人的時候就接了廣告文,然後發現自己太小咖,接到的工作很爛,寫的東西也沒什麼價值。太多人在寫旅遊、娛樂、美食,我跳進去根本也沒什麼特色,而且接了工作去吃喝玩樂那個心情也沒辦法當作去玩,簡單來說就是吃力不討好。這時期我也去聽了有名寫手跟YOTUBER的座談,發現那樣子的內容,那樣的做法還有那樣的受眾我根本無法認同。於是開始思索新的路。
從寫業內不為人知的情報到不太能寫業內情報
當時我從事不動產業,後來出來創業,發現讀者數沒增加多少,同業卻異常的多!但想想讀者就是我個人臉書好友的延長線,這現象也不奇怪。那麼多同行在看,我要是還靠寫人八卦擋人財路來賺流量,那豈不是自尋死路嗎?於是在第一年最早開始設定的「用大家不知道的日本情報來吸流量接業配」這目標算完全觸礁,但粉絲也默默來到了5000左右。
發展的2018
以五人團隊開始經營。另外還有IG是交給某學妹,YOUTUBE那時已經完全停更,再加上一個幾乎沒在做事的數據分析。目標設定為「從線上到線下,線上目標讀者一萬人,線下目標社群常駐成員50人」。
老讀者應該知道魚漿編跟kiko編各自也都有粉絲團,而魚漿編算是走傳統路線走得最好,粉絲成長人數也是最穩定,kiko編那裡的文章非常吃受眾,但她的粉絲含金量也最高。相對這兩人來說,裏物語這邊就卡在中間,此時粉絲數已經超過kiko編,但活動方面沒辦法像她一樣辦的那麼好,雖然粉絲數遠不及魚漿編,但實體活動也開始有點起色。寫文的工作方面我也接到了智庫跟專欄的邀稿,除了稿費比較優以外,也總算可以不用寫那些無聊的旅遊業配了。
這個階段的裏物語可以說是蜜月期,內文開始以日本新聞、日本小知識跟我當時新工作接觸的社會創新案例為主,讀者來到五千人左右,每篇讚數保底大概100~200,常留言的讀者我大概也都認識,每次回台灣辦的活動一次收費500,但也反應熱烈。當時辦過工作坊、精釀啤酒活動、講座等等,還做了周邊產品,可以說是如日中天。大家都以為可以這樣順利發展的時候迎來了2019。
線下的2019

裏物語的2019可以說是很忙碌。台灣政府開始推地方創生,正好我在日本的工作也是隸屬於日本政府同個政策下,搭上順風車以後大學、民間團體等邀約、粉絲團活動,加上大量吸收政策、社會創新組織、官民共創跟日本社群經營方法等新知,我除了工作以外,粉絲團的內容也開始會出現長文,寫一些我學習以後的心得,就算很多反應不怎麼樣,但還是默默有在寫。
這時候粉專的狀態因為工作太忙,也漸漸成了附屬品,kiko編開始忙自己的本業,魚漿編為了維持流量也開始了影片翻譯,大家只是偶爾有事聊聊,有機會一起辦活動,私下有遇到就一起吃飯喇賽,但實質上可以說是解散了。

而社群這時候找了兩個管理員,一個順便接手管IG,社群(臉書社團)裡面其實還是以我個人發牢騷,吐槽一些專頁沒辦法吐槽的事,然後大家附和為主,漸漸開始有點找不到施力點。就算找了管理員來一起討論也沒有好轉。
但就算如此,活動一場一場的辦,參訪一次一次帶,在某些圈子裡也漸漸開始有一點知名度。
疫情的2020
疫情爆發,毀了前兩年工作上累積的成果。
讓這年規劃要來日本參訪的大學與政府單位都沒辦法來,當然行事保守的日本政府也取消了在日本的所有活動,我們同事好幾個有一陣子形同被架空,還好大家好歹算公務員,架空也是混吃等死不至於丟飯碗,其他部署跟上司知道是因為疫情影響,也對我們做地域振興這些要一直辦市集、講座跟活動的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時候我開始以東京裏物語總編/日本公務員/日本新創組織成員這三個身份開始受邀(或主動找人牽線)在台灣辦關於地域振興的講座,2020這一整年我回台灣四趟,講座加工作坊的足跡北中南東都有,大概繞了台灣一圈半,也敲定了2021如果疫情好轉,大家可以持續配合的約定。
粉絲團這一年也持續更新我在台灣分享的內容...然後也是不太管受眾。
低迷的2021
疫情持續惡化。但回顧這一整年,可以說要不是經營粉專心情會受流量影響,工作跟學習上是漸漸有起色的。

前半年我開始玩clubhouse,也弄了一個小小的封閉式社群,這時候也為了自己的新書”微觀的地方創生“出版做最後準備。5月時回台灣張羅開新書發表,結果隔離出來疫情升溫,花了一大堆成本隔離,卻什麼事都沒做就回日本,整個爛爆,書出了沒宣傳,還浪費機票跟隔離飯店跟機票錢。
大概到六月為止,粉絲團內容都是寫一些工作跟生活的文章,已經完全個版化。但沒有真的很大的工作,就是更新一些日本新知。其實日本新知很多,會日文的話,情報來源多到寫也寫不完,完全不用擔心沒梗。
回顧起來前半年比較有價值的文章大概就是經營社群的心得,還有去居酒屋打工時寫的跟客人互動的系列文吧?
後半年因為clubhouse人際關係開始發生急促的變化,在上面認識某廣告代理店的老闆邀約,加上三年多前原本說好要一起創業的朋友回到日本,還有偶然跟以前不動產同業聊到掛牌的事,我一次就多了三個身份,工作開始繁忙同時,之前自以為很閒報的兩個課程也都開始上課了。加上要顧專頁跟讀書會,行程整個大爆炸。
就這樣粉專就開始以我上課心得跟工作見聞為主。
宣傳方面,從最早開始裏物語就不太會去其他社團分享文章,頂多就是我分享在個人臉書而已,也不會用粉絲專頁身份去其他大咖那邊留言蹭流量。

細數分享的次數,我都可以講得出來,有去丹妮婊姐那邊留言過一次,但沒什麼反應,在地方創生社團分享過兩三篇,也沒什麼反應,反而招來政治正確魔人鬧版。

相對的林氏璧有來留言過一次、中古小姐有分享過我的文章,那次還被捲入中古強運之爭,讓我見識到親衛隊的可怕,但也因此結交了一些中古粉好朋友,然後發現自己有些朋友是強運粉,原本自閉的我連中古跟強運是誰都不知道勒。

2020後半跟2021年整年沒下過FB廣告。此時內容也完全沒在管讚數、字數、Hashtag、下標技巧等等,處於一個我行我素的墮落狀態,加上演算法跟觸及率不斷改變,粉絲互動率掉到了谷底、專頁人數也停滯在大概一萬一千人左右。
在這種低迷的狀態下來到了2022,我現在寫這篇文章時,是1/1。
2021年時,我立志組成中產階級自救會的夢依舊沒有改變,同時也在課程中學習了場域營造、引導師教練、官民共創等等,以一個人類來說,我確實是變強了,但是以粉絲團來說我爛到爆炸了。
在2022,要怎麼把我所學,以網路社群為輔應用在實體社群經營上,就是2022的目標,傳統網路社群大多是一群受眾圍繞著一個人或一個團隊。但我希望這群受眾接下來可以像日本的共創式社群成員,實際參與、協助,甚至主辦活動。
裏物語的第六年,『共創式社群』這個目標一直沒變,換了平台也一樣。在網路平台經營的課程中,不管是群募、SNS帳號經營領域,都曾聽過講師說「經營帳號還是要讓自己開心,不然很難持續」,跟讀者漸行漸遠也許就是我不開心的原因吧?既然寫在哪裡都是要寫,就換個讓自己開心的地方寫吧!
(待續)
avatar-img
26.3K會員
223內容數
喜歡閱讀裏物語長文的大家,本專題將帶大家最完整的內容。看膩了那些不是捧日本就是貶日本的文章嗎?除了景點、美食、宅文化跟AV以外,日本還有些什麼呢?別人寫的裏物語不一定會寫,但是別人不寫的,裏物語一定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東京裏物語 的其他內容
作為組織,我們到底要怎麼運作?作為興趣我們又該付出多少?又是一個大哉問。
已經知道自己的內容受眾是小眾時該怎麼自處?又該怎麼調整將來方向呢?
「如果內容有價,我的讀者願意付出多少?」這題對創作者來說是個殘酷的問題,而放棄受眾,而轉向廠商收錢的創作者也大有人在,加入了金錢,我們跟受眾的關係究竟會怎麼變化呢?
從2017年開始的專頁,現在在演算法的挑戰下,面臨了換平台的難題。這系列文章是我作為總編,對換平台一事的思考歷程所留下的筆記。
作為組織,我們到底要怎麼運作?作為興趣我們又該付出多少?又是一個大哉問。
已經知道自己的內容受眾是小眾時該怎麼自處?又該怎麼調整將來方向呢?
「如果內容有價,我的讀者願意付出多少?」這題對創作者來說是個殘酷的問題,而放棄受眾,而轉向廠商收錢的創作者也大有人在,加入了金錢,我們跟受眾的關係究竟會怎麼變化呢?
從2017年開始的專頁,現在在演算法的挑戰下,面臨了換平台的難題。這系列文章是我作為總編,對換平台一事的思考歷程所留下的筆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國泰CUBE App 整合外幣換匯、基金、證券等服務,提供簡便、低成本的美股定期定額投資解決方案。 5分鐘開戶、低投資門檻,幫助新手輕鬆進軍國際股市;提供人氣排行榜,讓投資人能夠掌握市場趨勢。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不論是結果或是過程,都將牽動台股敏感的投資神經,最怕是重演四年前延宕不決,造成全球股市重挫 川普競選2024美國總統時,一改過去挺台的鮮明立場,多次強調台灣「偷走美國的晶片產業」,如果要美國保護,就要支付保護費。自總統拜登簽署《晶片與科學法案》以來,台灣半導體產業就已身陷入地緣政治紛爭
Thumbnail
《喚醒原動力的熱情測試》這本書的閱讀心得與實作步驟。這本書提供了一個系統化的方法去找回生活中的熱情,使我們能夠活出理想的人生。文章詳述瞭如何進行熱情測試,並透漏出我在實作過程中所學到的精華,幫助讀者理解如何設定意圖、保持專注以及發現人生的真正熱情和使命。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生涯諮詢師和組織創辦人的一週心路歷程,探討秋季中懷著懶散與反思交織的心理狀態。透過直面衝突與溝通,文章強調了選擇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重新定義自我期待與現實之間的關係。
邁越科技亮相第二十一屆中國—東盟博覽會 9月24日至28日,第二十一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南寧市國際會展中心盛大召開。東盟博覽會是中國與東盟國家間的重要交流平台,此次會議規模宏大,吸引了眾多國內外企業的積極參與,為各國企業提供了寶貴的交流與合作機會。作為此次博覽會的重要組成
Thumbnail
自從 2022 年加入方格子後,經過兩年半終於等到總瀏覽數破十萬的一天啦!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個速度是快是慢,就是佛系寫著寫著就突然發現快破了 XD。 剛好趁這個機會,也想來跟大家聊聊這四年多來,我是怎麼經營寫作這個興趣的。雖然我也還稱不上什麼很厲害的寫作者,但畢竟都寫了這麼久,應該還是有點參考價值啦(
Thumbnail
每個月的進展、進步,都好不真實。 因為上個月終於寫完書,有了一些空檔,於是出國去日本 9 天好好放假。在日本時,我收到創業補助案的機會,馬上找人幫我寫,等我回國時,企劃書已經寫的差不多,我整理後就交件,好夢幻啊。 這個月,我還去參加了一字千金,找了五個朋友一起去玩,很期待八月看電視節目.....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年後求職的故事,作者在遭遇婉拒後,反思自己的職涯目標和面試回答。文章中充滿了對自我的懷疑和內心的掙扎,最終作者放下求職的框架,繼續了這場 Gap Year 的探索。
Thumbnail
  上次我邀請以前的責任編輯來節目和大家聊天。   這位編輯就是我在鬼島系列文章一開始提到的貴人編輯之一,他對我早期的小說概念和寫作有很大的影響。   遙想起以前我還是小萌新的時候,每次和他談話,我總是能學會很多新東西,無論是印刷的、小說相關的、台灣小說演變史等等,雖然也不可否認,我常常因為
其實原本我確實是想寫日常番的,可是我寫寫寫到現在才發現我已經偏離了原來的方向,因此我現在能做的其實就是能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了 我對那些想看日常的人感到很抱歉,因為我現在寫的同人小說估計就是什麼內容都沾一點了 真的很抱歉!!!<(_ _)>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國泰CUBE App 整合外幣換匯、基金、證券等服務,提供簡便、低成本的美股定期定額投資解決方案。 5分鐘開戶、低投資門檻,幫助新手輕鬆進軍國際股市;提供人氣排行榜,讓投資人能夠掌握市場趨勢。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不論是結果或是過程,都將牽動台股敏感的投資神經,最怕是重演四年前延宕不決,造成全球股市重挫 川普競選2024美國總統時,一改過去挺台的鮮明立場,多次強調台灣「偷走美國的晶片產業」,如果要美國保護,就要支付保護費。自總統拜登簽署《晶片與科學法案》以來,台灣半導體產業就已身陷入地緣政治紛爭
Thumbnail
《喚醒原動力的熱情測試》這本書的閱讀心得與實作步驟。這本書提供了一個系統化的方法去找回生活中的熱情,使我們能夠活出理想的人生。文章詳述瞭如何進行熱情測試,並透漏出我在實作過程中所學到的精華,幫助讀者理解如何設定意圖、保持專注以及發現人生的真正熱情和使命。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生涯諮詢師和組織創辦人的一週心路歷程,探討秋季中懷著懶散與反思交織的心理狀態。透過直面衝突與溝通,文章強調了選擇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重新定義自我期待與現實之間的關係。
邁越科技亮相第二十一屆中國—東盟博覽會 9月24日至28日,第二十一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南寧市國際會展中心盛大召開。東盟博覽會是中國與東盟國家間的重要交流平台,此次會議規模宏大,吸引了眾多國內外企業的積極參與,為各國企業提供了寶貴的交流與合作機會。作為此次博覽會的重要組成
Thumbnail
自從 2022 年加入方格子後,經過兩年半終於等到總瀏覽數破十萬的一天啦!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個速度是快是慢,就是佛系寫著寫著就突然發現快破了 XD。 剛好趁這個機會,也想來跟大家聊聊這四年多來,我是怎麼經營寫作這個興趣的。雖然我也還稱不上什麼很厲害的寫作者,但畢竟都寫了這麼久,應該還是有點參考價值啦(
Thumbnail
每個月的進展、進步,都好不真實。 因為上個月終於寫完書,有了一些空檔,於是出國去日本 9 天好好放假。在日本時,我收到創業補助案的機會,馬上找人幫我寫,等我回國時,企劃書已經寫的差不多,我整理後就交件,好夢幻啊。 這個月,我還去參加了一字千金,找了五個朋友一起去玩,很期待八月看電視節目.....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年後求職的故事,作者在遭遇婉拒後,反思自己的職涯目標和面試回答。文章中充滿了對自我的懷疑和內心的掙扎,最終作者放下求職的框架,繼續了這場 Gap Year 的探索。
Thumbnail
  上次我邀請以前的責任編輯來節目和大家聊天。   這位編輯就是我在鬼島系列文章一開始提到的貴人編輯之一,他對我早期的小說概念和寫作有很大的影響。   遙想起以前我還是小萌新的時候,每次和他談話,我總是能學會很多新東西,無論是印刷的、小說相關的、台灣小說演變史等等,雖然也不可否認,我常常因為
其實原本我確實是想寫日常番的,可是我寫寫寫到現在才發現我已經偏離了原來的方向,因此我現在能做的其實就是能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了 我對那些想看日常的人感到很抱歉,因為我現在寫的同人小說估計就是什麼內容都沾一點了 真的很抱歉!!!<(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