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現代很多人都聽過這個名號。
在東漢末年,這並不是一個集團,又或者「黨魁」(像八俊八廚)這樣的名號。
這僅僅是魏文帝曹丕,在建安末年,於自己的著作《典論》當中,提出的七個優秀文人。
曹丕的意思,比較不是說「這七個人一樣厲害」,而是這七個人「各擅勝場」。
王粲長於辭賦,陳琳是檄文大師。
孔融體氣高妙,其他四個一般我們不會知道。
因為他們在三國時代不是那麼「深入政壇」。
孔融,在《新漢演義》最後寫過了。
陳琳這個人專門擅長寫公告文書,為袁紹服務過,上一篇荀彧也略有提及他的作品。
《魏晉風雲》這個題名雖然殺氣挺重,但我沒打算從三國戰場英雄來切入這個時代。
王粲長於「辭賦」。
「辭賦」是啥?簡單說就是注重格式押韻的文字作品。
所謂詩詞歌賦也。
公式會套,誰也會拼。
但拼出來是虛有其表,匠氣濃厚?
還是直指人心,大師之作?
「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
節一句簡單的。
就算要玩文字的巧言令色,王粲也是手到拿來。
辭賦作品總是能讓人在極短時間內就感受到大師風範。
事實上,就算不讀王粲的辭賦,光看《三國志注》也能經常接觸到他的作品。
董卓跟呂布許許多多的小八卦,就是出自他的史冊作品:《英雄記》。
還有比方郭汜單挑呂布……比無敵更強的,就是無知。
或是袁紹大戰公孫瓚的「界橋之戰」……趙雲沒有出場就是了。
作為一個《三國志》之前的東漢史冊,《英雄記》未必最詳實,但恐怕是最精采的一部。
這樣一個宛如班固再世的文學家,不認識一下嗎?
王粲生於漢靈帝熹平六年(西元177年),字仲宣,山陽高平人也。
他的祖父跟曾祖父,都曾經擔任過東漢三公。
沒有老袁家跟楊家這麼威風,但在外戚盤據政治中心的東漢一朝,也是很不簡單了。
從平民身分進入朝廷的大將軍何進,最喜歡這種有點厲害又不太厲害的家族。
想在夾縫中生存茁壯,自然要有一些小撇步。
何進升上大將軍,招募了王粲的父親為長史。
長史是什麼?長史就是幕府主管手下第一人。
如果把大將軍何進看成丞相諸葛亮。
那王粲的父親,基本上就是蔣琬那個級別--這樣能夠明白嗎?
而何進希望親上加親,又跟王爸爸談起,要把女兒嫁給王家。
但王爸爸拒絕了。
三國的何進就是個二百五,要在後漢的角度看,何進才會英明神武。
這兩個時代的價值觀,大有不同。
王爸後來因為生病,辭去大將軍長史,在家過世,也算是一種幸運。
至少,避開了何進被刺時的巨大風浪。
不久,董卓挾獻帝西遷長安,只是洛陽一百姓的王粲,差不多也就十四五歲。
在這時代的巨輪下,除了跟著搬家還能怎麼辦呢?
然而到了長安,王粲卻被當時政治圈第一名士:左中郎蔡邕給看上了。
蔡邕十幾年前,才學就已威震朝廷。
如今更為董太師敬重,長安士人哪個不想來沾點光?
即便賓客盈門,蔡邕還是給王粲的文采給迷上了。
聽說王粲前來拜訪,蔡老先生連鞋子都來不及擺正,倒著穿就趕忙迎了出去。
這就是成語「倒屣相迎」的由來。
王粲十來歲的年紀,發育不好,人長得又醜,在座的賓客都覺得這不過是個孩子啊。
(是說蔡邕本人也算醜到一個發亮,但他女兒是正妹的樣子?)
但蔡邕當著眾人面前表示,「這是王暢老師的孫兒,他的才學,連我都比不上……將來我的藏書(財富)都應該給他。」
有了左中郎的掛名保證,王粲十七歲時,就收到了司徒王允的徵召。
三國演義看多了都以為王允是好人大忠臣。
事實上,董卓亂政的期間,一直都是由王允領第一執政尚書令的職責。
如果你分不清建安年間,恢復東漢經濟民生的大功臣是丞相曹操還是尚書令荀彧。
那又要怎麼分辨,初平年間最大的壞蛋,到底是董太師還是王尚書?
王粲倒是清楚,拒絕了王允的徵召,理由是「長安擾亂」。
這一巴掌打得可是霹啪響。
緊接著,董太師被王司徒給掛了。
王粲的恩師蔡中郎,也被王司徒給掛了。
這長安,豈能再待?
卻說當時李傕郭汜劫掠潁川,還過頭來與王允呂布決一死戰。
潁川士人有先見之明者,如荀彧郭嘉等,早已北上冀州。
走得晚的,主流選擇便是荊州。
別的不說,荊州刺史劉表是山陽出身,既是王粲同鄉,更是王粲祖父王暢門生。
王粲略一思索,就決定收拾行囊,趁著長安城內混亂,逃往荊州去了。
哪知見了劉表……這表哥也算是給三國史料寫得一片窩囊。
遇了武士甘寧,說自己是讀書人,跟甘寧合不來,放置PLAY。
接了文士王粲,看人家又醜又瘦小,也是一般的放置PLAY。
說真的也不太能怪他,劉表本是單人匹馬來荊州上任,靠著蔡家蒯家等荊州中部世族支持,才佔有這塊襄陽到江陵的區域。
勉強跟荊南四郡與南陽大郡達成和平。
要用誰?那真不是劉表說了能算的。
事實上,我們也可以看出,劉表並沒有那麼看不起王粲。
至少在劉表過世後,王粲是在劉琮面前說得上話的謀士。
不難想像,劉表在表面上不用王粲,但是卻安排在了自己最喜歡的小兒子身邊。
那一年,王粲已經三十二歲。
他跟劉琮說:「天下大亂,豪傑並起,在倉卒之際,強弱未分,故人各各有心耳。當此之時,家家欲為帝王,人人欲為公侯。觀古今之成敗,能先見事機者,則恒受其福。今將軍自度,何如曹公邪?」
這段文字不難,看得懂三國演義應該就可以看懂了。
當然這是旁人的記載,但用字遣詞上,也很是呈現出了王粲的好底子。
總之就是說,能夠看準先機,在這個亂世就不至於遭難。
最後問問劉琮,能否比得上曹操?
劉琮無法回答,王粲就吹了一番曹操的豐功偉業……三國史研究第一大師裴松之表示,麥唬爛。
因為當時記下「逐劉備於隴右」。
這是建安二十三年之後的事好嗎?王粲再怎麼消息靈通,也沒有靈通到預知吧。
但王粲勸說劉琮有功,那怕是假不了的。
至少,在劉琮投降曹操之後,王粲被拱了出來,當上了曹操的丞相掾。
不是,以王粲才名,曹操跟蔡邕早年又是好友,重用王粲那是應該的。
不過曹操又加賜了王粲關內侯爵……這個沒功亂賜,曹操早就像項羽一樣被人翻桌了。
荊州降漢,王粲有功,這當是童叟無欺之事。
在漢水之濱,曹操舉辦了酒宴,慶祝荊州投降。
王粲也站了出來,為曹操做了一篇賀文。
提醒一下,《魏晉風雲》的主軸,自然是曹魏正統。
當你進入了「曹操救世論」後,才能感受王粲的「偉大」。
王粲文有異才,這些恭喜發大財的東西,難他不倒,曹操自是歡喜,就把他調任為「軍謀祭酒」。
哎,別看郭嘉的主要職務是軍祭酒,就想說這個軍謀祭酒也是一樣的謀士缺。
(對我被騙了)
軍謀祭酒本身就是個參一兼政戰。
管理一些文書記錄啦,作表彰文啦,寫一些政治作戰檄文等等。
在曹操旗下,此職堪稱建安諸子大本營。
回過頭來說,曹丕的「建安七子論」,不也挺有趣的嗎?
天下最棒最會寫文章的七個人,有六個都在幫我爸寫這些東西。
1.你一個文士,不認為我爸是文人救星嗎?
2.其實我自己就不認為--孔文舉可沒把我爹放眼裡了。
曹丕是冬天出生的,理論上應該不會是天秤座啦。
不過他的學術思想核心,就是那麼有著「平衡」的味道在其中。
王粲曾經跟朋友一起在路上看到一篇石碑,只看一次就能夠背誦,一字不差。
看人下圍棋,棋局不小心被弄亂,王粲也能幫忙復原。(進藤光4ni?)
下棋的人不信,把棋局蓋起來,要王粲在旁邊再排一次,一比之下,仍是一子不差。
王粲不只過目不忘,更是博學多聞,其中他最喜歡的,還是算術。
數學這個坑啊,大概是高智商者永遠逃不開的宿命。
當然,王粲的文筆特好,下筆成章。
那時候很多人都以為,他是之前就已經先構思好,演的。
但不管別人再怎麼深思研究,都改動不了王粲的文章。
就算先想好又怎樣?
都說文無第一,當時東漢文士,哪能不服王粲是第一?
自然,曹丕認為,王粲的初征、登樓、槐賦、征思,那可說是無雙無對。
可其他的作品,就不過爾爾。
其實這就是真理,也是廢話。
這一分這一秒這個點上的第一。
不見得能是下一分下一秒下一個點上的第一。
所以人類才無窮無盡的在比賽。
曹操建立魏國之後,王粲當上了侍中。
這本是王侯與大臣之間的橋梁,不過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曹操可不是那種關在深宮大院蹺著二郎腿吸著鴉片菸的貴族。
曹操的身分,到底是一個馬不停蹄的將軍。
而他交付給王粲的任務,其實也非常驚悚。
「時舊儀廢弛,興造制度,粲恒典之。」
王粲負責恢復過去的禮儀制度。
諸葛亮其實也做過類似的事情,但他主要是把東漢的朝廷,在季漢重現。
要知道,孔明可沒在東漢朝廷裡當過官。
更沒像蕭何一樣,把前朝的文書記錄盡可能的搬出來。
所以諸葛村夫需要很多的名士。
是為了樹立「漢」之招牌沒錯,但可不是拿個筆在木板上寫個漢字就成了。
要有底蘊。
要讓有識之士一看就知道,此乃正漢家禮儀。
舉凡官職、服飾、車馬、一舉一動一應一對,都要演得像真的一樣。
對,你可以想像成,諸葛亮在四川拍起了歷史時代劇。
要還原的目標,絕對不能是桓靈之世的樣貌。
裡面有記憶,有幻想。
肯定也有「觀眾」認為這個考證不夠詳實,滑天下之大稽。
但終究諸葛村夫的目標,比不上王粲的古老。
上一篇魏王之國說過了,曹操的魏國,是周代封國,而不是漢代封國。
這個國建得好,將來「代天子」就會名正言順。
要主持這個事務,又怎麼不會需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知過去(未來就算了)的絕頂才子呢?
七年過去。
益州長出了一個小漢朝。
冀州出了一個新天子。
在考古還原的本事上,相信王粲是不弱於諸葛亮的。
不過,他其實僅僅用了四年。
在建安二十二年的超大型瘟疫中,王粲就過世了。
到最後,曹丕代漢的過程,仍是不那麼秦皇,不那麼王莽。
他說:「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而王粲,王仲宣的家族,也覆滅在曹丕的手中。
曹操則說:「孤若在,不使仲宣無後。」
曹操父子,都看著「取漢代之」的道路。
但心裡的手段,終究是不相同的。
如果說,從王粲身上,能夠看到這對父子的分歧。
那麼,我們就絕對不能錯過……
魏諷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