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的大起大落

2022/01/06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前情提要:隋文帝統一天下後,治國方針為「易周氏(北周)官儀,依漢魏之舊」,改政府機構為三省六部,廢除九品官人法,建立科舉制度;江南地區因不服隋朝的統治,隋文帝派晉王楊廣前往平叛,平定後,楊廣便被調任為揚州總管。楊廣於揚州創立慧日道場,招請各地高僧前往講學,並於西元591年延請高僧智顗法師為其授菩薩戒,事後贈予智顗法師「智者」,從此大家尊稱為「智者大師」。

「九旬談妙」

隔年(西元592年)智者大師離開揚州,回到誕生地荊州,西元593年,於當陽縣玉泉山造玉泉寺,七月二十三日,隋文帝賜「玉泉寺」匾額。在此次的結夏安居期間,智者大師於玉泉寺開講《妙法蓮華經》,由章安灌頂大師記錄成文,此即天台三大部之一的《法華玄義》。智者大師以「妙法蓮華經」五字收攝全體之佛法,並不是單就《妙法蓮華經》一經之內涵而說,認為這部經典含攝了一切道理之圓教,故解釋本經之經名,即可遍觀一切佛經的本質。其方法是運用「權實」、「跡本」等概念,建立起「五時八教」的教判體系;以《法華經》之一乘圓教收攝佛陀於不同時空的方便教法,由此彰顯其「妙」不可言。(「權」指的是方便,例如我們常說的權宜之計,每個人的基礎與喜好不同,佛陀就給予不同的方法,讓大家可以聽懂並接受。透過方便的詮釋,讓大家體悟到「實」際的真理。「跡本」的觀念也是如此,「跡」也叫做權,就是權巧方便施設;「本」即根本,就是真如,就是實相)。
這次宣講《法華》經題,光是一「妙」字就講了九十天,可見智者大師分析之精微,世稱「九旬談妙」。接著在開皇十四年(西元594年)的夏安居期間,智者大師於玉泉寺開講「天台三大部」的最後一部《摩訶止觀》。夏安居的由來是在佛陀的時代,印度的夏季雨季長達三個月之久,僧眾或在山間禪定,或在樹下經行,衣缽因此常為雨水所流失,而在夏季期間,地上的蟲蟻常出來爬行覓食,僧眾們沿路乞食,不免踩傷地面上的蟲類及草樹的新芽,避免人們的譏嫌及實際上的需要,故佛陀基於慈悲,遂制定了夏季三個月,出家眾在固定一個地方精進用功的夏安居。通常是在夏季農曆的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
隋文帝開皇十五年(西元595年),大師58歲,復受楊廣之請,再至揚州講《維摩詰經》。隔年春,離揚州重返天台。開皇十七年冬(西元597年),應楊廣至誠之請再度出山,但途中因病篤無法成行,便落腳於石城寺,專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及摩訶般若波羅密。由門人代筆大師口述遺書,呈交晉王楊廣,接著命侍者唱《法華經》與《無量壽經》,十一月二十四日入滅,春秋六十,僧臘四十。《法華玄義》、《法華文句》與《摩訶止觀》,被稱為「天台三大部」,為天台宗根本論書,其內容主要由《妙法蓮華經》而來,引用其他佛經來佐證,同時又與實際的禪修相結合,有教觀(教理與禪觀)雙美之稱。以下概述天台三大部。

《法華玄義》

《法華經》為智者大師建構其圓頓教觀思想的重要經典,《法華玄義》便是針對「妙法蓮華經」五字,闡明《法華經》的經題及教相,以開權顯實及開跡顯本,說明一佛乘之要旨與殊勝。透過對《法華經》之詮釋,以及「五時八教」教判思想的建構,智者大師建立了恢宏的天台宗教觀學說體系。天台宗以降成立的中國佛學宗派,乃至於日,韓佛教(如日本天台宗與日蓮宗),可說無不受其影響。
智者大師將佛陀一生說法分為五時,分別為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以及法華涅槃時。這只是概略區分,不能說在般若時期,就沒有阿含或是法華的思想。八教分別為從教導眾生之形式方法分為頓、漸、祕密、不定等四種類(化儀四教);又依適應眾生根機而教導之教理內容,分為藏、通、別、圓等四種類(化法四教)。智者大師並以「五味」比喻五時:華嚴時為「乳味」,阿含時為「酪味」,方等時屬「生酥」,般若時是「熟酥」,最後的法華涅槃時則是最精煉的「醍醐」。由此便可看出五時之次第。以上的「五時」教判,乃是屬於時間歷程上的「豎說」;而「八教」之判則是對於佛陀說法之形式與內容的分別,此為「橫說」。

《法華文句》

《法華文句》是智者大師於陳後主禎明元年(西元587年),在金陵光宅寺開講《妙法蓮華經》,就經文中的字句及其意義詳細地加以解說,由其弟子章安灌頂大師記錄而成。智者大師將《妙法蓮華經》二十八品分成本、跡二門,以前面的十四品為如來「跡門」說法,旨是「開權顯實」,就是開三乘(聲聞、 緣覺、菩薩)之權而顯一乘之實,闡明過去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乘。開方便的權門,目的是開示真實的妙理,會三乘歸於一佛乘,使眾生開、示、悟、入佛的知見。後面的十四品為如來「本門」說法,要旨是「開近顯遠」即釋迦牟尼佛不是來到我們這個世界才成佛,而是從遠在無量劫以前早已成佛,同時也說佛是久遠的,從來沒有涅槃過,也不會再有涅槃這件事

《摩訶止觀》

《法華玄義》與《法華文句》二書是說明教理,知道了理論,接下來就是怎麼實踐,《摩訶止觀》內容主要在強調圓頓的觀修法門。其中較為特殊的觀念是「一念三千」,佛教認為眾生因不同的心性與修為,投生到十種不同的空間: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前六界為六凡)、聲聞、緣覺、菩薩與佛(四聖)所形成的「十法界」。我們每個人所起的一念心,必屬於十法界中的某一法界。若與殺生之類的瞋恚相應,是為地獄界;若與貪欲相應,是為餓鬼界;若與愚癡相應,是為畜生界;若與我慢勝他相應,是為阿修羅界;若與人倫的道德相應,是為人間界;若與欲界、色界與無色界等的禪定相應,是為天上界;若與四聖諦之理相應,是為聲聞界;若與十二因緣觀相應,是為緣覺界;若與佛國淨土、成就眾生的願行相應,是為菩薩界;若與真如法界相應,即是佛界。
三千怎麼來?《摩訶止觀》解釋為一心具十法界,每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為百法界,一法界具三十種世間,則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另外一種說法是百法界各具「十如是」而成「百界千如」,十法界亦各具「三種世間」,「百界千如」配合「三種世間」,則成三千種世間。此三千世間便可在吾人之一念中呈現出來。

隋煬帝即位

開皇二十年(西元600年),原太子因事被廢,楊廣被立為太子。仁壽四年(西元604年)七月,隋文帝駕崩,36歲的楊廣即帝位,便開始翦除對帝位有威脅的各皇子。大業元年(西元605年),遷居洛陽,並設洛陽為東都,動用數百萬人民於洛陽大興土木,同時開鑿南北大運河,之後開始四處巡行。大業三年(607年),首先來到了東突厥啟民可汗的大本營大利城(內蒙古),煬帝曾下令宇文愷製作可容3000人的帳蓬,突厥人看到大為驚嘆!隔年跑去河北恆山舉行祭儀,大業五年往西推進到甘肅張掖,平定吐谷渾,高昌王麴伯雅也到張掖朝見煬帝。大業六年,邀請西域各族長到洛陽召開國際慶典,據傳每年元月召開的國際會議,很可能是後來元宵節的前身。北邊的突厥與西邊的西域都已經安頓好,就只剩下東北的高句麗尚未收服,於是運河永濟渠開通到了幽州(北京)。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為了加強對東方和南方的統治,同時也是為了從南方運糧食和便利對東北用兵,大致為現今的京杭大運河。
隋煬帝前後共三次大舉進攻高句麗,分別在大業八年、九年、十年(西元614年),而這三次的失敗也加速了隋朝的滅亡。攻打高句麗讓隋煬帝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先後動用人力數百萬,徵調財物無數,大量士兵、百姓死於戰場,由於農村極度缺乏人力,大量土地荒蕪,社會經濟受到嚴重破壞,人民難以生活下去,成為隋末民變的導火線。大業十一年(西元615年),隋煬帝依例北巡長城,此時李淵為山西、河東撫慰大使,始畢可汗率兵將隋煬帝圍困在雁門(今山西代縣),雁門一帶四十一座城,竟被突厥攻占了三十九座,煬帝派人向始畢之妻義成公主求救,公主遣使告知始畢「北邊有急」,加上隋朝援軍相繼抵達,始畢在九月撤圍而去。這援軍便是李世民的軍隊,李世民分析敵我雙方的兵力,提出「多旗鼓為疑兵」的策略,成功退敵。
早在大業七年,農民革命的序幕就此展開,當時李淵目睹天下動盪的局面,也開始產生了叛隋的想法。而貴族首先揭竿起義的便是禮部尚書楊玄感(楊素長子,楊素是當年隋文帝病危時,協助楊廣登基的大功臣)於大業九年六月公開起兵,許多官僚子弟紛紛加入反叛軍。但是李淵善察時變,他不但沒有貿然行動,反而因告密有功。李淵一直等到大業十二年才起兵,當時李淵為右驍衛大將軍,奉詔為太原道安撫大使。接到詔書時,李淵非常高興,認為是「天授之意」,當時的形勢,李淵很清楚的知道「盜賊遍海內,陷沒郡縣,(隋煬)帝皆弗之知也。」同時,太原是軍事重鎮,兵源充足,而且「食支十年」,糧餉豐沛。他把長子建成留在河東,命其「於河東潛結英俊」,而把世民帶到太原,命其「於晉陽密招豪友」。
雁門之危後,隋煬帝意志轉趨消沉,開始逃避現實而不務政事了。隋煬帝的生涯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大業元年(西元605年)到大業六年(西元610年),他是個英明神武之君。修東都洛陽、開運河、拓展疆土,雖然勞民傷財,但還都是利益社稷的好事,讓隋朝達到了極盛。第二階段,從大業七年到大業十一年(西元615年),他是個暴君。為了征討高句麗,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不顧客觀條件,一意孤行,把老百姓和國家都拖進了災難中。第三階段,從大業十二年(西元616年)下江都揚州到人生結束,變成了昏君。在前兩個階段,煬帝有功又有過,但他知道自己的責任,也履行帝王責任;而到第三階段,他已經不知道自己的責任是什麼,也不想履行什麼責任了,只是渾渾噩噩逃避過日子。
此時說明為什麼大業十二年,天下大亂的時候,隋煬帝還是要堅持下江都,而這一去就再也沒能回來。隋煬帝任內總共三次下江都。前面提到每年正月,隋煬帝都會舉辦國際性慶典,但在大業十二年元旦,這大會場面有點冷清,已經沒有外國君主或者使者來朝貢了,這其實是煬帝三征高句麗失敗和雁門之圍的後果,周邊民族都不再買隋煬帝的帳了。大業十一年,隋煬帝下詔在江南修離宮別館,這其實就是給自己找退路。煬帝在接連經歷了幾次重大打擊之後,已經喪失了原本意氣風發、豪氣萬千的氣勢,他此時想的不是如何平復國內外的亂象,而是如何躲到江南,逃避問題。
隋煬帝下江都,可是大臣們都心不甘情不願,隋朝的根基畢竟在關中。在天下大亂的情況下,隋煬帝想去江都,也意味著他放棄關中,乃至放棄整個北方,把兩京都留給自己的兒孫和大臣,其中,在西京留守的是代王楊侑,在東都留守的則是越王楊侗,這兩個人都還是十幾歲的孩子。在一片反對聲中,隋煬帝帶著皇親國戚,后妃宮女,文武百官與僧尼道士沿著運河下江都。煬帝第一次下江都是在大業元年(西元605年),剛剛當上皇帝,下江都頗有點衣錦還鄉的意味,再加上運河是新開的,龍舟也是新建的,一切都是春風得意!第二次是在大業六年,煬帝對内完成了幾項大工程,國富兵強,對外則透過西出北巡,成了名副其實的可汗,隋朝的國力達到頂峰,江都宮也剛剛落成,成了隋朝的第三個首都,在這種情況下巡遊,是何等的豪邁!而這第三次下江都,則是一意孤行,不得人心。隋煬帝一路上聽到的都是各地造反的消息,而且還不斷有人攔路上書,請求隋煬帝不要走。冒死上諫的結果,便是被處死,最後當然就沒有人敢說不要去江都了。

李淵晉陽起兵

大業十三年(西元617年)二月,馬邑人劉武周起兵,李淵以討伐劉武周為辭,自行募兵。「遠近赴集,旬日間近萬人。」這支隊伍是李淵、李世民父子晉陽起兵的主力軍。起兵的目的當然就是推翻隋朝,因此李氏父子決定直取長安,以便號令天下,建立新王朝。大業十三年六月,李淵傳檄諸郡,稱「義兵」,而西河郡太守不願歸順,於是第一個戰役李淵命大郎,二郎率眾取之。」李淵知道首戰是關鍵,勝敗關係到李唐王朝的帝業。特別在臨行前囑咐建成與世民務必凱旋,而兄弟倆也在短短九天告捷。之後便勢如破竹般的,在同年十一月,長安終於被攻陷了。大業十三年十一月,李淵立代王侑為皇帝,即隋恭帝,改元為隋義寧元年。李淵為假黃鉞、使持節、大都督內外諸軍事,尚書令,大丞相,進封唐王,以武德殿為丞相府,獨攬軍國機務。又以建成為唐世子,世民為京兆尹、秦公,元吉為齊公;以裴寂為丞相府長史,劉文靜為司馬。義寧二年(西元618年)五月,隋恭帝禪位,李淵即皇帝位於太極殿,國號唐,改元武德,都長安,推五運為土德,色尚黃。此時李淵只擁有關中,距離統一天下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9會員
139內容數
過去在求學的過程中,魏晉南北朝的歷史總是被極短的篇幅帶過,而介紹不外乎魏晉南北朝是個分裂又黑暗的時代,因此士大夫開始清談,結果導致亡國。直到後來接觸了魏晉南北朝史,才發現原來以前學的是那麼的偏頗。此系列文章的目的之一,便是想讓大家了解魏晉南北朝其實是非常有趣的一段歷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