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無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大智律师像轴/南宋嘉定三年(1210)/绢本设色高171厘米 宽81.7厘米/日本京都东山区 泉涌寺藏


元照法師言:今淨土諸經並不言魔,即知此法無魔明矣!
山陰慶文法師《正信法門》辨之甚詳,今為具引:
問曰:或有人云:臨終見佛菩薩放光持臺天樂異香來迎往生並是魔事,此說如何?
答曰:有依《首楞嚴經》修習三昧,或發動陰魔;有依《摩訶衍論》修習三昧或發動外魔(謂天魔也);有依《止觀論》修習三昧或發動時魅;此等並是修禪定人約其「自力],先有魔種,被定激發,故現此事。
儻能明識各用對治即能除遣。若作聖解皆被魔障(上明此方入道則發魔事)。
今約所修念佛三昧乃憑「佛力」,如近帝王無敢干犯。蓋由阿彌陀佛有大悲力、大誓願力、大智慧力、大三昧力、大威神力、大摧邪力、大降魔力、天眼遠見力、天耳遙聞力、他心徹鑒力、光明遍照攝取眾生力,有如是等不可思議功德之力,豈不能護持念佛之人至臨終時令無障礙耶?若不為護持者則慈悲力何在?若不能除魔障者,智慧力、三昧力、威神力、摧邪力、除魔力復何在耶?若不能鑒察被魔為障者,天眼遠見力、天耳遙聞力、他心徹鑒力復何在耶?經云:阿彌陀佛相好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若謂念佛臨終被魔障者光明遍照攝取眾生力復何在耶?況念佛人臨終感相出自眾經皆是佛言,何得貶為魔障乎?今為決破邪疑,當生正信(已上彼文)。
(結論就是:念佛若依自力求境界想見佛、見光就會著魔,若念佛全憑佛力就不會著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隆道法師隨行各處都會帶著一個精美的小圓盒,既是他最珍愛的紀念,更成了他方便度化的證據。 原來是隆道法師母親的遺骨。 隆道法師口述 淨宗法師筆錄整理 二00一年六月二十八日 南無阿彌陀佛
文/妙悟法師 無遮大會,廣濟十方。往者皆食,無一漏者。持金缽者,金缽裝食而食;持銀缽者,銀缽裝食而食;乃至銅缽、鐵缽、瓦缽、木缽……不一而論,均各各得食。自身缽器雖異,然所食齋糧無異,齋主發心毫無二致故也。 頌曰:“彌陀供齋,廣濟娑婆;金缽銀缽,同食一鍋。” (佛教用語) 無遮大會:
文/釋宗道法師 我看過余華的一篇文章,他講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我給大家讀一讀: 我小學時和一位同學有過一個爭論:太陽什麼時候離地球最近?這位同學認為是早晨和傍晚,因為那時候的太陽看上去最大。 中午升到空中就變小了。我認為是中午,因為中午的時候最熱。 南無阿彌陀佛
天親菩薩三兄弟在一切有部出家,一切有部是印度部派佛教中的一派。佛陀滅度後,僧團分為兩大部,上座部和大眾部。 上座部堅持佛陀所講的戒律不能改變,應完全遵守。大眾部認為佛陀講的戒律,可以隨不同的環境而作相應的調整。 南無阿彌陀佛
《稱讚淨土經》云言:於此雜染娑婆世界五濁盛時,若有淨信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聞如是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名號、極樂世界清淨莊嚴,聞已生信,當知此人,無量佛所曾種善根,如說修行,一切定生無量壽國等,故知修西方業者,皆是無量佛所,曾種善根,惡魔不能蔽心,遂能深生信解、信知。
首先說明,我是一個道地的無神論者,也許有一天會信佛吧。 經老鄰居介紹,我們將母親轉到深圳平湖山廈醫院。那裡有個佛堂,有個關懷團可以超度她,讓信佛的她可以早日得到解脫。佛堂的人很快就來到病房看望母親,並在病床旁邊放了一台播放「阿彌陀佛」的念佛機。接下來他們每隔一、二個小時就來一趟。    
隆道法師隨行各處都會帶著一個精美的小圓盒,既是他最珍愛的紀念,更成了他方便度化的證據。 原來是隆道法師母親的遺骨。 隆道法師口述 淨宗法師筆錄整理 二00一年六月二十八日 南無阿彌陀佛
文/妙悟法師 無遮大會,廣濟十方。往者皆食,無一漏者。持金缽者,金缽裝食而食;持銀缽者,銀缽裝食而食;乃至銅缽、鐵缽、瓦缽、木缽……不一而論,均各各得食。自身缽器雖異,然所食齋糧無異,齋主發心毫無二致故也。 頌曰:“彌陀供齋,廣濟娑婆;金缽銀缽,同食一鍋。” (佛教用語) 無遮大會:
文/釋宗道法師 我看過余華的一篇文章,他講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我給大家讀一讀: 我小學時和一位同學有過一個爭論:太陽什麼時候離地球最近?這位同學認為是早晨和傍晚,因為那時候的太陽看上去最大。 中午升到空中就變小了。我認為是中午,因為中午的時候最熱。 南無阿彌陀佛
天親菩薩三兄弟在一切有部出家,一切有部是印度部派佛教中的一派。佛陀滅度後,僧團分為兩大部,上座部和大眾部。 上座部堅持佛陀所講的戒律不能改變,應完全遵守。大眾部認為佛陀講的戒律,可以隨不同的環境而作相應的調整。 南無阿彌陀佛
《稱讚淨土經》云言:於此雜染娑婆世界五濁盛時,若有淨信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聞如是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名號、極樂世界清淨莊嚴,聞已生信,當知此人,無量佛所曾種善根,如說修行,一切定生無量壽國等,故知修西方業者,皆是無量佛所,曾種善根,惡魔不能蔽心,遂能深生信解、信知。
首先說明,我是一個道地的無神論者,也許有一天會信佛吧。 經老鄰居介紹,我們將母親轉到深圳平湖山廈醫院。那裡有個佛堂,有個關懷團可以超度她,讓信佛的她可以早日得到解脫。佛堂的人很快就來到病房看望母親,並在病床旁邊放了一台播放「阿彌陀佛」的念佛機。接下來他們每隔一、二個小時就來一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念佛人與數字(象山慶24.11.17)           念佛人不要在[數字]上自我計較,甚至與人競較,每天念佛幾千(萬)聲,這輩子勸信了幾個人……,數字是虛妄的,計數也是方便,若(錯)用心在算術上,引生不必要的煩惱,就本末顛倒了。上盡一形,重在持之以恆的相續心,下至十念,則是全力以赴的迫切心,
Thumbnail
修行人平常的禪定功夫,深入經藏的專注,清淨修持,已經有很大的根基了,在遇到佛陀要他放下,立刻大澈大悟,證得無生法忍。無生法忍在佛教是七地以上菩薩的境界。無生法忍是對諸法空相,不生不滅。《心經》:「諸法空相,不生不滅。」「法」是一切的事物;「諸法」就是種種的事物現象。都能夠當體皆空。
Thumbnail
異物憑附之事--《佛教生死學》第88章-從佛法看心靈現象 異物憑附之事,在修道坐禪、練氣功者較多,佛稱「魔事」,道謂「入魔」。坐禪練功之易被異物憑附,與巫師及病弱者被憑附差不多:放鬆入靜之後,自我意識轉薄,心空虛,各種信息易打入,被憑附或感應。入欲界定與初禪未到地定,其心態與鬼神及欲界諸天同層,或
Thumbnail
中秋一樣月,念佛無量光(象山慶24.9.15)             中秋節的一切思維與活動,幾乎以「月」及其屬性、特色為重點。             中國古人對月亮的別稱有:玉盤(玉輪、玉環、玉鉤、玉弓、冰輪、天鏡、明鏡)、銀鉤、嬋娟、嫦娥、素娥、桂宮(桂魄)、蟾宮(金蟾)、玉兔……等。而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文章摘要】 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如來 常念南無阿彌陀如來 阿彌陀如來心咒 持誦及憶念 阿彌陀佛之功德利益 觀音山 金剛乘六大本尊心咒──「轉經輪牆」建設計畫 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如來 阿彌陀佛所散發的佛光遍照十方剎土,其光明的亮度絲毫未減,也沒有任何的光能比佛光更明亮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佛三種說法,一、方便說,二、譬喻說,三、因緣說。唯以方便說,為對最上機。今淨土法門,為方便中之方便,故曰異方便。三根普被,九界同收,乃諸佛之最上大法,為正法輪。
Thumbnail
修淨土法門,唯一的行持,就是誠心念佛。「為什麼要念佛?」現在先就字義上來說明這兩個字。「念」字是一個「今」字和一個「心」字合成的。分開來說,就是「今心」;合起來說,就是「念」。「佛」字是印度梵語,就是「覺悟」的意思。念佛是人人本分的事,也是人人本能的事。念佛的意義,就是求得現前一念心的覺悟與明白。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念佛人與數字(象山慶24.11.17)           念佛人不要在[數字]上自我計較,甚至與人競較,每天念佛幾千(萬)聲,這輩子勸信了幾個人……,數字是虛妄的,計數也是方便,若(錯)用心在算術上,引生不必要的煩惱,就本末顛倒了。上盡一形,重在持之以恆的相續心,下至十念,則是全力以赴的迫切心,
Thumbnail
修行人平常的禪定功夫,深入經藏的專注,清淨修持,已經有很大的根基了,在遇到佛陀要他放下,立刻大澈大悟,證得無生法忍。無生法忍在佛教是七地以上菩薩的境界。無生法忍是對諸法空相,不生不滅。《心經》:「諸法空相,不生不滅。」「法」是一切的事物;「諸法」就是種種的事物現象。都能夠當體皆空。
Thumbnail
異物憑附之事--《佛教生死學》第88章-從佛法看心靈現象 異物憑附之事,在修道坐禪、練氣功者較多,佛稱「魔事」,道謂「入魔」。坐禪練功之易被異物憑附,與巫師及病弱者被憑附差不多:放鬆入靜之後,自我意識轉薄,心空虛,各種信息易打入,被憑附或感應。入欲界定與初禪未到地定,其心態與鬼神及欲界諸天同層,或
Thumbnail
中秋一樣月,念佛無量光(象山慶24.9.15)             中秋節的一切思維與活動,幾乎以「月」及其屬性、特色為重點。             中國古人對月亮的別稱有:玉盤(玉輪、玉環、玉鉤、玉弓、冰輪、天鏡、明鏡)、銀鉤、嬋娟、嫦娥、素娥、桂宮(桂魄)、蟾宮(金蟾)、玉兔……等。而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文章摘要】 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如來 常念南無阿彌陀如來 阿彌陀如來心咒 持誦及憶念 阿彌陀佛之功德利益 觀音山 金剛乘六大本尊心咒──「轉經輪牆」建設計畫 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如來 阿彌陀佛所散發的佛光遍照十方剎土,其光明的亮度絲毫未減,也沒有任何的光能比佛光更明亮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佛三種說法,一、方便說,二、譬喻說,三、因緣說。唯以方便說,為對最上機。今淨土法門,為方便中之方便,故曰異方便。三根普被,九界同收,乃諸佛之最上大法,為正法輪。
Thumbnail
修淨土法門,唯一的行持,就是誠心念佛。「為什麼要念佛?」現在先就字義上來說明這兩個字。「念」字是一個「今」字和一個「心」字合成的。分開來說,就是「今心」;合起來說,就是「念」。「佛」字是印度梵語,就是「覺悟」的意思。念佛是人人本分的事,也是人人本能的事。念佛的意義,就是求得現前一念心的覺悟與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