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 卷二十三 【念念佛心】

閱讀時間約 35 分鐘
是佛是心。是心是佛。念念佛心。心心念佛。
欲得早成。戒心自律。淨戒律心。淨心即佛。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宗鏡錄》卷二十三
慧日永明寺 智覺禪師 延壽 集

夫菩提之道。不可圖度。約一期方便。寧無指示。如何是菩提之相。
: 若約究竟菩提。體常冥寂。如淨名經云。寂滅是菩提。離諸相故。若以無相之相。於方便門中,不無顯示。令初發菩提心人,分明無惑故。
如先德云。謂寂照無二。為菩提相。猶如明鏡。無心為體。鑒照為用。合為其相。亦即禪宗即體之用自知。即用之體恒寂。知寂不二。為心之相。
又云。理智相攝。以離理無智。離智無理。如珠之明故。以珠是體。明是用。用不離體。體不離用。明不離珠。珠不離明故。
: 有念即眾生。無念即佛。云何言凡聖一等。
: 眾生雖起念。不覺念本無念。與佛無念等。妄墮有念中。佛得無念。知念本無。眾生雖現在念中。佛知念即無念。斯則佛無念,與眾生無念義同。又以眾生不知念空。於念成事,似有差別。若實了念空。則於苦樂境不生執受。何者。以境從念生。心空則境何有。既無有境。相縛自除。能所俱空。誰生取著。既不取著。生死自無。
如圓覺經云。知是空華。即無流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
: 即心成佛之宗。曹豁正意。見性達道之旨,靈鷲本懷。如今信不及人,謂不現證。古今悟者,請垂指南。
: 若親見,無一人而非佛。若不信,無一佛而非人。迷則常作佛之眾生。悟則現證眾生之佛。人佛不異。妄見成差。迷悟雖殊。本性恒一。
如過去有佛,號住無住。發願使己國眾生。同日同時成佛。即日同滅度。又賢劫前有佛,號平等。亦願己國,及十方眾生。亦同日成佛。即日滅度。
如寶積經云。是時妙慧童女,重白目連。以我如是真實言故。於未來世,當得成佛。亦如今日釋迦如來。乃至若我此言非虛妄者。令斯大眾身皆金色。說是語已。眾皆金色。
又思益經云。思益菩薩。放右掌寶光。一切四眾。皆如佛相。下方四菩薩踊出。欲禮世尊。乃發願言。今此眾會。其色無異。當知一切法。亦復如是。此語不虛。願釋迦如來現異相。令我禮敬。即時釋迦如來。踊起七多羅樹。坐師子座。
又最勝王經云。佛言。修菩提行者。於諸聖境。體非一異。不捨於俗。不離於真。依於法界。行菩提行。時善女天白佛言,世尊。如上所說菩提正行。我今當學。時梵天王問曰。此菩提行,難可修行。汝今云何於菩提行而得自在。善天女曰。我今依於此法。得安樂住。是實語者。願令一切五濁惡世,無量無數無邊眾生。皆得金色三十二相。非男非女。坐寶蓮華。受無量樂。乃至說是語已。一切五濁惡世所有眾生。皆悉金色。具大人相。非男非女。坐寶蓮華。受無量樂。猶如他化自在天宮。
釋曰。於諸聖境體非一異者。即是不捨於俗,是不一。不離於真,是不異。若一,即壞真俗。若異,即成斷常。不斷不常。即是依於法界。非真非俗,乃曰修習菩提。故云我依此法。得安樂住。所以善天女,悟五濁質成真金之色。閻浮提,迷大人相成惡業之身。是知若智照之,即世法而成佛法。若以情執之,即佛法而成世法。一心實不動。二見自成差。同共一法中。別成凡聖解。若了非男非女之體。現具三十二相,坐寶蓮華。若執是男是女之形。常繫二十五有,沈無明海。故知信力所及,發真實言。可驗現證法門,頓明心佛矣。
: 此猶敘古引文。如何是即今之佛。
: 如今一念纔起。了不可得。無有處所。是過去佛。過去不有。未來亦空。是未來佛。即今念念不住。是現在佛。但一念起時。莫執莫斷。不取不捨。則三際無蹤。一念圓具十法界。非因非果而因而果之法。若能如是一念而達者。則念念相應。念念成佛
凡聖悉等。今古皆齊。故云了了識心。惺惺見佛是佛是心。是心是佛。念念佛心。心心念佛。欲得早成。戒心自律。淨戒律心。淨心即佛。除此心王。更無別佛。欲求萬法。莫染一物。心性雖空。含真體實。入此法門。端坐成佛。
如是則十方諸佛,同一法身。若欲念外施功。心外求佛。便落他境。無有得時。遂即前後情生。凡聖緣起。徒經時劫。枉用功夫。所以華嚴論云。不如一念緣起無生。超彼三乘權學等見。
: 一念成佛。已入信門。如何得目前了了分明而見。
: 目前無物。是真見佛。如文殊師利巡行經。以經中說文殊,遍巡五百比丘房。皆見寂定。因以為名。最後難舍利弗。以顯甚深般若。問舍利弗言。我時見汝,獨處一房。結加趺坐。折伏其身。汝為當坐禪耶,不耶。答云坐。難云。為當欲令未斷者斷,故坐禪耶等。因此廣顯性空無得之理意。五百比丘從座而起。於世尊前。高聲唱言。從今已去。更不復見文殊身。不復聞其名字。如是方處。速應捨離。所有文殊一切住處。亦莫趣向。所以者何。文殊煩惱解脫一相說故等。舍利弗令文殊為決了。文殊言。實無文殊而可得故。若實無文殊可得者,彼亦不可見等。廣為說法。四百比丘漏盡得果。一百比丘更謗,陷入地獄。後還得道。廣如彼說。所以無見是真見。無聞是真聞。不見不聞文殊。是真見真聞文殊矣。若不信此說。雖起謗而陷獄。以曾聞故,終熏種而得道。何況聞而信耶。則成道不隔於一念。故知宗鏡,見聞無不獲益矣。
所以寶積經云。無畏女言。大迦葉。諸法永無。不可示現。是故大迦葉。一切法皆無。若法本無。云何可見彼清淨法界。大迦葉。若欲見清淨如來。彼善男子善女人。應善淨自心。時大迦葉語無畏言。云何善淨自心。女言。大迦葉。如自身真如。及一切法真如。若信彼者,不作不失。如是見自心清淨故。迦葉問言。自心以何為體。女言。空為體。若證彼空。信自身故。即信真如空。以一切法性寂靜故。
又云。如來者,即虛空界。是故虛空即是如來。此中無一物可分別者。華手經云。一切法如即是如來。如來即是一切法如。是故世尊。無所住處。是如來義。又報化如影。空無去來。心淨佛現,則云佛來。佛亦不來。心垢不現,即云佛去。佛亦不去。斯即來而非來。去而非去。佛既無來去。心亦不生滅。如是解者,可見真佛矣。
故金剛經云。若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則知若人若法。俱不出一如之道。如是通達。六根所對,無非見自性如如佛矣。此以不見為真見。見實為真佛。
肇法師云。佛者何也。蓋窮理盡性大覺之稱也。生法師云。以見實為佛。如是則亦名真見道。亦名真供養。
: 如何是真供養。
: 契如理之心。無見佛之想。了自法身。是真供養。
寶積經云。真供養者,無佛想。無能見佛。何況供養。若供養佛。當供養自身。
: 自身如何供養。
: 若捨己徇塵。是名違背。能迴光反照。隨順真如。境智冥合。是真供養。
故維摩經云。無前無後。一時供養。此是運無捨無得之意。起一際平等之心。則遍十方供養一切如來。盡法界含靈,一時受潤。如是之供,施莫大焉。所以寶雨經云。如理思惟。即是供養一切如來。
。云何如理思惟。
。但一切不思惟是真思惟。以頓悟一心,無法可思量故。是以十方諸佛,證心成道。故稱如理。若了自心,能順佛旨。即是供養一切如來。若不依此如理悟心。則隨事施為。心外見佛。設經多劫。皆不成真實供養。為背諸佛指授故。

如華嚴經頌云。

設於念念中。供養無量佛。未知真實法。不名為供養。云何真實法。所謂了心真如無生之旨故。是以思益經問云。誰能供養佛。佛言,能通達無生際者。文殊般若經云。佛問文殊。汝云何供養佛。答言,世尊。若幻人心數滅。我則供養佛。台教云。供養佛者。只是隨順佛語。今順佛教。修三觀心。即是供養佛。為破五住得解脫故。即供養法。三諦理和。即供養僧。又眾行心資觀智心。即供養佛。觀智心開發境界。即供養法。境智心和。即供養僧。此是真實供養。亦名法供養
如義海云。謂以無生心中,施一切珍寶,乃至微塵。皆能攝於法界。即以此法界塵而作供養。此供養,乃至遍通三世一切諸如來前,無不顯現。彼諸如來無不攝受。何以故。由塵即法界。是理與佛法界相應。是故遍至一切。名廣大供養無空過者
何謂無空過。以心通即法通。法遍即心遍。一切處無非見理故。悉皆通達。則是一一承事無空過者。亦不礙香華等種種供養。以內外唯心故。破執顯宗。故有是說。又若於正觀心中,不唯供養。乃至行道禮拜。一切施為。皆須就已。方得其力。
如三藏勒那云。正觀修誠禮者。此明自禮自身佛。不緣他境他身佛。何以故。一切眾生,自有佛性平等本覺。隨順法界。緣起熾然。但為迷故。唯敬他身。己身佛性。妄認為惡。若能反照本覺。則解脫有期。
經云。不觀佛。不觀法。不觀僧。以見自身他身平等正法性故。如涉遠道,要藉自身。欲見佛性,要觀己佛。體同無二,是名正觀禮
: 若心外無相。相外無心。如是圓通。名真供養者。云何教中說供養諸佛。得福無量。
: 如前已說。諦了一心。理事無礙。云何堅執疑境疑心。故維摩經云。各見世尊在其前。法華經偈云。乾闥緊那羅。各供養其佛。牛頭初祖釋云。如觀貪即見貪性。貪即是眾生。悟貪性智即是佛。貪眾生自見佛在其前。一切例爾。又各供養其佛者。即是於一一法門。各自發明。如理思惟。即是各供養佛。設爾。事法香華供養者。
經云。十方諸佛,機宜感出。既隨感現,何離自心。如靈山四眾八部。各隨根力心念。見佛不同。如龍見是大龍王。鬼見是大鬼王等。則心外無法之詮,有文有理。空外執色之見,無理無文。設有惡慧邪見之人。抱疑不信之者。擬陳狂解。強欲破之。似將一蚊嘴。擬吸大海之水。如以十指爪,欲壞妙高之山。我此圓頓之詮。真如之理。如刀斷水。似風吹光。徒自勞神。反招深咎。
: 如上剖析。義理雖明。猶是因他方便強說。云何得如今親自現證。得見自心之佛。
: 當自審問。
: 如何審問。
: 還就人覓。豈有歇時。欲絕纖疑。應須親到。
: 豈無他助之力。發自智照之心。
: 無正無助。非自非他。若以智求。智則成解。解背圓宗。若起照心。照則立境。隨照失旨。皆是影事。不契斯宗。若了真心。自然無心合道。合道則言語道斷。無心則境智俱閑。
如龐居士偈云。須彌頹。五嶽崩。大海竭。十方空。乾坤尚納毛頭裏。日月猶潛毫相中。此是西國那提子。示疾不起現神通。妙德啟口問不二。忘言入理顯真宗。
: 如上所說。即心成佛之旨。事已皎然。只如禪宗從上先德云。如今須知十方諸佛出身處。空知有佛,不得成佛。如何是諸佛出身處。
: 石牛生象子。木女孕嬰兒。諸佛從中出。最初成道時。
: 既眾生已成。理事圓備。則諸佛何以出世。更化眾生。
: 眾生不如是知,所以須化。
故經云。俱同一性。所謂無性。大悲相續。救度眾生。隨門不同。種種有異。約成佛門。一切成也。同一無性。故得現成。妄性本虛。生元是佛。真性叵得。非今始成。故皆成也。物物無性。故成種智。證斯同體。而起大悲。一得永常。故云相續。只由不知無性。故教化不絕。雖現報化。法體不遷。
如隨色之摩尼,眾相現而本體不動。似應聲之虛谷,群響發而起處無心。不著自他,豈見眾生之相。本非出沒。常冥大覺之原。
華嚴經云。佛身無有生。而能示出生。法性如虛空。諸佛於中住。又頌云。無體無住處。亦無生可得。無相亦無形。所現皆如影。
思益經云。大迦葉言。善男子。幻所化人。離於自相。無異無別。無所志願。汝亦如是耶。若如是者。汝云何能利益無量眾生。網明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性。即是一切眾生性。一切眾生性。即是幻性。幻性即是一切法性。於是法中。我不見有利。不見無利。
又云。網明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菩薩。希望功德利。而發菩提心者。不名發大乘也。所以者何。一切法無功德利。以無有對處故。若有眾生可度,而求功德之利。斯則心外見法。全不識心。何名發大乘心也。以絕待心,無對處故。

如楞伽經云。

佛語外道言。若能了達有無等法。一切皆是自心所見。不生分別。不取外境。於自處住。自處住者。是不起義。不起於何。不起分別。此是我法。非汝有也。我法者,即眾生心也。以不知不信故,自成疏外。有亦同無。所以祖師西來。只為直示眾生,令自知有。頓入凡聖平等真原
如勝天王般若經云。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得心微細。作是思惟。世間熾然大火之聚。所謂貪欲火。瞋恚烟。愚癡闇。云何當令一切眾生皆得出離。若能通達諸法平等。名為出離。如實知法。猶如幻相。善觀因緣,而不分別。是以若欲捨劣就勝。厭異忻同。欲令凡聖一倫。垢淨平等者。無有是處。但明宗鏡。萬法自齊。即究竟出離三界火宅義。亦是與諸子同住祕密藏義。
如云。若夫以齊而齊不齊者,未齊矣,以齊而齊於齊者,未齊焉。余聞善齊天下者,以不齊而齊天下者也。何須夷嶽實淵,然後方平。續鳧截鶴,於焉始等。故知但了法法皆如。自然平等。則青松綠蕙。不見短長。鵬翥蜎飛,自忘大小。
如肇論云。是以經云。諸法不異者。豈曰續鳧截鶴。夷嶽盈壑。然後無異哉。誠以不異於異,故雖異而不異耳。乃至經云。般若與諸法。亦不一相。亦不異相。信矣。
莊子南華經云。長者不為有餘。短者不為不足。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故性長非所斷。性短非所續。以明境智雖異而同。不待同而後同也。若能如上了達同異二門。或諸佛出世不出世。眾生可度不可度。乃至有無高下。皆絕疑矣。若執同則滯寂。若執異則兩分。迷此同異二門。皆智不自在。
金剛辯宗云。以有鏡故,男女之像於中現。以有法身故,而能處處應現往。只緣鏡中本無像,所以能現男女像。佛身本無身。所以能現一切身。眾生機感,無緣之慈任運能應。若定有身,即為所礙。

肇論云。

佛非天非人,而能天能人耳。故一切菩薩。皆以無所得為方便。能入無量無邊塵勞幻網。以心外無法故。方成無所得慧。若心外有一毫所得。云何成無緣之慈。同體之化。以宗鏡明。故能廣照世間。觀生也,如石女之懷兒。觀住也,若陽焰之翻浪。觀異也,同浮雲之萬變。觀死也,猶狂華之謝空。是以深達無生。知皆無我。空生空滅。幻墜幻昇。愍彼愚迷。盲無慧目。遂乃發無能作之智照。開無所捨之檀門。秉自性空之戒心。具無所起之精進。圓無所傷之法忍。修無所住之禪門。了無身而相好莊嚴。達無說而縱橫辯說。遊戲性空之世界。建立水月之道場。陳列如幻之供門。供養影響之善逝。遍習空華之萬行。施為谷響之度門。降伏鏡像之魔軍。大作夢中之佛事。廣度如化之含識。同證寂滅之菩提。
: 絕待真心。本無名相。云何成佛,又作異生。若云隨順世法立此假名。又因何法而得成立。
: 實際理中,本無凡聖可得。以一切眾生,迷無性理。以無性故。不覺起妄。於真空中,妄立名相。故名為凡。了名相空。復稱為聖。凡聖之號。因五法成。猶如幻化。名相非真。且如幻以術成。形因業有。術業俱假。形幻同空。俱有迷悟之名。本無凡聖之體。
五法者。瑜伽論云。一名。二相。三妄想。四正智。五真如。
古釋云。名相妄想三法成。凡正智真如成聖。
名相妄想者。是凡夫法。名相二法,是凡夫境。妄想一法,是凡夫六識。迷事緣境而起,故名妄想。經偈云。不了心及緣。則生二妄想。
正智真如者,是聖人法。正智,是聖人對治金剛緣修無漏斷惑智。亦名能覺智。真如,是聖人心中所證之理。真如是體。正智是用。異者未曾異。同者未曾同。同者是真如。異者是正智。正智常用,故障生滅。真如常體,故無生滅。體用無礙。法界不思議真實義也。
又凡夫心惑。不達名相空故,妄計為有。迷有不空,名之為妄。從妄起心,名之為想
正智者,覺知名相本來空寂。以知空故,妄想自息。息妄歸真。顯理分明。正智現前。不立名相。故名正智。
經偈云。了心及境界。妄想不復生。真如者,即此正智心性真故。即名真如。故知但是一法。無中執有成凡。達有本空成聖。不唯五法。乃至恒沙。義出無邊。理恒一道。此唯心之道。即是如來行處。步步履法空故。亦是摩訶衍處。念念無所得故
如持世經云。佛言。諸善男子。是故我說,一切法是如來行處。如來行處,是無行處。何以故。一切法行處。是中無法可行。是故說無行處。文殊悔過經云。文殊師利言。吾往古時。希望諸法。求空處所。遊於閑居。限節知足。少欲為得。不能識知一切法空。心無所著。爾乃可謂靜處宴坐。住於法界。釋曰。若了人法二空。見真唯識性。即常在三昧。住真法界矣。
: 云何說入此宗鏡,一念相應。見道速疾,超過劫量。
: 實有斯理。世況可知。若不直下頓悟自心,功德圓滿。即於心外妄求,徒經劫數。若能內照。如船遇便風。一念圓成。所作無滯。
如大涅槃經云。譬如有人在大海中。乘船欲渡。若得順風。須臾之間。則能得過無量由旬。若不得者。雖復久住。經無量歲不離本處。有時船壞。沒水而死。眾生如是。在於愚癡生死大海。乘諸行船。若得值遇,大般涅槃猛利之風。則能疾到無上道岸。若不值遇,當久流轉無量生死。或時破壞。墮於地獄畜生餓鬼。故知不遇宗鏡之風有為行船。終不能速度生死之波。直至涅槃之岸,有茲大利。廣集無勞。唯囑後賢。轉相傳授。
如法句經云。善知識者。有大功德。能令汝等,於貪欲瞋恚愚癡邪見,五欲五蓋眾塵勞中,建立佛法。不起一心,得大功德。譬如有人。持堅牢船,渡於大海。不動身心,而到彼岸。故知入宗鏡中。即凡即聖。可謂不斷煩惱而入涅槃。不斷五欲而淨諸根矣

所以華嚴論云。

十住初位。以無作三昧,自體應真。煩惱客塵,本無體性。唯真體用。無貪瞋癡。任運即佛。故一念相應一念佛。一日相應一日佛。此宗鏡錄中,前後皆悉微細委曲。一一直指示了。見即便見,不在意思。纔信入時。理行俱備。終不更興惡行,似有纖疑。若不如然,爭稱圓頓。以了心外無境故。則念念歸宗。何有虛幻能惑。所以寶藏論云。一切如幻。其幻不實。知幻是幻。守真抱一。
又如學人問大梅和尚。師常言神性獨立。學人不識。乞師指示。
答。阿誰教汝問。
問。莫不問者便是不。
答。若不是,是阿誰能如是問。
問。神性非是聲色。師所示,問者是神性。學人只識得聲色。不識真性。乞師指示。如何得識。
答。譬如大寶藏。眾寶皆具足。上福德人見,直捉得明月寶珠。薄福德者。只見銅鐵之類。非是藏中無寶。亦非主藏者不與。我如今向汝道,性不是聲色。汝只見聲色。我亦無過。汝知麼。此神性,火不能燒。水不能溺。須臾能到千里萬里。山河石壁不能礙汝。如今揚眉動目。彈指謦咳。口喃喃問答。總是此性。喚作大道。常在目前。雖在目前難覩。汝若疑惑不信受。破法墮惡道。若是上根者聞。言下便會。更不作諸惡。喚作一受不退常寂然。中根者,親近善知識。近於智者,數數聞說。不久還會。若是下根,千遍萬遍與說。元來不會。雖然記得少許。如破布裹明珠。出門還漏却。汝知麼。佛道不遠。迴心即是。若悟則剎那。不悟恒沙劫。
: 此一心宗,成佛之道。還假歷地位修證不。
: 此無住真心。實不可修,不可證。不可得。何以故。非取果,故不可證。非著法,故不可得。非作法,故不可修。以本淨非瑩。法爾天成。若論地位。即在世諦行門。亦不失理。以無位中,論其地位。不可起決定有無之執。經明十地差別。如空中鳥跡。若圓融門,寂滅真如。有何次第。若行布門,對治習氣。昇進非無。又染淨階位。皆依世俗名字分別。則似分階降。不壞一心。
譬如眾生位如土器。菩薩位如銀器。諸佛位如金器。土銀金等三種器量雖殊。然一一器中虛空。遍滿平等。無有差別。虛空,即喻一心法身平等之理。諸器,即況根器地位階降不同。道本無差。隨行有異。
夫論行解。頓漸不同。現行煩惱有淺深。熏染習氣有厚薄。不可一向。各在當人。業輕則易圓。障深則難斷。只如登八地菩薩,親證無生法忍。觀一切法,如虛空性。此猶是漸證無心。至十地中,尚有二愚。入等覺位,一分無明未盡。猶如微煙。尚須懺悔。又若未自住三摩地中。不信心外無法。如患眼瞖者,不信空中無華。以分別智,解心不亡。但緣他境,未住自地。

如首楞嚴經云。

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所云大菩薩者。即八地已上若八地菩薩。尚心外見淨土。以智緣理。不名自住。若十地菩薩。雖心外不見境。猶有色心二習。是以有頌云。唯佛一人持淨戒。其餘並名破戒者。
故知若入宗鏡究竟一乘門中。方云持戒。方云見道。且知見有四
一,知而不見。初地至九地。二,見而不知。即十地。三,亦見亦知。唯佛。四,不見不知。地前異生等。若得直下無心,量出虛空之外。又何用更歷階梯。如未頓合無心,一念有異者。直須以佛知見治之。然後五忍明其正修。六即揀其叨濫。則免墮增上慢。究竟圓滿佛乘。
若入宗鏡中,則為普機。菩薩乘不思議乘。依普門法。一位一切位。如善財一生具五位等。皆是普法相收。此普賢機。乃見一切所見。聞一切所聞。即普眼境也。普法相收者。以心外無法,故名為普。一切行位,皆在心中。豈不相收耶。於行布門。似分深淺。
又玄義格云。圓教四十二位,同一真理。就智論之,遂分明晦。太虛一也。日行空中,具有中旦。圓教登住。如船入海。似日遊空。智皆無作。行亦無為。任運道風。自然增進。

如止觀云。

入佛正宗。免墮邪倒。創發圓信之人。須明十種觀法。十種觀法者
一,觀不思議境。
二,發真正菩提心。
三,巧安止觀。
四,破諸法遍。
五,善識通塞。
六,三十七品調適。
七,對治助開。
八,善知位次。
九,安忍強軟兩賊。
十,順道法愛不生。
如是不濫。方入圓乘。且最初一念信解之心。能成五品。
台教云。若人宿植深厚,或值善知識,或從經卷。圓聞妙理。謂一法一切法。一切法一法。非一非一切。不可思議。起圓信解。信一心中,具十法界。如一微塵,有大千經卷。欲聞此心,而修圓行。圓行者,一行一切行。略言為十。謂識一念心平等具足,不可思議。傷已昏沈。慈及一切。又知此心常寂常照。用寂照心,破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
又識一心諸心,若通若塞。能於此心具足道品。得菩提路。又解此心正助之法。又識己心及凡聖心。又安心不動不墮,不退不散。雖識一心無量功德。不生染著。十心成就。舉要言之。其心念念悉與諸波羅蜜相應。是名圓教初隨喜品。從此具修十法。得入圓教初發心住。分真即中初阿後茶。發心畢竟二不別。以行位念三不退故。
台教接人。上住於此。邇後直至十行十迴向十地等妙二覺位。所有智斷昇進。任運無功。念念圓滿無上菩提。
又廣釋不可思議境者。如華嚴經頌云。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莫不從心造
種種五陰者,十法界五陰也。
法界者,有三義。
十數是能依。法界是所依。能所合稱。故言十法界。
又此十法。各各因。各各果。不相混濫。故言十法界。
又此十法。一一當體皆是法界。故言十法界。
十法界通稱陰入界。其實不同。三塗是有漏惡陰界入。三善是有漏善陰界入。二乘是無漏有漏陰界入。菩薩是亦有漏亦無漏陰界入。佛是非有漏非無漏陰界入。

釋論云。法無上者,涅槃是。即非有漏非無漏法也。

無量義經云。佛無諸大陰界入者。無前九陰界入也。今言有者。有涅槃常住陰界入也。
大經云。因滅無常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常樂重沓。即積聚義。慈悲覆蓋,即陰義。以十種陰界不同。故名五陰世間也。攬五陰通稱眾生。眾生不同。攬三塗陰,罪苦眾生。攬人天陰,受樂眾生。攬無漏陰,真聖眾生。攬慈悲陰,大士眾生。攬常住陰,尊極眾生。
大論云。眾生無上者,佛是。豈與凡下同。大經云。歌邏羅時名字異。乃至老時名字異。芽時名字異。乃至果時名字亦異。且約一期。十時差別。況十異眾生,寧得不異。故名眾生世間也。十種所居。通稱國土世間者。地獄依赤鐵住。畜生依地水空住。脩羅依海畔海底住。人依地住。天依宮殿住。六度菩薩,同人依地住。通教菩薩惑未盡,同依人天住。斷惑盡者,依方便土住。別圓菩薩,惑未盡者,同人天方便等住。斷惑盡者,依實報土住。如來依常寂光土住。

仁王經偈云。

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淨土不同。故名國土世間也。此三十種世間悉從心造。又十種五陰。一一各具十法。謂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此是十如。五陰世間。眾生世間。國土世間。即是三種世間。此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即百法界。一法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後。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
例如八相遷物。物在相前,物不被遷。相在物前,亦不被遷。前亦不可。後亦不可。只物論相遷。只相遷論物。
今心亦如是。若從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則是縱。若心一時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橫。縱亦不可。橫亦不可。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縱非橫。非一非異。玄妙深絕。非識所識。非言所言。所以稱為不可思議境。意在於此。既自了達一心不思議境。遂起同體大悲。發真正菩提心等。已下九種觀門成熟。

華嚴論云。

如三乘中,亦說根本智後得智。今欲令三乘人迴心。指此金色世界不動智佛。令使直認是自心能分別智。本無所動。文殊師利,即是自心善揀擇無相妙慧。覺首目首等菩薩,即是自心隨信解中所見之理智。
如是三乘之人未迴心者,定當不信。何以故。為立三阿僧祇劫後當得佛故。為直自認身及心總是凡夫。但信佛有不動智等。不自信自心是根本不動智佛,與佛無異。以是義故。不成此教法界乘中以根本智為信心。
此經信心。應當如是直信自心分別之性,是法界性中根本不動智佛。金色世界,是自心無染之理。文殊師利,是自心善揀擇妙慧。覺首目首等菩薩,是隨信心中理智現前。以信因中契諸佛果法。分毫不謬。方成信心。
從此信已。以定慧進修。經歷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十一地。日月歲劫時復無遷。法界如本。不動智佛如舊。而成一切種智海教化眾生。因果不遷。時劫不改。方成信也。若立僧祇定實身,是凡夫。凡聖二途。時劫移改。心外有佛。不成信心。

又如圓覺經云。

金剛藏菩薩白佛言,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唯願不捨無遮大慈。為諸菩薩。開祕密藏。乃至佛言。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還往復。種種取捨。皆是輪迴。未出輪迴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猶迴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復如是。
善男子。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復。是故汝等,便生三惑。善男子。譬如幻瞖。妄見空華。幻瞖若除。不可說言,此瞖已滅。何時更起一切諸瞖。何以故。瞖華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華滅於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華。何以故。空本無華。非起滅故。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華瞖。善男子。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亦無暫無。況復如來圓覺隨順。而為虛空平等本性。
善男子。如銷金鑛。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鑛。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亦復如是。故知圓覺妙心,如虛空之性。生死涅槃,即空華之相。瞖眼不無起滅。真性。何曾有無。如鑛藏金。金非鑛有。又非銷得。要以銷成。迷時如未淨之金。悟了若已成之寶。真金不動。垢淨俄分。妙性無虧。迷悟自得。

所以不思議佛境界經云。

爾時須菩提又問言。大士。汝決定住於何地。為住聲聞地。為住辟支佛地。為住佛地耶。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德。汝應知我決定住於一切諸地。須菩提言。大士。汝可亦決定住凡夫地耶。答曰。如是。何以故。一切諸法,及以眾生。其性即是決定正位。我常住此正位。是故我言,決定住於凡夫地也。須菩提又問言。若一切法及以眾生。即是決定正位者。云何建立諸地差別。而言此是凡夫地。此是辟支佛地。此是佛地耶。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德。譬如世間。以言說故。於虛空中。建立十方。所謂此是東方。此是南方。乃至此是上方。此是下方。雖虛空無差別。而諸方有如是如是種種差別。此亦如是。如來於一切法決定正位中。以善方便立於諸地。所謂此是凡夫地。此是聲聞地。此是辟支佛地。此是菩薩地。此是佛地。雖正位無差別,而諸地有別耳。
所以天台云。四教如空中四點。四點雖歷然。不壞虛空性。然此地位,至究
竟位中。若理若行,方可窮盡。

如菩薩瓔珞本業經云。

佛子。第四十二地,名寂滅心妙覺地。常住一相。第一無極。湛若虛空。一切種智。照達無生。有諦始終。唯佛窮盡。眾生根本。有始有終。佛亦照盡。乃至一切煩惱。一切眾生果報。佛一念心。稱量盡原。一切佛國。一切佛因。一切菩薩神變。亦一念一時知。住不可思議二諦之外。獨在無二。是知先得宗本。然後鍊磨。於鍊磨時。不失道本。
如巧鍊金。不失銖兩。於圓漸內。階降寧無。從有為而至無為。因生忍而成法忍。圓融不壞行布,壞則失全理之事。行布不礙圓融,礙則失全事之理。然雖理事一際。因果同時。生熟之機似分。初後之心不混。直至妙覺。如月圓時。始盡因門。方冥果海。
如華嚴經云。佛子。譬如乘船。欲入大海。未至於海。多用功力。若至海已但隨風去。不假人力。以至大海一日所行。比於未至。其未至時。設經百歲亦不能及。佛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積集廣大善根資糧。乘大乘船。到菩薩行海。於一念頃。以無功用智。入一切智智境界。本有功用行。經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不能及。
: 入實觀者。一尚不存。云何廣明十法。
: 夫入實觀者。是觀諸法之實。一法既實。萬法皆然。則一實一切實。如知蜜性甜。則一切蜜皆甜。則不假諸多觀門。但了不思議一法。自然橫周法界。皆同此旨。大根一覽。蕩爾無遺。如上醫治患。見草童舞而眾疾咸消。又直聞其言。病自除愈。則何須軫候。更待施方。
又如上醫以非藥為藥。中醫以藥為藥。下醫藥成非藥。
非藥為藥者。如云無有一物不是藥者。攬草皆成。豈云是藥非藥。如行非道而通佛道。即煩惱而成菩提。一切世法純是佛法。
以藥為藥者。即應病與藥。隨手痊愈。附子治風。橘皮消氣等。如觀根授法。不失其時。思覺多者,修數息觀。婬欲多者,修不淨觀等。
藥為非藥者。即不識病原。反增其疾。如說法者,不逗其機。淺根起於謗心。下士聞而大笑。醍醐上味。為世珍奇。遇斯等人。翻成毒藥。
如上上根人。纔悟其宗。不俟言說。
所以古聖云。上士見我詩。把著滿面笑。楊脩見幼婦。一覽便知妙。或遮障深厚。根思遲迴。須備歷觀門。對治種現。如加減修合。服食後差。

十乘觀法

台教約中下之根,備歷十乘觀法。然雖具十,不離一門。如法華玄義云。明入實觀者。即十乘觀法
不思議境。即是一實四諦。謂生死苦諦不可思議。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故方便淨。即假,故圓淨。即中,故性淨。三淨一心中得。名大涅槃。淨名經云。一切眾生,即大涅槃。不可復滅。此即生死之苦諦。而是無作之滅諦。亦是集道。故名不可思議四諦也。煩惱集諦不可思議。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故名一切智。即假,故名道種智。即中,故名一切種智。三智一心中得。名大般若。淨名經云。一切眾生,即菩提相。不可復得。此即煩惱之集。而是無作道諦。亦是苦滅。故名不思議一實四諦也。亦是真善妙色。何者。生死即空,故名真。生死即假,故名善。生死即中,故名妙。此名有門不可思議境也。
發真正心者。一切眾生,即大涅槃。云何顛倒以樂為苦。即起大悲。興兩誓願。令未度者度。令未斷者斷。一切煩惱,即是菩提。云何愚闇以道為非。即起大慈。興兩誓願。令未知者知。令未得者得。無緣慈悲。清淨誓願。慈善根力。任運吸取一切眾生也。
安心者。既體解成就。發心具足。豈可臨池觀魚,不肯結網裹糧束脚,安坐不行。修行之要。不出定慧。譬如陰陽調適,萬物秀實。雨旱不節,燋爛豈生。若兩輪均平,是乘能運。二翼具足,堪任飛昇。體生死即涅槃名為定,達煩惱即菩提名為慧。於一心中,巧修定慧。具足一切行也。
破法遍者。以此妙慧。如金剛斧。所擬皆碎。如無翳目。所臨皆朗。若生死即涅槃者。分段變易。苦諦皆破。若煩惱即菩提者。四住五住。集諦皆破。雖復能破。亦不有所破。何者。生死即涅槃。故無所破也。
識通塞者。如王兵寶。取捨得宜。強者綏之。弱者撫之。知生死過患名為塞。即是涅槃名為通。知煩惱雜亂名為塞。即是菩提名為通。始從外道四見。乃至圓教四門。皆識通塞。節節執著即是塞。節節亡泯名為通。若不識諸法夷險。非但行法不前。亦亡去重寶也。
善識道品者。觀生死即涅槃。十界生死色陰。皆非淨非不淨。乃至識陰。非常非不常。能破八顛倒。即法性四念處。念處中,具道品三解脫,及一切法。又知涅槃即生死,顯四枯樹。知生死即涅槃,顯四榮樹。知生死涅槃不二。即一實諦非枯非榮。住大涅槃也。
善修對治者。若正道多障。應須助道。觀生死即涅槃。治報障。觀煩惱即菩提。治業障煩惱障也。
善知次位者。生死之法本即涅槃。理涅槃也。解知生死即涅槃。名字涅槃也。勤觀生死即涅槃。觀行涅槃也。善根功德生。即相似涅槃也。真實慧起。即分真涅槃也。盡生死底。即究竟涅槃也。觀煩惱即菩提亦如是。
善安忍者。能安內外強軟遮障,不壞觀心。若觀生死即涅槃。不為陰入境,病患業魔禪,二乘菩薩等境,所動壞也。若觀煩惱即菩提。不為諸見增上慢境所動也。
無法愛者。既過障難。道根成立。諸功德生。觀生死即涅槃故。諸禪三昧功德生。觀煩惱即菩提。故諸陀羅尼無畏不共諸般若生。觀生死涅槃不二。故法身實相生。相似功德。順理而生喜。起順道法愛生,名法愛。不上不退,名為頂墮。此愛若起。即當疾滅。已愛若滅。已破無明。開佛知見。證實相體。觀生死即涅槃,故證得解脫。煩惱即菩提,故證得般若。此二不二,證得法身。一身無量身,無上寶聚如意圓珠,眾法具足。是名有門入實,證得經體。三門亦如是。乃至歷一切法門亦如是。
: 若即心是佛者。則一切含生,皆有此心。盡得成佛。教中云何不見授劫國名號之記。
: 劫國名號,乃是出世化門之中現前別記。欲知真記者。淨名經云。一切眾生亦如也。一切法亦如也。
華嚴經頌云。顯佛自在力。如說圓滿經。無量諸眾生。悉受菩提記。
又頌云。一一心念中。普觀一切法。安住真如地。了達諸法海。
又頌云。一一微塵中。能證一切法。如是無所礙。周行十方國。斯則人法心境,悉記成佛。以一念具足。一塵不虧。念念證真。塵塵合體。同居常寂光土。俱號毘盧遮那。終無異土別身。聖強凡劣。與三世佛一時成道,前後情消。共十類生同日涅槃,始終見絕。免起有情無情之妄解。不生心內心外之邪思。可謂上無所求。下無可化。冥真履實。得本歸宗。俱登一際解脫之門。盡受平等菩提之記。
又古德問云 : 既色心不二。修性一如。何不見木石受菩提記耶。
: 一一諸色。但唯心故。心外無法。豈唯心滅而色猶存。佛但記有情,攝無情也。譬如幻事。要藉幻心。心在幻中。能持幻事。若其心滅。幻事同無。故但滅心。不復滅事。眾生色心。亦復如是。皆如幻相。一切外境,從幻心生。豈猶滅心而存幻色。此即有情得記。無情亦然。是故無情,不須別記。
玄義格云。真佛者,從初發心。即體一真法界。全同古佛。相極三際。全現一塵。性海無邊。表裏不可得。信此法故名為發心。心無異念。故名為證。證成名佛。的無方處。
又圓教入初住人。心同法界。神無方所。何用天衣天座。四眾圍繞。夫立劫國名號授記作佛者。為引未發心者令嚮慕耳。若愛著身土,情未盡耳。
所以華嚴論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於一剎那際,皆得此之法。不許於剎那際外有別時。當知即非本法故。若有人於佛法中見佛成道。作劫量延促處所而生見者。信亦未成。未論修道。若解者本來全得。處迷者自沒輪迴。又云。但有所見境界。及如來名號。總是自心佛果所會之法。若自心不會。對面無覩見之期。
《宗鏡錄》 卷二十三完

avatar-img
13會員
350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念相應一念佛 的其他內容
「如來智海。識浪不生。澄停清淨。至明至靜。」— 古德云 夫真心無形。妙體絕相。云何有報化莊嚴等事。答 : 諸佛法身如真金。相好似金莊嚴具。以金作具,體用全同。從心現色。性相無二。
「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者。觀智覺悟此心。名之為佛。故云。心淨即佛土淨也。」—《天台淨名疏》 夫一切真俗等法。各有理事。通別行相。果報歷然。云何一向就己消融。未入斯宗。恐成空見。答 : 得本方了末。執末則違宗。若不觀心,法無來處。若但修有為事行。不達自心無為。則迷事失宗。
「良以事虛攬理,無不理之事。理實應緣,無礙事之理。所以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故終日知見而無知見也。」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一念契真,理智同現。即便佛故。」 夫如上所說。祖教同詮。凡曰有心。皆得成佛。如今現見眾生。何不成佛。 答 : 若以眾生眼觀。只見眾生界有餘。若以佛眼觀。乃知諸佛界無外。故知無明妄風,鼓心海而易動。本覺真性,睡長夢而難惺。是以首楞嚴經云。汝之心靈。一切明了。未曾暫昧,而迷者目擊而不知。
「心者不知心,心者不見心。心有想則癡。無想則泥洹。是法不堅固。常立在於念。以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夫諸佛法身,普遍眾生心既同一心,云何有現不現。 答: 常現無不現時。或於一塵頓現,無不具足。或於諸塵普現,無不周遍。一處頓現者,如來眼睫。文殊寶冠。彌勒閣中。普賢毛孔。淨名室裏。摩耶腹中。芥子針鋒。
「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故知長短之劫,由一念來。」 —《圓覺經》 夫成佛之理。或云一念。或云三祇。未審定取何文,以印後學。答 : 成佛之旨,且非時劫。遲速之教,屬在權宜。
「如來智海。識浪不生。澄停清淨。至明至靜。」— 古德云 夫真心無形。妙體絕相。云何有報化莊嚴等事。答 : 諸佛法身如真金。相好似金莊嚴具。以金作具,體用全同。從心現色。性相無二。
「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者。觀智覺悟此心。名之為佛。故云。心淨即佛土淨也。」—《天台淨名疏》 夫一切真俗等法。各有理事。通別行相。果報歷然。云何一向就己消融。未入斯宗。恐成空見。答 : 得本方了末。執末則違宗。若不觀心,法無來處。若但修有為事行。不達自心無為。則迷事失宗。
「良以事虛攬理,無不理之事。理實應緣,無礙事之理。所以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故終日知見而無知見也。」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一念契真,理智同現。即便佛故。」 夫如上所說。祖教同詮。凡曰有心。皆得成佛。如今現見眾生。何不成佛。 答 : 若以眾生眼觀。只見眾生界有餘。若以佛眼觀。乃知諸佛界無外。故知無明妄風,鼓心海而易動。本覺真性,睡長夢而難惺。是以首楞嚴經云。汝之心靈。一切明了。未曾暫昧,而迷者目擊而不知。
「心者不知心,心者不見心。心有想則癡。無想則泥洹。是法不堅固。常立在於念。以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夫諸佛法身,普遍眾生心既同一心,云何有現不現。 答: 常現無不現時。或於一塵頓現,無不具足。或於諸塵普現,無不周遍。一處頓現者,如來眼睫。文殊寶冠。彌勒閣中。普賢毛孔。淨名室裏。摩耶腹中。芥子針鋒。
「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故知長短之劫,由一念來。」 —《圓覺經》 夫成佛之理。或云一念。或云三祇。未審定取何文,以印後學。答 : 成佛之旨,且非時劫。遲速之教,屬在權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彼,云何,世尊!菩薩乘發行,住應?云何修行應?云何心降伏應?」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導讀: 【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是故佛說一切法,諸法如義,法性無生,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本無一切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導讀: 【何以故?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承上,佛陀略說法要,菩薩行者應遠離四相,通達「人我無」,以行菩薩乘,而後隨說即泯,實無有法,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經文: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經文導讀:   【聞說是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空寂如如之心,聞如是之法,如來無說無示,聞者無取無得。   【深解義趣】:真空不空,能生妙有;妙有不有,無相可得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彼,云何,世尊!菩薩乘發行,住應?云何修行應?云何心降伏應?」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導讀: 【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是故佛說一切法,諸法如義,法性無生,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本無一切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導讀: 【何以故?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承上,佛陀略說法要,菩薩行者應遠離四相,通達「人我無」,以行菩薩乘,而後隨說即泯,實無有法,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經文: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經文導讀:   【聞說是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空寂如如之心,聞如是之法,如來無說無示,聞者無取無得。   【深解義趣】:真空不空,能生妙有;妙有不有,無相可得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