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書》中,小燕與姬蘅是推進東鳳情緣最主要的配角,類似男二、女二般的存在。在設定基本忠於原著的情況下,劇版也為他們新增了不少內容,這些改編有的還不錯,但也有些真的改得讓人滿頭問號。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他們的故事吧!
⚠ 以下有大量劇透請注意 ⚠
▌燕池悟

(微博|電視劇三生三世枕上書)
▸ 傻傻憨憨的青之魔君
無論小說還是電視劇,小燕大概都是最可愛的角色了!不同於魔族總給人邪惡反派的印象,小燕設定上是個重情重義又橫衝直撞的美男子,這個反差也為他增添了不少記憶點。
小燕的外貌白淨、像個女孩,但因為從小生活在魔族,言行舉止有如莽夫一般,走路總是大大咧咧,說出的話更是三句不離「老子」。

他的性格單純直爽,沒什麼心機,對待朋友義薄雲天,愛人愛得死心塌地,討厭一個人更是毫不隱瞞,因此在符禹山之戰後,他很快就和性格相似的鳳九成了好兄弟。
▸ 與鳳九──意氣相投的好兄弟
小燕與鳳九的第一個相似之處,就在於執著,特別是對所愛的執著。小燕願意為了姬蘅,學習自己不擅長的琴棋書畫,想盡方法助她恢復記憶;鳳九則願意為了東華,到太晨宮當仙娥四百年,還不惜出賣毛皮衝入十惡蓮花境。
除此之外,鳳九總會拼命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衝去悔婚也好,奪取頻婆果也罷,她從來不會因為碰到困難而放棄,這樣的衝勁,也正和小燕有所共鳴。

第二個相似之處,則是他們的性格都同樣單純、傻氣,既容易相信別人的話,也常被對方誆東誆西。

鳳九誆小燕一起偷頻婆果

小燕誆鳳九對東華報恩
正因有著同樣的赤誠之心,他們對待彼此非常坦然,捉弄對方時知道底線,被捉弄了也不會生氣。無論何時,都願意給予彼此包容和諒解,因此鳳九才會在小燕雪樁比劍失控時,一味地閃避攻擊;小燕也會在鳳九因頻婆果被奪失魂落魄時,不顧一切殺去找東華理論。
其實這樣的信任是非常珍貴的!就算他們各自都有喜歡的人,卻不會因為愛而棄朋友於不顧,始終願意站出來支持彼此,這種羈絆不見得會比愛情來得輕。

講完了鳳九與小燕的相似之處,再來就要談談不一樣的地方了。他們之間最大的差異,就在於小燕總對自己過於自信,鳳九則過於不自信。
小燕的過於自信,導致他常對姬蘅的舉動自作多情,一直認為她肯定會愛上這麼完美的自己。這也使他常常過度腦補東華的行為,鐵了心認為東華一定也很喜歡姬蘅,才會為了刺激她而待鳳九好。

小燕的腦補
鳳九在認識小燕前,原本就對姬蘅心存芥蒂,入谷後更在他的開(洗)導(腦)下,對「帝君喜歡姬蘅」深信不疑。就算其他人多少都有察覺東華待她的特別,她仍沒發現東華喜歡自己。
簡單來說,小燕的過於自信,使他總對姬蘅自作多情;鳳九的過於不自信,則導致她總看不見東華的情。

▸ 與東華──看不順眼到同心協力
不只鳳九,劇中小燕與東華的火花碰撞也相當有趣!從一開始一個淡定耍人、一個瘋狂炸毛,到後來互看不順眼,最後又一起合作對抗緲落,超戲劇性的轉折可說是劇版加入緲落情節後,額外多出的亮點之一。

東華當初看到小燕一股腦地衝進太晨宮,大概就像發現新玩具的感覺吧(笑)。
之前在東華的角色分析有提到,漫漫長生的無聊,讓他會對新鮮的人事物起興趣,而這個自己送上門的憨憨魔君,自然很快成了他尋樂的對象。總是樂於把小燕耍得團團轉,只要看著他炸毛就高興。
直到入谷後、得知他與鳳九的感情很好,東華的敵意才一點一點被點燃。第一個能看出他態度轉變的地方,便是去疾風院找鳳九,卻發現小燕也在她房中的時候,此時東華說出的話裡便盡是不悅,可見已經開始看他不耐煩。

而後隨著對鳳九的情感日益加深,他的敵意也越來越明顯,宴席上還會不留情面地把湯往小燕臉上砸(不過比起小說裡是被直接打下樓梯,劇版東華還是溫柔很多啦 XD)。
同時,他對小燕的稱呼也從一開始的「小燕魔君」、「燕池悟」,到後來只用「那個人」代稱,厭煩到連名字都不想提,也難怪他最後會想兵不血刃解決小燕了。

這時反觀小燕,就會發現他對東華的態度還滿單純的,從東華要與姬蘅成婚起,他就當東華是情敵,就算到了梵音谷也沒什麼變。不過由於結識了鳳九,他對東華也有了些不同於以往的認知,特別是在知道他有為了鳳九、找夫子開後門後。
剛剛說過,小燕和鳳九的性格很像,所以當他見到鳳九努力不懈地奪取頻婆果,自然希望她能如願以償,這時若有人給她協助,他多少會滋生一些好感。
這也是為什麼他後來聽到東華把頻婆果換掉時,會那麼失望的主因。

小燕這樣重情重義的漢子,最討厭別人的失信。他曾相信東華是真心想要幫助鳳九,結果他卻把她拚命爭取的果子拿去送給別人,這讓小燕覺得過去相信他的自己猶如一個笑話,才會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要上前討個說法。
而這也是小燕劇中第一次為姬蘅以外的人出頭,想到這裡時,其實還滿感動的!

從前鐵了心認為東華喜歡姬蘅的小燕,是直到目睹東華為了鳳九、卸除九層法力入夢後,才終於看明白他的心意。從那之後,他便不像過去一樣,總是一見東華就炸毛,反倒因為理解他的佔有慾有多恐怖,難得學會了察言觀色,還替萌少避掉了這罐醋罈子的傷害。

後來,東華在大婚前,為了緲落和姬蘅的問題來到魔族。若是以往,小燕一見到姬蘅渾身是傷被送回來,肯定二話不說就要找東華打架,但此時的他不只沒這麼做,連東華需要請他跑一趟碧海蒼靈,也是毫不遲疑就答應了。


說實話,我第一次看到這裡,聽到他們互叫「小燕」和「帝君」時,心裡真的莫名湧上一股感動 XD。明明他們過去還互看不順眼,甚至在符禹山打了兩次架,可當蒼生浩劫擺在眼前,他們卻成了彼此最有力的戰友。
一個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耗費修為幫忙鑄劍;一個則在被打得半死後,將戲做足引敵入谷。
兩個頻率截然不同的人,卻在此刻有了共同的信念,一同為了四海八荒的和平而戰。
▌姬蘅

(微博|電視劇三生三世枕上書)
無論戲裡戲外,姬蘅大概都是被罵得最慘的角色了!演員本身的爭議之後會討論,今天先不談。不過姬蘅的人設原本就不太討喜,劇版又改編得更莫名其妙──沒有突出的亮點、缺乏成長的脈絡,還有一個特詭異的結局。
▸ 任性偏執的公主
設定上,姬蘅是個非常典型的「公主」角色:性格溫婉優雅、擅長琴棋書畫、身體纖弱。
在魔族受盡寵愛長大的她,最一開始活得天真無憂,一心喜歡身旁的侍衛閔酥,雖然會對小燕的追求感到困擾,但仍會為了他及整個魔族,向捲入十惡蓮花境的東華致歉。這顯示她身為魔族公主,仍有明事理的一面。

只是她跟鳳九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姬蘅懂事的一面在碰上執念後,便會被徹底拋在一邊。她不像鳳九時刻都將青丘帝姬的責任攬在身上,姬蘅只要想得到某個東西,就會不擇手段地得到它,絲毫不會顧及旁人的感受。
這個問題在她來到梵音谷、喜歡上東華後變得更嚴重,幾乎到了偏執的地步。或許是從前閔酥的死,讓她對想要的事物產生了極大的不安全感,總想把任何東西牢牢鎖在身邊,進而被執念捆綁,走火入魔。
▸ 與東華──滿足私慾的佔有
姬蘅與東華最一開始的機緣,是在小燕盜取鎖魂玉後。姬蘅擔心他們起衝突而前來十惡蓮花境,而東華一見到她,很快就被她身上的龍鱗吸引了注意。
由於姬蘅在蓮花境裡善待小狐狸、出來又為小燕求情,這為他留下了不錯的第一印象;後來又在白水山確知她的身分,所以當他知道姬蘅想與閔酥私奔,沒多想便決定施以援手,也算是圓孟昊臨終前的囑託。
也因為姬蘅這時留給東華的印象不差,又有孟昊的情分加持,她來到太晨宮後,東華便像提攜後輩一樣去教她畫圖、交流陶藝。我覺得這時東華的態度,有點類似於息澤對阿蘭若的提攜之情。
姬蘅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才能,確實讓她和東華有了共同的話題。

自從凡間歸來,姬蘅就到了梵音谷治療秋水毒,東華大約也是歷劫回歸後,為了淨化濁息入谷,才發現姬蘅同樣在此,於是他便藉十年一次的講學,順便為她治療秋水毒,不料她卻慢慢產生了別的心思。
東華一直看不上那些想訛求他庇護的人,他能接受小輩向他指教、學習,卻厭煩被其他人索取庇蔭,所以一發覺姬蘅存了不當的念想,他的態度就冷漠了很多。

東華的態度真正轉為不屑的關鍵,是在宗學競技賽結束,姬蘅拿出龍鱗、乞求頻婆果的那一刻。
先撇開他自身的情感不談,鳳九為求頻婆果付出的努力,他一直看在眼裡;反觀姬蘅先是利用小燕替自己參賽,後來又拿出父親的重諾來硬搶,這都讓東華非常不齒,要不是頻婆果還卡了個小燕的問題,我想他是不會那麼輕易遂了她心願的。

至於姬蘅在看見東華為救鳳九入夢後,就明白自己再也無法得到他的愛了,可她卻不想接受事實,依然偏執地相信自己能把機緣轉過來。她開始主動聊表真心,想換取他的青睞、爭取他的寵愛,不料東鳳的進展卻比她想得快得多。
眼看兩人成婚在即,已然走火入魔的她便再次使用了父親的重諾,要脅他不許成婚,甚至不惜搞得自己狼狽重傷。
只不過東華身為天地共主,面對威脅,豈會任人擺佈?姬蘅的所作所為非但沒打動他,反倒加深了他的厭煩。
一向活得自在的他,最痛恨別人的癡纏,而姬蘅明顯沒認知到這點。

▸ 與小燕──是愛?還是填補空洞的渴望?
最後就要聊聊這部劇最莫名其妙的改編,也就是小燕和姬蘅的 CP 線啦!說實話,我讀完劇本後,還滿疑惑正片為何會呈現成那樣,明明劇本的安排合情合理,正片卻改走一條奇葩的路線。
首先,劇本在阿蘭若之夢篇章,就有事先鋪陳兩人的情感堆疊,而且有些真的滿溫馨的。

小燕為了姬蘅返回梵音谷(劇本)

小燕送泥人當生日禮物(劇本)
其實有了這些鋪陳,我相信大家不會那麼排斥這條 CP 線,更能接受姬蘅後來轉而喜歡小燕的發展。
不過說到底,姬蘅身上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對愛的錯誤理解。真正的愛,不該只是出於私慾的佔有,還需要替對方設想的體貼。當她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觀念有誤時,無論對象是誰,感情都不會長久,可能正因如此,劇本並沒有明示兩人修成正果,只用了開放式結局來留下想像空間。

姬蘅結局(劇本)
我之所以喜歡這個結局,除了它把兩人的 CP 線很自然地劃下句點,姬蘅承接魔君、幫助復興魔族也是亮點之一!這不只讓姬蘅承接了兄長生前的希望,也給了她機會成長,不再躲避於其他人的保護傘中。
或許在承接魔君之位後,姬蘅也會和鳳九一樣,逐漸變得成熟、懂事;或許幾千年後,她會明白自己當年的愚蠢;又或許哪天再次見到東鳳時,她已然成為一位明白事理的魔君,會真誠地向他們致歉,然後釋然地放下過去。
我相信這樣的洗白方式會比正片更有說服力,正片中,姬蘅直到最後都在聽從別人的安排,會接受小燕,也感覺只是想找個對她好的工具人,填滿內心的空洞而已。
如若電視劇能好好照劇本走,一定會有更多人理解這個角色,也不至於燒出那麼大的怒火,甚至波及到演員身上。
(雖然我覺得演員自己也有問題,不過這不在這篇的討論範圍,若有人好奇,可以到談論主要配角演技的文章查看喔!)
想推坑、發問或回饋心得嗎?
📫
作者信箱開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