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農族的音會飄、下墜還是甩尾?746山海誌【族語誌】Ep2主持側記

布農族的音會飄、下墜還是甩尾?746山海誌【族語誌】Ep2主持側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Umav參與了原文會製作的Podcast節目「746山海誌」族語議題的主持。已經上線且播放中!歡迎追蹤收聽系列「族語誌」,一共有6集,知性且具深度希望打到對台灣的原民族語議題有高度興趣甚至原本就有所涉略的聽眾。因此聽起來不會太娛樂但來賓絕對真心且熱切於各面向的推廣族語

布農族玉米族怎麼說?放屁怎麼說?等下,為什麼要討論放屁?⋯⋯

這一集以活潑的快問快答開始,讓聽眾很快理解「雖然都是布農族,我們卻不一樣」。來賓包括兩位年輕人Salizan Istandaa 胡正宏、Lakes 邱婉琪,以及來自南投望鄉部落的布農族知名作家Neqou Soqluman 乜寇·索克魯曼

三位來賓幫我們補充了很多來自不同區域布農族語言知識,想當真正的布農之友嗎?請務必點擊收聽!

左起台東郡群的Salizan胡正宏、花蓮丹群Lakes 邱婉琪、南投巒群Neqou Soqluman 乜寇·索克魯曼

左起台東郡群的Salizan胡正宏、花蓮丹群Lakes 邱婉琪、南投巒群Neqou Soqluman 乜寇·索克魯曼


以布農族為例探討「社群方言別」

平易近人的介紹,即使沒有語言學背景的聽眾也可以很快理解。方言差異不僅僅是用詞的尾音、重音不同,更可能整個語詞都不同,這取決於家族或區域性的歷史脈絡,也就是祖先群體看待環境的方式和經驗。

因此我也好佩服Buting,願意嘗試做這樣需要高度專業的主題,卻又能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來安排來賓的談論走向,重點是他跟我莫名有默契,也都會在背後給我很多提醒和鼓勵,一定要給Buting一個讚👍🏽


最前面左起山海誌族語共同主持人Buting、Umav,趁來賓休息時偷拍哈哈

最前面左起山海誌族語共同主持人Buting、Umav,趁來賓休息時偷拍哈哈

這邊先跟大家簡介,布農族人口數目前約5萬近6萬人(是不是其實沒有很多!遇到布農族的朋友要珍惜),而尚在流通的布農族語,其實可以分成五大社群方言別,分別是巒、丹、卡、卓、郡社群,另有式微的蘭社。這部分的補充可以在節目中聽來賓解說。

而這集的來賓因為都是布農族,話題都特別深入且有默契,還有布農式幽默的部分⋯⋯「布農族常常被人認為是冷面幽默高手,至少是前三名吧。」乜寇和他的作品一直是我們的榜樣,用文學、文化研究、植物知識等多面向推廣布農族的思考、宇宙觀。Salizan則是以前我參加布農青年活動時就認識的很優秀並在地深耕的弟弟。來自丹群的婉琪也很盡責幫我們介紹丹群的特色,而丹群目前是五大社群中使用人數最少的群體,主要分布於花蓮萬榮鄉馬遠,真的很高興這節目特別邀請到丹群的族人。

感謝阿美族的Buting跟我們一起學習。節目精彩內容就不在這邊寫了,快一起點擊追蹤吧!

【族語誌】 EP.02|明明同一族,為何你我大不同!

🎉製作團隊🎉 監製|孫琳鳳、希給·梧梅 製作人|Monkey徐嘉祥 主持人|Umav Ispalakan 執製作人|Buting Aniw 楊清智 社群操作|Kuljelje Patiya、CiaCia 謝雨涵、Langus 蔡怡蓁 後製統籌|林柏伸 片頭曲製作|音律音效有限公司 感謝錄音場地提供|錄播客

raw-image

另補充:

我有馬遠親戚長輩很熱情聆聽了這一集大內容,非常客氣也鼓勵我,並私訊給我她的感想和建議。我在這篇中分享出來,也給予各界參考。

Umav姪女平安:

剛巧聽到746山海誌節目,丹方面好像都說錯督,但還是開心見到年輕人勇於表達自己語言,要給與婉琪大大的掌聲加尖叫,但我覺得丹語錯的方面,還是要建議糾正,畢竟姪女是網紅督,學習族語指標人督,可影響全省聽眾餒。

1.碗琪名是Laqus不是lakes

2.老鼠qamutis不是kamutis

3.放屁kis'ang不是ki'sang

4.郡的saikin丹是aak不是saa'ah所以郡的simah kasu?丹是simaq aas? 而不是sima a?

6.布農隱喻與禁忌部分,其實早起聽老人說很多,婉琪分享的部分,應該是說古時丹互相見面都會說miqumisang qan aas?表示你依然健康吧!並不是在山上戶相叫uninang mihumisang(丹語miqumisang 才對).

聽三群談語言差異性,真的很棒,我小時也曾應該算語言霸凌吧!因媽媽是郡,到外婆家,就會被嘲笑說:isaq aas?然後大人一起大笑,真的當時只覺得尷尬,他們笑什麼?因我們丹是說妳去哪? 郡應該是針在哪?

所以我以前最不敢說丹語,硬擠郡音說話督,現還好到老,還來得及參與到丹語學習行列,感恩姪女看完,我只是老毛病發作,提出我當妳粉絲聽眾的看法,只分享給妳而已。

謝謝您的分享🙏🏽

avatar-img
Umav的沙龍
43會員
124內容數
可以在這裡以文字閱覽我們聊天內容與重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Umav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解殖和族群轉型正義在這些領域中的思考和落實,對我個人生命和解與認同有重要的作用。2021年最後一場分享,很感恩也榮幸回到台南神學院~
746山海誌—族語誌 Ep1主持側記 前陣子真的太忙,Umav一直沒有好好跟大家介紹,今年底我參與了原文會製作的Podcast節目「746山海誌」族語議題的主持。已經上線且播放中噢!歡迎去追蹤收聽。 Padakaw 蔡叔君(撒奇萊雅),從對親人的愛出發,將所學連結於認同的追尋。
這篇文章是關於podcast訪談內容的介紹,歡迎點擊收聽: 【tantungu:Iljuk】都市原青的成長與認同!Iljuk(詩婷)排灣女孩的奮鬥故事 8/1原住民族日 除了記念台灣政府終於正名「原住民」與「原住民族」的歷史,Umav也努力想想還能再跟大家分享什麼。
這篇文章是從每天來點布農語啊整理過來的播客內容介紹。 前陣子分別有兩支涉及原住民題材的爆紅影片(來自網紅阿翰和喬瑟夫),在原民間話題再起。雖然大家都住在美的國度,雖然你沒有用過小米9手機,但媒體輸出的刻板印象、歧視與消費原住民等問題,仍持續困擾族人。並不是不去談,問題就不存在,更不是懂得笑就不會恨。
這篇文章是側記高雄醫學大學—高醫書院經典人物講座(11/30),講師是成大原資中心Ljegay Rupeljengan主任。
解殖和族群轉型正義在這些領域中的思考和落實,對我個人生命和解與認同有重要的作用。2021年最後一場分享,很感恩也榮幸回到台南神學院~
746山海誌—族語誌 Ep1主持側記 前陣子真的太忙,Umav一直沒有好好跟大家介紹,今年底我參與了原文會製作的Podcast節目「746山海誌」族語議題的主持。已經上線且播放中噢!歡迎去追蹤收聽。 Padakaw 蔡叔君(撒奇萊雅),從對親人的愛出發,將所學連結於認同的追尋。
這篇文章是關於podcast訪談內容的介紹,歡迎點擊收聽: 【tantungu:Iljuk】都市原青的成長與認同!Iljuk(詩婷)排灣女孩的奮鬥故事 8/1原住民族日 除了記念台灣政府終於正名「原住民」與「原住民族」的歷史,Umav也努力想想還能再跟大家分享什麼。
這篇文章是從每天來點布農語啊整理過來的播客內容介紹。 前陣子分別有兩支涉及原住民題材的爆紅影片(來自網紅阿翰和喬瑟夫),在原民間話題再起。雖然大家都住在美的國度,雖然你沒有用過小米9手機,但媒體輸出的刻板印象、歧視與消費原住民等問題,仍持續困擾族人。並不是不去談,問題就不存在,更不是懂得笑就不會恨。
這篇文章是側記高雄醫學大學—高醫書院經典人物講座(11/30),講師是成大原資中心Ljegay Rupeljengan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