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姓漢名對你有意義?有脈絡,卻也被混亂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Umav都是照著訪綱題目回,音檔交給樂鍇肯談會去後製剪輯,所以有時候我沒有直接回應到樂鍇在節目上說的話,但大概差不多方向啦。以下是摘錄節目開場部分的逐字稿,感謝google語音文件🤣🎤)

樂鍇:「大家好,歡迎收聽這一集的樂鍇肯談會。再過幾天(上架這天)是世界母語日(2月21號),那它是從孟加拉語言運動開始,然後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訂的「世界母語日」。主要是要去彰顯母語的意義。那台灣的原住民族有幾族的族語其實也面臨瀕危這樣子。

所以我們今天就邀請了對這個族語的推動不遺餘力、而且自己成立的這個,應該是IG還有podcast,那應該還有臉書做倡議,從不同管道非常貼近發現在年輕人所熟悉的工具。

所以今天邀請的,就是在我的第一集的節目有提到的、讓我開始接觸podcast的Umav。但我們今天自己的節目是採取兩地方不同地方的錄音,再合在一起。那我們先請Umav打招呼!」

Umav:「大家好我是Umav,我是Umav如何了!的主持人,布農跟泰雅的小孩,呃,感謝老師讓我來上這個節目。」

樂鍇:「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她,她的粉專應該是叫做每天來點布農語啊!Podcast是Umav如何了!那我有事先準備了這個的問題,要針對這個最近沸沸揚揚的議題,就是 #原住民身分法言詞辯論案。

主要是有一位釋憲聲請人,一位太魯閣族的法律的學者提出,因為按照現行的身分法,孩子要取得原住民身分即要從具法定原住民身分的家長的「姓氏」。這位原住民母親想讓小孩子擁有原住民身分,但是她的配偶、小孩的父親是所謂漢父(非原住民),似乎就比較不願意和他們小孩子用母親的姓氏,該母親也聲稱她們沒有所謂的太魯閣的傳統姓名。她更進一步說,她自己目前使用中的這個漢姓漢名對原住民沒有意義,因此她的從小孩父親那一方的漢姓也可以。……

這個其實就是我待會要這個請教Umav的第一個問題啊,就是你覺得這個漢姓,那不用講說對原住民,對某個族群,或你的族群,到底有沒有意義?」

raw-image

漢姓漢名對現在的原住民還有沒有意義?

Umav:「好第一個問題是說,漢姓漢名對現在的原住民還有沒有意義?這題目有點大,但這幾天,原視節目『世代對話』有一些學者和本身是跨族群通婚家庭的朋友有在節目談這個問題,其實在不同族群的狀況裡面,有些很重視家族姓氏(或家名)關係的族群,可能會需要從國民政府給的漢姓看見一定程度的關聯和辨識度。

  以我的生活經驗為例,布農族,我們通常就是用家族(或更大一點的單位氏族 siduh)為單位,在外來的政權進到我們的社群後呢,給了我們新的姓名(我講得好客氣,總之就是殖民的手段)不管是以前的日本,或是中華民國,給了我們新的「姓」,以方便我們被他們管理(對)。⋯⋯所以我的家族在羅娜Ispalakan家,被給的姓是『呂』,但我們也會知道說,這個Ispalakan家族如果是在台東的話,可能是姓余。⋯⋯

  就是,雖然中華民國的政府不會認為我們在血緣上是家人,可是我們自己Bunun會知道說,其實我們是家人而當初我們的關係,是被這種漢姓漢名(外來政權給予的姓名)劃分去打亂的。

※想了解關於原住民身分法言詞辯論案後續更多精彩/緊張度很高的討論(壺咧~)歡迎至「樂鍇肯談會」收聽這兩集的內容。也歡迎留下您的想法到我的粉專,或老師的同名粉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Umav的沙龍
45會員
142內容數
可以在這裡以文字閱覽我們聊天內容與重點~
Umav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Umav如何了!EP170 體育班的真實面貌與升學之路:兼顧運動與課業的挑戰與優勢? 大學面試官不藏私分享:教授想看到什麼?如何準備才能脫穎而出?
Thumbnail
2025/04/27
Umav如何了!EP170 體育班的真實面貌與升學之路:兼顧運動與課業的挑戰與優勢? 大學面試官不藏私分享:教授想看到什麼?如何準備才能脫穎而出?
Thumbnail
2025/04/25
In Taiwan We Speak: Empowering Indigenous Digital Activism (ft. Umav Ispalakan) Umav Ispalakan 是一位積極投入原住民權利、語言及數位倡議的布農族人。透過社群媒體平台,分享關於原住民事務及相關議題的內容。
Thumbnail
2025/04/25
In Taiwan We Speak: Empowering Indigenous Digital Activism (ft. Umav Ispalakan) Umav Ispalakan 是一位積極投入原住民權利、語言及數位倡議的布農族人。透過社群媒體平台,分享關於原住民事務及相關議題的內容。
Thumbnail
2025/04/23
是Umav在一次聚會中對話與反思的紀錄。從朋友的研究主題談到身分認同的興趣萌芽,延伸到兩位受訪者——作家馬翊航與音樂人張淦勛——如何以文學與音樂回應個人複雜的族群認同。Umav透過Podcast訪談的片段,分享了這一代原住民青年在尋找自我過程中的細膩掙扎與幽微情感
Thumbnail
2025/04/23
是Umav在一次聚會中對話與反思的紀錄。從朋友的研究主題談到身分認同的興趣萌芽,延伸到兩位受訪者——作家馬翊航與音樂人張淦勛——如何以文學與音樂回應個人複雜的族群認同。Umav透過Podcast訪談的片段,分享了這一代原住民青年在尋找自我過程中的細膩掙扎與幽微情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在改姓母姓以前,其實對於自己的認同十分搖擺。在上幼稚園以前住在父輩這邊的老家,曾被一些鄉下人罵過「番仔」,可能覺得有點莫名其妙與憤慨,所以後來我有一段時間認同比較偏向媽媽這邊。
Thumbnail
在改姓母姓以前,其實對於自己的認同十分搖擺。在上幼稚園以前住在父輩這邊的老家,曾被一些鄉下人罵過「番仔」,可能覺得有點莫名其妙與憤慨,所以後來我有一段時間認同比較偏向媽媽這邊。
Thumbnail
(這是寫在4月1日釋憲宣判違憲之前的投書。言詞辯論案是1月17日,投稿發布於1月底。原發佈於臉書粉專和投稿至自由時報電子報) #輸了你贏了世界又如何 #我的名字那麼長
Thumbnail
(這是寫在4月1日釋憲宣判違憲之前的投書。言詞辯論案是1月17日,投稿發布於1月底。原發佈於臉書粉專和投稿至自由時報電子報) #輸了你贏了世界又如何 #我的名字那麼長
Thumbnail
關於漢姓,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除非漢姓已經構成原住民社會的骨幹,否則一切計較都屬無的放矢。而且,若漢姓真的已經構成原住民社會的骨幹,我們是要維持它,還是要矯正它?
Thumbnail
關於漢姓,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除非漢姓已經構成原住民社會的骨幹,否則一切計較都屬無的放矢。而且,若漢姓真的已經構成原住民社會的骨幹,我們是要維持它,還是要矯正它?
Thumbnail
「雖然中華民國的政府不會認為我們在血緣上是家人,可是我們自己Bunun會知道說,其實我們是家人,而當初我們的關係,是被這種漢姓漢名(外來政權給予的姓名)劃分去打亂的。」
Thumbnail
「雖然中華民國的政府不會認為我們在血緣上是家人,可是我們自己Bunun會知道說,其實我們是家人,而當初我們的關係,是被這種漢姓漢名(外來政權給予的姓名)劃分去打亂的。」
Thumbnail
我們一直主張原住民的身分和自我認同之所以存在,是為了對抗國家與歷史不正義,而不是獲取資源的工具。從整體資源分配和保護既得利益的角度出發來考慮身分的原住民,他的認同內涵難道不可疑嗎?
Thumbnail
我們一直主張原住民的身分和自我認同之所以存在,是為了對抗國家與歷史不正義,而不是獲取資源的工具。從整體資源分配和保護既得利益的角度出發來考慮身分的原住民,他的認同內涵難道不可疑嗎?
Thumbnail
這樣子申請身分法釋憲的問題,引起的反而不是原住民對非原住民群體的抗爭或抗辯,而是造成原住民群體內部自己跟自己在吵架,就是我們原住民自己在罵原住民啦,已經引起一個某種程度的世代對立跟認同的焦慮。好像有一點警總的概念說,現在是要來吵,說誰比較有資格當正統的原住民,自己跟原住民在吵架。
Thumbnail
這樣子申請身分法釋憲的問題,引起的反而不是原住民對非原住民群體的抗爭或抗辯,而是造成原住民群體內部自己跟自己在吵架,就是我們原住民自己在罵原住民啦,已經引起一個某種程度的世代對立跟認同的焦慮。好像有一點警總的概念說,現在是要來吵,說誰比較有資格當正統的原住民,自己跟原住民在吵架。
Thumbnail
維護現行制度的行政機關也好,學者也好,往往強調國家資源有限,立法者被迫要為資源分配作出取捨。「國家資源有限」是事實,然而這不表示原住民的正義就應該和其他公民議題一樣,成為國家分配正義的對象。
Thumbnail
維護現行制度的行政機關也好,學者也好,往往強調國家資源有限,立法者被迫要為資源分配作出取捨。「國家資源有限」是事實,然而這不表示原住民的正義就應該和其他公民議題一樣,成為國家分配正義的對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