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av

含有「umav」共 3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這篇文章探討隱微歧視(microaggressions),特別是針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例如「原住民都長得很漂亮、很會唱歌」。文章解釋為什麼這些看似正面的言論仍屬歧視,並強調其對少數群體的影響,以及如何透過覺察與反思來避免此類歧視行為。文章也提供相關的資料與研究,協助讀者深入理解此議題。
Thumbnail
行政院網站族群描述將佔比逾96%的非原住民群體稱為「其餘人口」引發爭議,本集節目邀請原住民YouTuber Umav和Ljegay分享看法,並分析爭議點、輿論觀點及歷史族群主體性等面向。
Thumbnail
教育真的很重要!【反種族歧視】主題精選單集推薦 🎧職業球員在網路上被丟了一堆歧視性留言,不是什麼「開玩笑而已」,就是直接攻擊他的族群背景。看了真的很難過,也讓我們再次想問:到底我們的社會,對「不同」這件事,有多少理解?又有多少偏見? 👀 這些年,我們在 podcast《Umav如何了!》裡,
Thumbnail
Ispalakan Umav是原視節目《見識南島》第一季的講者之一,她以「自媒體時代中的原青」為題,集講述新世代原住民青年如何實踐族群文化及自我認同,包括如何運用網路平臺,例如臉書粉絲專頁和Podcast,發聲並參與公共議題。
Thumbnail
本文探討原住民學生升學加分制度引發的爭議,以及原住民學生在校園生活中可能面臨的挑戰。作者分享自身經驗,並呼籲社會大眾對原住民學生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包容。文中也提供相關資源連結,方便讀者瞭解更多資訊。
Thumbnail
屏科大通識中心王國安老師「臺灣小說與公民意識」課程邀請Umav老師線上分享「全民原教的賦權實踐與隱微歧視覺察」,引起學生熱烈迴響。學生回饋指出講座提升其對原住民議題的認識,包含文化權利、身分認同、隱微歧視等面向。課程促使學生反思自身可能存在的偏見,並呼籲社會應創造更友善包容的環境。
Thumbnail
分享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課程分享經驗,主題為都市原住民族議題,內容包含個人童年身分認同、族文復名經驗、對「標籤」的看法,以及與臺師大原住民研究社成員的意外重逢。
Thumbnail
本文探討教宗方濟各對原住民族的關懷與行動,以及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回應與省思。文章批判近年來部分教會興起的「拿細耳人運動」中帶有殖民色彩的言論,並強調真正的信仰應以行動修復歷史,以正義為基礎達成和解。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族群刻板印象的形成原因、影響以及如何避免使用刻板印象來評論他人,並以原住民為例說明刻板印象的危害。文章中引用了Allport、Steele & Aronson、Bourdieu等學者的研究,解釋刻板印象的社會心理學機制,並提供具體應對方式。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