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等公車時看到的畫面,突然給我莫名的啟發,一種sublime的感覺,彷彿原地蒸發。
常常在Waterloo Station 搭77號公車,那時那班公車的終點站,所以常常會碰到司機到站後稍微休息以及為下一輪行駛做準備。那天我看著司機到站後便調整了公車上的目的地標示牌,那標示不像台灣是電子的,而是滾輪式的紙牌,需要旋轉替換。於是我看著目的地從Waterloo Station轉換成其他名稱-Trafalgar Square-Vauxhall-Kennington還有好多我不知道是哪裡的地名,然後才是Tooting Station。
我突然發現這公車有千張面孔,各個不同的identity,因為不只地名可以換,甚至連號碼也是可以換的。所以這台公車究竟是誰呢?也許我之前也曾搭過這輛公車只是是不同的號碼和目的地?
這讓我想起電影Holy Motors,電影中的主角每天在不同時刻都扮演著不同人的人生,甚至到電影最後觀眾們仍然不知道主角真實的身份,而有趣的是電影似乎也透露真正的主角並不是人,而是汽車。我猜想會不會導演也是受公車更換目的地牌啟發。
這部電影翻轉了我們看事物的觀點,也對於每天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提出疑問-究竟我們有多確定這個世界是我們以為的樣子?
而當我站在公車牌下,看著牌子旋轉更換的時刻,我也跟著旋轉了,內心產生一種uncanny又sublime的感受,在城市中的那個小角落,我似乎參與了某個秘密儀式-熟悉的東西忽然變得陌生,陌生的又突然熟悉,某種記憶翻轉的魔法。
公車,如同城市中穿梭的獸,它點綴了城市的樣貌,並承載了城市人們的日常和重量。這又讓我想起了另一部電影Paterson。電影中的主角Paterson是在城市Paterson的公車司機,同時他也是詩人,又是一個和identity有關的主題。此外,電影畫面中有許多鏡像的隱喻,除了畫面中出現許多雙雙對對的人物及物件外,也帶出了「巧合」這件事。究竟巧合是不是命運?還是只是我們的自我投射?
電影也藉由空間帶出了許多記憶,例如在那座城市中誕生的名人們,都被貼在一家酒館的牆面上,包括男主角最愛的詩人William Carlos Williams,這部電影將日常敘述成一首詩,可以說是回應了William Carlos Williams詩作的風格。以下和大家分享一首如同冰箱上會黏的便利貼文字,卻又極為詩意可愛的一首詩。
This Is Just To Say
by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I have eaten
the plums
that were in
the icebox
and which
you were probably
saving
for breakfast
Forgive me
they were delicious
so sweet
and so cold
我的翻譯:
只是想跟你說
我已經吃了
李子
那些在
冰箱裡的
而它們
是你原本也許
想當作
早餐的
請原諒我
因為他們是如此地美味
鮮甜
以及冰涼
特別覺得公車在Paterson中的隱喻是魚,悠游在城市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安靜而詩意,這和電影最末所提及的詩相呼應。
The Line
There’s an old song
My grandfather used to sing
That has the question
“or would you rather be a fish?”
In the same song
Is the same question
But with a mule and a pig,
But the one I hear sometimes
In my head is the fish one.
Just that one line.
Would you rather be a fish?
As if the rest of the song
Didn’t have to be t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