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桌的小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老實說,雖然獨來獨往,一個人上咖啡廳,一個人吃甜點,但我卻一點也不怎麼覺得孤單。
如果那天的咖啡廳安靜莫名,或者顧客很少,那真是賺到了,我可以靜靜地讀著自己為自己準備的課外書,閒散過個文青的一天。但如果店內客人三三兩兩隨意談天說地,那我也可以索性不做文青,當個好事大媽,興味富饒地豎直耳朵,側聽別桌的八卦——有時是中年婦女絮叨著媽媽經,又或者年輕少女吱吱喳喳地討論待會要讓哪張照片在社群網站亮相,最有趣的,甚至遇過第一次見對方家長的小女朋友,那場面都不禁令我為其緊張,想著什麼樣的話題才不算太失禮,又該用什麼回答應對才能博取未來婆婆的好感。
一個人上咖啡廳我最忌諱兩件事,一是當天人客很多,除了太過喧騰擁擠的環境使我焦慮,覺得一方小世界被一群莽夫粗魯闖入,還有就是店家一旦客滿就意味著我隨時可能面臨店員滿臉歉意地在耳邊提醒:「小姐不好意思,您的用餐時間到了喔!」的窘境——沒什麼危機比隨時準備打包走人更讓人如坐針氈,難以靜下心來好好讀完手中的章節。
再有,就是店內有小孩沒命似的瘋跑,或滔滔不絕,或無理取鬧。
我媽曾不只一次和我講到:「日本的小孩好安靜好安靜。」以前我只當是我媽去日本觀光的人文風景之一,沒太多理會,一笑置之,反正舉凡講到「日本」、「飯店」等等關鍵字我媽就會再不厭其煩地分享一次。如今被惡狠狠地攪擾幾次後倒是感觸良多了起來。
是日籍小孩比較好管教,台籍物種小孩天生基因反骨嗎?肯定不是。
難道是因為日本家長管教小孩有一套或投注較多時間和心力,而台灣家長往往沒輒嗎?也許,未必。
後來我漸漸釐清了一個道理:一個環境的氛圍之所以能被維持,在於顧客是否有「自知」。即便有再好的教育方式,有些孩子可能真的天性活潑不受用,這部分無法掌控,但家長卻可以決定是否將吵鬧的孩子帶離不適合被打擾的空間。畢竟,這是你的孩子,既然生下他,就必須有為他負責、適時退讓的覺悟,他會伴你終老,卻沒有義務供養店內其他顧客,無關緊要的人並沒有義務為孩子的吵鬧買單。再者,若願意暫時抽離手機,勸導孩子盡量避免打擾其他顧客,莫論成效如何,見到你試圖為這個空間盡一份心力,我都將報以讚許的目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四樓的天堂起初帶給我的第一印象就屬於我對台劇兩大偏見中的後者。說來慚愧,若非女主角和俗女是同一演員,我大概無緣觀賞。
四樓的天堂起初帶給我的第一印象就屬於我對台劇兩大偏見中的後者。說來慚愧,若非女主角和俗女是同一演員,我大概無緣觀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西班牙導演阿莫多瓦的電影《隔壁的房間》觀後感,以及對於生命及安樂死的探討。
Thumbnail
人生就是高與低,在癌症這種心裡小房間內更是變成狂喜與憂鬱。蒂亞達史雲頓和茱莉安摩爾在本片飾演一對知交,前者癌症末期,於是在後者陪伴下度過人生,故事比我想像中還要有戲劇性。 蒂亞達飾演的瑪莎曾是一名戰爭記者,她見識夠多,甚至太多讓她似乎關心外境大於照顧個人,為越戰愛人生下一女,知道世人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不知為何,怕太熱鬧的我,卻很喜歡坐在咖啡廳的分享座位區。或許是容易被打擾和容易有趣常是得並存的事。也或許這讓我想起少年時在圖書館裡讀書,感受到那種大家用「各自的投入在一起」的那種感覺。   今天走進咖啡廳,點完咖啡後,走到分享座位區準備坐下。看見左邊有一位滿頭白髮但氣質不太一樣的先生,桌
Thumbnail
逛夜市或者是到外面的餐廳用餐時,如果店家有小孩,老夫喜歡留意小孩在店裏的時間都做些什麼事: 通常國小中年級以上的孩子,會發現不管是否出於自願,孩子幾乎都會在大人忙碌的同時,他也會幫忙收拾桌面、幫忙把餐點端到正確的桌號。再大一點的,會幫忙收銀、點單及打包分類外帶餐點。然後這樣的孩子若還能把握機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在早餐店內,孩子外表熱鬧玩耍,但卻在背後忍耐委屈和不安。作者對孩子的情緒做了細膩且重要的教育,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並提供了一個值得參考的方法。文章深入生活,為讀者提供了一些啟發和正面教育。
Thumbnail
【錐麓古道】 一看就懂的錐麓古道攻略! 錐麓古道高懸在錐麓斷崖,從古道上鳥瞰太魯閣峽谷,壯麗又震撼。然而,提到這條驚險的山徑由來,就不得不說到百年前的一場戰役。 美麗的斷崖背後乘載著日治時期原住民部落征戰的辛酸血淚史。走在斷崖上,除了讓人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外,也可以感受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悲歌。
Thumbnail
仿間眾多當沖手法中 隔日沖放空是一個很常見的教學 ex : 隔天跌破均價線反彈空 / 4/10亞力漲停 盤後籌碼見到幾位熟悉隔日沖券商面孔 隔天開盤開高後直接往下倒 比較有經驗的可能會空在反彈均線附近 新手手腳慢的可能就直接空破底 學過均價線技術的人 看到均價線下彎也可能會直接追空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西班牙導演阿莫多瓦的電影《隔壁的房間》觀後感,以及對於生命及安樂死的探討。
Thumbnail
人生就是高與低,在癌症這種心裡小房間內更是變成狂喜與憂鬱。蒂亞達史雲頓和茱莉安摩爾在本片飾演一對知交,前者癌症末期,於是在後者陪伴下度過人生,故事比我想像中還要有戲劇性。 蒂亞達飾演的瑪莎曾是一名戰爭記者,她見識夠多,甚至太多讓她似乎關心外境大於照顧個人,為越戰愛人生下一女,知道世人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不知為何,怕太熱鬧的我,卻很喜歡坐在咖啡廳的分享座位區。或許是容易被打擾和容易有趣常是得並存的事。也或許這讓我想起少年時在圖書館裡讀書,感受到那種大家用「各自的投入在一起」的那種感覺。   今天走進咖啡廳,點完咖啡後,走到分享座位區準備坐下。看見左邊有一位滿頭白髮但氣質不太一樣的先生,桌
Thumbnail
逛夜市或者是到外面的餐廳用餐時,如果店家有小孩,老夫喜歡留意小孩在店裏的時間都做些什麼事: 通常國小中年級以上的孩子,會發現不管是否出於自願,孩子幾乎都會在大人忙碌的同時,他也會幫忙收拾桌面、幫忙把餐點端到正確的桌號。再大一點的,會幫忙收銀、點單及打包分類外帶餐點。然後這樣的孩子若還能把握機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在早餐店內,孩子外表熱鬧玩耍,但卻在背後忍耐委屈和不安。作者對孩子的情緒做了細膩且重要的教育,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並提供了一個值得參考的方法。文章深入生活,為讀者提供了一些啟發和正面教育。
Thumbnail
【錐麓古道】 一看就懂的錐麓古道攻略! 錐麓古道高懸在錐麓斷崖,從古道上鳥瞰太魯閣峽谷,壯麗又震撼。然而,提到這條驚險的山徑由來,就不得不說到百年前的一場戰役。 美麗的斷崖背後乘載著日治時期原住民部落征戰的辛酸血淚史。走在斷崖上,除了讓人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外,也可以感受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悲歌。
Thumbnail
仿間眾多當沖手法中 隔日沖放空是一個很常見的教學 ex : 隔天跌破均價線反彈空 / 4/10亞力漲停 盤後籌碼見到幾位熟悉隔日沖券商面孔 隔天開盤開高後直接往下倒 比較有經驗的可能會空在反彈均線附近 新手手腳慢的可能就直接空破底 學過均價線技術的人 看到均價線下彎也可能會直接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