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試的臺灣本土精釀啤酒們
方格精選

值得一試的臺灣本土精釀啤酒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一、UGLY HALF BEER 酉鬼啤酒(觀光酒廠)

我目前心中認為做得最好的臺灣本土啤酒廠。

我很喜歡他們不停挑戰新排列組合的R&D系列酒款,每個月幾乎都能有美味的新作品誕生,不停為臺灣啤酒市場帶來活力。而全年系列中的「戀夏365日Saison」及「雙喜DIPA」兩款酒都是教科書級的標準與美味,後者被稱為臺灣本土最好喝的 IPA 都不過分。

酒廠建有相當完整的釀造及充填設備,讓每一批次生產出來的酒都具有很一致的品質,很少遇到有問題的啤酒。


二、蔡氏釀酒精釀啤酒廠(觀光酒廠)

從老闆、釀酒師到業務都很鏘的南投在地酒廠,我愛死他們了。酒廠位在南投草屯,獨特的歐陸風格建築、精心設計的小巧思,是即使不想喝酒的人也會喜歡的度假好去處。

產品從經典傳統的啤酒風格到不可思議的創新啤酒都有,那是需要具備豐富基礎釀知識及不正經思維邏輯的團隊才做得出來的美味,前段時間出品的「黃金體驗啤酒」是好喝到會讓我現在就流下口水的絕佳酒款。

蔡氏白啤酒與去年莫名爆紅的西班牙金星啤酒同是比利時小麥啤酒風格,但卻更標準、更好喝、更在地,喜歡金星啤酒的人應該會更愛這一款啤酒。

三、SUNMAI 金色三麥

臺灣人耳熟能詳的啤酒餐廳在 2016 年的時候為自家啤酒創建獨立的品牌,並取名為「SUNMAI」,換上更具辨識度的 LOGO。

聞名大街小巷的蜂蜜啤酒甚至還得過最具權威性的啤酒比賽 World Beer Cup 風格冠軍,許多人聽到這可能會感到訝異,覺得蜂蜜啤酒太過普通無趣,少了點特色,但其實要能把蜂蜜香氣完整保留到消費者的口中,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可他們做到了。

釀酒團隊不只會釀造適合搭配自家餐點的經典系列,這幾年也成功嘗試了把滯銷的在地農產品與蜂蜜啤酒結合,釀出很好喝的後續第二季、第三季的作品,是很罕見開場很報又沒有爛尾的系列作。

四、吉姆老爹啤酒工場(觀光酒廠)

位在宜蘭員山的吉姆老爹提供平易近人的酒款,也提供味道更豐富的其他啤酒風格,可以滿足路過的觀光客以及資深啤酒愛好者。

每年都會與旁邊的農民鄰居合作推出金棗啤酒,在地到不能更在地了。「白露紅茶小麥啤酒」則是我覺得最好喝的臺灣茶啤酒。

推薦有機會一定要嘗試吉姆老爹經過橡木桶陳年的「蘭陳系列啤酒」,風味豐富飽滿和平衡,沒有陳年過久或不足的問題,釀酒師劉書維可能是臺灣最會把控桶陳風味的第一人吧。

五、津采酒業

就愛默默地釀酒的一個新竹在地小酒廠,多以釀造傳統的德國風格啤酒為主,偶有一些創新之作,作品偏向耐喝易飲的調性,沒有那麼突出也不譁眾取寵,可惜這類啤酒比較難在市場上搏得目光,使津采酒業之名比較少為人知。

這周一(1月 17 號)的時候他們舉辦了一場很有文化深度的新酒發表會,在第四支以新竹舊城門命名的「拱辰啤酒」誕生後,邀請新竹在地史學家帶參加者從城隍廟出發,沿著新竹北門路開始沿途介紹新竹古文化,把新竹的歷史文化都放進啤酒裡了。

六、自由人釀造專家

自由人是吉普賽啤酒品牌(即沒有自己酒廠而請酒廠代工釀酒的品牌)。

品牌的兩位主理人很有想法也具備相當高程度的專業能力,不定期推出的新產品或復刻的經典作品都好喝,有機會看到不妨試試看。

七、23號啤酒

23 也是一家吉普賽品牌,有自己的酒吧、餐酒館跟非常知名的戲劇酒吧。雖然沒有自己的酒廠,但對於品質的要求甚為嚴格,讓它們家的酒不常出包。

酒標跟品名常常帶有一些獨特的幽默,會讓人會心一笑,像是「黑糖乾爹」、「文青不要喝」跟「憂國、憂民」都是好喝又好玩的啤酒。

八、紅點手工鮮釀啤酒

紅點是間位在桃園的酒廠,也有自己的酒吧並代工許多臺灣品牌的作品,是臺灣少有的優質代工廠,頗為值得相信。

主打美式啤酒風格,偶有結合台灣口味或素材推出的創新產品,許多外國人經營的店面裡都愛選用紅點啤酒,在臺北也有直營酒吧。

九、掌門精釀啤酒

很難想像位在汐止工業大樓中的掌門精釀,是臺灣釀造最多不同啤酒風味的本土酒廠。

產能小反而讓啤酒的生產週期輪轉更快,所以掌門可以一直針對市場做出調整和改變,也能維持讓作品更多元化。

雖然只能到掌門自有的店面才能品嚐到他們的啤酒,但每一間掌門酒吧都能用不同國家的啤酒風味,帶領酒客們環遊世界各地。


解釋一下為什麼有些知名品牌問沒被列出來推薦呢。

※臺虎精釀

曾經出產過許多好喝啤酒的臺虎,這幾年轉型改釀水果酒或是調酒,已經少有啤酒作品,因此不在臺灣本土的「啤酒」品牌推薦列表之中。

可是你可別因此小看臺虎集團的能耐,臺虎精選挑的進口精釀啤酒非常精彩,在台灣能買到許多世界級的好啤酒,是在精釀啤酒產業中甚為重要的進口商。

啤酒頭釀造

啤酒頭釀造最廣為人知是他們推出的24節氣系列,其中不乏許多很有創意、很有特色的作品。而三位創辦人都是我剛開始釀啤酒的老師,他們擁有非常紮實的釀酒知識及豐富想法。

可惜啤酒頭過去的產品都是經由代工廠生產,品質很不穩定,所以暫時不會是我的推薦品牌。期待他們的自有酒廠正式上線運作,生產出概念好、品質穩定的啤酒。

憨啤酒

哈哈哈哈哈,憨啤酒不是啤酒品牌啦。他們是以推廣釀造文化為主的年輕團隊,目前主推推出適合在家動手釀啤酒的 DIY 組合包。最近他們與臺虎精釀復刻了臺虎非常經典的「酒花飛高高 Imperial IPA」,可以趁適合釀酒的冬天買回家動手釀看看。

※北台灣麥酒

應該是唯一一間仍然以釀造比利時風格啤酒為主的酒廠,可惜主理人的想法與酒廠設備跟不上使用需求,產品品質落差太大,不適合成為推薦品牌

※福爾摩沙精釀啤酒

這也是一間想法有趣,但代工廠品質不佳的啤酒品牌,所以不在推薦名單中。

※五十五街精釀

我曾經很愛的一間酒廠,他們以前釀的裸麥波特及桂圓琥珀艾爾都很好喝,還曾經在 PTT 的酒版上推薦過這兩款酒。可惜換到新酒廠後就不知為何地風味全走調,超級遺憾。


沒在本文提到的酒廠酒廠或品牌多半是因為我個人覺得不好喝,所以一直以來都不會向朋友推薦他們,但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或許是你的菜也不一定,。

只是精釀啤酒文化不停在改變,釀酒人、酒廠與品牌都有它們的生命活力,誰人能知道未來會不會有某個酒廠突然變調衰敗了,或某個不太好喝的作品被調適得超級美味,都有可能發生的。

(本文寫於 2022/01/21)


avatar-img
賴奕杰的沙龍
245會員
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賴奕杰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禾餘是想記錄臺灣,還是消費臺灣? 這句話是我在 2016 年看完文章後提出的疑惑。 在兩天之前仍是媒體寵兒的禾餘麥酒,如果不是創辦人在網路上失言,可能絕對不會有相信我一直以來所說的話,也沒有人會相信禾餘麥酒其實是在消費臺灣(及臺灣價值)。
釀造者必然不可能像零售業者一樣遍布全台,有數以千計的第一線銷售人員能處理如此數量、面向的消費者,零售業者能為釀造者的產品找到更合適的客人,為他創造銷售量、增加獲利,成為長久之道。
良好的市場環境能供應消費者好喝的啤酒,而健全的產業則是供應鏈則是打造良好市場的重要一環。
最近在網路上比較熱門的啤酒話題,就是臺灣有款香菜啤酒在英國舉辦的 World Beer Award 得獎(俗稱 WBA),愛與不愛香菜的人都為此津津樂道。不喜歡香菜的人當然會覺得這比賽是邪教吧!喜歡香菜的人則開心一波,覺得香菜神教要起飛了。 但有更多人會好奇:WBA 比賽專業嗎,香菜啤酒真的好喝嗎?
以麥芽、啤酒花為主要原料釀造的發酵酒,就一定是啤酒嗎? 喝起來與調酒無異的啤酒,應該被如何分類,又為何會被創造?
禾餘是想記錄臺灣,還是消費臺灣? 這句話是我在 2016 年看完文章後提出的疑惑。 在兩天之前仍是媒體寵兒的禾餘麥酒,如果不是創辦人在網路上失言,可能絕對不會有相信我一直以來所說的話,也沒有人會相信禾餘麥酒其實是在消費臺灣(及臺灣價值)。
釀造者必然不可能像零售業者一樣遍布全台,有數以千計的第一線銷售人員能處理如此數量、面向的消費者,零售業者能為釀造者的產品找到更合適的客人,為他創造銷售量、增加獲利,成為長久之道。
良好的市場環境能供應消費者好喝的啤酒,而健全的產業則是供應鏈則是打造良好市場的重要一環。
最近在網路上比較熱門的啤酒話題,就是臺灣有款香菜啤酒在英國舉辦的 World Beer Award 得獎(俗稱 WBA),愛與不愛香菜的人都為此津津樂道。不喜歡香菜的人當然會覺得這比賽是邪教吧!喜歡香菜的人則開心一波,覺得香菜神教要起飛了。 但有更多人會好奇:WBA 比賽專業嗎,香菜啤酒真的好喝嗎?
以麥芽、啤酒花為主要原料釀造的發酵酒,就一定是啤酒嗎? 喝起來與調酒無異的啤酒,應該被如何分類,又為何會被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