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的香酥蘿蔔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筆者童年時,只要回到阿嬤家,總是先問:「阿嬤!我回來了!有蘿蔔糕可以吃嗎?」這個時候,筆者的阿嬤總是會端出一大盤又香又酥的蘿蔔糕,並回答:「當然有啊!聽到你要回來,我就趕緊去廚房來煎一大盤給你
這個時候,我通常已經笑得合不攏嘴,並同時衝去廚房拿碗筷,準備開始大快朵頤,煎到表面金黃的蘿蔔糕,沾上混和了蒜頭的醬油,外酥內嫩,色香味俱全,蘿蔔的甜加上醬油的鹹味,這個滋味總是讓我欲罷不能
阿嬤的蘿蔔糕廣受大家歡迎,平時她就會煎來給我們吃,只要一到了過年,煎蘿蔔糕的手就從未停過,因為所有人都在期待她那會令人魂牽夢縈的香酥蘿蔔糕
在2021年5月後,我就鮮少回到阿嬤家,回到阿嬤家的次數用一隻手的手指頭就算得出來,原因是因為我的阿嬤,阿公,爸爸,姑姑四個人吵架了,在五月大家一起開完家庭會議過後,大家就避不見面,既然他們吵架了,載我回阿嬤家玩的爸爸也就幾乎不會回去,當然,我也跟著幾乎無法回去了
但是到現在,我依然對「阿嬤的蘿蔔糕」的滋味念念不忘,期待有一天,家裡的所有人都和平快樂,我也可以再回到阿嬤家,再度說出那句話:「阿嬤!我回來了!有蘿蔔糕可以吃嗎?」,然後看著阿嬤從廚房端出那一大盤又香又酥的蘿蔔糕......
好啦!謝謝大家耐心看完我的文章,這是我的首篇文章,希望大家多給我支持和鼓勵,讓我有更大的動力寫出一篇篇精彩的文章!謝謝各位讀者!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運動會完之後要帶妹妹去吃飯 車子剛好停在一家餐廳門口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一家位於濟州島的特色餐廳,提供獨特的成人套餐,包含主菜及各式小菜。從店內環境到食材選擇,文中詳細分享了當地風味與就餐體驗,特別適合計劃前往濟州島旅遊的食客,讓每位饕客都能感受到濟州島的美食魅力。
Thumbnail
一道傳統菜餚讓我想起了和阿嬤有關的事。
Thumbnail
認識妳應該是二十一年了 在妳八十八歲的人生中 扣除襁褓那幾年以及最後不良於行的一年半 我想妳至少有八十年以上 都是要強的 不認輸 堅持自己不比別人差的活著 至少從我看到的妳 從別人口中的妳 都是這樣的 庄頭的阿美 ㄎㄟ啊因某 妳精彩的一生啊~ 愛恨分明的清楚著 做了粿要給誰 不給
Thumbnail
後來外婆過世,不曉得是不是一種心理依戀,在我的早餐選項裡,總是執拗的躺著一份蘿蔔糕,可惜吃遍南北,雖然有合胃口的,卻始終很難再找到兒時那份相似的味道。
Thumbnail
文章描述作者童年時期追求的溫暖回憶,闡述了白稀飯在家中的溫馨意義。透過親身經歷與感受,喚起讀者對美食、家庭、童年回憶的共鳴。
#阿嬤的手路菜 每次去看阿嬤,都會帶東西給她吃,除了疫情期間。通常都是水果餅乾,或她愛吃的糕點甜湯,如果擔心糕點或餅乾太乾,通常會再買一杯飲料給她配,因為她喝飲料很快,我們常戲稱阿嬤是 #飲料殺手😂 其實失智前還沒有這個症狀,她不是太愛飲料的人,甚至有時候簡單的白飯菜餔配熱水阿嬤就可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到來,應景的粽子當然不能少,其實過客吃過最美味的粽子是媽媽親手包的,口感佳、料多及愛心滿滿,無奈媽媽老了,再也吃不到媽媽親手包的粽子,加上過客廚藝真不行,完全沒學到媽媽的好廚藝° 當我得知大樓有位阿嬤,專門在賣粽子的,一年只賣端午節及過年,心想這阿嬤的年紀跟媽媽差不多,
Thumbnail
故事描述了一位婆婆在早晨時一直嘮叨著她要吃粥,然後在七點時享受著鮮魚粥的故事。故事中充滿了家人之間的關係和溝通的情節。
Thumbnail
在媽祖進香路上,一位理髮店的阿嬤給予我們的柔軟心與關懷心的感受深深地散發在我們身上。這篇文章記錄了在進香路上遇到她的經歷,同時也反思了在生活中是否會因各種瑣碎事情而失去溫柔。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運動會完之後要帶妹妹去吃飯 車子剛好停在一家餐廳門口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一家位於濟州島的特色餐廳,提供獨特的成人套餐,包含主菜及各式小菜。從店內環境到食材選擇,文中詳細分享了當地風味與就餐體驗,特別適合計劃前往濟州島旅遊的食客,讓每位饕客都能感受到濟州島的美食魅力。
Thumbnail
一道傳統菜餚讓我想起了和阿嬤有關的事。
Thumbnail
認識妳應該是二十一年了 在妳八十八歲的人生中 扣除襁褓那幾年以及最後不良於行的一年半 我想妳至少有八十年以上 都是要強的 不認輸 堅持自己不比別人差的活著 至少從我看到的妳 從別人口中的妳 都是這樣的 庄頭的阿美 ㄎㄟ啊因某 妳精彩的一生啊~ 愛恨分明的清楚著 做了粿要給誰 不給
Thumbnail
後來外婆過世,不曉得是不是一種心理依戀,在我的早餐選項裡,總是執拗的躺著一份蘿蔔糕,可惜吃遍南北,雖然有合胃口的,卻始終很難再找到兒時那份相似的味道。
Thumbnail
文章描述作者童年時期追求的溫暖回憶,闡述了白稀飯在家中的溫馨意義。透過親身經歷與感受,喚起讀者對美食、家庭、童年回憶的共鳴。
#阿嬤的手路菜 每次去看阿嬤,都會帶東西給她吃,除了疫情期間。通常都是水果餅乾,或她愛吃的糕點甜湯,如果擔心糕點或餅乾太乾,通常會再買一杯飲料給她配,因為她喝飲料很快,我們常戲稱阿嬤是 #飲料殺手😂 其實失智前還沒有這個症狀,她不是太愛飲料的人,甚至有時候簡單的白飯菜餔配熱水阿嬤就可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到來,應景的粽子當然不能少,其實過客吃過最美味的粽子是媽媽親手包的,口感佳、料多及愛心滿滿,無奈媽媽老了,再也吃不到媽媽親手包的粽子,加上過客廚藝真不行,完全沒學到媽媽的好廚藝° 當我得知大樓有位阿嬤,專門在賣粽子的,一年只賣端午節及過年,心想這阿嬤的年紀跟媽媽差不多,
Thumbnail
故事描述了一位婆婆在早晨時一直嘮叨著她要吃粥,然後在七點時享受著鮮魚粥的故事。故事中充滿了家人之間的關係和溝通的情節。
Thumbnail
在媽祖進香路上,一位理髮店的阿嬤給予我們的柔軟心與關懷心的感受深深地散發在我們身上。這篇文章記錄了在進香路上遇到她的經歷,同時也反思了在生活中是否會因各種瑣碎事情而失去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