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生活就很忙了 | 那份記憶裡的鹹粿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因為外婆是專賣鹹粿及碗粿的,偶爾遇上生意不好,就會變成我們放學的點心,一份煎得恰恰的鹹粿,也就是現在所謂的蘿蔔糕。後來外婆過世,不曉得是不是一種心理依戀,在我的早餐選項裡,總是執拗的躺著一份蘿蔔糕,可惜吃遍南北,雖然有合胃口的,卻始終很難再找到兒時那份相似的味道。


今年應該是外婆離世的十週年了,時間過得很快,硬要冠上一個巧合或許有點牽強,但是在前些日子,確實讓我遇見了還原度極高的那份鹹粿,就在高雄市區的某個路口交會處。其實路過非常多次,只是店家的外觀不是會吸引消費者的樣子,基於害怕踩雷的心態,一直沒有勇氣停下腳步,那天其實也已經騎過路口,心裡卻響起一個聲音說著不然就去試試吧,於是下個路口轉彎又繞了回去。


走進有點像三合院般的前庭,沒有甚麼華麗的裝潢,就是幾個瓦斯爐台,連菜單都是手寫的,一旁放置了不少機器設備,一看就知道是做粿用的,有點生疏的點了一份綜合粿,阿姨油一下鍋,再放入鹹粿的時候,那陣味道就像是突然把場景拉回到國小那時放學回到家,母親在廚房裡煎著外婆的鹹粿,一樣的油香味,一樣的鹹粿情。


老闆娘是個較為沉靜的老實人,第一次購買也不好意思譏哩瓜啦的,按捺住內心的激動,小心翼翼的帶著那盒綜合鹹粿回家,雖然因為路程沒能享受到恰恰的部分,但還是好感動,特別是在吃到帶著蘿蔔絲的粿體的時候,這年頭啊,能吃到帶著蘿蔔絲的蘿蔔糕真的是種奢侈。


後來幾次終於有了機會與老闆娘攀談,聽著老闆娘說著那些做粿的過程,彷彿就回到小時候一樣,即使並未能有參與外婆作粿的機會,但是每每到外婆家裡瀰漫的那股粿味是早已和記憶攪和在一起的了,因為有這樣的回憶存在,才能格外有共情的理解。


阿姨早上磨著米漿和蘿蔔絲,一路熬煮到晚上,還要等粿體冷卻才能分切,不添加防腐劑,做工繁複累人,一旁散置的機器只仰賴阿姨一人的手工製作,另一邊還有行動不便的老伴需要照護,那天阿姨說,明年可能就要搬去外縣市了,就近有兒女照顧也不會這麼累,聽著心裡也是幾分惋惜,好不容易找到熟悉的味道了,卻是一個有期限的美食。


臺灣的餐飲型態其實一直在改變,但是一些老手藝和記憶中的味道,卻不一定能隨著歲月留下,或許是找不到人接手,或許是老闆/老闆娘年歲漸有,體力不堪負荷,也有不少是因為老店的裝潢及設備未能與時俱進,沒辦法拍美美的網美照,沒辦法放上社群引來驚嘆,是這個時代的必要之惡,也是惋惜之處,很多美好的事物,是在其內涵,卻不一一定在其外表,但大多數人只願以所見做定奪,即使憎此如我,也不免犯下這種低級偏見,願我們都能多給一些小店小攤機會,願意試錯,才有發現美好的可能。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艾克星貨鋪-avatar-img
2024/08/10
或許無法跟外婆的完全一樣,但如果能藉此回憶起與外婆的過往,其實也不錯呢。
魯味人生-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11
艾克星貨鋪 真的是這樣的心情耶!想起很多小時候的事
avatar-img
魯味人生的沙龍
32會員
45內容數
從上班族搖身一變成為菜鳥頭家,雙手從每天敲打鍵盤,變成轉動兩翻烤爐,有的人稱呼我闆娘,有的則是叫我雞蛋糕姨姨,而我則把自己當成雞蛋糕擺渡人,在那些來來去去的客人中,記錄下他們與雞糕的人生故事。#會說故事的雞蛋糕
魯味人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分享一年來在收容所服務的經驗,從一開始對動物照顧一竅不通,到後來協助收容所運作,接觸到許多被棄養的動物,並從中體悟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Thumbnail
2024/12/31
分享一年來在收容所服務的經驗,從一開始對動物照顧一竅不通,到後來協助收容所運作,接觸到許多被棄養的動物,並從中體悟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Thumbnail
2024/12/29
三十歲後,身心靈都面臨許多挑戰,透過離開有毒職場、開始健身,重新找回生活節奏,也意外發現自身健康問題。
Thumbnail
2024/12/29
三十歲後,身心靈都面臨許多挑戰,透過離開有毒職場、開始健身,重新找回生活節奏,也意外發現自身健康問題。
Thumbnail
2024/12/10
臺灣傳統小吃文化的現狀,特別是在經營者年長和勞動力短缺的背景下,許多熟悉的餐館和小店正在逐漸消失。隨著年輕人對不同餐飲選擇的偏好,傳統味道的保留成為一項挑戰。
Thumbnail
2024/12/10
臺灣傳統小吃文化的現狀,特別是在經營者年長和勞動力短缺的背景下,許多熟悉的餐館和小店正在逐漸消失。隨著年輕人對不同餐飲選擇的偏好,傳統味道的保留成為一項挑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後來外婆過世,不曉得是不是一種心理依戀,在我的早餐選項裡,總是執拗的躺著一份蘿蔔糕,可惜吃遍南北,雖然有合胃口的,卻始終很難再找到兒時那份相似的味道。
Thumbnail
後來外婆過世,不曉得是不是一種心理依戀,在我的早餐選項裡,總是執拗的躺著一份蘿蔔糕,可惜吃遍南北,雖然有合胃口的,卻始終很難再找到兒時那份相似的味道。
Thumbnail
2023/09/24 sun. 我沿著記憶的腳步,跟隨著妳的步伐走在兒時記憶中那每週未固定拜訪的菜市場。菜市場跟十多年前相同,一樣的街景、一樣的吵雜喧囂。大多數的攤販仍是從前的面孔,只是時間在他們的髮上添了幾分花白,背也更彎了些,當然也出現了幾張陌生的新面孔。
Thumbnail
2023/09/24 sun. 我沿著記憶的腳步,跟隨著妳的步伐走在兒時記憶中那每週未固定拜訪的菜市場。菜市場跟十多年前相同,一樣的街景、一樣的吵雜喧囂。大多數的攤販仍是從前的面孔,只是時間在他們的髮上添了幾分花白,背也更彎了些,當然也出現了幾張陌生的新面孔。
Thumbnail
我想,閒人可真多啊….大家的日子都過得挺滋潤的,此刻都尚未午時,熱騰騰的鐵板麵和鍋燒都已經上桌了,我則點了蘿蔔糕和鴛鴦奶茶。
Thumbnail
我想,閒人可真多啊….大家的日子都過得挺滋潤的,此刻都尚未午時,熱騰騰的鐵板麵和鍋燒都已經上桌了,我則點了蘿蔔糕和鴛鴦奶茶。
Thumbnail
那時候結束雞蛋糕時,我曾經跟自己承諾,這些日子我們在這個小攤上收到的愛與支持,在轉換身分後,也能繼續用不同的方式延伸這些美意,幫助那些努力經營的小店或是小攤販,就像那時候慢慢會有客人幫我們推薦,幾單下午茶就是我們可以繼續生存的動力,我想,現在的我也能盡上這樣一份心力。
Thumbnail
那時候結束雞蛋糕時,我曾經跟自己承諾,這些日子我們在這個小攤上收到的愛與支持,在轉換身分後,也能繼續用不同的方式延伸這些美意,幫助那些努力經營的小店或是小攤販,就像那時候慢慢會有客人幫我們推薦,幾單下午茶就是我們可以繼續生存的動力,我想,現在的我也能盡上這樣一份心力。
Thumbnail
「市場」這個地方,我一直覺得是留存傳統美味的集中地,每當我想回味兒時記憶,就會往這裡走;這天我走進了百年歷史的第二市場,穿梭巷弄間想尋找美食,無意間看到一塊招牌寫著「客家嬤」,心中一想,會是我記憶中阿婆的味道嗎 ? 於是~ 我推開了店門
Thumbnail
「市場」這個地方,我一直覺得是留存傳統美味的集中地,每當我想回味兒時記憶,就會往這裡走;這天我走進了百年歷史的第二市場,穿梭巷弄間想尋找美食,無意間看到一塊招牌寫著「客家嬤」,心中一想,會是我記憶中阿婆的味道嗎 ? 於是~ 我推開了店門
Thumbnail
那是我最不愛,卻掛在心上糊糊爛爛的味道。
Thumbnail
那是我最不愛,卻掛在心上糊糊爛爛的味道。
Thumbnail
記不清或許我們記得的,不只是食物的味道,而是一段單純的時光。 蘿蔔乾是畫龍點睛關鍵 #屬於眷村改建後的鄉愁 一直以來都對媒體報導或部落客推薦的所謂美食,帶著一些些的懷疑,一定要親眼到現場觀察,用挑剔的味蕾吃過,才能納入口袋名單。前陣子跟同為饕客的朋友聊起,她對於 #工協碗粿 給的評價是:「願意早
Thumbnail
記不清或許我們記得的,不只是食物的味道,而是一段單純的時光。 蘿蔔乾是畫龍點睛關鍵 #屬於眷村改建後的鄉愁 一直以來都對媒體報導或部落客推薦的所謂美食,帶著一些些的懷疑,一定要親眼到現場觀察,用挑剔的味蕾吃過,才能納入口袋名單。前陣子跟同為饕客的朋友聊起,她對於 #工協碗粿 給的評價是:「願意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