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星雲大師學管理】 中西美味蔬食滿足大眾健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作者:如常法師 佛陀紀念館館長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占地廣大,當民眾走累了、覺得餓了、渴了,園區中各具風味的餐飲,選擇性十分豐富。光是在禮敬大廳就有「滴水坊」、「漢來蔬食健康概念館」、百元吃到飽的「百味軒」自助餐廳,以及提供合菜服務的「禪悅齋」。走出禮敬大廳有「解脫小吃」、「小品店滴水食堂」、「雙閣樓滴水坊」、「樟樹林滴水坊」。八家餐廳構成的美食地圖,足以應對每日上萬參觀人數的飲食需求。

﹝慈悲飲食◆施與受皆歡喜﹞
在佛館落成的前一年,樟樹林滴水坊已提早興建,天天一粥、一飯、一麵,開門迎接大眾。包括施工人員、參觀信眾、廠商、鄰居,每天至少有三、四百人來此用餐,更曾經創下一天超過一千三百人用餐的紀錄。所有餐點皆不定價,讓大家隨喜投功德箱,為的就是實踐大師的理想,創造「給人吃飯」的因緣,播灑「給人歡喜」的種子。

樟樹林滴水坊在工地中克難初建時,大師指派他的飲食侍者覺具法師,身兼樟樹林滴水坊主任,承擔規畫管理的重責。有一次大師前去用餐,飯後悄悄在功德箱塞了十萬元,意在幫弟子鼓舞、打氣。

覺具法師回來為大師準備飲食時,一臉欣喜地說:「師父,今天居然有人投了十萬塊在功德箱,這麼久以來,隨喜大多是銅板,今天有人大手筆護持。」

大師神色得意,「你看,只要發心,就會有人護持,你就好好煮出美食跟大家結緣。」

raw-image

開館之後樟樹林滴水坊依然維持結緣模式,因為大師體恤:「總有一些不方便的人。」的確,底層的清寒需要裹腹的溫暖。有位失業的爸爸,帶著女兒在這裡用餐長達一年,我們從沒多問,避免造成他們對自身處境的尷尬。民眾或自覺免費吃飯不好意思,或感動於大師的理念,常會捐出白米、蔬菜、地瓜、木瓜、蘿蔔……作為供眾的食材,施與受皆歡喜,善因善緣收穫滿滿。  

銅板小吃,則是大師構思的另一項慈悲飲食,他希望佛館有個類似路邊美食的小吃部,統統只要銅板價就能享用。

當時我向大師道出心中疑問,以一個博物館的莊嚴調性,適合這樣的飲食設計嗎?在故宮、在國際的任何博物館,從不曾見。

大師告訴我:「你可以把景觀布置得有如花園餐廳,用銅板價位就能讓人吃得飽,佛館就是要給人方便。」

〔十道飯菜◆大師慈悲堅持〕
百元齋吃到飽,是在禮敬大廳二樓的「百味軒」自助式景觀餐廳,包括主食飯、麵和湯,還有佛光山招牌蔬食等,總共十道,任人吃到飽。一定要十道飯菜,這是大師的堅持。

有一天大師拿一百元,讓弟子去自助餐廳包便當,特別交代:「十道飯菜全要。」

便當包回來,大師一樣一樣數,只有八道!為了少掉二道菜,我們四位相關的主事者,足足被大師訓示了兩個小時。大師從弘法初期的忍飢挨餓、開山草創的艱難,到後來朝山會館自助式的流水席、普門大開的以粥代茶……大師就是要我們明白,在佛門中讓大眾吃飽、吃好、吃豐盛,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這不是會不會賠錢的問題,」大師語重心長地說:「你們不以十道飯菜讓人吃得豐富,難道要讓大家去外面活魚三十六吃嗎?」這句話,重重觸動我的心,我們從此戰戰兢兢,至今都維持著意味深長的十道飯菜。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沙龍
76會員
798內容數
勵志、激勵人心的正能量
2022/08/08
【永續之道 化現新未來】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大師曾經告訴我,佛館要永續經營必須具足三個條件:第一是服務,第二是文創,第三是滴水坊 蔬食餐廳。我想,不論是放眼今後五十年或更長遠的期程,這三大重點,都是架構佛館未來之路的黃金要則。
Thumbnail
2022/08/08
【永續之道 化現新未來】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大師曾經告訴我,佛館要永續經營必須具足三個條件:第一是服務,第二是文創,第三是滴水坊 蔬食餐廳。我想,不論是放眼今後五十年或更長遠的期程,這三大重點,都是架構佛館未來之路的黃金要則。
Thumbnail
2022/08/01
我常常在思考大師以花木搭配建築、景觀的深意。菩提樹襯托佛塔,因於二千年前的無相時期「見塔如見佛」,菩提樹是非常重要的佛教象徵。而本館門口的八宗祖師石雕用扁柏、龍柏作陪襯,則寓意著弘法利生的楷模,猶如佛門龍象能世世流布如松柏長青。
Thumbnail
2022/08/01
我常常在思考大師以花木搭配建築、景觀的深意。菩提樹襯托佛塔,因於二千年前的無相時期「見塔如見佛」,菩提樹是非常重要的佛教象徵。而本館門口的八宗祖師石雕用扁柏、龍柏作陪襯,則寓意著弘法利生的楷模,猶如佛門龍象能世世流布如松柏長青。
Thumbnail
2022/07/18
大師一直希望佛陀紀念館被環繞在森林中,一片蒼翠隨著時光愈加蓊鬱,從室內的文化博物館,延伸成戶外的植物園。這樣的雙重身分,是佛館未來非常鮮明的藍圖。
Thumbnail
2022/07/18
大師一直希望佛陀紀念館被環繞在森林中,一片蒼翠隨著時光愈加蓊鬱,從室內的文化博物館,延伸成戶外的植物園。這樣的雙重身分,是佛館未來非常鮮明的藍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永續之道 化現新未來】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大師曾經告訴我,佛館要永續經營必須具足三個條件:第一是服務,第二是文創,第三是滴水坊 蔬食餐廳。我想,不論是放眼今後五十年或更長遠的期程,這三大重點,都是架構佛館未來之路的黃金要則。
Thumbnail
【永續之道 化現新未來】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大師曾經告訴我,佛館要永續經營必須具足三個條件:第一是服務,第二是文創,第三是滴水坊 蔬食餐廳。我想,不論是放眼今後五十年或更長遠的期程,這三大重點,都是架構佛館未來之路的黃金要則。
Thumbnail
大師一直希望佛陀紀念館被環繞在森林中,一片蒼翠隨著時光愈加蓊鬱,從室內的文化博物館,延伸成戶外的植物園。這樣的雙重身分,是佛館未來非常鮮明的藍圖。
Thumbnail
大師一直希望佛陀紀念館被環繞在森林中,一片蒼翠隨著時光愈加蓊鬱,從室內的文化博物館,延伸成戶外的植物園。這樣的雙重身分,是佛館未來非常鮮明的藍圖。
Thumbnail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占地廣大,當民眾走累了、覺得餓了、渴了,園區中各具風味的餐飲,選擇性十分豐富。光是在禮敬大廳就有「滴水坊」、「漢來蔬食健康概念館」、百元吃到飽的「百味軒」自助餐廳,以及提供合菜服務的「禪悅齋」。走出禮敬大廳有「解脫小吃」、「小品店滴水食堂」、「雙閣樓滴水坊」、「樟樹林滴水坊」。
Thumbnail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占地廣大,當民眾走累了、覺得餓了、渴了,園區中各具風味的餐飲,選擇性十分豐富。光是在禮敬大廳就有「滴水坊」、「漢來蔬食健康概念館」、百元吃到飽的「百味軒」自助餐廳,以及提供合菜服務的「禪悅齋」。走出禮敬大廳有「解脫小吃」、「小品店滴水食堂」、「雙閣樓滴水坊」、「樟樹林滴水坊」。
Thumbnail
星雲大師在規畫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時,就希望讓零歲到一百歲的人,都可以在館內享受屬於他們的喜慶時光。當時的建築師跟大師說,這樣的博物館,全世界並不存在。後來大師在五和塔設「喜慶之家」,成功首創全球唯一的佛教禮堂,提供民眾舉行佛教祈福儀式及喜慶典禮。
Thumbnail
星雲大師在規畫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時,就希望讓零歲到一百歲的人,都可以在館內享受屬於他們的喜慶時光。當時的建築師跟大師說,這樣的博物館,全世界並不存在。後來大師在五和塔設「喜慶之家」,成功首創全球唯一的佛教禮堂,提供民眾舉行佛教祈福儀式及喜慶典禮。
Thumbnail
「信徒來到佛陀紀念館,我們應該給信徒什麼?」星雲大師的這個思考,讓當年正在設計中的佛陀紀念館,產生一個很大的結構改變。
Thumbnail
「信徒來到佛陀紀念館,我們應該給信徒什麼?」星雲大師的這個思考,讓當年正在設計中的佛陀紀念館,產生一個很大的結構改變。
Thumbnail
作者:如常法師 佛陀紀念館館長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就像一本攤開的佛法概論,回想最初階段,我們遇到了設計上的困難,因此雖在多年間發展了近一百個建築提案,卻一直沒能達到共識。二○○八年底,佛光山弟子們只好把大師請出來,主掌建館大局。
Thumbnail
作者:如常法師 佛陀紀念館館長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就像一本攤開的佛法概論,回想最初階段,我們遇到了設計上的困難,因此雖在多年間發展了近一百個建築提案,卻一直沒能達到共識。二○○八年底,佛光山弟子們只好把大師請出來,主掌建館大局。
Thumbnail
我覺得星雲大師最了不起之處,在於從不單一思考,他做很多事情都設想得非常寬廣,因此布施的一千萬已經不是單純的一千萬,而是變成了繁密交錯的善因好緣。
Thumbnail
我覺得星雲大師最了不起之處,在於從不單一思考,他做很多事情都設想得非常寬廣,因此布施的一千萬已經不是單純的一千萬,而是變成了繁密交錯的善因好緣。
Thumbnail
星雲大師指導建造佛光大佛,就是要讓大眾藉著對佛的禮拜,提昇自我、開發自我,以覺性面對每一天的生活。
Thumbnail
星雲大師指導建造佛光大佛,就是要讓大眾藉著對佛的禮拜,提昇自我、開發自我,以覺性面對每一天的生活。
Thumbnail
在今年邁入十周年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是當今國際間宗教、藝術、文化上重要的交流平台。 十年來,成功的營運模式,創下許多令人驚豔的獲獎紀錄,這都來自於星雲大師「以人為本」的管理哲學。
Thumbnail
在今年邁入十周年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是當今國際間宗教、藝術、文化上重要的交流平台。 十年來,成功的營運模式,創下許多令人驚豔的獲獎紀錄,這都來自於星雲大師「以人為本」的管理哲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